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儿科疾病的诊疗方法

一、儿科病历和体格检查特点
(一)儿科病历的特点
1.采集病史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儿童年龄特点,还要保护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应对病史保密。年幼儿病史可通过询问抚养人获得,年长儿童可自己讲述。
医生采集病史时一定要注意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取得患儿及家长信任。不能用暗示的言语诱导家长获得医生主观期望的回答,以免影响病史的真实性,进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2.询问的内容
(1)一般内容:
正确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新生儿记录小时、天数,小于1岁记录几月几天,1岁以上记录几岁几月)、出生地、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身份证号、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供史者与患儿的关系以及提供病史的可靠程度。
(2)主诉:
是患儿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即为患儿感觉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同时注明发病时间。例如:“发热4天伴咳嗽3天”“腹痛伴呕吐1天”。
(3)现病史:
要详细记录患儿病后的病情发生、发展、变化情况及伴随症状,发病后的诊疗经过及结果等方面的全过程,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需注意:①询问主要症状的特点,及有鉴别意义的相关症状及阴性症状;②病后患儿的一般情况;③已有的检查和结果;④已用药物的情况;⑤近期有无传染病接触史;⑥起病前后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和大小便情况。
(4)个人史:
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要各有侧重。
1)出生史:
母孕期营养及健康情况,胎次、胎龄、生产方式(顺产、剖宫产或难产),出生时有无产伤或窒息史,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等。若怀疑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或智能发育迟缓,应详细了解围生期的情况。
2)喂养史:
婴幼儿应详细记录喂养方式,添加辅食的情况,断奶年龄及有无喂养困难;年长儿应记录饮食习惯,现在的食谱、食欲、有无偏食和吃零食,大便情况。
3)生长发育史:
3岁内患儿应详细询问何时能竖头、抬头、独坐、爬行、站立、走路,以及何时会笑、认人和说话;前囟闭合及出牙时间等;身高、体重增长情况及其生长发育监测曲线。对学龄儿,要记录学习成绩、体格锻炼情况及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以及本人性格、行为特点及与家人和同学相处关系等情况。
4)预防接种史:
记录接种过的疫苗种类和接种年龄、有无不良反应及最近一次的接种时间。
5)生活史:
患儿的居住条件光照条件好坏、是否阴暗潮湿、是否通风,生活是否规律,睡眠及个人卫生习惯,是否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以及家庭周围环境卫生状况、有无化工厂、有无饲养宠物等。
(5)既往史:
应详细询问既往患过的疾病、患病时间和治疗结果;了解有无急慢性传染病的患病史或接触史;记录发病年龄和治疗经过,有无外伤史、手术史,有无后遗症;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6)家族史:
询问父母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是否吸烟,是否近亲结婚;患儿的母亲孕期是否接触射线、毒物以及历次妊娠及分娩状况;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的健康情况,同胞健康情况,家族中有无遗传病及传染病的成员。
(二)小儿体格检查的特点
1.小儿体格检查的方式
(1)一般状况:
要详细记录患儿营养发育情况、神志、表情、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体位、行走姿势和孩子的语言能力等。
(2)一般测量:
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3岁以下酌情免测)、体重、头围、前囟大小、胸围、腹围、身高(2岁以下测量身长)。
1)体温:
可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病情选用测温的方法:①腋温法:最常用,试表5分钟,正常36~37℃;②口温法:准确方便,适于意识清楚且配合的6岁以上小儿,37℃为正常;③肛温法:测温时间短、准确,36.5~37.5℃为正常,1岁以内小儿、不合作的儿童以及昏迷、休克患儿可采用此方法。
2)呼吸、脉搏:
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小儿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获取(至少观察1分钟以上)。对年长儿一般选择较浅的动脉,如桡动脉来检查脉搏,婴幼儿最好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检测。各年龄组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见表4-1。
表4-1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分)
3)血压:
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测量。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新生儿多采用多普勒超声监听仪或心电监护仪测定血压。年龄越小,血压越低。不同年龄小儿血压的正常值推算公式:收缩压(mmHg)= 80 +(年龄 × 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 2/3(1kPa = 7.5mmHg)。
(3)皮肤及皮下组织:
应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有无苍白、黄染、发绀、潮红、皮疹、瘀点(斑)、脱屑、色素沉着,毛发有无异常;触摸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有无水肿(凹陷性或非凹陷性)。
(4)淋巴结:
包括淋巴结分布的部位、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和(或)压痛、淋巴结局部皮肤是否红肿等。
(5)头部及其器官
1)头颅和面部:
