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古典名著·历史小说(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 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写出了四百多个人物,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几十个。尤其是诸葛亮、关羽、曹操“三绝”已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典型人物。《东西晋演义》小说虽没有塑造出“三绝”的杰出人物形象,但其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也有自身的特色。

作为历史演义来说,其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应当依据史实加以敷衍,这是总的原则。《东西晋演义》把握这个原则较为准确,甚至比《三国演义》更为严格。作者还善于根据作品既定的主题,去剪裁史料,并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去展示人物形象,按照主题的需要去塑造人物形象。其特色有如下几点:

(一)人物众多,均有着落

东西晋历时一百五十六年,经历了十五个君主。西晋时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东晋有“十六国分争”。这一段历史,时空的跨度之大,历史事件之复杂,牵涉的人物之多,比《三国演义》《水浒传》所涉及历史史实,要复杂得多。

如每个君主,都有各自的后妃、太子、皇亲国戚,将相名士,没有这些人物就不成为国家,不成为社会。一般小说可以取其一部分,或者从某个侧面,较为集中地去写,而历史演义小说无法回避,历史上的主要人物不能不写,尤其是历史事件的变迁。有些人物虽是昙花一现,但很关键,没有他的出现历史就会断线,所以历史演义小说人物中,跑“龙套”式的人物不少,或者称其为“道具式”的人物。东西晋的时间跨度较大,作品中这样的人物特别多。

另外,人的寿命又是有限的,历史又是那么长,因此,在整部小说中,找不到一个贯串始终的人物。根据这样的实际,《东西晋演义》的作者,写人物时,大部分都是粗线条地勾勒,有的人物只是作个“交代”而已,乃至一些历史上的名人,如陆机、陶侃、王羲之、谢道韫、葛洪等,他们有很多传为佳话的趣事,作者为了敷演历史,都无暇顾及,只能匆匆一带而过。就是像石崇这样的人物,他如何敛财,如何侈奢,都有其丰富的资料,有些资料乃至可以直接搬来,无须加工的。但作者选择这个人物,只是为了揭露晋代官吏贪残的行为,故以极其“经济”的笔墨作了描述。《东西晋演义》中作如此处理的人物也很多,为的是让一些人物有个着落。现以杨骏等人为例。

杨骏是国舅,晋武帝病危时,他掌权,不让司马亮见武帝,也不让司马亮知道武帝要他和杨骏共同辅政。杨骏篡夺了朝政大权,加入了贾后、杨后的夺权之争。杨骏在晋代史上算得上是个重要人物,但作者是把他当作一个过场的“道具式”人物来写的。因为作者以两后之争引出“八王之乱”。塑造一个过场式的人物,花的笔墨不多,但不是简单化的处理,而是把他写得有血有肉。作者概述杨骏“素无美望”,而且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篡权时完全是个奸佞之辈的形象。但后来在痛斥贾后垂帘听政时,他却不畏其凶悍,辞色皆厉,很像一位忠臣。当贾后设计谋害于他时,其弟杨济、杨珧都有觉察,杨骏居然不信,怯懦不决,最后被东安王率兵所杀,并灭三族。

作者注重杨骏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就是既注意人物性格特征,又不使人物形象过于简单化。让人物在丰富复杂的生活中,体现其性格所具有的内在的多元性。只在两个回目中,用了部分情节,将杨骏的奸、忠、呆三者兼而有之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极为明朗。因为性格刻画深刻,杨骏的形象就不是平面的,而是活灵活现的。《东西晋演义》小说中的人物特多,用如此经济的笔墨去写人物,正是其一大特点。

又如只当了一百八十天皇帝的石遵,他是后赵国三世王。石虎死后,石遵在石闵的支持下登上王位,但石遵即位后见功臣石闵总掌内外军政大权,虑其权重思变,欲杀之。事泄后反被石闵杀之。这位短命君主,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忽略到不足挂齿的地步。然而《东西晋演义》小说的作者,以严谨的尊重史实的态度,寥寥数语,把一位短命的君主形象献给读者,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羯族统治者的残暴凶杀的固有本性。

(二)寥寥几笔,颇有神色

中国画的工笔画,以其细腻、工整、逼真见长,而写意画,则以其粗线条的勾勒,泼墨,追求神似取胜。小说作者常常以中国画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有时兼工带写,相辅相成,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如《东西晋演义》第二十八回中,“姚襄读书擒许敬”就是如此描绘姚襄的。现录如下:

