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在提高人们健康素养、促进人们养成健康的行为、改善疾病防治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社区护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一、相关概念
(一)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或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二)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在社区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意识,使他们关心自身、家庭及社区的健康问题,自觉改变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有利于推进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工作,从而降低社区人群的发病率、残障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二、健康教育相关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为了有效地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行为改变的理论。 目前应用较多的理论为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一)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知”是指信息、知识,“信”是指信念、态度,“行”是指行为改变。 该模式认为:人们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通过对知识进行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激发人们产生信念、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从而引起行为改变。 其中,各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是关键,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态度是行为转变的前奏,行为改变是目标。 由此可见,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见图3-1)。
图3-1 知-信-行模式
在健康教育中运用知-信-行模式要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二是促进形成积极的态度。 知识与行为之间不完全是因果关系,因为,一个人的知识、信念、长期的生活环境都可以影响其行为。 只有在知识传播的基础上,产生接受转化的态度,才有可能引起行为改变。 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包括信息的权威性、传播的效能、“恐惧因素”、行为效果和效益。同时,从接受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见图3-1)。 因此,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减弱或消除不利因素,形成转变行为的有利环境。
(二)健康信念模式
1958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ochbaum 提出了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之后,美国心理学家Becker 和Rosenstock 进行了修订。 健康信念模式包括个人认知、修正因素和行动的可能性三部分(见图3-2)。 该模式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健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
图3-2 健康信念模式
1.感知疾病的威胁
包括对疾病易感性和疾病严重性的感知。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
(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
指个体对自身罹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可能性的判断。通常情况下,个体感到自己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越大,就越有可能采取行动来避免疾病的发生。
(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
疾病的严重性既包括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疼痛、伤残和死亡;还包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意识到疾病会影响到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
(1)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
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后可能带来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收益。 当人们采纳健康行为后受益越多,就越愿意主动采纳该行为。
(2)感知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
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将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包括行为的复杂性、时间、经济负担等。 个体感觉到的障碍越多,采纳健康行为的阻碍就越大。
3.自我效能
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地采取行为,并获得期望结果的信心,是对个人能力的评价和判断。 自我效能感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产生和提高自我效能:
(1)自己成功完成过某种行为:
一次成功的经历能帮助人们增加对熟练掌握某一行为的期望值,是表明自己有能力执行该行为最直接的证据。
(2)他人的经验:
看到别人成功完成了某项行为,并且结果良好,就会增加信心,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和坚持也可以完成该行为。
(3)口头劝说:
通过他人的劝说和成功经验介绍,增加自己执行某些行为的自信。
(4)情感激发:
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准确判断。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消除不良情绪,激发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自信心。
4.提示因素
主要指产生健康行为的诱发因素,如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宣传、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种疾病的情况等都有可能作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 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三)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1982 年美国心理学家Prochaska 和Diclemente 首次提出了行为转变阶段模式(stages of behavior change model)。 该模式的理论框架是: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是一个过程,这个行为改变的过程表现为不同的阶段。 在每个阶段,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只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干预或帮助,才能推动人们向下一阶段转变,最终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这一行为转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见图3-3)。
图3-3 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1.无转变打算阶段
人们对问题尚未了解,并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向,即对行为转变毫无思想准备。 这是由于人们不知道或者尚未意识到自己存在不健康的行为,或者多次尝试改变行为但最终失败。 对于行为转变失去兴趣,常伴有抵触情绪。
应对策略是:提供建议,协助提高认识,推荐相关读物,消除负面情绪等。
2.犹豫不决阶段
人们开始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开始考虑转变行为,但仍犹豫不决。
应对策略是: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再评价,通过阅读专题文章或参加专题报告会等途径提高认识,协助拟定行为转变计划,提供转变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准备阶段
人们的态度发生转变,怀着必胜的信念提出行为转变的承诺,向家属或朋友宣布转变行为的决定,并开始行动,如向他人咨询、购买书籍自学、制订行为转变时间表等。
应对策略是:提供规范的行为转变指南,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鼓励人们积极尝试。 寻求家属、朋友和同事等社会关系的支持,尽可能克服在行为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4.行动阶段