观察头颅大小、形状,2岁及以下测量头围;头颅有无枕秃、畸形、血肿、颅骨缺损、头颅颅缝闭合情况;囟门大小、张力、是否隆起或凹陷;颅骨有无软化;有无特殊面容、眼距宽窄、鼻梁高低,注意双耳位置和形状等有无异常。
2)眼:
有无眼睑水肿、下垂,有无眼球突出,有无斜视或凝视,有无巩膜黄染、结膜充血、有无眼分泌物、角膜混浊,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灵敏程度。
3)耳:
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局部红肿,有无外耳牵拉痛及耳屏压痛,若怀疑有中耳炎时应用耳镜检查鼓膜情况。
4)鼻:
观察鼻形,注意有无鼻翼扇动、鼻腔分泌物及通气情况。
5)口腔:
口唇有无苍白、发绀,有无疱疹、皲裂、溃疡、畸形、色素沉着;牙齿数目、形状,有无龋齿;牙龈色泽,有无肿胀、溃疡、出血及溢脓;舌的形态及大小,有无颤动,舌质、舌苔颜色,有无溃疡、是否伸出口外;舌系带有无溃疡或过短;口腔黏膜颜色,有无瘀点、溃疡、麻疹黏膜斑、鹅口疮,腮腺管开口情况;有无腭裂、上皮珠;咽有无充血、溃疡、疱疹、滤泡增生及咽后壁脓肿等;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充血、脓点、分泌物和假膜;喉有无声音嘶哑、失声及喘鸣声。
(6)颈部:
有无斜颈、短颈或颈蹼等畸形,颈椎活动情况,有无颈肌张力增高等;甲状腺有无肿大;气管是否居中;颈静脉有无充盈及搏动情况。
(7)胸部
1)胸廓:
观察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如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肋膈沟和桶状胸),有无三凹征(即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吸气时凹陷)和呼吸运动异常。
2)肺脏
A.望诊:应注意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异常,有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深浅改变;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可出现“三凹征”,呼气性呼吸困难时可出现呼气延长;双侧呼吸动度是否一致。
B.触诊:在年幼儿可利用啼哭或说话时进行,双侧哭颤或语颤是否对称一致,有无胸膜摩擦感。
C.叩诊:因小儿胸壁薄,叩诊反响比成人轻,故叩诊时用力要轻或可用直接叩诊法(用两个手指直接叩击胸壁),双侧叩诊是否对称,是否为清音,有无浊音、过清音或鼓音。
D.听诊:尽量保持小儿安静,因正常小儿呼吸音较成人响,呈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应注意听腋下、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有无异常,有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或干、湿啰音,肺炎时这些部位较易听到湿性啰音。
3)心脏
A.望诊:注意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部位于第4肋间锁骨中线偏外侧,心尖搏动范围在2~3cm。
B.触诊:主要检查心尖搏动的位置,有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并应注意震颤出现的部位和性质。
C.叩诊:通过叩心界可估计心脏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的位置。心界叩诊时用力要轻,3岁以内婴幼儿一般只叩心脏左右界;各年龄小儿心界见表4-2。
表4-2 各年龄组小儿心界
D.听诊:应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小婴儿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响度几乎相等;2岁后心音逐渐接近成人。小儿时期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比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A2)响。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常于肺动脉瓣区或心尖部听到生理性杂音或窦性心律不齐。注意有无心包摩擦音。
(8)腹部
1)望诊:
注意有无腹壁静脉充盈,有无腹部隆起,有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新生儿注意脐部有无分泌物、出血或脐疝。
2)触诊:
手法需轻柔,宜在患儿不啼哭时进行。3岁以内正常婴幼儿的肝脏下缘常可在锁骨中线右肋缘下1~2cm处触及,1岁以内正常小儿的脾脏也偶可在肋缘下触及。检查有无压痛,主要观察小儿表情变化。
3)叩诊:
检查方法和检查内容与成人相同。
4)听诊:
小儿腹部听诊有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如有血管杂音时应注意杂音性质、强弱及部位。
(9)脊柱和四肢:
注意有无畸形、躯干与四肢比例及佝偻病体征(如鸡胸、“O”或“X”形腿、手足镯等);观察手、足指(趾)有无杵状指、多指(趾)畸形等;关节有无红肿、关节活动有无障碍。
(10)肛门和外生殖器:
观察有无畸形(如先天性无肛、尿道下裂、两性畸形)、肛裂;女孩有无阴道分泌物、畸形;男孩有无隐睾、包皮过长、过紧、鞘膜积液等;有无腹股沟疝。
(11)神经系统
1)一般检查:
观察小儿的神志、精神状态、面部表情、反应灵敏度、动作语言能力、有无异常行为等。
2)神经反射:
新生儿原始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是否存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期提睾反射、腹壁反射较弱或不能引出,但跟腱反射亢进,可出现踝阵挛;2岁以下的小儿Babinski征可呈阳性,但双侧不对称(一侧阳性,另一侧阴性)则有临床意义。
3)脑膜刺激征:
颈部有无抵抗、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是否阳性,检查方法同成人。如小儿不配合,要反复检查才能正确判定。正常小婴儿由于在胎内时屈肌占优势,故生后头几个月克氏征和布氏征也可阳性。因此,在解释检查结果意义时一定要根据病情、结合年龄特点全面考虑。
2.体格检查的技巧和手法特点
安静时先检查容易观察的和易受哭闹影响的部位,如全身浅表淋巴结、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等;对患儿有疼痛的部位或有刺激的部位(如口腔或咽部)最后查。检查时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听诊器听筒应先温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要重视患儿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或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必须使用一次性压舌板,检查前后听诊器和手要消毒。
3.体格检查记录方法
体格检查项目虽然在检查时无一定顺序,但结果记录应按上述顺序书写;应记录阳性体征和重要的阴性体征。
问题与思考
儿科病历现病史的书写包括哪些方面?
