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引导式教育疗法(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小儿神经发育与检查

第一节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

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人类应该知道,因为有了脑,我们才有了兴趣、欣喜、欢乐和运动,才有了悲痛、哀伤和无尽的忧思。因为有了脑,我们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拥有了智慧,获得了知识。”但是,我们的脑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在儿童时期又是如何逐步获得语言、智慧、感知觉的?这些都属于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的范畴,各种动作、行为、语言能力以及对周围人与事的反应等都是以神经系统组织结构的不断发育成熟为基础的,只有了解正常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过程,才能理解脑瘫的形成以及伴随的各种语言、感知觉和视听障碍等。

一、神经系统发育

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从胚胎到成人,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量变和质变交互的过程,包含了生长、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内容。其中生长(growth)属于量变,指神经细胞的繁殖、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神经系统各器官、组织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发育(development)属于质变,主要指神经系统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功能的演进,表现为运动、智力、情感和神经行为的完善;成熟(maturity)是指生长发育达到完备,机体形态、生理和心理达到成人的水平,能够适应成人社会并具备繁殖下一代的能力。

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发育是由外胚层而来,在人胚胎发育2周时形成神经管,4周管两端的前后神经孔关闭,头端发育成脑泡,后端形成脊髓,5周脑泡形成前、中、后脑,8周形成大脑皮质,10~18周神经元大量增殖、移行,分布到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20周皮层细胞开始分化并逐步形成6层结构。大脑皮质细胞的增生、长大、分化在胎儿末期和新生儿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慢,皮质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主要是细胞增大、分化、功能的发育成熟。出生时脑重370~390g,占体重的10%~12%。此时大脑的外观已与成人相似,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数目约140亿,已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发育不完善,其树突与轴突少而短。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而中脑、脑桥、延髓、脊髓发育已较好,可保证生命中枢的功能。6个月时脑重600g;1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5倍,约900g;3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成人脑重1500g,约占体重的2%。一般男孩比女孩的脑略大。

神经髓鞘形成是神经传导纤维形态学成熟的重要标志,髓鞘形成有先有后,自上而下,先是向心神经,后是离心神经。脑神经的髓鞘在出生后3个月均已形成,周围神经的髓鞘形成要到4岁才完成。

脊髓在出生时已具备功能,重2~6g,至成人期重量达到4~5倍。2岁时构造已接近成人,但脊髓与脊柱的发育不平衡,年龄越小,脊髓相对越长,新生儿脊髓下端位于第2腰椎下缘,到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脊髓发育与运动功能呈平行进展。

二、运动发育

(一)运动发育与神经调控

在胚胎期,一旦末梢神经与肌肉完全结合,胎儿会出现刺激-应答反应所致的运动形式,即使不受到刺激也能出现运动。这一时期运动发育最重要的是抑制现象。随着胎儿对刺激的应答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后,胎儿末期的自发性运动减少。这种抑制现象的持续存在,才能导致出生后原始反射逐渐消失,运动功能开始发育。在胎儿期,原始反射和自发运动是胎儿娩出的重要动力,也是运动发育的最初形式。

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运动系统的发育也由低级到高级得到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等级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运动的方式,其中位于塔尖的是新皮层的联合皮层和前脑基底神经节等负责运动的战略,确定运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策略;塔身是以运动皮层和小脑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战术,即肌肉收缩的顺序、运动的空间和时间安排以及如何使运动准确地达到预定目标;塔底是以脑干和脊髓为主,负责运动的执行,即激活发起目标定向性运动的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池,并对姿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运动发育的状况是我国现阶段脑瘫评价的重点,包含动作发育、反射和姿势发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动作发育的顺序

动作发育(motor development)包括粗大动作(gross motor)和精细动作(fine motor)的发育,前者主要是指头、躯干、四肢的运动,如抬头、爬、坐、走和平衡的控制等;后者指手的动作,主要是脑对手指的控制能力。正常动作的发育进程以脑形态和功能的完善、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时间和程度为基础,在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协调发展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发育规律。