姚襄领兵屯于襄城。次日,入参大将殷浩。浩与谈论时事,襄对答如流,部下诸将皆重之,唯浩见其勇略多能,心甚妒忌。……时襄未寝,在军中燃灯读书,许敬从背后而入,正欲下手,襄抬头看见一人影,持刀近前,乃拍桌大喝一声:“有贼!”帐外诸军抢入,将许敬擒住,押在桌前。襄问曰:“谁人教汝刺吾?好好说来,我便饶你。”敬曰:“大将军殷浩嫉将军之能,使小人刺之。”襄大怒,将许敬杀之。襄以兵退屯历阳。

寥寥几笔,将姚襄料事如神、城府极深、善于应变的形象刻画得清清楚楚,为其以后的行为奠定了基础。白天与殷浩一席谈,已觉察到浩的妒忌之心将会变为杀害之念,因此他早有防范,秉灯夜读只是个幌子,实际上是等待阴谋的出现。姚襄当即处死许敬移兵历阳,也是极高明的。因为驻襄阳的情况殷浩了如指掌,如有干戈,自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移兵后可作重新布置,同时也让殷浩知道,他已有所防备,使殷浩不敢轻举妄动。

又如第三十八回,苻登皇后的形象,前文没有着墨,后文也没有提及,就此几笔而已,其形象跃然纸面:

苻登皇后毛氏,美而勇,善骑射,见后秦兵入其营,犹弯弓跨马,帅壮士力战,杀七百余人,众寡不敌,为后秦所执,苌(后秦王姚苌)将纳之为后,毛氏骂且哭曰:“姚苌逆贼,汝已杀天子,又欲辱皇后,皇天后土,宁汝容乎?”苌怒杀之。

一个忠贞的女性形象,寥寥几笔就得以显示。如此描写手法是值得称赞的。历史演义小说中忠贞的女性屡见不鲜,像毛氏如此集忠、勇、美于一身的还不多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司马迁写樊哙的笔法,勾勒出一位英勇的美人形象。

(三)一人一事,形象突出

人物的性格、形象,必须在具体的环境中孕育、成长、发展,这个具体的环境越集中,越典型,就越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越能描绘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比较典型的事件,乃至典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效果更好。有时一个事件或一个情节,就能把一个人物写得令人难忘。

《东西晋演义》中,运用这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例子较多。如第四回里,陆云经张华推荐补浚义令,到任时就遇上一桩无头案。陆云派员察访,首先从死者邻里处,查出死者姓名。随即拘拿了死者妻子,监禁了十天,也不审问,草草放了。但陆云暗中派人跟踪,并估计不出十里,一定有一男子等候她,要跟踪的将两人一起抓来。果不出陆云所料,抓来一审,是桩奸杀亲夫案。这个典型事例,说明了陆云的敏锐、机智、干练。他采取的行动,绝不是毫无根据的怀疑,也没有用严刑逼供,屈打成招。陆云的决断来自他敏锐的感觉、冷静的分析:你说丈夫被杀,妻子不报案,泰然自若让丈夫暴尸于外,这就可初步断定,男子的死因八成跟妻子有关系。监禁十天,又不审问,这是什么道理?一是无法审,既没有证据,又没有证人,也没有人告发。监禁十天的目的是让杀人犯焦急不安,使其自我暴露,自投罗网。

陆云是个懂得心理学的,尤其是懂得犯罪心理学。案结后,作者用了一句话:“军民百姓,皆称为神明”渲染之。后来陆云离任,作者又以十二字:“百姓追思,图画形象,配食(供奉)县社”,进一步渲染、烘托,陆云的形象就更丰满了。作者以陆云的一个政绩(情节),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正面官吏的形象。凡是读过《东西晋演义》小说的人,是不会忘记这个故事的。

又如第三十三回,作者用一个事件刻画了一个很不成熟的君主形象———凉王张天锡。天锡在位,荒于酒色,不务朝政,人情愤怨。其时秦王苻坚欲取凉,先派使者于凉说降,凉王态度强硬,并杀使者,激怒秦王。秦王戍之于重兵,当秦兵压境而来,凉王张天锡惊得面如土色,原先的强硬态度被惊得无影无踪了,随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马上立起降旗。

