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格里菲斯的事迹
在抗生素发明前,肺炎是造成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主要祸首就是带荚膜的肺炎双球菌(Pneumococcus),因此医学界对之倍加关注。医学界研究人员进行大量观察实验是出于医疗目的治病救人,然而某些人可能会走得更远些,超越了医学研究范畴,不经意间悄然接触到生命本质,并由此揭开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序幕。
图3.1 格里菲斯
肺炎双球菌有两类,一类是有毒力的,另一类是无毒力的。有毒力的肺炎双球菌会致病,对人畜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威胁。当时,一位在英国卫生部所属的病理实验室供职的普通医官格里菲斯,最早发现有毒力的肺炎双球菌的致病特性与这种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一层多糖荚膜有密切关系。这层多糖荚膜对细菌自身有保护功能,可以防止其侵入寄主体内后被寄主自身的正常抗性机制杀灭。正因为如此,此种肺炎双球菌才会使人畜患病死亡。由于这类细菌的菌落光亮而平滑,格里菲斯便称它们为S型(smooth一词的字首)肺炎双球菌。另一类是无毒力的,不会致病,其细胞壁外面不具备多糖荚膜,自身也没有合成多糖的能力,即便侵入人畜体内,人们也大可放心,人畜体内的抗性机制自会有办法将它们杀灭殆尽。由于其菌落的表面粗糙,格里菲斯便称它们为R型(rough一词的字首)肺炎双球菌。
进行侵染性实验时,按照他们的经验,把侵染性菌液连同诸如胃黏蛋白的一种黏液性质的物质作为一种有毒的佐剂,一起注射入实验动物体内,看其是否发病死亡,其实这也是细菌学家们常用的技术之一。格里菲斯由于偶然的机会,错把经热杀灭的肺炎双球菌S型菌液当成注射液的佐剂,一起注射入小鼠体内。出乎他的意料,小鼠不久因患败血症死去。经解剖分析,从死鼠心脏血液内分离到一些带荚膜的菌株,亦即S型肺炎双球菌。就是说,经热杀灭的肺炎双球菌的毒力似乎还存在,不过这个确实存在的现象直到1928年依然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格里菲斯戏称此为不多见的一场游戏[19]。
图3.2 格里菲斯的实验(引自Russell,2000)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明确了即便不通过小鼠这个中间体,在试管内也能够重复出来,并且反过来,从S型也能转化成为R型细菌。这说明,从1931—1933年这一期间就已经明确,在S型菌系中的无细胞抽提液内,可能存在着“转化因子”,它赋予R型肺炎双球菌合成多糖类的遗传能力。
正像法国巴斯德当年说过的:“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偶然性只会使有造诣的人得惠。”格里菲斯便因此成为第一个发现肺炎双球菌遗传转化现象的人。他毕竟只是一名医生,不是遗传学家,因而他没有确认这件事或这件事的意义。另外,他的有关遗传转化现象的观察只停留在肺炎双球菌从这一类型转化成为另一种类型,从未涉及肺炎双球菌种以外的遗传转化现象的观察。他还错误地认为:“R型肺炎双球菌无论是从哪一种类型转化过来的,它的最终形式都是相同的。”在当时,英国也没有几个人相信格里菲斯的实验结果。1933年,图勃莱等编著的权威性的细菌学和免疫学教科书里,也只是以犹疑的口气对格里菲斯所说的遗传转化现象的观察轻描淡写地提了几句。格里菲斯并没有急于发表他的发现,他期待进一步验证,按照他的观点,“全能的上帝都是不慌不忙的,我为什么要那么急呢”?接下来将要叙述的艾弗利(Avery,O.T.)医生也是这个态度。
1942年二战中,格里菲斯还没有来得及发表自己的发现,就死于伦敦大轰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