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教育概述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继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是人类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传递。教育者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为社会服务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education)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人们对教育本质和属性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籍《孟子·尽心上》中,书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只说明古人把“能够遇到优秀的人才并对其进行教育”作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并未揭示教育一词的真正内涵。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提及:“教,上所施下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此,“教”是指教育者的教诲和受教育者的模仿,“育”则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向好的方面发展。《中庸》所谓的“修道之谓教”,注重从道德修养出发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提出要求,最终着眼于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文化人。
可见,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普遍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学习经典,使之成为有社会道德的个体。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社会需要为依据,教育活动以教育和培养为主。它强调的是教育中社会的需要性和教育的职能性。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自于拉丁文“educare”,原意为“引出”和“导出”,寓意引导个体发展的活动,强调教育不是把学生当作机械接受知识的“仓库”,而是要加强引导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不是强迫人去接受或吸收外界的信息,而是如何使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是按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能力的社会活动。法国教育家卢梭则从个体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强调以儿童内在的自然或天性为中心,帮助儿童发展其本能,让儿童亲自参加活动,从而使其身心按自然规律发展和完善。
由此可见,西方教育家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但在解释教育时,他们多偏重于个性的解放、人的价值和个体的发展,认为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总之,尽管受东西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外教育家对教育概念解释的角度和侧重有所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教育定义,但其共同之处都是将教育看做是一种培养人、促进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作为一种科学的、专门的术语,教育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界定。广义的教育泛指所有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和审美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活动。本书所采用的是教育的狭义定义,据此,教育本身具有四层含义: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同时获得了一定的身心发展。
(2)教育是社会活动:
一方面,教育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社会为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因此,教育反映了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并受一定社会因素的制约。
(3)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的媒介:
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知识和经验的传递,是将人类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及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使之能够适应现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教育培养人的过程就是将社会的知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意识形态不断地内化于教育对象,使个体社会化,从而使其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及要求来发展自己,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和完善。
(4)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
教育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服务,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教育学的概念
1.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pedag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edgogue”,原意为“教仆”,意指照顾儿童的学问,后来引申为关注教育过程的应用艺术。本书将采用来自于《教育学大辞典》中的教育学定义,即“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一般规律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培养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阐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理论以指导教育实践。
2.教育学的发展
按照时间顺序,教育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育学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等都以自己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对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提出了许多颇有指导价值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主张,为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遗产。我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它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其中有些内容已经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实践的检验,至今对教育活动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教育思想仍然和政治、哲学、宗教、文化及伦理等交织在一起,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2)教育学体系形成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学开始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 JA)于1632年撰著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里程碑。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确立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60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则是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它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伦理学为学科基础,书中全面阐述了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及教学阶段理论。这些著作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科学教育学建立阶段: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仅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而且对教育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如教育的社会性质与作用、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使教育学进入科学化发展阶段,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教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教育学的迅速发展,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联系变得日趋紧密。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与分支学科,使现代教育学逐步呈现出一个立体交叉的学科网络结构及立体多维的研究格局。
二、教育的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教育定义,揭示了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属于教育的内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
个体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它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前者指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功能的发展和完善;后者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各种高级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心理的发展离不开身体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同样受到心理发展的强烈影响,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个体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能现实性地展开,又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就是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遗传、环境与教育。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
遗传素质和环境对个体发展与教育关系密切。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然而,个体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们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应鼓励被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