二、小儿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一)发热
发热(fever)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高限,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小儿肛温> 37.8℃或口温> 37.5℃,腋温> 37.4℃时称为发热。正常体温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
【病因】
1.感染因素
小儿发热最常见诱因。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因素
主要有以下因素: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幼年性特发性关节炎、风湿热、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等);血液病和肿瘤(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创伤(大面积烧伤、软组织挫伤等);大手术后;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结节性脂膜炎、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体温中枢调节失衡(新生儿脱水热、脑发育不全、颅内出血、暑热症等);产热与散热失衡(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等)。
【临床表现】
1.根据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
①低热:37.5~38℃;②中度发热:38.1~39℃;③高热:39.1~40.9℃;④超高热:达41℃以上。
2.根据发热持续时间的长短将发热分为
①短期发热:指发热时间< 2周;②长期发热:指发热时间≥2周;③原因不明发热:指发热持续或间歇超过3周;④慢性低热: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小儿的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双峰热、不规则发热及复发热(回归热)。
【诊断和鉴别诊断】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实比较困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详细准确采集病史
注意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流行病学史、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起病缓急、病程长短、热型和主要的伴随症状。询问发热的同时要注意询问各系统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如呼吸道感染常有咳嗽、气急和唇周发绀;消化道感染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泌尿系统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有呕吐、惊厥、意识改变(思睡、嗜睡、昏睡或昏迷)等。
2.全面仔细体格检查
扁桃体炎可见扁桃体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疱疹性咽炎在咽部等处可见疱疹及溃疡;麻疹早期颊黏膜可见柯氏斑等。
注意皮疹的分布与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链球菌感染常见有猩红热样皮疹;血液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皮肤可有出血点;风湿热可见环形红斑或肘关节皮下小结等;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及药物过敏都可出现皮疹。肝脾大常见于败血症、伤寒、疟疾、肝胆系统的炎症、白血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全身淋巴结肿大可见于血液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应注意查找邻近部位有无炎性病灶。
3.实验室检查
首先应查血液、尿和粪便常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多考虑为细菌性感染;减低者则考虑病毒感染或杆菌感染。若怀疑败血症、肠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需分别送血液、骨髓、粪便、尿培养。各种穿刺或引流液除常规检查外,常常需送培养或涂片(包括涂片染色,如抗酸染色、墨汁染色等)检查。
风湿热或类风湿病分别进行抗链球菌溶血素“O”或类风湿因子检查。疑病毒感染者,可行免疫学方面的早期快速诊断检查(如病毒抗体IgM/IgG、病毒DNA或RNA-PCR)。免疫缺陷病伴反复感染者可作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测定、淋巴细胞分类及免疫缺陷病基因筛查等检查。血液病宜做骨髓细胞学检查。怀疑结核病需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并根据具体情况行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痰液或清晨胃液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
4.X线及其他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其他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CT、MRI、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及活体组织检查等。
(二)呕吐
呕吐(vomiting)是指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伴有腹肌、膈肌强力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口、鼻涌出的现象,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频繁和剧烈的呕吐可因大量胃液丢失,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碱中毒,新生儿和小婴儿呕吐可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长期呕吐可发生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或情绪紧张都可引起呕吐,其中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最多见。常见原因有:消化道的感染、梗阻及功能异常,颅内高压、小脑或前庭功能异常等。呕吐是一个复杂的反射过程。呕吐中枢位于延髓,一方面它接受来自消化道、大脑皮质、内耳前庭、冠状动脉以及化学感受器发出的传入冲动,直接支配呕吐的动作反射中枢,引起呕吐;另一方面它接受各种外来的化学物质或药物与内生代谢产物的刺激,发出神经冲动,传至呕吐反射中枢,引起呕吐。
【临床表现】
儿童时期呕吐可分:①溢乳:小婴儿吃奶后常自口角溢出少量乳汁,不影响健康;②非喷射性呕吐:吐前常恶心,以后吐一口或连吐几口,连吐或反复呕吐都是病态;③喷射性呕吐:吐前多不恶心,大量胃内容物突然经口腔或同时自鼻孔喷出。
【诊断和鉴别诊断】
1.病史
(1)呕吐与年龄的关系
1)新生儿期:
需了解有无胎儿宫内窘迫和难产史。呕吐常见于吞入羊水(咽下综合征)、胃扭转、食管畸形(狭窄或闭锁)、肠旋转不良、肠道闭锁、胎粪性肠梗阻、肛门或直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脑部产伤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2)婴儿期:
常见于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痉挛、喂养方法不当、感染和败血症中毒症状、脑神经疾病、肠套叠、食管裂孔疝、先天代谢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等。
