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节 中国缺血性神经介入治疗研究
打开国内文献搜索界面,输入关键词,从前向后逐一看来,就像阅读一部编年体史书。能够看到起初数例的个案报道记载着我们神经介入的艰难起步;能够看到样本量动辄上千的我们神经介入的飞速发展;能够看到研究机构从“北上广”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的一派繁荣景象。
繁荣之中也有隐忧,数千篇文章中随机对照研究凤毛麟角,前瞻性研究也寥寥无几,研究样本量过千例技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动辄为0……我们可以讲,高质量的研究都拿去发SCI了,所以中文文章的质量并不能代表我们国内神经介入真正的研究水平。但母语是我们相互沟通交流最好的媒介,中文文章能够更好地起到规范引导国内神经介入发展的作用。所以需要各位同道共同来重视国内期刊论文发表,使其真正成为代表我们神经介入发展的编年体史书。
一、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根据万方医学网的数据分析显示,自1998年起,国内期刊一共发表颈动脉支架相关研究论文888篇。文章年度分布如图2-1所示。
国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起步于1998年,由放射科医生首先报道6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单鸿、李少文、关守海的“颈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
1999年,能看到心内科医生报道的4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罗建方、陈纪言、周颖玲、詹国华、李瑜辉、谭宁的“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例”。同年,也能看到神经内科医生的相关报道,武剑、王拥军、李慎茂的“血管内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高度狭窄症三例报告”。
图2-1 1998年至2014年国内期刊发表颈动脉支架相关文章
2003年,罗建方、周颖玲、陈纪言、王丽娟、王硕、李瑜辉、黄文辉、谭宁、李光的“滤网保护系统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应用的早期经验(附4例报告)”,这是国内期刊关于远端保护装置的最早报道。
2004年,黄海鹰、李慎茂、缪中荣、朱凤水、吉训明、凌锋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63例”,这是国内期刊第一篇关于颈动脉支架的大宗报道,当时的脑保护装置使用率为32%,技术成功率98.9%,术后小卒中1.9%,颅内出血1.5%,围术期神经源性病死率为1.14%,致残率为1.52%。
2004年,缪中荣的“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一例”是国内期刊第一例颈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串联病变支架治疗的报道。
2005年,张佳栋、J G Théron的“经桡动脉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分析”,首次在国内期刊上报道了经桡动脉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2005年,李慎茂、凌锋、缪中荣、朱凤水、吉训明、李斗、王默力、华扬的“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是国内期刊第一篇大宗系统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发症的报道。47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95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在未使用保护装置的283例患者中,对202例患者采用预扩张(71.4%);66例采取后扩张(23.3%);12例采用球囊扩张式支架(4.2%);3例未扩张(1.1%);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78.7%;心率<50次/分者占26.4%;术中栓子脱落5例,其中2例治疗后恢复,2例遗留一侧肢体运动障碍,1例死亡;术后颅内出血死亡1例;术后30天内卒中或死亡6例(1.26%);随访率为77.8%,再狭窄17例(4.6%)。
2006年,国家“十五”医学攻关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组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的初步研究”,是国内颈动脉支架的第一个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研究证实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CEA是相同的。
2006年,缪中荣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少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技巧”,提出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少见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2006年,周波、竺挺、符伟国、颜志平的“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早期随访结果分析”是首篇关注术后再狭窄的文章,研究随访37例颈动脉支架术后患者(12.2±7.7)个月,重度再狭窄发生率(再狭窄程度≥50%)仅2.7%。
2007年,陈康宁、史树贵、范文辉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首次提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2008年,王文明、盛玉国、李乃选、荆秀荣、段新武、许春胜、刘庆新、王庆良的“急诊动静脉双途径溶栓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初步探讨”首次报道了联合溶栓治疗的急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2010年,余波、王巍、史伟浩、朱磊、何勍、谭晋韵、王铁平的“近端血流阻塞式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研究”,首次探讨了颈动脉支架术中近端保护装置的应用。
2012年,马宁、韩金涛、刘彦伟的“闭环自膨式支架结合后扩张技术治疗颈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研究报告”首次提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伴钙化的支架成形术中,自膨式闭环支架结合后扩张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3年,李华康、迟路湘、赵刚、刘之荣、向立全、李鱼、田杰、杜彦辉、马斌武的“脑保护技术在13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回顾自2003年4月至2010年6月1328例脑保护下行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均顺利将脑保护装置于颈动脉人颅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8.2±6.7)%,治疗后为(19.2±11.1)%,治疗后颈动脉狭窄明显减轻( P<0.01)。其中768例患者进行了平均1年的随访,无1例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2013年,王世波、李旭东、贾强、韩静、冯涛、范一木的“压力导丝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首次探讨了压力导丝用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可能性,以及压力阶差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适应证选择的指导作用。
