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夏--开国
舜晚年时候,到南方各个地方去巡视,不幸中途死在苍梧之野,噩耗传来,全国人民都像死了爹妈一样的悲哀,尤其是他的两个曾经和他共患难的妻子,听到不幸的消息,悲恸得连肝肠都快要断裂了。她们马上坐了车和船奔丧到南方去,路上看见异乡风物,止不住伤心地哭泣,眼泪像泉水般地奔涌。
这些伤心的眼泪,洒在南方的竹林上,竹林上便通挂上了她们那斑斑点点的泪痕,所以以后南方便有了斑竹又叫“湘妃竹”这一种竹。当她们走到湘水,不幸风波起来,弄翻了船,她们就遗恨地淹死在江中,成了湘水的神灵。当她们心境和悦的时候,就在秋风袅袅、木叶飘坠的光景中,出来在浅滩上徐舒地巡回,远远就可以看见她们那令人惆怅的美丽的眼睛在闪耀。但倘使遇到心境不好,惹起了从前的悲恨,她们进出:江水,定就会伴随着猛烈的风,狂暴的雨,而且在风雨中,还有许多形状像人的怪神,站在蛇上,左手右手握着蛇,腾跃在浪涛之上;一群群怪鸟也趁机出来在雾雨昏濛的天空中乱飞乱叫,我们可以想见这情景是多么的愁惨和惊心!
舜死以后,人民就把舜的尸骨,用瓦棺装敛着,埋葬在苍梧的九疑山的南面。这座山共有九条溪涧,条条溪涧的形势都很相像,到山上去的人们,每每容易被这种类似的地形所迷。
治水成功的禹,据说有一匹名叫“飞菟”的神马,一天当中能够驰行三万里,受了禹德行的感召,自然地来到禹的宫廷,做了他的坐骑。又据说有一头会说话的走兽,名叫“趺蹄”,原是后土的家畜,大概也是马,也做了禹的坐骑,后来飞菟趺蹄就成了一般骏马的通称。两匹神马,不召自来,也许是表示皇天后土对于禹的慰问。因为他当初不顾障阻,一心要平息洪水,居然成功了,所以锦上添花的事儿,纷至沓来。甚至传说天帝爷还赐给他一个叫做“圣姑”的神女,来安慰他晚年的寂寞'
禹做了天子以后,便收集了九州州牧贡献来的铜铁之类的金属,在黄帝曾经在那里铸鼎的荆山脚下,铸造了九个极大的宝鼎。有人甚至说一个宝鼎要九万人来拉才拉它得动,可见它有多么大和重了。鼎上刻绘着九州万国毒恶生物和鬼神精怪的图像,使人民一见这鼎上的图像就知道预先防备,将来出远门旅行,走到山林水泽,就是遇到木妖石怪、邪神厉鬼,也不至于遭殃受害
这九个宝鼎,陈列在宫殿门外,任人参观,成了人民极有用的图画旅行指南。半生的精神都消耗在跋山涉水劳碌奔波中的禹,见的妖魔鬼怪一定不在少数,他是深切地知道旅行的艰难的。他是天神,对付这些魔怪还比较容易,但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民,如果骤然遭逢了,可就要大吃苦头了。
爱念人民的禹,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把鬼神精怪的形象都铸造在宝鼎上,哪一方有哪一类精怪,让人民一看宝鼎,便知分晓;以后出门旅行,也心里有数,趁早带上预防的法宝。所以当时禹铸造宝鼎的意思,是教导人民辨认奸邪,并不是拿它来装门面的,可是宝鼎传下去,经过漫长的时间,它的旅行指南的实际效用逐渐消失,却被历代帝王珍藏在庙堂里,渐渐成了传国的宝贝,也就是装点门面的虚假东西了。
关于禹,他治理洪水,亲自拿着畚箕铲子,冒着大风大雨,走在前面,带领着九州万国的人民,疏江导河,终于战胜了给大家带来灾害的洪水。他在外面前前后后一共跑了十三年,好几次从自己家门前经过,听见孩子在里面哇哇地哭泣,但因为工作忙也没工夫进去看看。他的手上脚上早已生出了厚厚的老茧,指甲磨得光光的,小腿肚上连毛也不生一根。由于潮湿和太阳的曛蒸,还不到老年,就得下一个半身不遂的病症。勉强走路,也一跛一颠的,后步跨不过前步,看样子仿佛在跳,又好像是巫师作法事的光景。长年的风吹日晒,皮肤的颜色早已变得黑黝黝的,兼之人瘦,脑袋和颈脖显得特别长,嘴巴也显得特别尖,仪表实在不算堂堂。
可是天下后世的人,谁提起禹来不交口称赞?甚至有人这么说:“要是没有禹,我们这些人恐怕早已经变成鱼虾了!可见禹在人民心目中占着怎样一个崇高的地位,又岂是那几斤破铜象征的所谓“王权”代表得了的?