3)幼儿期: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贲门痉挛、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药物中毒等原因。
4)学龄前及学龄期:
常见于感染、急腹症、颅内感染或肿瘤、再发性呕吐、代谢异常性疾病、各种中毒等。
(2)呕吐与进食及外伤的关系:
需了解呕吐的发生与食物、药物、精神因素的关系;有无不洁饮食史;有无误服药物或毒物史;有无腹部或颅脑外伤史。
(3)呕吐物的性质:
呕吐物为奶汁而无胆汁,多见于贲门失弛缓、幽门痉挛及梗阻;呕吐物含胆汁,多见于高位小肠梗阻及胆道蛔虫症;呕吐物含粪汁,多见于小肠下端或低位肠梗阻;喷射性呕吐,多见于颅内高压及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等。
(4)伴随症状:
伴腹泻者多见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伴发热者需注意呼吸道感染;伴剧烈头痛者需注意颅内高压症。
2.体格检查
注意患儿一般情况,有无脱水、酸中毒、腹部体征,并作神经系统检查。
3.实验室检查
做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氨、血乳酸、尿酮体、呕吐物或血液毒物分析;怀疑神经系统疾病做脑脊液检查。
4.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片、上消化道钡餐或消化道造影有助于了解消化道梗阻、畸形,疑为颅脑疾患可行头颅CT或MRI检查。
(三)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呼吸节律、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及呼气与吸气相时常发生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呼吸用力,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是儿童常见的急症。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可分为以下三度:
1.轻度呼吸困难
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或节律不整齐,患儿可安静入睡,活动时伴呼吸频率加快,有轻度发绀。
2.中度呼吸困难
表现为既有呼吸频率加快,亦有呼吸节律不整齐,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明显凹陷,有时可出现点头呼吸或耸肩动作、烦躁不安、发绀等表现,患儿常不能平卧,入睡困难,经吸氧可减轻症状。
3.重度呼吸困难
表现为张口呼吸、抬肩动作、点头呼吸、烦躁不安等,常伴发绀,呼吸频率更快或过缓,呼吸深度不一,吸氧亦难以改善症状。
【病因及鉴别诊断】
1.肺源性呼吸困难
临床常见以下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
常表现为吸气相延长。吸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和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疾病为:急性喉炎、喉痉挛、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咽后壁脓肿、会厌炎、气管异物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相延长,常伴有喘鸣音。常见于导致下呼吸道梗阻的疾病:如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3)混合性呼吸困难:
吸气与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病理性呼吸音。多见于重症肺炎、大片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
主要因左、右心功能不全引起,尤其是左心衰竭最为严重,在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基础上,常有心率、呼吸增快,强迫半卧位或端坐位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水肿等静脉压增高的表现。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病、心律失常、心包炎及严重贫血等。
3.神经与肌肉性呼吸困难
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暂停、节律不整、深浅不一。呼吸中枢过度兴奋表现为呼吸急促、深大,可致呼吸性碱中毒,常见于重症颅脑疾患,如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颅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周围性呼吸衰竭可因末梢神经、肌肉麻痹(如肋间肌、膈肌麻痹)引起,亦可因气道梗阻引起,除有“三凹征”外,尚有浅快呼吸及矛盾呼吸运动;膈肌麻痹时则腹式呼吸消失,X线透视下不见横膈运动,常见疾病: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等。
4.中毒性呼吸困难
常见于各种病因(肾小管酸中毒、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深大呼吸,也可见于亚硝酸盐、磺胺、吗啡等中毒,以及一氧化碳中毒(中度以上),表现为浅慢呼吸、可有呼吸暂停。
(四)腹痛
腹痛(abdominal pain)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胸骨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腹痛。年龄小,常不能准确表达腹痛的部位和性质;约10%的腹痛属于外科急腹症,一旦漏诊或误治,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应特别重视小儿腹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因】
1.儿内科疾病
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胰腺炎、腹膜炎、膈下脓肿、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肝脓肿、尿路感染、感染性腹泻、伤寒、颅内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带状疱疹等;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肠痉挛性绞痛、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尿毒症、卟啉病、铅中毒等。
2.儿外科疾病
常见于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睾丸(附睾)扭转或卵巢囊肿扭转等。
【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腹痛有不同的表现:①新生儿:常不表现腹痛,而仅出现顽固性腹胀和频繁的呕吐;②婴幼儿:多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哭吵,两下肢蜷曲,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拒食甚或精神萎靡;③年长儿:腹痛时常哭闹或辗转不安,双下肢向腹部屈曲,并以手护腹部,而对腹痛性质、经过常常描述不确切,定位能力差。
【鉴别诊断】
小儿腹痛的诊断有赖于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耐心观察腹痛情况,仔细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进行全面分析,按以下次序,作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鉴别。
1.首先确定是否为腹外疾病引起的腹痛
腹痛表现一般不剧烈;疼痛范围弥散;腹部压痛和反跳痛不明显,腹式呼吸不受限;常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2.确定是否为功能性腹痛
此型腹痛多为反复发作性钝痛;每次持续时间短(几分钟或1~2小时不等),长期发作而不影响患儿的营养状态和日常生活;无腹胀及肠型;腹部始终柔软,局部喜按,肠鸣音正常。常见于肠痉挛、结肠过敏、心因性腹痛等。
3.确定是否为器质性腹痛