2.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表现为教育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个体观念是个体对社会事物的看法和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思想。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们所期望的教育,就是在个体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中,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帮助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观念,特别表现为促进个体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首先,教育指导或规范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其次,教育加速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3)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通常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的身份是指个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个体的身份社会化通常也以接受相关的教育与训练为前提,因此,教育是促进个体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3.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个性化,人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也要求人的个性化。人的个性化的形成与实现依赖于教育。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教育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等方面。
教育无论是促进个体个性化,还是促进个体社会化,都不能割裂两者的关系,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一方面,个性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缺乏社会化的个性只能是原始的自然性,而不是健全良好的个性;另一方面,也只有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化,才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化,才是健全意义上的社会化。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决定了教育必须在促进两者统一的基础上,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促进社会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外部关系,主要通过下列三种途径来实现:
1.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首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生产力水平。教育最基本的经济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的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劳动力。高等教育在提高生产力水平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以至于人们把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突出了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教育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
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制度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制度的主体。教育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的功能,主要通过培养人才以维护、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即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和创造上。
(1)文化的传承:
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有效手段。教育对文化的传承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普及作用。正因为教育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普及作用,才使前人所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伦理道德规范及科学技术知识,有计划地传递给下一代;才使文化由少数人传向多数人,由一个地域传向另一个地域,使文化得以传递和保存。
(2)文化的选择:
一方面,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积累了不可胜计的文化知识,教育者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知识全部传递给后人。另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既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又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东西,因此,不能无选择地都传递给后人,必须有所选择,即教育者应整理、继承、传播和发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华,剔除、摒弃所不需要的糟粕。文化制约教育,教育选择文化。
文化的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它表现为对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教育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教育的文化传播是有选择的。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主要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是对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排斥是对与教育异向文化因子的否定性选择。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以优秀的人类文化精华促进人的发展。
高等教育通过制订培养目标、设置专业与课程、编写大纲与教材以及建立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对文化进行有效的选择,批判性地继承。
(3)文化的融合: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使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已经打破了地域的封闭性而走向开放,文化的交流成为必然。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结合而趋于一体的过程。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开放性,也使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教育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以及教育过程本身对不同文化的学习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不仅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繁荣,而且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4)文化的创造:
人类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传递和保存已有的文化,更需要创造新的文化。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创新。教育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文化的创造功能:第一,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评和融合,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第二,教育直接产生新的文化。教师的科研活动、研究性教学、师生的创作、科研论文的指导与撰写等都直接创造着新的文化。第三,教育创造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育通过传授人类精深的文化,培养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并将这种创造性人才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直接从事文化的创造活动。
文化的创造主要由高等教育来承担,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不断地创新文化,这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与有利条件所赋予的。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重组、融合中,高等教育有创造新文化的机遇。这种创造活动,一般是渐进的、曲折的,但总体上是积极的、超前的,它使高等教育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三)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定义包含了三个基本概念:教育、人、社会。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要理解教育和人、社会的关系,首先必须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从人的角度看,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人,人的本质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要在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人的价值,需要体现在社会价值之中。人不能超越于社会,离开了社会价值就不会存在抽象的人的价值。②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是人按照一定模式或系统组成的集合体,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人的个体与群体素质的提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作为人与社会中介的教育,其基本功能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反过来,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功能。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决定了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两个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提高人的个体与群体的素质;为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就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社会能提供人的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的教育资源。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为目的、互为条件,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统一。因此,教育必须协调这两种基本功能,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
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甚至矛盾冲突的现象。如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个性的发展,或者片面强调个性而忽视为社会服务。前者致使人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人的聪明才智不能充分发挥;后者轻则滋长严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致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更有甚者,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正是由于教育理论从不同角度反映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冲突,所以形成了所谓的“个人本位教育论”和“社会本位教育论”两种对立的教育观。前者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实施;后者主张根据国家的利益、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实施。
我们的教育,应当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与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选择。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协调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两种基本功能。
三、教育的要素和特点
(一)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及“教育中介”三大要素组成的。