2014年,胡鹏飞、李英毅、王云、张素霞、李春秀、唐灵涛、齐东、刘亚林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影像学评估”,提出五种最能支持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证据:症状性颈动脉高度狭窄(75%以上),Willis环未能建立的病例;颅内虽无梗死灶,但狭窄斑块不稳定、特别是溃疡性斑块的病例;病变血管虽有部分被代偿,但仍明显低灌注,且相应供血区已形成腔隙性梗死灶的病例;病变血管为“双重责任”血管的病例;串联病变或“双侧病变血管”。
2014年,李冠增、焦力群、凌锋、尹国阳、李慎茂、缪中荣、朱凤水、吉训明、谌燕飞、王亚冰、马妍的“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的支架植入疗效分析”,回顾性分析支架植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19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未出现并发症,残余狭窄率均<20%。术后患者自觉神经缺损症状消失,术后1、3、6、12个月随访均未发现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事件,复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未显示再狭窄。
2014年,郑吉祥、焦力群、凌锋、尹国阳、李慎茂、缪中荣、朱凤水、吉训明、谌燕飞、马妍、王亚冰的“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支架植入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1700例,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0天内主要不良事件(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总发生率2.53%,其中卒中2%、心肌梗死0.059%、死亡0.47%。按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1224例和非他汀组476例。他汀治疗组术后30d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他汀治疗组(1.96%,3.99%)。
2014年,李鸣、焦力群、凌锋、华扬、叶明、谌燕飞、王亚冰、马妍的“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危险因素分析”,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血压≤90/60mmHg或心率≤50次/分)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高回声斑块、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处距离<1cm、基础收缩压<120mmHg、扩张球囊直径≥5mm。
有6篇颈动脉支架相关的动物试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用于犬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的可行性、携带bFGF-siRNA质粒表达载体的生物降解支架防治兔颈动脉再狭窄的初步实验研究、颈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家兔血小板活化及相关因子的变化、植入Mercury颈动脉支架的小型猪实验研究、不同设计的两代国产铂-铱合金支架对兔颈动脉血管反应的影响、反义c-myc涂层支架对兔颈动脉细胞凋亡的影响。其中部分是心内科医生的研究,因此我们对于颈动脉支架相关基础研究似乎还有加强的余地。
二、颅外段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根据万方医学网的数据分析显示,自2001年起,国内期刊一共发表颅外段椎动脉支架相关研究论文142篇。文章年度分布如图2-2所示。
国内期刊首次报道颅外段椎动脉支架是 2001年,元小冬、何世华、王焱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随访研究”,为7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行血管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
2002年,刘建民、黄清海、邓本强、洪波、许奕、张永巍、张珑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报道球扩式支架用于治疗1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后循环缺血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
图2-2 2001年至2014年国内期刊发表颅外段椎动脉支架相关文章
2005年,刘加春、王大明、翟乐乐、姜学丽、王利军的“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首次报道了椎动脉支架植入术中远端保护装置的应用。
2005年,靳令经、陈左权、韩洪杰的“药物涂层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一例”,在国内期刊上首次提出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椎动脉开口狭窄。
2010年,赵慧玭、李慎茂、张广平的“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病因及防治”,在国内期刊首次探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问题。
2011年,贾凌云、华扬、李景植、杨洁、唐旸烁的“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一侧支架植入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再狭窄关系”,提出当存在双侧椎动脉起始段严重病变时,术后支架植入侧椎动脉可立刻对未植入侧的血流发挥代偿作用,但这种代偿作用同时也是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1年,黄清海、张永巍、刘建民、洪波、许奕、赵文元的“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分析”,首次对椎动脉起始部应用自膨式颈动脉支架进行了探讨。
2012年,袁波、黄晓松、龙先瑜、谭莉、李慎茂的“双微导丝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介绍了颅外段椎动脉支架术中的双微导丝技术。
2012年,黄志志、梁柯的“经桡动脉路径椎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对桡动脉入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了探讨。