禹在位做天子的时候,还替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后来他到南方去巡视,走到会稽(就是他从前大会天下群神和与涂山氏女儿结婚的地方),生病死了,群臣就把他埋葬在这里,禹并没有死,留下的只是他的尸骸,他的实在的本身,却飞升上天仍旧成了神。不管怎样,后世会稽山还可以看到一个大孔穴,称为“禹穴”,民间相传,禹便是进入了这个孔穴。又说在禹的陵墓所在的地方,常有鸟雀来帮他耘草,春天把草根拔掉,秋天啄去芜秽的东西,这些在禹陵墓附近耘草的鸟雀,“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简直像在下兵操。
至于鲧和禹父子俩用来堙塞洪水的“息壤”,没有用完,还剩了一些,禹治水时候把一些没吃完而又带不走的剩余粮食抛弃在江水里,后来这些粮食都生长起来成了药物'这种药物,是像面样的黄色细粉,生长在池沼或山谷间的石缝中,又叫“太乙余粮”,可以用来止血气还有一种生长在海边地上的植物,叫筛草,结的果实吃起来味道像大麦,每年七月就成熟了,一般人叫它“自然谷”,也叫它“禹余粮
夏代的开国君主,是禹,继承禹做了国君的是禹的儿子启。他就是从那在嵩高山脚下变做石头的母亲的裂开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这位启,他原是神和人间女儿所生的儿子,虽不全是神,但也算是一个神性的英雄。我们来看看他的原型:耳朵上挂两条青蛇,驾两条龙,三层云簇拥着他;他左手拿一把羽伞,右手握着一个玉环,身上还佩戴有一只玉璜,这仪容是多么俊伟,他曾经三次乘飞龙上天,到天帝那里去做客,把天庭的乐章《九辩》和《九歌》俞偷地记下来,带到人间,改作了一遍,成为《九招》,也就是《九韶》,在高一万六千尺的大穆之野,叫乐师们在那里开始第一次的演奏
后来又根据这支曲子,写做歌舞剧的形式,吩咐歌童舞女手里拿着牛尾巴,在大运山北方的大乐之野表演起来,他本人便乘龙驾云,张伞握环,仪态闲雅地在那里观看自己的创作,在云烟山树的缥渺中一幕幕地展开,想来他还会不知不觉地拿握在手里的玉环,敲着佩在身上的玉璜,用以代替乐曲的节拍呢。人间从此有了新的繁复的音乐,那旧式的、单调的女娲的笙簧,人们恐怕已经不想再去欣赏了。
他有一个臣子,名叫孟涂,也是一个半神半人的奇怪人物。当他在巴(今川东一带)这地方做巫教主的时候,老百姓到他那里去打官司,他全不管原告被告双方脸红脖子粗的争论,他只消作起一阵法术,抬起眼睛一看,见那衣服上露出血迹的,就叫人把他捉住,定下他的罪名。因为衣服上有血,乃是神的示意,具休说明了犯罪者的犯罪事实。像这样的断案,比起有些糊涂官草菅人命的断案来,算是充分具有好生之德的了。后来孟涂死了,人民就把他埋葬在巫山上,再以后还在巫山下面给他建修了一座庙,叫做“孟涂祠”,以纪念他的功德。
启自从得到天乐《九辩》和《九歌》,就自以为确实是个非凡人物,简直忘乎所以,一点也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只是淫荡放恣,图自己的舒适快乐。他常到郊外举行盛宴,大会宾客,这时只听见箫管声和钟磬声齐作,一片锵锵镗镗的音乐,加上人们的笑声、闹声,嘈杂得实在是有些聒耳。
可是这位夏启王,却沉湎于醇酒和美色里面,醉眼迷离地举着酒杯,朦胧地瞧着面前歌童舞女表演的模仿蝎形的独足舞蹈——万舞,一队去了一队又来,他非但不觉得乐声和吵闹声聒耳可厌,反倒觉得可以给他添欢助兴,像这样不拘形迹的野外宴游,真是其乐无穷。
这些音乐声、笑闹声,大概是过于响亮和喧嚣了,因而不止一次从地面飘扬到了天上,让天帝都听见了。这位禹神的儿子的胡作非为,起初天帝还稍稍能够容忍,后来见他闹得越来越不像话,便决定把他抛弃,并且给他以应有的惩罚,所以启刚刚死去,他的五个儿子就闹起内讧来,致使夏家的天下被有穷国国王后羿所夺,让夏家的基业中断了数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