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

学习目标
掌握 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熟悉 沟通的涵义;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方法。
了解 儿童沟通的特点。
沟通(communication)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可通过文字、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法来实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基础。沟通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技能,通过沟通不仅能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而且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决患儿健康问题。但由于患儿年龄、生长发育水平及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与患儿的沟通需采用一定的技巧,同时还应注意与患儿家长的交流。
一、儿童沟通的特点
1.语言表达能力差
由于发育水平有限,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年龄越小,词汇量越少,表达能力越差。婴儿只能用不同音调、响度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幼儿吐字不清楚、用词不准确,表达不清,使对方难以理解。3岁以上儿童,可通过语言并借助肢体动作,形容、叙述某些事情,但容易夸大事实,掺杂个人想象,缺乏条理性、准确性。
2.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
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逐渐从直觉活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在这转变过程中,常因经验不足、知识能力有限而在理解、认识、判断、分析等环节出现偏差,对自己及周围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容易影响沟通的进展与效果。
3.模仿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学龄前儿童智能发育日趋完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注意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设法了解和认识周围环境。学龄期儿童接触范围扩大,开始意识到进入社会,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中,注意追随模仿优秀的同龄人和老师。在不同的环境里,儿童模仿的内容不同,只要成人在沟通时有目的性地引导,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尊重是护士与患儿沟通的最根本原则。护士在与患儿沟通过程中应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并促使家长遵守。同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等来组织沟通的内容,并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
(一)语言沟通技巧
1.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通俗易懂的词汇
护士需了解不同年龄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水平,选择适合该年龄段的沟通方式,在语言沟通时掌握适当的语速,注意语调和声调,尽量不用“是不是”、“要不要”等模棱两可的语言,不用否定方式。尽可能使用简单、简短和重点突出的句子,避免使用专业的医学术语和省略语等。
2.耐心倾听
沟通中护士应注意倾听,患儿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护士应该关注他们的观点,鼓励他们进一步交谈,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或过早地作出判断,要仔细体会弦外音,以了解患儿的主要意思和真实内容。必要时可以应用复述、意译、澄清或总结的方法核实患儿的想法。
3.真诚理解
儿童的情绪变化快,有时喜怒无常,应容许患儿在受伤时哭泣、在受挫时表达愤怒。对患儿某些幼稚、夸大的想象和分析,应采取诚恳态度,表示接受与理解,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以此作为讥讽、取笑患儿的话题,而失去患儿的信任。适当的触摸、温和的表情、简单的问候,可使患儿减轻伤痛,并逐渐接受即使是不愉快的事实。
4.适时使用幽默
恰当地使用幽默,可以帮助患儿释放其情绪上的紧张感,从而调整由于疾病所产生的压力,有效地帮助患儿更开放、更真诚的与护士沟通。
5.注意保护隐私
与患儿沟通需要保护其隐私,即使年龄小,也有其个人世界,面对外部世界,他们需要宁静的自我空间进行幻想。
(二)非语言沟通技巧
1.面带微笑
护士的面部表情会对患儿的情绪产生影响。微笑有助于患儿消除紧张情绪,增加交流的主动性。即使是不会语言表达的婴儿,若看到护士表情严肃地面对自己时,也会很紧张,甚至哭啼。因此除治疗外,护士一般不需要戴口罩,以使患儿经常能见到护士的微笑,缩短双方感情上的距离。
2.适时触摸
触摸是含义深刻的沟通之一,它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安抚、抚摸、搂抱等。儿童对于触摸传递的信息十分敏感,当患儿忧伤害怕时,触摸向患儿传递“爱”的信息,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对于哭闹的患儿,触摸也是一种有效的帮助患儿恢复平静的手段。护士在应用触摸的时候应该注意部位、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3.平等尊重
儿科护士的服务对象虽然是年龄小、经验经历少,甚至是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患儿,但仍要平等相待,尊重患儿。与患儿沟通时,护士应采取与患儿保持目光接触,采取下蹲姿势与患儿保持视线平行,让他们感觉到护士对交谈内容感兴趣以及愿意听他谈话,可维持自尊,促进交流。
(三)游戏及绘画的沟通技巧
游戏是与儿童沟通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患儿通过游戏可以减轻疾病和住院带来的压力,护士可以通过游戏了解患儿的住院感受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智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护士应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安排适当的游戏。在治疗性游戏中,护士还可以鼓励和教育患儿,使之消除因住院和疾病带来的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相关链接 游戏的功能
游戏是儿童在社会生活中,满足自身身心发展需要而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它是儿童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的综合性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它的功能是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行为和人格的积极发展,使主体较好地适应现实、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创造性地反映生活。
绘画可以帮助儿童表达内心的感受,儿童常常在图画中投射出大量的内在自我。护士应该鼓励患儿画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对患儿绘画内容进行分析的时候应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从画面的整体情况、个体形象大小、颜色和色调、线条、特别被强调的部分等方面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切不可机械简单地得出结论。
三、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儿童的健康评估不仅需要儿童的参与,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护士应态度和蔼,语言温和,理解家长因子女患病而引起的焦虑心情,并给予适当的安慰。护士需首先自我介绍,然后鼓励家长详细叙述病情经过,以及患儿以往的健康状况,耐心听取,不轻易打断,然后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以获得详尽、确切的资料。在交谈时,不要对家长的某些观念、价值观抱有成见和进行评价、批评,从而妨碍双方信任感的建立,也应避免用暗示的语气引导家长提供护士所希望的材料,而使资料失去真实性、可靠性。此外在沟通的过程中,护士应采用适当的沉默、倾听、观察,并配合尊重、移情等方法,充分理解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促使家长更好的支持治疗和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