腹痛特点为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腹痛部位固定;腹部局部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肠鸣音异常。
对器质性腹痛,诊断时需注意以下因素:
(1)发病年龄:
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腹痛多见于肠痉挛;2岁以内小儿腹痛常见原因: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等;致年长儿腹痛的常见疾病包括:胃肠道感染、胆道蛔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寄生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
(2)发作时间:
外科性疾病常起病急、病程短,如急性阑尾炎、肠套叠、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睾丸扭转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内科性疾病则起病相对缓慢、病程大多较长,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等。对原有慢性腹痛者要注意,若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疼痛加剧,应高度警惕急腹症的可能。
(3)腹痛部位:
胆道感染、病毒性肝炎以及同侧的胸膜病变或大叶性肺炎等以右上腹痛为特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以剑突下疼痛最明显;肠系膜淋巴结炎或阑尾炎常为右下腹痛;便秘或菌痢多以左下腹痛常见;急性肠炎以脐周疼痛多见;全腹膜炎多为全腹剧烈疼痛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尿路结石常出现沿输尿管部位的绞痛,可伴腰痛及呕吐。
(4)腹痛性质:
梗阻性疾病常表现为阵发性疼痛或绞痛;空腔脏器的痉挛则多表现为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胃肠穿孔常为持续腹痛突然加剧;腹腔脏器炎症多有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腹部拒按表现;消化性溃疡为隐痛,与进食或饥饿有关;大叶性肺炎可引起同侧上腹部放射性疼痛;腹痛伴排粪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等。
(5)伴随症状
1)腹痛与发热的关系:
先出现发热,后有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常合并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若先腹痛,后有发热则多为外科疾病,如继发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等。
2)腹痛属于哪个系统疾病:
如腹痛伴发热、咳嗽则可能为呼吸系统疾病;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或呕血等则多为胃肠道疾病;若伴尿频、尿痛、血尿或脓尿者则多为泌尿道疾病;伴黄疸者多系肝胆系统疾病。阵发性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明显腹胀,不排气及不排粪者,常提示肠梗阻。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等。腹痛剧烈拒按,并伴有局限性或弥散性腹膜刺激征者,多见于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腹痛后迅速入睡,醒后活动如常,见于腹型癫痫,常有反复发作史。
(6)腹部检查
1)望诊:
肠道梗阻多有明显肠型或蠕动波;若伴有明显腹胀者,应考虑肠炎、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等;弥散性腹膜炎时,腹式呼吸常受限。
2)触诊:
腹膜炎或腹内空腔脏器穿孔表现为全腹肌紧张伴压痛及反跳痛。另外,肠套叠可于右上腹或脐上方触及腊肠样肿物,但应注意右侧腹触诊空虚感,亦可能为肠套叠表现。
3)叩诊:
检查肝浊音是否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对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穿孔的诊断甚为重要;鼓音明显者提示肠腔充气,有梗阻可能;肝浊音区消失是肠穿孔的表现之一。
4)听诊:
肠麻痹表现为肠鸣音减少或消失;肠鸣音不规则的亢进,提示有肠道感染可能;肠梗阻则会有肠鸣音高亢、气过水声及金属音。
(五)血尿
血尿(hematuria)是指尿中混有超过正常数量的红细胞,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病因】
1.泌尿系统疾病
最常出现血尿的主要疾病为:①肾小球肾炎(原发性、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等;②遗传性先天性畸形(如尿路畸形、肾盂积水、肾血管畸形、遗传性肾炎、家族性良性血尿和多囊肾等);③急慢性泌尿系感染(如肾结核等);④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⑤药物致泌尿系统损伤(如磺胺、庆大霉素、环磷酸胺等);⑥泌尿系统结石和肿瘤等。
2.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血尿
常见疾病为:①感染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和猩红热等;②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③维生素缺乏性疾病,如维生素K、维生素C缺乏症等。
3.邻近器官疾病波及输尿管
如阑尾炎或结肠疾病。
【临床表现】
血尿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仅在显微镜下见到超出5个/高倍视野的红细胞;后者为肉眼所见尿液呈血样或洗肉水样或带有血块。
【鉴别诊断】
1.明确为真性血尿
首先要除外非泌尿系统出血,如下消化道、外阴部或阴道出血混入;血红蛋白尿及某些食物、蔬菜中的色素;药物(如酚红、利福平等)引起的红色尿;另外某些代谢产物所致,如卟啉尿。
2.判断血尿来源
(1)尿三杯试验:
可大致判断出血部位。第一杯(初血尿)表示血来自前尿道;第三杯(终血尿)病变多在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如果三杯均为血尿(全血尿),病变在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2)肉眼观察:
若病变来自膀胱以下尿路,多为尿色鲜红及带血块;若病变来自肾实质、肾盂则尿色暗红;尿道口滴血大多为尿道出血。
(3)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用相差显微镜或普通光镜油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当严重变形红细胞> 30%时,常常提示肾小球性血尿;如为正常形态红细胞则大多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
(4)尿常规检查:
若尿镜检发现红细胞管型,表示出血来源于肾实质。
3.结合病史及体检分析
①若血尿伴水肿及高血压,多为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②若血尿伴发热及膀胱刺激症状,常为泌尿系统感染及肾结核等;③若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则可能为血液系统疾病;④若血尿伴肾绞痛,大多数为肾结石所致;⑤若无症状血尿,可见于轻型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炎及良性再发性血尿;⑥血尿伴肾区肿块,单侧应考虑肾肿瘤,双侧则多考虑先天性多囊肾。
4.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①尿常规发现尿蛋白阳性,镜检发现红细胞管型和(或)颗粒管型时,多提示肾小球肾炎;②尿细菌培养有助于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③血小板计数,检查外周血象、骨髓涂片及出凝血时间等检查有助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2)特殊检查
1)泌尿系统X线检查:
