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包茎和包皮过长
第一节 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病因和流行病学
一、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病因
阴茎体的皮肤在阴茎头处形成皮肤返折,覆盖在阴茎头上,即为包皮。多数男性在青春期前均存在包皮过长,称为生理性包皮过长。如青春期以后阴茎头仍未外露,称为病理性包皮过长。包茎是指包皮完全覆盖阴茎头而且不能上翻至阴茎冠状沟。包茎和包皮过长由于包皮内有包皮垢积聚,常可形成包皮结石,并发包皮炎,引起包皮口红肿疼痛、尿道口分泌物增多,局部痒痛等症状。有的包茎患者包皮口严重狭窄如针孔状,可引起尿线变细、尿流偏斜,有时尿液进入包皮腔使包皮膨起。包茎与阴茎癌发病关系密切。
包茎和包皮过长多为先天性,包茎可分为:
1.生理性包茎
新生儿包皮内面和龟头表面有轻度粘连,阻碍包皮翻转至冠状沟,这种包茎称为生理性包茎,出生后2~3年内随着上皮粘连被吸收而自然消失。
2.真性包茎
指三岁以后包皮仍不能翻转至冠状沟者。
3.继发性包茎
包皮过长者由于创伤,反复感染引起包皮口瘢痕形成,造成包皮口狭窄,包皮不能上翻。此外,性器官发育不佳也可引起包茎,其中阴茎短小最易发生。
二、包茎和包皮过长的流行病学
包茎和包皮过长在不同国家和民族差异非常大,以色列等国家在小时候就行包皮环切术,所以几乎很少看到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在伊斯兰国家患病率也极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健康意识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高,所以患病率也非常低,在亚、非、拉美等欠发达地区,包茎和包皮过长患病率很高。在我国其患病率也很高,各家报道的也不一致,差异较大,且确切发病率在各个年龄段是不一样的。
有人统计39所小学学前班和小学阶段的包茎患病率,结果发现学前班的患病率为23.08%,而小学阶段为17.21%。欧阳习正分析了邵阳地区少儿包茎患病率,3岁组为38.95%(74/190),4岁组为29.27%(84/287),5岁组为26.14%(23/88),随着年龄的增大包茎患病率降低。
宗勇南等分析了15 798例男性婚前医学检查,发现包皮过长有11.23%(1774/15 798),占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与异常的90.97%,包茎0.35%(56/ 15 798)。梁朝朝等分析了合肥地区男性青少年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患病率,结果发现7~10岁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病率分别为65.64%(511/780)和30.51%(238/780);11~14岁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病率分别为76.82%(1064/1385)和10.05%(153/ 1385);15~18岁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病率分别为75.42%(494/655)和4.12%(27/655);19~22岁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病率分别为61.10%(1437/ 2352)和4.42%(104/2352)。据此,他们认为不同年龄段的男性青少年包皮过长并无显著性差异,而随年龄的增长,男性青少年包茎患病率逐渐下降,但15岁以后,包茎的患病率趋于稳定,15岁以前和15岁以后包茎患病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杨超等对重庆地区10 421名0~18岁儿童统计发现:新生儿(0~28天)期、婴儿期(28天~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7~10岁)及青春期(11~18岁)包茎的发生率分别为99.70%、 84.43%、48.13%、27.12%、11.57%和6.81%。显示包皮完全可上翻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因此包皮过长在小儿多为生理性,应避免对其过度诊断和治疗。
总之,包茎与包皮过长是男性外生殖器两种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