这位君主是位既没有谋略,也不识时务的君主。不是吗?秦国是个大国,拥兵近百万,小小凉国,在军事上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凉王张天锡果然有一股顽强不屈的精神,杀了秦国使者,就应当有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拼一个你死我活。但实际上他杀了秦国使者,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战斗措施,似乎他杀了使者就能吓倒秦国。他根本不懂秦国先礼后兵之术,故只能做秦国的阶下囚。如果他是识时务的,就不会杀秦国使者。作为一国之主来说,如此作为,可谓是目光短浅,不知利害,是一个极不成熟的人物,也是一个令人可笑的形象。这跟当了一百八十天君主王遵的形象,相映成趣。一个是凶残不仁,自取灭亡;一个是无知无谋,自食其果。由此可见《东西晋演义》小说作者善于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次要人物形象。

(四)几个着意刻画的人物

一部五十个回目的《东西晋演义》小说,没有一个人物是经历全过程的。这固然是受历史史实的制约,但反过来也制约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尽管如此,作者还是为读者塑造一批个性较为鲜明的人物。如立志图强的晋元帝司马睿、昏庸无能的惠帝司马衷、嗜酒荒淫的安帝司马德宗、野心勃勃的刘渊、苻坚、“天下暴君”石虎、三朝辅宰王导、关中良相王猛、治国贤相谢安、才干杰出的野心家桓温、英勇善谋的刘裕。还有贾后、石勒、慕容垂、姚苌、刘毅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比较成功的。

1.王导

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宰相,后又辅助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历三世,达四十年之久。东晋初既有外患,又有内忧,怎样来协调和安定内部,以对付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进攻,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导审时度势,采取了切合时宜的“镇之以静”的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身体力行,颇见成效,影响深远。后来桓温、谢安,继承了王导的这个政策,使东晋的经济得到了复苏,政治局面得到了稳定、军队得到了发展。秦晋淝水之战,晋军一举歼灭苻坚浩浩荡荡的百万之师,便是最好的验证。

作者塑造王导这个人物,是把他放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之中,特别是置于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上,来显示其非凡的才能、高尚的品质,体现其固有的性格特征,写得很自然。

王导步入社会,也就是所谓出世,很不显眼,没有像塑造诸葛亮那样“三顾茅庐”的情节和场面。他只是东海王司马越部属东平将军司马睿(琅琊王,后为晋元帝)手下的司马,是中下层官吏。后来晋怀帝令司马睿为安东将军,管辖扬州诸军事,镇守建邺时,王导为其“主谋”。当时司马睿虽身负重任,但没有什么名声,扬州、建邺等地人士不服。王导为其出谋划策,以“燕昭求士”之术,招纳俊杰、忠贤,后得刁协、卞壶、庾亮、周访、陶侃、甘卓等一百余人。王导还及时地为其制定了“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的自强方针。从此,实力陡增,“江东百姓归附”,为建立东晋王朝奠定了基础。

作者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地让王导在具体的事件中施展其治世才华的。王导实施“镇之以静”的政策以后,“群情自安”,政局稳定。正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王导任职后,“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睿从容谓导曰:‘卿乃吾之萧何也!’”这时晋怀帝被汉刘聪所掳,消息传至江东,诸臣因感到无力复仇而掩面大哭。此时只有一人未哭,并突然变色曰:“诸公所哭还能哭得胡兵退否?汝等当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视之,乃仲父王导。当时,晋国国难当头,众臣无首,沮丧恐慌,唯王导不乱方寸,冷静沉着,充分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所有的持重风度。

愍帝司马邺在长安迫降于刘聪,身为宰相的司马睿六神无主。王导先让睿“征天下兵”,以便征讨,后见局势难以维系,他还是以他“镇之以静”的方针为指导思想,要求司马睿即位。而睿认为还没有为二帝报仇,称帝不义。王导纵观全局,冷静地分析了称帝的利弊:“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有才德之士,同声相应,同气相投,舍死忘生而事其主,非为名,即为利也!今主公苟避嫌疑,守义不举,天下之士,皆无所望,其心不久自散。”“权为晋王,以安百姓。”后王导又设计称疾不出,“逼”司马睿即位。王导这样做,完全是以社稷为重,同时也是王导自信的表现。他让睿即位的目的,是为了安定众心,便于施展其强国富民的政治宏图。