腹部平片有助于结石的诊断,但应注意X线检查阴性的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泌尿道造影对肾结石、肿瘤、结核及先天性尿路结石有帮助。
2)超声检查:
有助于了解肾形态,了解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畸形、肾静脉血栓或栓塞以及有无肾静脉受压。
3)肾活检:
有助于明确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预后及指导治疗。活检标本除光镜检查外,还应做免疫病理及电镜检查。
综上所述,血尿病因复杂,经过上述检查多可明确病因,对少数不能获得病因诊断者,需进行长期密切的随访。
(六)水肿
水肿(edema)是指人体组织间液过多积聚使组织肿胀。当水肿严重时,液体可积聚于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组织间液与微循环间体液流动的动态平衡主要依靠微血管内的静水压与血浆蛋白的胶体渗透压来保持。如果维持该平衡的因素发生障碍,组织间液积聚过多时,即可产生水肿。影响该平衡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微循环静水压:若静水压升高,超过血浆胶体渗透压时,组织间液回吸收受阻,即会发生水肿,如肾源性水钠潴留、血栓性静脉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②血浆蛋白水平:凡导致血浆蛋白水平降低的原因,均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液体渗出多于吸入而发生水肿,见于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及肝功能衰竭等;③各种炎症反应组织创伤及过敏反应: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水肿,如蜂窝织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④淋巴系统管道循环障碍: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肿,如丝虫病、淋巴结切除后等;⑤心肾疾病: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而致水钠潴留。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水肿的分布范围将其分为全身性水肿及局部性水肿。根据水肿的性质将其分为可凹性水肿及非可凹性水肿。
1.全身性水肿
(1)肾源性水肿:
见于各型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多为非可凹性水肿,常有尿液改变,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肾病综合征时水肿表现为可凹性,伴有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增高,有助于诊断。
(2)心源性水肿:
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出现可凹性水肿,主要为右心衰竭的表现。
(3)营养不良性水肿:
由于营养缺乏(多因喂养不当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而发生全身可凹性水肿。
(4)肝源性水肿:
各种肝病引起肝硬化失代偿时,因低白蛋白血症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出现水肿。
(5)内分泌疾病所致水肿: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因钠、水潴留和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而导致水肿。
(6)水、钠摄入过多或钠入量过少所致水肿:
钠摄入过多,尤其静脉输入含钠液过多,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水肿。长期禁盐致血钠过低时亦可发生水肿。
2.局限性水肿
因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损伤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血浆和水分由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或者因机体对感染中毒和对某些变应原的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水肿局限于局部,不向全身发展。
(1)局部炎症或虫咬伤:
早期水肿明显,局部常伴随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2)静脉回流受阻:
使微循环静水压升高,出现局限性水肿。
(3)淋巴回流受阻:
可致局部肿胀,如丝虫病。
(4)变态反应性疾病:
局部水肿出现快,常伴有风团样皮疹、多形性红斑或水疱疹等,既往有过敏史。
(七)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儿童发病率约为3%,是儿科一个常见的病症。临床上有部分成年人的高血压是由小儿高血压发展而来的。故应高度重视小儿高血压。
测量血压时应使用宽度适当的袖带,一般为上臂长度的1/2~2/3,即1岁以下为2.5cm;1~4岁为5~6cm;5~8岁为8cm或9cm。成年为12.5cm。袖带宽度过宽,测量的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测量的血压值偏高。
不同年龄小儿血压正常值不同,年龄愈小血压愈低。目前诊断小儿血压的数值若高于相同年龄段收缩压(高压)或舒张压(低压)20mmHg,则应考虑高血压。若多次测试血压,未成熟儿血压> 80/45mmHg,新生儿血压> 90/60mmHg,婴幼儿血压> 100/65mmHg,学龄前儿童血压> 110/70mmHg,学龄儿童血压> 120/80mmHg,可诊断为小儿高血压。任何年龄血压> 150/100mmHg为重症高血压。
【病因】
小儿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小儿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少见,多为10岁以上的儿童,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小儿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缺陷与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小儿高血压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多见于10岁以内的小儿。其中继发于肾脏疾病约占80%左右,如急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先天性肾发育不良或畸形、肾动脉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其次,如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心室内出血、大动脉炎等;亦可继发于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部分继发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水肿、颅内肿瘤或颅内出血等;较少病例继发于重金属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临床表现】
小儿高血压因血压增高程度、有无原发疾病及其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轻重各异。早期或轻度血压增高者患儿自觉症状常不明显,多于体格检查时发现。当血压明显增高时,儿童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幼儿则表现过于兴奋、烦躁不安、哭闹、易激惹或夜间尖声哭闹等。部分患儿表现为体重不增、发育停滞。严重高血压时会发生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亦可发生高血压危象(主要表现为惊厥、昏迷、失语、偏瘫等)。随着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则会发生眼底、脑、心、肾等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危及生命。因此,对惊厥、心力衰竭患儿必须监测血压。