2012年,张宏鹏、郭伟、刘小平的“Kissing支架技术在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病变的应用一例”,首次尝试了Kissing支架技术。
2012年,孙瑄、莫大鹏、缪中荣、马宁、高峰、徐晓彤、高坤、刘恋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断裂合并再狭窄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在230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后,经DSA检查证实发生支架断裂导致再狭窄的有10例患者,共计14枚支架发生断裂,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相关症状。研究发现支架本身的金属特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处血管迂曲、支架内径偏小、支架覆盖正常段较长、释放压力过高与反复扩张等均与支架断裂相关。选择合适支架,避免反复及过高压力的扩张及控制血压和戒烟可降低支架断裂率,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2013年,赵慧玭、李慎茂的“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的14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术后再狭窄39例(26.4%),均发生在术后5个月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和使用裸支架会增加术后再狭窄,术前后循环症状为主和合并对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可能会增加再狭窄。
2014年,王林、周清安、徐建银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植入与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研究选择127例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70%)的患者,分为支架植入组52例和药物治疗组75例,平均随访(18.3±10.9)个月,支架植入组再次发生后循环缺血事件率(1.9%)低于药物治疗组(18.6%)。
三、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
根据万方医学网的数据分析显示,自1999年起,国内期刊一共发表锁骨下动脉支架相关研究论文96篇。文章年度分布如图2-3所示。
图2-3 1999年至2014年国内期刊发表锁骨下动脉支架相关文章
锁骨下动脉支架的起步也在1999年,王执民、吴智群、王义清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及内支架治疗”,这是由介入放射科医生首次在国内报道锁骨下动脉支架治疗。
2002年,邢淑玲、孔金金、谢伟、周一萍、秦卫的“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一例报告”,报道了第一例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病变。
2004年,刘昌伟、管珩、李拥军、郑曰宏、刘暴、叶伟的“逆行支架植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初步评价”,首次探索经肱动脉逆行支架植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病变。
2008年,许向东、谷翔、罗余生、余华的“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中PTCA球囊替代栓子保护装置的应用”,首次探索了PTCA球囊替代栓子保护装置在锁骨下动脉支架术中的应用。
2009年,朱凤水、李慎茂、焦力群、缪中荣、吉训明、凌锋的“椎动脉起始部合并相邻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的治疗”,提出对椎动脉起始部及相邻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通过同时植入支架进行介入治疗,恢复正常血流,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0年,戴真煜、朱军、姚立正、李文会、董从松的“双入路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首次探索了经股动脉、肱动脉双入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
2010年,吴文斌、唐宁、余能伟、郭富强、张天、孙红斌的“症状性椎/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术后支架断裂三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报道了1例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断裂闭塞。
2010年,杨培、陈忠、姜军、张煜亚、周晗、吴庆华的“影响锁骨下动脉支架远期通畅性的危险因素分析”,提出坚持抗血小板药的服用、降低支架放置术后的残余狭窄是提高锁骨下动脉支架远期通畅率的要素。
2011年,刘新峰、李永坤、殷勤、朱武生、汪银洲、刘德志、陈茂刚、徐格林的“支架植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性病变——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和随访结果”,回顾性分析65例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粥样硬化性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技术成功率为95.4%,其中狭窄患者58例(98.1%),完全闭塞患者7例(71.4%)。共有4例发生并发症,无介入相关的严重卒中和死亡。平均随访(24±19)个月,发现再狭窄6例和临床相关事件10例,主要发生于合并其他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术后12、24个月和随访结束时首次血管成形通畅率分别为94.5%、81.8%和81.8%,无临床相关事件存活率分别为92.9%、74.6%和68.3%。分析发现血管内支架可安全和有效地治疗合并其他头颈动脉狭窄的粥样硬化性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其总体临床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受其他头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四、颅内动脉支架
根据万方医学网的数据分析显示,自2001年起,国内期刊一共发表颅内动脉支架相关研究论文376篇。文章年度分布如图2-4所示。
图2-4 2001年至2014年国内期刊发表颅内动脉支架相关文章
2001年,王大明、孙福成、杨瑞民的“支架植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一例”,首先在国内报道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治疗。
2002年,缪中荣、凌锋、李慎茂、王默力、华扬、郭冬梅、董岩、宋庆斌的“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首先在国内报道7例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