睿即位后,王导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初建的东晋有了生机,出现了晋代少有的平稳的政治局面和经济复兴的景象。正如《晋书·食货志》记载的那样:“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元帝崩,重托于王导。王导又辅助明帝司马绍,后王导从兄王敦作乱,王导以国家为重,忠于晋室,大义灭亲,确保了东晋的平静。明帝在位三年而崩,成帝司马衍五岁称帝,不久苏峻叛乱,入宫掠夺财物,峻与军士闯入太极殿前,王导怒不可遏地大喝一声:“圣上在此,不得无礼!”喝得苏峻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呼皇上万岁!这不是王导有什么法术,而是辅助三朝德高望重的威力。连苏峻也不得不承认王导“德望于民”。

苏峻作乱时,将宫廷建筑破坏得很严重,平乱后大臣们有的要重新修造,有的要迁都。王导以安定为宗旨,力排众议,再一次提出了治国安邦之策,他说:“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孙仲谋、刘玄德俱言王者之宅,古之帝王,不必以丰俭移都,苟务本节用,何忧拘弊?若农事不修,则乐土为墟矣!且北寇游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窜于蛮越,实非良计。今宜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群臣赞服曰:“司徒见者是也!”作者让王导在矛盾冲突最尖锐的时刻,反复地渲染其卓越的非凡才智,使人物性格向更深层次推进,人物形象逐步升高,逐步完善。

王导在成帝时为相,庾亮为司空。庾亮以王导用人不当为由,率众入朝欲罢免王导。有人密告王导,他泰然自若地说:我与庾亮没有利害冲突,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庾亮来了,我马上就可以布衣还乡。真可谓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由此可见,王导将名利视为草芥。作者紧接着还在作品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很风趣的细节:遇西风尘起,(王导)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庾亮的字)尘污人。”显示其对外来毁誉损利的干扰不值得计较的博大胸怀,从而把人物形象推向了顶峰。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并没有以形象树立起来为满足,随着情节的发展,还要继续不断地为人物形象进一步丰满而努力。如王导病故后,有这样的描绘:“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王导呕心沥血一辈子,到头来只落得个两袖清风。这与以贪残为本色的晋代官吏相比,王导是何等的高尚!

综上所述,王导是一位辅相三世的忠贤之臣,他就任于危难之时,顺应时世而治,他锐意改革,运筹自如。“镇之以静”之策深得人心,“宽众息役,惠益百姓”(《晋书·元帝纪》),“导虽不武,情在宁国”(《晋书·王敦传》),连晋国的劲敌苻坚都认为王导治国有术,“君臣和睦,上下同心”(《晋书·苻坚传》)。取得如此政绩的确是非同寻常。他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德高望重,可称历代楷模。尤其他的治国安邦之策对东晋复兴,乃至以后朝代都起着深远的影响。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了,就是在今天,仍然有其宣传的价值。

2.王猛

王猛是历史上的名相,史称“关中良相唯王猛”。苻坚之所以能统一北方,其主要功绩在于王猛。

作者塑造王猛这个人物形象手法不同于王导,王导主要以其治国安邦政策的英明、为人宽厚大度为特色。而塑造王猛时自有特色。

首先王猛出世,颇有传奇色彩。王猛未入世之前就受到嵩岳之神的点化,一经点化他就成为“丰姿隽伟,谨重严毅,器度雄远,尤好兵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的非凡之才。这就给读者一个预感:王猛不是等闲之辈,将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待他去作为。

秦王苻坚派尚书吕婆楼备礼聘请王猛出仕,甚是隆重。苻坚与王猛一席议政兴业之谈,苻坚佩服得五体投地,颇似诸葛亮的“隆中对”。苻坚得王猛辅助犹如刘玄德遇孔明,自此“食则同几,卧则同榻”,言听计从。

