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

学习目标
掌握 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头围等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计算和正常值范围。
熟悉 儿童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计算和正常值范围;骨骼、牙齿及生殖系统发育的发育特点。
案例2-1
林林,男,身长71cm,体重8.1kg,前囟1.2cm,头围44cm,已出牙4颗,可独坐。
请思考:
1.林林最可能的月龄?
2.正常情况下,该年龄段儿童的脊柱会出现哪些生理弯曲?
3.正常情况下,该年龄段儿童的胸围与头围相比,哪一项指标数值更大?
一、出生到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体格生长常用的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
(一)体重
体重(weight)是评价儿童生长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包括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代表体格生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因体脂和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及宫内营养状况有关。生后第一周,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以及水分丢失,新生儿体重有生理性下降,多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早产儿体重恢复较慢。儿童体重随着年龄增加,增长速度逐渐减慢。正常足月婴儿生后前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一般每月增长600~1000g,3~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600~800g,生后1年婴儿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这一阶段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为“第一个生长高峰”。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2岁后到青春前期体重稳步增长,每年增长约为2~3kg。进入青春期后,受内分泌影响,儿童体格增长再次变快,呈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儿科临床计算药量和输液量时,可用以下公式简单估算体重。但有条件测量体重时,仍应根据实际体重计算。
可选公式:1~6个月:体重(kg)= 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
(二)身高(长)
身高(height)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为头、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3岁以下儿童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recumbentlength);3岁以后立位测量,称身高。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
身高(长)的简单估算:出生时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平均增长约25cm,1周岁时约75cm;第二年增加速度减慢,平均增长约10cm,到2岁时身长约85cm;2岁以后身高(长)平均每年增加5~7cm,至青春期出现第2个增长加速期,个体差异较大。
2~12岁儿童身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7
各年龄阶段儿童头、躯干、下肢所占身高(长)的比例在生长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头长占身高(长)的比例从婴幼儿的1/4减为成人的1/8(图2-2)。
(三)坐高
坐高(sitting height)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crownrump length)。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则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由出生时的67%降到14岁时的53%。任何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软骨营养不良,可使坐高(顶臀长)与身高的比例停留在幼年状态。
图2-2 头与身长(高)的比例
(四)头围
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是指自眉弓上缘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是反映脑发育和颅骨生长的一个重要指标。胎儿时期脑发育居各系统的领先地位,故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平均33~34cm。头围在一岁内增长较快,前3个月和后9个月均增长6~7cm,6个月约为44cm,1岁约为46cm。1岁以后头围增长明显减慢,2岁时约为48cm,5岁约为50cm,15岁约为54~58cm,基本同成人。头围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或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脑肿瘤可能。
(五)胸围
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CC)指自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由于呼吸运动的影响,测量时取呼、吸气测量值的平均值。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出生时胸围较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出现头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由于近年来儿童的营养状况普遍较好,很多婴儿在未满1岁时胸围就赶上了头围。头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时间与儿童营养和胸廓发育有关。
(六)上臂围
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UAC)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反映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常用于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生后第1年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期间增长缓慢,约1~2cm。可用上臂围测量普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评估标准:>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相关链接 2014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续表
二、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受性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增长,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青春期前的1~2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生长速度略有减慢。女孩在乳房发育后(9~11岁)、男孩在睾丸增大后(11~13岁)身高开始加速增长,女孩平均年增高8~10cm,男孩平均年增高9~11cm。在第二生长高峰期,身高增长值约为最终身高的15%。女孩在9~10岁时身高、体重、肩宽、骨盆宽的发育水平都超过同龄男孩,15岁左右男孩各项发育水平的指标又超过同龄女孩。青春期开始和持续的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生长高峰提前者,身高的停止增长较早。