人们已经采取行动,尝试新的行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数人在行为转变过程中没有计划、没有具体目标、没有他人的帮助,这样往往会导致行动失败。
应对策略是:给予支持、鼓励、强化,如争取社会支持和环境支持、使用替代方法、请成功者现身说法、激励机制、家属支持等。
5.维持阶段
人们已维持健康行为在6 个月以上,并已取得行为转变的成果。 此阶段需要长期坚持,防止复发不健康的行为。 许多人在行为转变成功之后因为放松警惕而造成复发,常见的原因有过分自信、精神或情绪困扰、难以抵制诱惑等。
应对策略是:通过创造支持性环境、建立互助组等方法不断增强人们的信心,预防复发,巩固已有成果。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因此,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患病人群,还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患者家属。
(一)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
1.健康人群
是社区中的主要群体,由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组成。 这类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最低。 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于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知识,目的是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疾病预防及早期诊断重要性的认识,保持自身健康。
2.高危人群
是指那些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的生物因素或不良行为及生活习惯的人群。 这类人群发生疾病的概率高于健康人群,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于与高危因素有关的疾病预防,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危险因素,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从而自觉地纠正不良的行为及生活习惯,消除致病隐患。
3.患病人群
包括各种急、慢性疾病的患者,这类人群根据疾病的分期可以分为临床期患者、恢复期患者、残障期患者及临终患者。 对于前三期的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积极地配合治疗,自觉地进行康复,从而减少残障。 对于临终患者的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死亡教育,重点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尽可能平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4.患者家属或照顾者
他们与患者生活环境相同,可能存在患同类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因为长期照护患者,患者家属或照顾者易产生心理上的疲惫,甚至厌倦。 对于这类人群,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于自我监测技能、家庭照顾技巧和心理护理,使他们不仅掌握家庭护理的基本技能,还能维护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
(二)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需求,确定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1.一般性健康教育
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个人卫生保健、饮食与营养、疾病防治、家庭常用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计划生育、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家庭急救等知识。 帮助学习对象掌握增强个人和人群健康的基础知识。
2.特殊性健康教育
是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 岁儿童的家长等社区特殊人群常见健康问题进行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卫生管理法规教育
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帮助社区人群了解与社区健康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提高社区人群参与卫生管理的意识,自觉遵守卫生法律法规,以维护社区健康。
四、社区健康教育的形式
社区健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社区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用不同的方法传授教育内容给社区不同的人群。
1.语言教育
又称口头教育,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沟通,讲解和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增加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是健康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 语言教育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须特殊的设备、易于开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主要方式包括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同伴教育。
(1)交谈:
根据社区居民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实施行为指导,从而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 其特点是简便易行、针对性强、反馈及时,是个别教育和入户家访的基本形式。
(2)健康咨询:
一种双向交流形式,以面对面或者电话形式解答社区居民有关疾病、健康方面的疑问,帮助他们做出行为决策,保持或促进身心健康。
(3)专题讲座:
健康教育者通过组织集体听课或举办学习班,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课,是社区健康教育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适用于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这种方式目的明确、内容突出、针对性强。
(4)小组讨论:
由健康教育者组织、引导与协调,以小组的形式,就健康教育对象共同的学习需求和相似的健康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与沟通交流。 小组成员一般在6~20 人之间。
(5)同伴教育:
由有过同样患病经历或同样健康问题的居民对健康教育对象进行现身说法,分享信息、观念或技能,是同伴之间有意识的互相学习。 作为一种群体教育形式,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社区健康教育领域。
2.文字教育
针对有阅读能力的教育对象,以文字为传播媒介进行健康教育。 它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材料可以反复使用,经济可行。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卫生标语:
是一种适合各种场合的宣传形式,如条幅标语、招牌标语等。 其内容简练、制作方便、意义明确,具有鼓动性和号召性。
(2)传单:
针对某个社区健康问题,制作单页的文字或美术宣传品进行健康教育。 其应急性强,内容较详细。
(3)手册:
用大众化的语言编辑健康教育内容,印刷成册,帮助社区居民掌握有关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 其内容知识性强,便于保存,是卫生科普教育的好教材。
(4)墙报或专栏:
结合季节性健康问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内容,将健康教育信息浓缩成短小精悍的科普文章,布置在黑板、展牌、灯箱等上面。 其内容可读性强、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易于接受。
(5)报刊:
定期出版发行,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是社区居民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
(6)宣传画:
将文字与形象艺术相结合。 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极具感染力。
3.形象化教育
通过图片、照片、标本、实物、模型等形式展览和传递健康信息,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经常与文字教育配合使用,以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4.电化教育
通过现代化的声光设备传递教育信息,包括广播、录音、电视、电影、幻灯、投影等手段,其内容覆盖面广、新颖有趣,为社区居民所喜闻乐见,易于普及。
5.网络教育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健康信息传播。 充分发挥了文字、声音、图像三者的优势,其信息丰富、互动性强,便于资源共享。
6.综合教育方法
将语言、文字、形象、电化等多种健康教育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法,例如举办健康教育展览或知识竞赛等。 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宣传性,适合大型的宣传活动。