王猛上任的第一着,是惩治豪强。时氐之豪杰樊世,负气倨傲,当面侮辱王猛,被苻坚斩之。随后王猛对贵戚强豪,按察其过,数十天内,以罪诛死二十余人,于是风化大变,豪族屏息,百姓自安,路不拾遗。苻坚很高兴,他感叹地说:“今日始知治天下之法,有天下之尊也。”王猛惩治豪强横行,表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雄伟的气魄,以及以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紧接着又平息了苻廋(苻生之弟)的叛乱,从而秦国上下一致,内外文武官员称职,田畴修辟,仓军充实,国富民强。王猛出任秦相,治理初见成效。

王猛为相后实行的政治措施,是先从整治内部着手。这是一种自强之治。他懂得只有自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自强后才能图外。

当晋桓温率师伐燕,燕国告急,燕王慕容派使者至秦国求援。秦王苻坚见燕国强大,视为他统一北方的劲敌,早有灭燕之心。现闻燕国有危,他乘机讨燕,故不允救援。王猛即刻单独给苻坚献计:当今应先与燕国合兵战退晋桓温之师,桓温战退,燕国势力必然受到削弱,到时再取燕不就更方便了。王猛改讨燕为救援燕国的做法,比苻坚讨燕的决定,显然是棋高一着。因为燕国虽然强大,但还不是桓温的对手,如果苻坚出兵讨燕,燕国很快就会被消灭。桓温北伐燕,灭燕后的目标就是秦国了。现在秦燕联合起来,桓温就无法取得伐燕的胜利,燕国将会受到重挫。秦国可在晋燕之战中,坐山观虎斗。待其相互伤残后,再图之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作者通过这个重大事件,让王猛对晋、秦、燕之间的强弱,相互之间利害关系,作一个全面的辩证的分析,证实其决策的正确,以显示他有卓识远见和善于应变的才能,并使其智谋过人的形象得以树立。

王猛出征第一仗攻打洛阳,主要体现其在军事上具有天赋的才能,同时也让读者看他对燕国的军事布局,各部的战斗力,了如指掌,可见他平日注重收集各国的情报,作战时就指挥自如。洛阳被围,燕王并没有轻敌,他派安乐王臧率精兵二十万救援洛阳,这可是重兵救援了。王猛得知后,随机应变,马上修正了战略战术,改攻坚战为野外战,调遣主要兵力,让两位主将梁成、邓羌,打了一个漂亮的狙击战。这是王猛“出山”第一功。

王猛得胜归来,苻坚委以司徒、尚书之职。同时商讨了灭燕大计。兴师之日,苻坚送至灞上,郑重相托。王猛胸有成竹地说:“依仗着秦国的精干军队,按照皇上战略部署,荡平残胡,如风扫叶,无劳皇上大驾亲临,只望安排好人早日建成燕国降人的住宅。秦燕之战,燕国被猛一举消灭,为绝后燕王慕容之后患,乃迁及其百官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

作者写秦燕之战,即没有厮杀得难分难解的决死鏖战,也没有使用锦囊妙计、出奇制胜的惊人之术,只是一场极其普通的歼灭战。把王猛置于这个环境之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什么作用,粗看起来,王猛在秦燕决战之中,既没有表现出勇,也没有见到他的谋。但如果从灭燕总体谋略上细细品味一下,就可以看到王猛是个见识非凡、大谋大略之才。因为燕晋之战,燕国受到重挫,秦灭燕的时机已成熟,战争的结果,已是定局。因此作者就没花费心机去制造怵目惊心的战斗场面,而是着重在如何消除后患上做文章。这一点,王猛在未动干戈之前就设计得很周密,并付之于行动。

可见王猛计谋之深远,这种从深层次开拓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正是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执着追求的。《东西晋演义》小说的作者也在如此追求,他的表现形式,较多地运用寓不平常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寓持重深沉于似乎没有什么矛盾冲突的情节之中。而这些正是《东西晋演义》艺术表现手法的独到之处。在塑造王猛这个人物形象时更为突出。秦王苻坚灭燕后,复加王猛总督中外诸军,王猛再三推辞,苻坚坚决不许,并说:我能统一四海,不是你,我可靠谁?你不能辞宰相,就像我不能辞天子一样。王猛任丞相后施政有方,小说中有一段集中的描绘:

猛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放黜尸素,显贤才,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又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负贩皆集于道。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柳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

如果说秦灭燕的典型事例是从一个点向纵深方面刻画人物,那么这段描绘就是面上拓宽,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基础就较为厚实。不是吗?小说情节推进至此,王猛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个懂得发展生产的经济学家。