2002年,缪中荣、凌锋、李慎茂、华扬、王默力、张鸿祺、朱凤水、宋庆斌的“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探讨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适应证、技术可行性及疗效。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自1997年3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经血管内方法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14例患者。其中9例是2001年以前的病例,单纯采用血管内球囊扩张术,而2001年5例患者全部采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采用球囊扩张的9例患者成功扩张5例,从术前平均狭窄67%扩张到术后的18%,2例由于球囊到位困难而放弃,2例患者出现与技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该5例手术成功的患者,经过平均21个月随访,症状消失2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病情平稳,无卒中发生。5例2001年使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4例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从术前的平均85%下降到术后的平均10%,大脑中动脉血流明显增加。1例在支架到位后出现血管破裂。短期随访(3~5个月)无卒中再发作。
2003年,姜卫剑、杜彬、王拥军、王素香、王桂红、金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造影分型与支架成形术”,提出颅内动脉狭窄的LMA分型。
2003年,张全忠、缪中荣、李慎茂、朱凤水、华扬、王默力、宋庆斌、凌锋的“颅内动脉狭窄支架血管内成形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分析了48例支架术中发生的4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导丝穿破、动脉破裂、穿支事件、血栓形成),指出需要长期的技术探索和评价,以提高操作技术减少并发症。
2004年,张鸿祺、白小欣、缪中荣、宋庆斌、凌锋、张鹏、支兴龙、朱凤水的“犬颈外动脉作为模拟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模型的分析”,提出犬的颈外动脉可以作为模拟颅内动脉支架植入的动物模型和深入研究的实验平台。
2004年,王建军、缪中荣、李慎茂、朱凤水、吉训明、秦晓红、宋庆斌、凌锋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四例”,首次在国内期刊上报道了药物洗脱支架应于颅内动脉。
2006年,陶庆玲、孙瑄、赵晖、姚胜旗的“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与内科治疗的疗效观察”,9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分为支架成形术组(n=30)和内科药物治疗组(n=66),随访6~36个月(平均18.9个月)。支架成形术组有2例(6.7%)发生原狭窄动脉供血区的轻微卒中,内科治疗组10例(15.2%)再发卒中( P<0.01);MMSE评分提示SA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优于内科治疗组;mRS评分比较提示SA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内科治疗组。
2007年,樊新颖、张仁良、殷勤、徐格林、马敏敏、朱武生、樊小兵、刘新峰的“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首次报道Wingspan自膨式支架系统应用于国人。
2008年,马玉栋、李宝民、李生、王君、曹向宇、刘新峰的“Neuroform支架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首次探索将Neuroform支架用于颅内动脉狭窄。
2009年,黄清海、刘建民、许奕、洪波、赵文元的“不同类型支架的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对比研究”。回顾性分析264例采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球扩金属裸支架组(128处)、药物洗脱支架组(114处)和自膨式支架治疗组(45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3%、97.3%和97.8%;12个月内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6.5%和6.0%;随访3~48个月(平均18.6个月)中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8.5%、4.8%和0%。因此认为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使用支架的类型对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终点事件无影响。
2010年,陆南、许奕、黄清海、张永巍、赵文元、洪波、刘建民的“磁共振弥散成像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研究前瞻性分析连续入院的2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行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72小时内总体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17.2%(5/29,包括血尿、便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神经系统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6.9%(2/29例)。永久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0,无死亡病例。术后DWI检出的新发缺血性脑损害13例(44.8%),其中无症状者11例,有临床症状者2例。13例中,共检出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病灶63个,其中55个位于靶血管供血区域(87.3%),8个位于非靶血管供血区域(12.7%),2个出现在支架覆盖血管相关穿支供血区域(3.2%)。13例中,5例病变为LMA分型中的Ⅱ~Ⅲ型径路,4例行球囊预扩张时发生移位。研究认为DWI检查在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应用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术期较为安全,但术后早期有一定比例的缺血性脑损害发生,并且与支架成形术相关操作以及病变本身的解剖特点有关。
2011年,邓剑平、高国栋、张涛、于嘉、赵继培、曲友直、赵振伟的“Wingspan支架成形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分析(附109例报告)”,提出即使应用较大尺寸的球囊(球囊直径以狭窄两端血管的平均直径为基准)也并不增加患者血管破裂的风险。
2011年,刘佩军、刘潺潺、周宏斌、章军建的“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首次探索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应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
2011年,童晨光、李慎茂、缪中荣、焦力群、朱凤水的“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比较”,研究发现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均有效,且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近期预后相似。