信息传播方法多种多样,有计划地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健康教育目标。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提供不少于12 种内容的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 种,宣传栏不少于2 个,每2 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年至少开展9 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 次健康知识讲座。
五、社区健康教育的程序
社区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社区健康教育的程序分为社区健康教育评估、社区健康教育诊断、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社区健康教育评价五个步骤。
(一)社区健康教育评估
社区健康教育评估(assess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是健康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教育对象和环境的资料,了解教育对象的健康教育需求,为健康教育诊断提供依据。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对象
为明确教育对象的健康教育需求,社区护士应重点收集的资料包括:
(1)一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生物遗传因素等。
(2)生活方式:
包括吸烟、酗酒、饮食、睡眠、性生活、体育运动习惯等。
(3)学习能力:
包括文化程度、学习经历、学习兴趣、学习的愿望、态度及心理压力等。
(4)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包括常见疾病相关知识、疾病预防的方法、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等。
2.教育环境
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需要收集职业、经济收入、住房状况、交通设施、学习条件等资料。
3.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与地理位置、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状况、卫生立法与卫生政策、社会经济状况等。
4.教育者
包括教育能力、教育态度、教育经验、教育水平等。
评估方式可分为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直接评估包括观察、面谈、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法;间接评估包括分析文献资料、查阅档案、询问亲朋好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
(二)社区健康教育诊断
社区健康教育诊断(diagnosis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是指根据评估阶段收集的资料,分析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和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从而确定健康教育问题。 社区健康教育诊断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确定健康教育诊断
可以分五个步骤完成:
(1)分析资料,列出社区居民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2)分析健康问题对教育对象健康构成威胁的程度。
(3)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可利用的资源。
(4)列出可以通过健康教育解决或改善的健康问题。
(5)找出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行为、环境以及促进行为改变的因素。
2.确定健康教育的优先项目
优先项目是指能够反映群众最迫切需要,并且通过干预能达到最佳效果的项目。 教育者可以根据其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来确定优先项目。
(三)制订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确定了社区健康教育诊断之后,即可以制订社区健康教育计划(planning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健康教育者应以教育对象为中心,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社区基层组织领导以及教育对象共同磋商制订。 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①教育的内容、目的、目标;②教育实施的时间、地点;③培训方案;④教育资料的选择或编写;⑤教育的形式;⑥教育的评价方式。
(四)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社区健康教育实施(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是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转变为实践的过程。 实施的过程是连续的、动态的,要注意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才能保证实施的效果,例如,做好组织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做好质量控制,从反馈的信息中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对细节进行修改或补充。
按照一定的流程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实施的效率,保证健康教育的服务质量。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对健康教育资料及宣传栏、公众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个体化健康教育这些常见的健康教育形式,给出了具体的服务流程(见图3-4),可以参照实施。
(五)社区健康教育评价
社区健康教育评价(evalu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是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的监测、核查和控制,是保证社区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措施,贯穿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1.评价内容
在评估阶段,评价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在诊断阶段,评价主要健康问题的准确性;在计划阶段,评价计划实施的可行性;在实施阶段,评价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图3-4 社区健康教育服务流程
2.评价种类
社区健康教育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 ①过程评价:包括对执行者、组织管理、制度和环境等的评价。 其目的是评价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是否按计划执行,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针对性地修正计划,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②效果评价:社区健康教育结束后,参照评价目标对教育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总结和改进,包括近期效果评价和远期效果评价。近期效果评价的重点在于参与者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远期效果评价着眼于目标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发生的变化。
3.评价指标
(1)反映个体或群体卫生知识水平的指标:
①卫生知识普及率=(社区内已达卫生知识普及要求人数/社区总人数)×100%;②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中对某种卫生知识回答正确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2)反映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指标:
社区健康教育覆盖率=(社区内接收健康教育人数/社区总人数)×100%。
(3)反映个体或群体卫生习惯或卫生行为形成情况的指标:
①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中形成某种健康行为的人数/调查总人数)×100%;②不良行为或习惯转变率=(某范围内已改变或纠正某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人数/该范围内原有某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人数)×100%。
(4)反映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主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及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等。
(5)工作指标:
①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③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④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4.评价方法
主要包括座谈会、家庭访问、问卷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卫生知识小测验以及卫生统计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