王猛不仅通晓当今时世,事事自如,而且还是一个高瞻远瞩、能准确把握未来的预言家。当晋文帝驾崩、桓温死的消息传来,苻坚想趁机攻取晋国,王猛则认为“江南未可攻,宜先取汉中”。占汉中后,王猛病危,苻坚问以后事。王猛再次告诫“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是患,应除之。然而,苻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王猛去世不久,便毅然发动了淝水之战,其结果是自取灭亡。这固然是苻坚的错误,但反过来证实了王猛预言的准确。如果用“得王猛则得天下,失王猛则失天下”这样的话,评述王猛对于秦国的重要,是一点不过誉的。

王猛虽死,但塑造其形象的笔墨还在增添。《东西晋演义》小说的作者,取《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之妙,并有所发展。诸葛亮死后,安排了利用其威的情节,而《东西晋演义》是在王猛死后,继续不断地完善其形象。

小说中有两处补笔:一处是在淝水之战前夜,苻融坚决反对苻坚攻打晋国,重申了王猛“勿以晋为图”的主张,他对苻坚说:“臣智识愚浅,诚不足采;王景略(王猛字)一时奇士,陛下每拟之孔明,其临终之言,不可忘也。”这是对人物的基本特色,反复加以渲染,让王猛决策英明的形象更为完善,更为突出。

一处是淝水之战打响后,晋主将谢玄与桓伊商讨破秦之计时的一席对话:

玄大喜曰:“破秦必矣!今夜即行。”桓伊等曰,“秦兵势大,何以破之?”玄曰:“此计但瞒不过王猛,今天幸此人已死,使吾成大功耳!彼兵一百余万,连下百余营,今(移营)却阵必然混乱,吾乘其乱而攻之,可擒苻坚也。”

这里用“敌人”的话,道出了王猛精通兵法,善于谋略,指挥有素,别人是难以制胜他的。这是王猛在前两次战争中没有完全体现的特色,此处一补,王猛的形象进一步升高了,作者此时才完成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工作。这也是《东西晋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处。

3.石虎

石虎是后赵王石勒的堂弟,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时是用起笔“定性”的手法来写的。石勒很早就跟母亲失散,其母收养侄子石虎,并相依为命,抚养成人。后刘琨使他们相聚。此时有这样一段叙述:

石虎年十七,残忍无度,勒入内白知母王氏,欲诛之。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及长,便弓马,勇冠当时,每屠城邑,鲜有遗类;然御众严而不烦,莫敢犯者;指授攻讨,所向无前,勒宠用之。

石勒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残暴者,他都感到石虎“残忍无度”,可见石虎可称残暴之最了。等到虎带兵打仗时,“每屠城邑,鲜有遗类”,杀人如同拉韭,斩将似若撮葱,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自幼就很残忍,乃本性。

石虎与赵南阳王刘胤交战,胤战败,虎乘胜追击,“枕尸千里”。追至上邽,入城又杀刘胤等三千余人。

攻取青州后坑杀降军三万余人,城中百姓石虎也要全部杀尽,后经人求情为了支撑这个城镇,留下了男女七百口不杀。

石虎为了夺取皇位,将石勒家族杀绝了种。他诛大臣,杀皇后、太子,“不留一人,果然勒种无遗”。

在石虎残暴统治下,对百姓的苛索,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如在邺都建台四十余所,又营长安、洛阳二宫,劳民四十万人;为南伐西讨东征之计,“皆三五发卒,造舟者五十余万人,船夫十七万人”。百姓劳役之苦,就可想而知了。“征士五人出车一乘,牛二头,米十五斛(约五百斤),绢十匹,调不办者斩”。百姓皆卖儿卖女,以供军资。

石虎用酷刑,也可称历史之最。因宗室之争,石虎处死太子石宣,用如下酷刑:

以铁环穿其额而锁之,作数斗木槽,和羹饭以猪狗法食之,取害韬(石韬,石虎次子,被宣暗杀)刀箭砥其血,哀号震动宫殿。积柴邺北,树标于其上,标末置辘轳,穿之以绳,倚梯柴积。送宣于标所,使韬所亲宦者郝稚、刘霸拔其发,抽其舌,牵之登梯,上于柴积,郝稚以绳贯其额,辘轳绞上;刘霸断其手足,斫眼溃腹如韬之伤。四面纵火,烟焰际天。虎从昭仪以下数千人,登中台而观之。火灭取灰,分置诸门交道中。