1.教育者(educator)
简单地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根据上面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因此,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必须具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因此,教育者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和规范个体发展的人。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学习者(learner)
传统上,人们将受教育者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相对于教育者而言的。比起受教育者来说,学习者是一个更具有主动性和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第二,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第三,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的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第四,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学习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教育者要想成功地促使学习者有效学习或高效学习,就必须在把握学习者共性的同时,花大力气把握其个性。
3.教育中介(educational medium)
是教育者与学习者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教育中介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环境六个要素组成。
(1)教育目的:
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2)教育内容:
指依据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出来的知识、经验等。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上。
(3)教学方法:
指为达到教育目的或目标,使学习者掌握所传递的内容而采用的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4)教育手段:
指教育活动中运用的物质手段,如实验器材、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
(5)教育组织形式:
指教育活动方式的形态,可分为不同的形式。根据教育活动性质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根据施教机构的不同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是对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统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属于非正式教育的范畴,而学校教育属于正式教育。
(6)教育环境:
主要指教育的物质环境,如教室、运动场地及器材、图书馆、宿舍、食堂等。
教育者、学习者及教育中介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下个体社会化及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二)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如前所述,教育通过传递社会经验和知识来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离开教育,社会的发展将会停滞。因此,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个社会都需要教育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教育在每个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任何一个社会的教育都带有其历史的烙印,因而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的阶级性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看到,任何在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能够体现本阶级的利益,都必然利用政治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因此,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教育又呈现出明显的阶级性,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和其他社会活动相同的特点和规律,但教育又有别于其他的社会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如教育自身的继承性、与一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等。
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为社会服务的,因而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扩大了知识的资源、丰富了知识的内涵,使当今社会成为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呈现下列发展趋势:
1.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是:①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②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③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2.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教育民主是指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参与、自治的思想是教育民主化思想的精髓。教育平等观念的要点是:①教育平等不仅是发展教育所需,而且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必由之路;②平等原则和能力原则是互补的,不应使一个目标屈从于另一个目标;③教育平等对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皆有益而无害;④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学到同样的知识,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3.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要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要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和科研。教育信息化要求:①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②让学生学会收集、选择、处理信息,进而学会创造信息;③促进学校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④进一步建立信息库、信息网络等。
教育的信息化对提高教育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能力,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信息化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这是我们在教育信息化中应注意加以克服的。
4.教育的全球化
教育全球化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内涵丰富的历史过程。教育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②相互借鉴其教育发展和改革经验的自觉性日益提高;③各国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证书的趋势日益加强;④各国着手培养能使本国经济、科技与世界接轨的人才等。
教育全球化有三种表现形态:①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留学生潮);②全球性教育现象(义务教育制度);③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全球化为各国教育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主要表现为:①外国资本在本国投资办学;②派留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③接受国外教育机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④在全球聘请优秀的教师;⑤利用国外知识产权;⑥争取各种国际捐赠和项目融资等。
5.教育的个性化
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使人类最新的教育、科学、文化成果可以很快地传播,人人可以共享。它改变了信息加工的传统模式,赋予信息以新的意义和价值。新的生产方式要求新的一代具有创造性、个性及广泛的适应性,这是教育个性化的基础。
从个体的角度看,人的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它们均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共性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的要求,个性则较多体现了个体的需求。按未来学家托夫勒观点,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和多样化。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人的先天素质有多种差异,教育必须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
教育个性化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并充分发挥和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同时让每个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个性,在认识自我个性的同时,认识并尊重他人的个性。未来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社会竞争都需要创新人才,而发展个性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6.教育理念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者从更新教育理念入手,用现代思维和观念去认识教育的目的、目标、作用、对象和活动等,从而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效果。
7.教育方向素质化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朝着“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方向发展,即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8.课程设置交叉化
课程设置的交叉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方向的人文化:
将旨在培养完美人格的人文学科、艺术和社会科学及哲学的课程纳入普通高等教育中。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在不同专业范围增设了人文学科,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他/她需要得到人文化的护理照顾,因此护理教育中更应注重学习者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因而护理课程中必须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
(2)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高校课程之所以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当代重大社会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使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科相互渗透,开设联合课程或综合科目课程以及开设跨学科课程。
9.教育体系网络化
注意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使个体在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各个发展阶段都能获得多层次、综合、有效的教育。
10.教育途径多元化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和规格是不同的,因而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为社会培养各种类型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