除有上述表现外,继发性高血压患儿还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体检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必须测量四肢血压并触颈动脉及四肢脉搏,如主动脉缩窄,患儿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20mmHg以上,严重者股动脉搏动消失,下肢血压测不到;②必须注意腹部、腰部及颈部大血管杂音,因在肾血管疾病中约50%患儿可闻及血管杂音;③应注意腹部扪诊,如肾盂积水、多囊肾、嗜铬细胞瘤、肾胚胎瘤或神经母细胞瘤等疾病,可能发现腹部肿块。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①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②尿常规:检查尿糖、尿比重和尿培养;③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④其他血生化指标检查:如血脂和电解质等。
2.特殊检查
①血和(或)尿儿茶酚胺水平检测:可鉴别嗜铬细胞瘤;②静脉尿路造影或肾图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肾动脉狭窄;③腹部B超:可以了解有无肾脏畸形;④血浆醛固酮水平检测:可以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⑤超声心动图检查:因高血压早期心排出量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故此检查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可动态观察心脏病变。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小儿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简单,但更为重要的是,应从儿童开始,每年检查一次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八)肝脾大
肝脾大(hepatosplenomegaly)是儿科常见的异常体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正常小儿肝脾界限】
1.肝界限
肝上界:正常小儿在右锁中线第5肋间(1岁内在第4肋间)、腋中线第7肋间、肩胛线第9肋间;肝下界:1岁内可在右锁中线肋缘下1~3cm处扪及;6岁以内在右锁中线肋缘下1~2cm处扪及;7岁以上绝大部分不能扪及。当怀疑肝脏增大时,必须叩肝上界,以排除由胸腔积液、肺气肿、膈下脓肿等使肝向下移位。
2.脾界限
脾脏位置较表浅,正常新生儿脾脏可在左肋缘下1~2cm,1岁以后脾脏常不易扪及。正常脾浊音界在左腋中线第9~11肋间,当怀疑有脾脏肿大时应叩脾浊音界。
【病因】
1.肝脾增大
常见于以下情况:①感染性疾病:各种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引起;②代谢性疾病:如肝糖原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等;③血液病:如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营养性贫血等;④组织增生及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肝原发性肿瘤、组织细胞增生症等;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脂膜炎、全身性类风湿关节炎等;⑥肝脏门脉系统及下腔静脉畸形:如布加综合征、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等。
2.肝脏增大为主
常见疾病为:①肝脓肿、胆道感染、病毒性肝炎和肝吸虫病等;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③肝硬化早期;④脂肪肝;⑤先天性胆道闭锁;⑥多发性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
3.脾脏增大为主
多见于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血液病、代谢病及肿瘤等,仅限于脾脏本身的疾病则少见。
【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儿肝脾大原因很多,一般通过病史、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可能得出病因诊断。当肝脾均肿大,而其他诊断指标缺乏时,常应考虑肝脏代谢疾病;如果脾脏肿大程度比肝脏明显,则需注意糖脂代谢障碍疾病,如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戈谢病(Gaucher disease)等;如果肝脏明显肿大而脾未肿大,又不能用心力衰竭、血液病或感染性疾病解释时,应考虑是否为糖原贮积症、肝脂肪变、肝肿瘤或寄生虫病(肝吸虫病往往表现为肝脏左叶肿大明显);如果仅有脾大,而身体其他情况又似乎正常,必要时要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
结合年龄、发病季节、当地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传染病接触史等,注意了解有无呕血、便血、血尿等症状作为诊断参考依据。
2.体格检查
首先要全身体格检查,注意是否有发育落后、特殊面容、黄疸、贫血、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循环和神经系统的体征;注意有无腹水、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曲张等。然后要注意区分是否为肝、脾或两者均增大,然后区分两者中以何者肿大为主,再进一步区分其肿大的程度、质地表面、光滑程度及有无压痛或叩痛。肝、脾大的程度在临床上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肿大。
(1)肝脏肿大的判断:
①轻度:指肝脏下缘在锁骨中线肋缘点与脐连线的中点水平;②中度:指肝脏下缘在该连线中点以下到脐水平之间;③重度:指肝脏下缘在脐水平以下。
(2)脾脏肿大的判断:
①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②中度: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以上;③重度: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即巨脾。
肝脏中度到重度肿大要考虑由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慢性感染、肝脓肿、代谢性疾病等,若同时伴有黄疸,则需考虑先天性胆道畸形。脾脏中度到重度肿大要考虑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瘤、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等。肝脾均为中度到重度肿大者要考虑充血性肝脾大、脂质沉积病等。
3.实验室检查
(1)一般常规检查:
①血常规:注意红细胞形态、有无异型红细胞,有无幼稚细胞;②大便常规:找寄生虫卵及隐血试验;③尿常规、尿三胆检查。
(2)血生化检测:
肝功能、血糖、糖耐量、血脂、血氨、血乳酸等。
(3)骨髓穿刺:
有助于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的诊断。
(4)细菌培养及免疫系统检测:
对病原诊断有帮助。
(5)基因检查:
有助于遗传代谢性疾病诊断。
4.特殊检查
(1)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了解胆道系统情况以及肝脾大小、位置和性质。
(2)X线或内镜检查:X线检查有助于排除肺部疾病或膈下脓肿。钡餐或胃镜检查可了解有无食管静脉曲张。
(3)肝、脾、淋巴穿刺及活组织检查:提供病理诊断依据。
(4)若疑为占位性病变时,进行CT、MRI检查。
(九)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是指任何原因引起食道至肛门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hematemesis)、便血(hematochezia)或黑粪(melaena)。各年龄均可发生。大量出血常导致休克与急性贫血,严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1.消化道局限性病变