事后又石宣宦者等三百五十余人,皆车裂节解,弃之漳水,潦其东宫养猪牛。

从以上列举的内容来看,石虎性同禽兽,是一个典型的暴君形象。作者塑造石虎这个形象的手法不同于一般,他只抓住石虎“残忍无度”一个方面,进行反反复复的描绘,把石虎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发指,以达到充分揭露的艺术效果。

写这样残暴的人物形象,往往伴随着奸刁、阴险、毒辣,如写石勒就是如此,但写石虎没有沿用前法,而是又辟一径。这样的写法,可以集中精力,突出个性,跟《东西晋演义》用经济的笔墨敷衍情节故事的特色是相吻合的。

同时,也是作者努力追求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多样化的具体表现。

4.刘裕

刘裕在历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作者对他的出生作了传奇式的神化描述,但他不像诸葛亮、王猛那样,一出山就肩负重任,而是从一个下级军官,逐步显示才能,历尽艰辛,登上皇帝的宝座的。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是从全方面进行的。刘裕本是晋代士族的成员,后因东晋偏安江东,随晋氏东迁京口,其时已沦为贫民。二十岁之前,过着穷苦百姓的生活,为了糊口什么都干,卖草鞋的情节,颇似他的本家前辈刘玄德。东晋孙恩、卢循农民起义,给他提供了发迹的机会。

在镇压孙恩起义中,表现了刘裕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胆量过人,机谋出众。自此刘裕有了名声。时桓玄野心勃勃,欲取皇位,四处网罗人才。他很赏识刘裕,并有所任命。但刘裕是个识时务的非凡之辈,哪能为人驱使,他见桓玄有异志,来了覆舟山起兵之举,打入建康。刘裕“以身范物,以威禁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不旬日间,风俗顿美”,大家赞刘裕“天资英迈,赏罚无私,仁德著闻,真不世出之杰”,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不久就歼灭桓玄。从此,刘裕在朝中已成为显赫人物,群臣皆赞其“功盖天下,忠闻九州”。帝拜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刘裕掌握了东晋军政大权。

作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从正面揭示了刘裕这个人物在政治上仁德著闻、整治有方,在军事上勇猛异常、熟谙韬略等基本素质特征,为人物性格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在讨伐燕国时,姚兴的种种狡诈的计谋,均蒙蔽不过刘裕智慧的眼睛,他处处一着不让、一着不失,左右皆称“神料”。燕军损伤惨重,只能困守。讨伐燕国虽不能速胜,但充分显示刘裕是一位善谋善战、料事如神的将帅。他的神机妙算还表现在预料卢循起义军会攻打建康,以及与起义军的作战之中。

卢循进军建康,给东晋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当时,卢循“兵近建康”,“朝野震惊,帝欲北走”。此时,刘裕赶回建康,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他沉着谋划,不乱方寸。首先他稳定住京城秩序,打消了北走的想法。从兵力上看,卢循起义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加之刘毅鲁莽,首战失利。紧接着又是骄横的徐赤特丢失咽喉要寨查浦。形势已发展到危在旦夕的地步。刘裕也感到:“今重镇外倾,强寇内逼,人情危骇,莫有固志。若一旦迁动,便自崩瓦解,江北亦岂可得至?设令得至,不过延日月矣!今兵士虽少,自足一战,若其克济,则臣主同休,苟厄运必至,我当横尸庙门,遂其自来以身许国之志,不能草间求活也!”如此清醒的认识,冷静的分析,是何等坚强的毅力。作者通过其临危不惧、临危不乱情景,充分地表现了一个统帅的胆识和气度。由于刘裕有如此胆识,他镇定自若,以固守的办法来寻找战机。终于在卢循让徐道覆领兵二万,去攻江陵、荆州,筹集粮草,以供三军时,刘裕与之决战的时机已经来到。