1.粗大动作发育的顺序

1个月俯卧时试抬头;3个月俯卧时抬胸;4个月扶两手和髋部能坐;5个月扶两臂可站立;6个月试独坐;8个月会爬;11个月牵一只手会走、会自己站立;1岁左右自己会走;15个月会蹲着玩,可倒走;16个月会爬上小梯子;2岁左右会双足跳或单足立,举手过肩;3岁能自由地两脚交替上下楼梯。

2.精细动作(手指功能)发育的顺序

1个月两手握拳,刺激后握得更紧;3~4个月能将双手放到面前观看并玩自己的手,出现企图抓握玩具的动作;5个月能抓近的玩具;6~7个月能在两手间有意识地交换玩具;9~10个月能用拇指与示指取玩具,可敲击玩具;12个月会翻书、握笔乱涂;18个月会叠4块方木;2岁会一页页翻书,可叠放6块积木,会模仿画线条;3岁会叠放8块积木,会临摹画“O”和“+”;4岁会自己穿衣,画正方形,甚至绘画人体1~2个部位;5岁能写简单字,模仿画;6岁能画三角形、房屋,能绘人体6个部位。

3.动作发育的基本规律

(1)首尾规律:

小儿总的动作发育是顺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这一趋势逐渐成熟。先是抬头与转头的控制,接着是翻身和坐,再后是手臂和手的运用,最后才是站立、行走以及腿和脚的控制。

(2)由近到远:

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

(3)由粗到细:

从全掌抓握到手指取物。

(4)由简单到复杂:

先画直线,后画圆、图形。

(5)由低级到高级:

先会看、听、感觉事物,再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

(三)反射发育

反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它是机体对刺激的非自主反应。根据神经系统成熟度,反射可以分为原始反射、各种姿势反射和正常情况下难以诱发的病理反射。反射发育是系统发生的过程,自然界的生物由无足动物进化到四足动物,最后成为人类并形成两足站立,其反射发育也符合这一进化过程。

1.反射发育的基本规律

(1)由简单到复杂:

从原始反射到立直反射,反射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复杂。

(2)由低级到高级:

从脊髓、脑干下部(延髓)水平的原始反射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同一类型的反射如平衡反射按以下的发育顺序出现:①倾斜反射;②四点爬位平衡反射;③坐位平衡反射;④立位平衡反射。

2.反射发育的顺序

(1)新生儿期:

主要是脊髓、脑干下部(延髓)水平的原始反射。2~3个月脊髓水平的反射逐渐消失。

(2)2~3个月:

主要是脑桥水平的神经反射,以紧张性颈反射为标志。3~4个月脑桥水平的反射逐渐消失。

(3)3~4个月:

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原始反射逐渐消失。

(4)9~11个月:

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需要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中脑、脑桥、脊髓和小脑等综合作用完成平衡反射。平衡反射存在是终生的,发育完善的平衡反射标志着小儿反射发育及功能的完善。脑损伤或脑组织发育障碍,可以导致平衡反射延迟出现或缺乏,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踝阵挛等锥体束损害体征。

(四)姿势发育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正常随意运动和动作的产生,先后发展一系列的动作姿势,如抬头、仰卧、俯卧、翻身、坐位、爬、立位等。动作姿势发育表现为如下的规律:

1.从头向尾发育

指小儿姿势的发育先从头部开始,然后是躯干与下肢。例如,先从头竖直开始,再到坐位与立位。

2.从近端向远端发育

俯卧位时,先有肩部的支持,再有肘支持到手部的支撑;先有上臂的摆动,接着有肘和腕的屈曲伸展,最后发展到手指的精细运动。

3.全身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

例如,由新生儿泛化的全身运动到3~4个月后手的独立运动。

4.由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的规律

例如,由早期不随意的反射性运动(如握持反射)到4月龄后的随意抓握动作。

5.由粗大运动向精细动作发育的规律

例如,由4月龄的全手抓握到7月龄后的拇指和示指对指精细动作。

6.连续不断的发育规律

发育规律是以前一个姿势发育成熟为基础的。例如,抬头→仰卧→俯卧→翻身→坐位→爬→立位。

7.运动姿势的发育水平有个体差异

小儿运动发育虽然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营养、教养和环境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儿童的运动发育有一定的范围,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感知觉的发育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取得信息的能力,其发育对其他能区(如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等)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评价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1.视觉(视感知)