2011年,马敏敏、殷勤、徐格林、张仁良、朱双根、樊新颖、朱武生、刘新峰的“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随访观察Wingspan支架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42例。影像学随访中位数时间为7个月(4~23个月),42例患者(43个病变)中,有15例(35.7%)患者(16个病变,37.2%)发生再狭窄,糖尿病和支架直径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
2012年,葛树勇、李敏、葛良、张海峰、刘玲、殷勤、陈光辉、张仁良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比较:病例系列研究”,研究纳入183例患者共192处狭窄性病变。其中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组92例,自膨式支架植入组42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49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6.7%、95.2%和91.8%,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14.3%和10.2%,缺血性卒中和(或)死亡发生率分别为9.2%、4.8%和13.0%,均无显著性差异。影像学随访显示,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再狭窄发生率为48.5%,虽然高于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组的27.7%和自膨式支架植入组的34.8%,但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是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相比,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更易发生再狭窄,但其与术后缺血性卒中复发和(或)死亡风险无关。
2013年,焦昌平、吴培、肖遥、季智勇、徐善才、史怀璋的“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长期疗效对比”,回顾性分析因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入院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支架成形术组(均用Wingspan支架)122例,药物治疗组86例。随访4~36个月,平均(19.3±1.7)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以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治疗前NIHSS评分的比值评价。主要终点事件为30天内出现的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30d后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再发脑血管事件、死亡等随访结果。发现支架成形术组30天、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9%、45.1%、57.4%、53.3%和55.0%;药物组为3.5%、26.7%、20.9%、24.4%和23.2%,两组30d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成形术组手术成功率为98.4%。术后30d内,共有4例发生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另有2例症状轻微。药物组30天内有2例(2.3%)发生狭窄动脉区轻微卒中;30天内两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成形术组30d后责任血管发生缺血事件为7例(5.7%),药物组为15例(17.4%)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较为安全,在预防责任血管相关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长期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
2013年,李梅、朱晔宁、廖瑜晖、罗伟良、刘武、邓宇平、何艳的“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价了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13年,李钊硕、李天晓、王子亮、白卫星、薛绛宇、朱良付、李立的“单中心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中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分析”,分析了30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的术中和术后1个月内脑血管并发症其高危因素。306例中303例成功行Wingspan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率99%。脑血管并发症(TIA、脑梗死、脑出血和死亡)发生率6.9%(21/303),其中非致残性并发症4.6%(14/303)、致残性并发症1.6%(5/303),病死率0.7%(2/30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0%(6/303),3例为技术相关性、3例怀疑高灌注综合征;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0%(15/303),其中穿支卒中8例、TIA发作3例、脑梗死2例、支架内血栓2例。出血性并发症死亡及致残明显高于缺血性并发症;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容易发生穿支卒中。
五、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介入治疗
根据万方医学网的数据分析显示,自1998年起,国内期刊一共发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介入治疗相关研究论文177篇。文章年度分布如图2-5所示。
图2-5 1998年至2014年国内期刊发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介入治疗相关文章
1998年,胡国汉、张光霁、朱诚、卢亦成、白如林、马廉亭、高桥明的“局部动脉内溶栓结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首先报道7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用局部动脉内灌注t-PA溶栓,7例均获得闭塞动脉完全再通,6例合并M1狭窄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成功消除,并发脑出血1例。
2000年,郑加生、崔雄伟、赵永春、徐均超、赵家璧、魏岗之的“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报道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起病1~6小时尿激酶动脉溶栓。其中颈内动脉闭塞12例,3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大脑中动脉闭塞20例,19例完全再通。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率为81%(26/32)。4例合并无症状性脑出血均痊愈。