青春期体重的增长与身高平行,同时内脏器官也在增长。在青春早期男女儿童的脂肪含量均有所增加。由于雌激素有促进脂肪组织沉积的作用,故女孩体内的脂肪在整个青春期均持续增加。男孩在雄激素的作用下以肌肉增加为主,青春中期体脂是负增长,直至进入青春晚期和成人期后,体脂才逐步增加。最后形成女孩身体丰满、髋部较宽,男孩则显示肩部增宽,下肢较长,肌肉增强的体型特点。
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一)骨骼发育
1.颅骨发育
颅骨发育可以通过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颅缝闭合迟早情况来衡量。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图2-3),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为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1~1.5岁时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出生后6~8周闭合。颅骨缝出生时可略微分开,3~4个月时闭合。前囟检查在儿科非常重要,其大小及张力的变化均提示某些疾病的可能。前囟早闭或过小、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前囟迟闭或过大可见于脑积水、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张力增加常示颅内压增加,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图2-3 颅骨、前囟与后囟
2.脊柱发育
脊柱的生长反映椎骨的发育。出生时脊柱仅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婴儿抬头出现第一个弯曲即颈椎前凸;6个月左右会坐时出现第二个弯曲即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站立时出现第三个弯曲即腰椎前凸(图2-4)。6~7岁时韧带发育完善,这三个自然弯曲被韧带固定。生理弯曲的形成可缓冲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有利于身体的平衡。坐、立、行姿势及骨骼病变会影响脊柱发育。
图2-4 脊柱生理弯曲的形成
3.骨的发育
包括骨化与生长。骨化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膜化骨,包括颅盖诸骨和面骨。膜化骨是间充质细胞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结缔组织膜,在膜的一定部位开始骨化,形成骨化中心,再逐渐扩大完成骨的发育。另一种为软骨内化骨,包括躯干及四肢骨和颅底骨等。软骨内化骨是由间充质细胞演变为软骨原基,后由成骨细胞的成骨活动而形成原始骨化中心。以后,还出现继发骨化中心。骨化中心不断扩大,最后软骨原基全部骨化,原始与继发骨化中心互相愈合而完成骨骼的发育。骨化中心出现的多少可反映长骨的成长成熟程度(表2-3)。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儿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boneage)。骨龄是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不依赖年龄和生长速度的变化,动态观察骨龄变化对评价体格生长态势及儿童内分泌疾病疗效有重要意义。
表2-3 腕部骨化中心的发育顺序
注: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二)牙齿发育
牙齿发育与骨骼发育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故发育速度也不平行。人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出生时在颌骨中已有骨化的乳牙牙胚,被牙龈覆盖,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约2~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但乳牙萌出的时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12个月未出牙为乳牙萌出延迟(表2-4)。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图2-5)。在乳牙胚发育的同时,从乳牙胚的舌侧长出20个恒牙胚,将来发育成20个恒牙并与乳牙替换。在恒牙胚的两端各在胚胎10月,出生后2年、5年分别长出第1、2、3恒磨牙胚。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颗恒牙即第一磨牙,7~8岁之后乳牙按萌出顺序逐个脱落换之以恒牙。12岁左右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第三磨牙(智齿),但也有人终身不出此牙。恒牙一般20~30岁时出齐,共32个。个别儿童出牙时可有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反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1三体综合征等患儿可有出牙迟缓、牙釉质差等。
(三)肌肉与脂肪组织发育
1.肌肉组织发育
胎儿期肌肉组织发育较差,出生后随活动增加肌肉组织逐渐生长,其生长发育与体重增长平行。儿童肌肉纤维较细,间质组织较多。生后肌肉的生长主要是肌纤维增粗,5岁以后则肌肉增长明显,并有性别差异。青春期肌肉发育尤为加速,男孩比女孩更突出。男孩肌肉占体重比例明显大于女孩。肌肉的发育与营养、生活方式、运动量等密切相关。目前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已成为衡量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内容之一。肌肉生长异常可见于重度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等病症。
表2-4 乳牙萌出及换牙时间
图2-5 乳牙萌出顺序图
2.脂肪组织发育
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细胞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加主要在胚胎中后期、生后第1年以及青春期。脂肪细胞体积的扩大也以胎儿后期为快,到出生时已增加一倍,以后逐渐减慢,青春期生长加速时,脂肪细胞体积又扩大。脂肪组织是机体贮存能量的主要场所,在机体需要时动员、释放能量。
(四)生殖系统发育
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生殖系统迟至青春期前才开始发育,青春期开始和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为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即青春期提前出现;女孩14岁以后,男孩16岁以后无第二性征出现,为性发育延迟(delayed puberty)。
1.女性生殖系统发育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和阴道。第二性征发育以乳房、阴毛、腋毛发育为标志。乳房发育是女孩青春期开始的第一个体征,然后是阴毛和腋毛的发育。月经初潮是性功能发育的主要标志。初潮年龄有个体差异,大多在乳房发育的1年后或第二生长高峰后出现,受遗传、营养状况和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
2.男性生殖系统发育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和阴茎。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变声及喉结的出现。睾丸增大是男性青春期的第一征象,随后是阴茎变长、增粗和阴毛出现,腋毛和胡须在阴毛生长2年后出现。首次射精的平均年龄受心理、文化和生物因素影响,多在阴茎生长1年后或第二生长高峰后出现。青春期发育的年龄有很大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