新生儿因眼球小、视网膜黄斑区发育不全和眼肌协调较差,对光觉敏感,而对视觉不敏锐,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在清醒和安静状态下可短暂注视和追随近处缓慢移动的物体。可出现一过性斜视和眼球震颤,3~4周内自动消失;2个月起可协调地注视物体,具有初步头眼协调能力;3个月时头眼协调较好,可随物体移动180°;4~5个月出现眼手协调动作,追随跌落的物体;12~18个月可注视3m远处的物体,能区别形状;18~24个月两眼调节好,视力为0.5;2~3岁可注视小物体及画面达50秒,区别垂直线和横线;5岁能区别颜色,视力为0.6~0.7;6岁以后视力达1.0。

2.听觉(听感知)

20周胎儿对声有应答,并能记忆,出生时即可辨别母亲的心音和节奏。出生时因中耳鼓室内充气及有羊水存在,听力较差,但对强声可有瞬目、震颤等反应。新生儿2周可感觉说话的节奏;1~3个月可辨别各种音素,如“吧”与“啪”;8个月能区别肯定句与问句的语气;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能听懂简单的吩咐;4岁听觉发育完善。

3.味觉

在胎儿7~8个月时,味觉的神经束已髓鞘化,故出生时味觉已发育完善。新生儿对不同的味道如甜、酸、苦已有不同反应;4~5个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变化敏感,故应适时添加各类辅食,使之习惯各种味道。

4.嗅觉

出生时嗅觉神经中枢和传导神经发育已基本成熟,故新生儿对母乳香味已能有反应;1个月时对强烈气味有不愉快表示;3~4个月时能区别好闻和难闻的气味;7~8个月时更灵敏,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5.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触觉已很灵敏,尤其在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如瞬眼、张口、缩回手足等;而前臂、大腿、躯干等部位则较迟钝。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温度觉出生时就很灵敏,尤其是对冷的反应,如出生时离开母体则会因温度骤降而啼哭;对牛奶太冷太热也能感觉到;3个月时可区分水温的差别;2~3岁时能通过接触区分物体的软、硬、冷、热。

6.知觉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综合反应,与上述各种感觉能力的发育密切相关。知觉包括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5~6个月时已有手眼协调动作;1岁末开始有时间和空间知觉;3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5岁辨自身左右。4~5岁时已有早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5~6岁时可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

四、语言发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用以表达思维、观念等心理过程,与智能发育密切相关,是儿童全面发育的标志。语言发育的基本条件包括正常的发音器官、听觉和大脑语言中枢。与周围人群的语言交往是语言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语言的发育必须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一般新生儿已会哭叫,以后咿呀发音,逐渐能听懂、理解周围人群的话语,然后再学会说话。先说单词,后可组成句子,而后才会用各种修饰词语和手段,从讲简单句变为复杂句。

语言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

1.预备期(0~1岁)

主要是练习发音,又称“先声期”。最早以哭来表达不同的感情方式;3~6个月时会发出“ma ma”、“da da”、“pa pa”等声音,这种咿呀学语的发音到8个月时达到高峰;7~8个月时会喊“爸爸”、“妈妈”,此时正常儿童逐渐学会改变音量和音调。

2.语言发育第一期(12~18个月)

单字句是此期的特色,1岁小儿平均能说2~3个字。

3.语言发育第二期(称呼期)