2006年,方凯、朱风水、缪中荣、李慎茂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急诊动脉溶栓疗效分析”,报道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接触性动脉溶栓的病人45例。血管成功再通17例(65.4%),血管不成功再通9例(34.6%),30例疗效好。溶栓后发现基础血管中重度狭窄5例,溶栓后近期复发1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5例,病死率11%。
2007年,王鹏、吉训明、罗玉敏、宣芸、李克、李大磊、凌锋的“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研究单中心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病例。平均溶栓时间为5.8(5.8±3.3)小时,造影阴性率为14.7%,血管再通率(部分及完全再通)为36.2%,溶栓后早期(<24小时)症状加重24例(27.3%)。起病后6小时内接受动脉内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内加重率为31.7%,与6小时以上接受治疗者相比(18.5%)有明显差异( P=0.01);而与年龄、起病特点、溶栓后神经功能评分及血管造影结果及血管再通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2011年,王斌、王亚冰、李慎茂、朱凤水、吉训明、焦力群、缪中荣、凌锋的“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单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行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血管再通率达100%;围术期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内血肿9例,动脉夹层8例,急性/亚急性再闭塞4例;患者术前NIHSS评分为16.1±3.8,术后90天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为6.7±7.7;术后90天预后良好者有60例,预后中等者有18例,预后差者有20例,其中死亡12例;后循环患者预后差的比例高于前循环患者(46.7% vs.8.8%),后循环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前循环患者(26.7% vs.5.9%)。
2011年,李贵福、马朝晖、罗望池、尤劲松、朱吉祥、郭建文、张佛明、陈发军、石尧、李铁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六例”,报道6例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动脉取内栓治疗。
2011年,马朝晖、李贵福、罗望池、郭建文、尤劲松、朱吉祥、李铁林的“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26小时患者一例”,报道1例26小时的大脑中动脉闭塞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
2012年,邹文卫、赵连东、杨光、蒋敏、赵志强的“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报道8例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成功再通6例,其中4例有残余狭窄者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6例患者术后3~7天复查颅脑MRI,均未见脑梗死灶扩大。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2~16分。
2012年,李贵福、马朝晖、罗望池、尤劲松、朱吉祥、李铁林的“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取栓术31例”,回顾性分析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的动脉取栓术31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2例,基底动脉闭塞9例,合并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1例,颈内动脉末段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均成功再通,颈内动脉有6例(6/9)获再通,12例患者因为再通后仍存在管腔狭窄而放置支架。术后颅内出血4例(12.9%),死亡8例(25.8%),在死亡患者中,5例责任动脉在颈内动脉,3例在基底动脉。从发病到获得再通时间超过8h者8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颈内动脉闭塞患者。90d随访患者中,出院MRS评分预后良好(<2)的有15例(48.4%)。
2013年,孙智善、孟然、焦力群、李思颉、张鸿祺、陈健、吉训明的“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疗效分析”,研究纳入16例单纯动脉溶栓后(尿激酶)再通不良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NIHSS)18(14~21)分;改良Rankin评分(mRS)中位数4(3~5)分]患者行血管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术前血流灌注(TIMI)分级0级14例(87.5%),1级2例(12.5%)。术后14例血管再通,总再通率为87.5%。其中11例(68.8%)完全再通,3例(12.5%)部分再通。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的7例,均为完全再通;单纯支架植入术的3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单纯球囊扩张术的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未再通(TIMI分级由0级变为1级)2例。后2例(12.5%)死亡,1例于术后第5天死于小脑及脑干出血,另1例于术后第6天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生存的14例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NIHSS和mRS评分较术后2周进一步改善。采用超声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9.5个月(3~46个月),仅行球囊扩张术后的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
2013年,李震、焦征、马志刚的“比较Penumbra系统取栓与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血栓的疗效”。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1~8月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组和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组。结果发现Penumbra系统取栓较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再通率更高、术后生存质量更好。