多为感染、局部组织和血管损伤等。如肠道寄生虫及传染病、出血坏死性肠炎、肠套叠、梅克尔憩室、食管静脉曲张、消化性或应激性溃疡、肠扭转、肠重复畸形、肠系膜血管栓塞、肠息肉、痔及肛裂等。
2.血液病
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
3.毛细血管渗透性异常
过敏性紫癜、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4.严重代谢障碍
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肝性脑病、休克等。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特点为排柏油样便(黑便)和(或)呕血;下消化道出血排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多不伴呕血。出血部位越低,大便颜色越红。小儿如果出血量大而迅速,一次超过全血量的20%时,可出现明显贫血表现或发生失血性休克。
【诊断和鉴别诊断】
1.病史
详细询问起病的急缓,呕血或便血量及大便次数,大便颜色及性状,血与便是否混合,有无脓性黏液或便后滴血,既往皮肤有无出血点及皮疹,腹部有无包块,有无溃疡病、鼻出血、服用药物史或禽畜血摄入史,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寄生虫病史及全身其他疾病史,家族中有无同样病患者。
2.体征
皮肤(面部、颈胸腹部等处)和黏膜(如眼、口腔等处)有无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点、紫癜肝病或色素斑,有无慢性肝病表现等。腹部有无腹胀、压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亢进、肝脾大或腹部肿块等。观察肛门有无肛裂,直肠指检有无直肠息肉及肿物等。
3.伴随临床表现
(1)发热:
常见于传染病(如伤寒、肠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等)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
(2)急腹症表现:
阵发性腹痛(小婴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应考虑肠套叠、肠扭转等;顽固的腹痛伴阵发性加剧,则应警惕过敏性紫癜等;持续性腹痛可能为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结肠炎。
(3)腹痛:
伴胸骨后烧灼痛可能为胃食管反流病;上腹或脐周疼痛可能为胃炎、消化性溃疡;下腹疼痛可能为肠结核、细菌性痢疾。
(4)腹胀:
应考虑各种胃肠先天畸形有部分梗阻者或肠伤寒、腹腔结核等。
(5)皮肤出血点及紫癜:
应考虑过敏性紫癜、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提示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皮肤有蜘蛛痣及肝掌,可能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6)出血伴肝脾大:
应考虑血液病、血吸虫病、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等。
4.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出凝血时间检查,必要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
(2)大便检查:
大便性质、颜色、隐血试验、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寄生虫卵、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检查等。
(3)生化检查:
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
5.X线检查
腹部平片、钡餐及钡灌肠检查,有助于肠梗阻、消化道病变和畸形的诊断和鉴别。
6.内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病变原因、部位和范围,同时可进行照相、录像、活检及治疗。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
三、儿科常见的辅助检查
(一)普通实验室检查
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不少疑难病症,离开实验室检查,诊断困难。因此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并利用实验室检查,尤其是普通实验室检查往往有助于疾病诊断,亦有助于了解疾病发展、推测预后、指导治疗和预防。
(二)小儿影像学检查
在X线检查基础上,已经开发出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B超和核素扫描及介入放射等检查方法并已运用于临床,为医生做出合乎逻辑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是临床医生在应用影像学诊断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三)小儿消化内镜检查
小儿消化系统内镜的检查和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1.胃镜
主要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1)胃镜的适应证:
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原因不明的呕吐;原因不明的胸痛和腹痛;吸收不良和慢性炎症性肠病;误吞腐蚀剂;取出消化道内异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上消化道出血检查和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摘除;食管狭窄的镜下治疗等。
(2)胃镜的禁忌证:
患儿有急性咽炎、重症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消化道穿孔的急性期以及全身状况难以承受内镜检查者。
2.结肠镜的应用
结肠镜检查主要观察的部位是直肠、结肠、盲肠和回肠的末端。
(1)适应证:
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黏液便、黏液脓血便;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摘除结肠息肉;肠套叠复位治疗;X线钡餐造影发现可疑病变;取出异物;结肠术后及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的观察。
(2)禁忌证:
凡有坏死性结肠炎、中毒性巨结肠、大量腹腔积液、肠穿孔、腹腔广泛粘连、肛门病变伴有明显疼痛者,全身性重症患者难以承受检查者禁忌做结肠镜检查。
3.小肠镜和胶囊内镜
(1)适应证:
疑为小肠病变,且部位位于用胃镜或结肠镜检查不能到达的肠段,如原因不明的腹痛,经X线钡餐检查未能确诊者;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小肠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手术时协助外科医生进行小肠检查;可疑克罗恩病或肠结核。
(2)禁忌证:
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道感染,腹腔广泛粘连。胶囊内镜不能用于经检查证实有消化道畸形、胃肠道梗阻、消化道穿孔、狭窄或瘘管者,有严重吞咽困难者,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结肠炎等情况。
(四)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适应证
小儿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气管、支气管、肺的先天畸形;肺不张;咯血或痰中带血;慢性刺激性咳嗽;局限性喘鸣;肺部团块状阴影、弥散性阴影;取异物;气管插管;胸部外科手术前的诊断及辅助诊断。
2.禁忌证
正在大咯血者;高热患者;心肺功能严重减退或衰竭者;严重营养不良,一般情况太衰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