会用“你”、“我”等代词,肢体语言较多。

4.语言发育第三期

会用语言表达,可能还不清楚,有时还有口吃,到3岁左右达到正常。能用简单的句子进行交流。

5.语言发育第四期(好问期)

此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问“为什么”、“是什么”。

6.完备期

此期语言发育完备,能清楚地表达。

五、社会适应能力发育

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可能脱离周围人物和环境而生存,因此必须发展对周围人物及事物的反应,逐渐由生物概念的人充实为社会概念的人。不仅能感知和观察外界环境,而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节和反应,应用已有的动作及语言能力解决问题。适应能力是指人的适应外界环境并赖以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的应付和适应能力。

小儿对周围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反应能力,尤其是各种生活习惯,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及限度,除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发育程度之外,还与外界环境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儿的教育有密切关系。新生儿时期醒觉时间短,对周围环境反应少,但不舒服时会哭叫,抱起来即安静;2个月时注视母亲脸,逗引会微笑;4个月认出母亲和熟悉的东西,开始与别人玩,高兴时笑出声,并可以用眼睛追寻声音;6个月能辨出陌生人,开始怕羞,玩具被拿走时会表示反对;8个月时注意周围人的行动、表情,对熟悉或陌生的人有喜或憎的表现;10个月时对与人交往感兴趣,会模仿别人的动作,呼其名字会转头;1岁时独立性强,能比较正确地表达各种感情;2岁左右能叫大小便,爱表现自己,能执行简单的命令,可理解“今天”的概念;3岁时人际交往更熟练,语言能被陌生人理解3/4,与人同玩游戏,肯把玩具分给别的小孩,以后随着接触面的不断扩大,应人能力更趋完善。

六、精神心理活动发育

新生儿出生时就具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温度觉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的增多,精神心理活动也在不断发展。

(一)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与认识、情感、个性、理想和信念有关。注意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时刻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的特殊心理现象,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开始。注意力是指个体具有的把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对象或事物并使之在脑中获得最清晰和最完全的反映的能力。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新生儿就可以注意眼前运动的红球和说话人的脸,且目光可跟随红球或人脸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内容的丰富,注意力不断增强,注意时间也在不断延长。学龄前期儿童的注意已高度发达,并且相当稳固。大部分儿童有意注意可维持15分钟,尤其是集中注意看动画片或玩感兴趣的游戏时。学龄儿童可有30分钟的有意注意,尤其是坐在教室听课时。

(二)记忆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两种。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和再认识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类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所必需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活动,不仅对外界信息的摄入具有选择性,而且对摄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加工和储存。根据记忆内容分类,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词汇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信息在大脑中的存留时间分类,记忆可分为:①瞬时记忆:刺激在感觉系统存留时间仅有0.25~2秒;②短时记忆:信息在大脑中存留5秒~2分钟;③长时记忆:信息在大脑中经过深入加工长期储存,有的可保持终身。其内容主要是个体的知识和经验。

小儿的记忆范围和能力是随其生活范围的扩大、内容的丰富而逐渐广泛和增强的。1个月婴儿可记住、再认母亲的气味;5~6个月的婴儿可再认母亲;1岁时可再认10天左右的事情;3岁时能再认几个月之前的事情。

(三)思维

思维(thinking)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地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新生儿具有直接感知能力,基本上没有思维;幼儿期开始出现思维萌芽。小儿思维发育过程经历3个阶段:①直觉的动作思维:思维活动依赖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是1~3岁婴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②形象思维:思维活动依赖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解释问题,是学龄前期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③抽象思维:思维活动依赖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是学龄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

(四)想象

想象(imagination)是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后者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婴儿期不存在想象,1~2岁时可出现想象的雏形。幼儿期开始想象活动逐渐增多,多为无意想象;到学龄前期想象进一步发展,以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学龄期儿童开始,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迅速增多。

(五)情绪、情感和情商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s)是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1.情绪

情绪是指机体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体验,是一种低级表现形式,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兴奋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将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看作四种基本情绪。情绪外在表现明显,较为简单,持续时间短。