2013年,陈荣华、彭亚、宣井岗、朱旭成、曹洁、邵华明、孙荣伟、杨伊林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 AB 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小时内使用 Solitaire AB 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7.3%(96/110),其中 TICI 3级为61.8%(68/110),TICI 2a级为10.2%(11/110),TICI 2b级为15.3%(17/110),12.7%(14/110)的患者血管未能再通。出院时NIHSS评分(8±4)分,较入院时(18±4)分显著好转。90d时,预后良好率(mRS≤2分)为43.6%,全组病死率为12.7%。
2014年,肖亚平、刘传森、黄东雅、方淳的“Solitaire支架联合Penumbra导管取栓治疗复杂性超急性脑梗死一例”,报道一例“T”型急性闭塞病变联合应用Solitaire+Penumbra技术实现血管内再通。
六、静脉窦血栓/狭窄介入治疗
根据万方医学网的数据分析显示,自1998年起,国内期刊一共发表静脉窦血栓/狭窄介入治疗相关研究论文97篇。文章年度分布如图2-6所示。
图2-6 1998年至2014年国内期刊发表静脉窦血栓/狭窄介入治疗相关文章
1998年,李宝民、张纪、尹岭、朱克、周定标、段国升的“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血管内溶栓治疗”,首先报道12例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血管内溶栓治疗。以间断穿刺颈动脉注入尿激酶为主,并辅以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1周后复查脑血管造影,2/4例静脉窦出现再通;治疗10天后,11例颅内压降至0.23~0.30kPa;临床病情显著缓解,并与脑血管造影基本符合。
2000年,李宝民、张纪、尹岭、黄旭升、姜金利、刘军、郎森阳、周定标、朱克的“多发性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溶栓治疗”,报告85例多发性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血管内溶栓治疗。治疗以间断穿刺颈动脉和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注入尿激酶为主,并辅以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1周后复查脑血管造影,5/18例静脉窦出现部分再通;8/18例脑循环时间接近正常,12例小静脉迂曲扩张现象明显改善。治疗10d后,80例颅内压降至230~300mmH 2O;临床病情显著缓解,与脑血管造影基本符合。
2002年,李宝民、郭梅、李生、王茂强的“经血管内溶栓和支架成形治疗脑静脉窦闭塞”,报道17例静脉窦内直接溶栓和支架成形治疗脑静脉窦闭塞。所有患者先采用血管内直接溶栓治疗,先在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5天,同时局部输入尿激酶150万U/d,并口服华法令3~5mg。其中4例经复查造影见静脉窦仍狭窄明显,再置放Smart支架进行窦内成形。17例患者经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支架成形术后静脉窦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8例。治疗后7例颅内压恢复正常,8例于术后7天内再次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经持续抗凝后使颅内压恢复正常,仅2例颅内压高于280mmH 2O。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5年,15例症状持续缓解。
2006年,曹向宇、李宝民、李生、王君的“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兔脑静脉窦血栓的实验研究”,首次进行经颈动脉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动物试验研究。
2011年,刘新峰、李宝民、李生、王君、曹向宇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静脉窦狭窄(附36例报告)”,回顾性分析血管造影确诊的36例脑静脉窦狭窄患者,其中21例局限性狭窄位于右侧横窦乙状窦移行部,12例位于左侧横窦乙状窦移行部,3例双侧均有局限性狭窄。采用经颈动脉注射溶栓或静脉窦内置管溶栓,然后行静脉窦支架植入治疗,同时辅以全身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36例患者行静脉窦球囊扩张并支架成形术,除3例因支架难以通过迂曲的颈静脉孔而失败外,余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91.7%。术后腰穿测定脑脊液压力由术前的(374.7±82.9)mmH 2O降至术后的(230.3±48.1)mmH 2O。33例患者通过全脑血管造影、门诊随访1个月~8年,其中32例临床表现持续缓解,1例患者支架植入后1个月头痛加重,视物模糊,经颈动脉溶栓及足量抗凝处理后症状明显缓解。
2013年,陈光忠、曾少建、詹升全、林晓风、唐凯、周东、周德祥、秦琨、舒航的“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16例患者中单纯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侧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3例,横窦及乙状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及直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直窦及皮质静脉血栓1例。应用Solitaire AB支架20枚,同时应用尿激酶30万~70万U进行接触性溶栓3例。1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分1例,12分1例,15分14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5分15例,4分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支架取栓相关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1年,其中通过电话随访2例,门诊随访3例,MRV随访8例,DSA随访3例,无一例复发。
2014年,谭衍、唐树洪、冼克聪、边远、李国平、梁曦、何雄英、黄珊的“Solitaire AB型支架机械取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机械取栓治疗20例和单纯抗凝治疗20例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发现出院30天后Solitaire AB型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组患者GOS评分[(4.75±0.44)分]总体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3.75±1.29)分]。Solitaire AB型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80%、100%)均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50%、80%)。单纯抗凝治疗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0.0%)高于Solitaire AB型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