小说作了如下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裕大喜曰:“道覆去远,吾计成矣。”随唤辅国将军王仲德曰:“你引一千精兵,多张旌旗,待他(卢循退西岸)退,你后追,他屯住,你亦要屯住,不可与战,使彼心疑,不敢还浔阳,只屯西岸,吾自有计破他。”又唤建威将军孙处曰:“你可引五千兵,阴从海道去袭番禺(卢循老家),攻其家也。”处临行,裕诫之曰:“我这里十二月必破妖寇,卿亦足至番禺(寓),急宜紧攻,先倾其巢窟,使嘁知虑主恩归耳!”处领诺,从海道去讫。又唤偏将军王干曰:“你星夜领五千兵抄小路去贼兵之前,砍伐近山树木,结大棚数百浮河上,横塞河路,准备完讫,屯西河港内,朝夕擂鼓,使贼疑不敢归。”又唤监军孟怀玉曰:“你可引兵二千,准备船只一千,带硫磺焰硝引火之物,装入船内;待吾进兵,贼人必然来占西岸,待他泊住西岸,你可将船浮河上流,待风起放火,顺下西岸,纵兵击之。”又唤诸葛长民谓曰:“你领五千兵,看河内放火为号,引兵进击贼人旱寨,贼走放火焚之。”计排已定,自带兵登舟,至南塘屯扎,等待风起。

后事,均按刘裕设计的发生,卢循被漫天大火烧得一败涂地,回不得家乡,乃投飞云寺,被斩首。

在与卢循的交战中,刘裕的正面形象塑造得相当完美,他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有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的本领,在某些方面可以和孔明媲美。如火攻前的具体部署,周密稳妥,虚实有致,连卢循的葬身之地都作了选择安排。这里没有“穷寇莫追”而留下什么后患之虑,也没有“华容道”留个人情给关公的玄妙,而是一个完整无误,稳准狠打击、全歼敌人的作战方案。

刘裕破卢循后权威盖世。此时,在他的“日程”表上,已经到了清除异己的时候了。如对“不相推服”的刘毅,清除的手法是很巧妙的。首先,他利用刘毅的性格弱点,让其走向反面,然后再以伪许重任等麻痹之,暗中调兵遣将围歼之,后毅自缢而死。随之又诛剪帝宗室有才望者,司马楚之叔兄皆死。由此可推测刘裕欲夺皇位之心早生,但夺位之言绝无。就是在夺位条件完全成熟时,他还故作一番姿态,还在搞什么“酒会宴文武,议谋外略”。深知刘裕的太史令骆达出席宴会,直言不讳地说:“臣常观天文符应,晋该禅于宋,不可远征。”刘裕随即制止曰:“何如直言?”好一个“何如直言”,道出了刘裕内心深处的“天机”。顿时,一个虚伪狡诈者的形象跃然纸面,人们也顿时感到“上当受骗”。因此,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比逐步展开的艺术效果要强烈得多。

作者接着就着重刘裕这个人物性格的另一面充分展开。有的史书上或有关论著,称刘裕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这是有道理的。然而小说却是把他当作“英雄”来塑造的。当刘裕消灭卢循后,朝野都认为他“累立大功,布恩天下,民心归之久矣”!他自己也清楚,晋国的大权早已在他手中,然而使他迟迟不夺位的原因,就是怕“难逃篡逆之名”。当他的心腹毒死晋安帝,群臣皆说:晋室几似绝后了,现在只有靠宋公刘裕,宋受晋禅理所当然,“刘将军,是汉家苗裔,当受天命”。可刘裕坚持不从。说什么:“今皇帝尸肉未冷,琅琊王德文还在,吾必不从!”还亲扶琅琊王司马德文上龙座,称恭帝。恭帝封其爵位,裕还不受。两年后,他夺位之心更切。骆达等要恭帝禅位,恭帝无奈作了允诺,刘裕还不受,直逼到恭帝“亲捧玺绶,以禅天下于大宋”,以绝群谤之言,刘裕才登上皇帝的宝座。

作者对刘裕的虚伪狡诈的一面刻画得较为婉转细致。这样做既遵照史实来写,又体现作者对司马氏统治集团的否定,故能美化刘裕的地方就美化一下,这也不影响真实地再现刘裕这个历史人物。

刘裕的形象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指挥有素的军事家,同时也是有雄才大略、能安邦治国、懂得权术的政治家。是作者着意刻画的正面人物。

至于司马氏十五个皇帝的形象,在有关部分已作了一些剖析,这里就不作具体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