2.情感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和意识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是一种高级表现形式。情感是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较高级的复杂的情绪,持续时间长,外在表现不明显。

对新生儿来说,外界环境不如宫内舒适,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2个月后婴儿积极愉快的情绪逐渐增多,尤其是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吃饱奶后可有明显的愉快表现,如微笑;6个月开始,小儿可区分生人和熟人,对亲人尤其是母亲产生依恋情绪;9~12个月时达到高峰;3岁左右对某些物体、动物、黑暗等可产生恐惧心理;10岁前后较容易产生担忧、焦虑等情感体验,如担心作业、考试成绩等。

3.情商

情商(emotion quotient,EQ)是一种更高级的表现形式,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他们还列举了不少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关键的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并用一公式表示成功、智商与情商之间的关系:成功100%=IQ(智商)20%+EQ(情商)80%。“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①情绪控制力;②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③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是高情商者的共同特质,是人生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所谓“励志修身者成功,意志消沉者失败”便出于此;④认知他人的能力;⑤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美国,人们流行一句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事实上,智商和情商都很重要。

相对来说,在人群中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则情商高,或者有的人智商、情商都较高,有的人智商、情商都较低。而作为美国两个最著名的“比尔”,我们说,比尔·克林顿是情商奇才,比尔·盖茨是智商天才。

(六)意志

意志(will)是自觉地克服困难、调节自我行为,努力达到某个目标的心理过程。积极的意志表现为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新生儿没有意志。小儿意志的形成需要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及具备动手实践的能力。2.5岁左右开始,小儿可有“让我自己来”的行为,标志意志开始发展了,这时要注重培养小儿的独立性、自制力、责任感。

(七)个性

个性(personality)表示一个人与其他人具有不同特征的整个精神面貌,是构成包含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需要、态度、兴趣和气质等各种特征的独特模式。

个性是决定一个人适应外界环境的独特行为模式,它给人的行为以特色,并使一个人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固的特点。如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后天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小儿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其性格的可塑性很大。

婴儿期小儿对照顾人形成依赖感,是该阶段的性格特征。随着运动能力增强、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感迅速发展。小儿到学龄前期,独立自主感进一步发展,如果经常受挫,容易形成自卑。

(八)气质

气质(temperament)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是人格的一个方面,是构成儿童以后个性发展的重要生物学基础,它决定儿童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如心理活动的速度(知觉快慢、思维灵活性等)、强度(情绪体验强弱、意志努力程度)、稳定性(注意集中时间)和倾向性(情绪表现的外显或内隐)等。

20世纪70年代,Thomas和Chess等概括了气质的9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注意力转移、与环境接触能力、适应性、注意广度和持续性、反应强度、反应域值和心境。并根据这些特征及行为表现,将儿童分为四种类型:易于抚养儿童(easy child),占40%;兴奋缓慢儿童(slow-to-up child),占15%;抚养困难儿童(difficult child),占10%;混合型儿童,占35%。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气质与儿童的家庭环境、营养、养育方式、教育方法、社会文化及活动等密切相关。

(九)品德

品德(moral character)是一种个人的心理品质,是在个人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稳固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具有社会历史性。品德是培养儿童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基础,是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随着儿童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亦更加重要,所以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儿童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十)行为

行为(behavior)是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适应不断变化复杂的环境时所做出的各种反应,是人的内隐心理活动的外显表现。而行为具有良好行为、不良行为和恶劣行为等之分。说谎、多动、注意力缺陷、不爱说话、不听话、不合作、饮食问题、睡眠问题、交往问题、情绪问题和不良嗜好等都属于不良行为。

(十一)智能

智能(intelligence quotient,IQ)是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要心理特征。什么是智力?智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Toradike Stern认为,智力是认识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和抽象思维能力或判断推理能力。Binet认为,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是智力的三要素。智力是一种创造力,创造力是抽象思维的一种高级表现。智力是学习的潜在能力,表现为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我国朱智贤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