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前言
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在这一领域内充满了探索与挑战。Caton早在130年前即发现了自发的脑电活动。自20世纪20年代Hans Berger从人类头皮表面明确记录到脑电活动,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国内于1949年在南京引进第一台脑电图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大医院陆续开展临床脑电图检查。原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伍正谊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冯应琨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周孝达教授是我国第一代脑电图专家。1983年在冯应琨教授的领导下成立了北京临床脑电图学组。198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分会脑电图学组成立,冯应琨任组长,以后继任组长依次为周孝达、沈鼎烈、吴逊等。他们都对我国脑电图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儿科方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左启华教授早在1961年就建立了小儿神经专业,在国内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推动了全国小儿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并带动了小儿脑电图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癫痫外科的迅速发展,脑电图定位诊断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并促进了神经内、外科和神经电生理专业的协作。
现代神经电生理技术已从记录自发脑电活动发展到提取诱发电位活动,从脑电图发展到脑磁图,从头皮电极记录的综合脑电活动发展到用膜片钳或电压钳记录细胞膜单通道的电位,并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对阐明脑活动的奥秘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迄今脑电波的起源和活动规律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其中所蕴涵的大量信息仍不能被有效地提取、分析和解释。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说,脑电图是评价脑功能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也用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对于癫痫等阵发性脑功能异常的定性和定位,脑电图仍是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诊断技术。对于其他各种病因的脑病变,脑电图可用于评价脑功能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并对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近2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脑电图的仪器和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至本世纪初,数字化脑电图已经和正在取代传统纸笔记录的脑电图,这一进步为脑电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导联数字化方式的实现增加了脑电图的空间分辨率,延长了记录时间,并为应用各种数学模式对脑电信号进行更深入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脑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数十年来人们对各种正常和异常脑电图现象的认识和积累仍然是脑电图诊断的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新的技术来提高脑电图的诊断水平,是对临床神经电生理工作者的一个挑战。
作者长期从事临床神经电生理工作,深知神经科、小儿神经科、癫痫外科及脑电图技术人员非常需要一本临床脑电图的专业书籍。本书的编写在总结长期工作经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最新进展,全面系统地介绍脑电图的基本原理、方法、进展及临床应用。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重点为脑电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各种正常和异常脑电图现象,脑电图的诊断方法和解释原则等,并介绍了有关数字化脑电图、长程脑电监测,以及多导睡眠监测等方面的进展。下篇介绍各种疾病的脑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由于脑电图在癫痫的诊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书中对癫痫的脑电图作了较大篇幅的重点介绍。癫痫外科的发展对脑电图定位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也介绍了这方面的方法、原则和进展。小儿脑电图是整个脑电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作者在这一方面有着更深的体会;新生儿脑电图在国内开展尚不普遍,工作难度较大,但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估非常有帮助,因而书中对小儿和新生儿脑电图作了较详细的叙述。此外,对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代谢中毒性脑病、精神行为障碍、睡眠障碍、药物影响、昏迷及脑死亡等方面的脑电图改变和其临床意义也进行了介绍。
脑电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仅有理论方面的论述是远远不够的,大量阅图是掌握脑电图的最好方法。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种正常和异常脑电图现象,书中提供了大量例图和相关的临床资料,其中绝大多数是我们日常工作的积累,在此愿与广大读者共同分析讨论。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左启华教授和吴逊教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吴逊教授在百忙中对全书作了细致的审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老一辈学者严谨的学风和高深的造诣一直是作者学习的楷模,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特别感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脑电图室冯保蓉、张意萍老师和神经科脑电图室盛奉江老师,她们以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收集了大量脑电图资料。中美癫痫中心周文静主任提供了部分癫痫外科的资料。儿科神经专业组的很多医师,包括进修医师和研究生都参与了有关临床病例的收集和诊断工作。正是这种良好的协作精神,才使得本书具有如此丰富的内容。人民卫生出版社对本书的编写和出版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经验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少错误和疏漏,真诚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不断修改完善。
刘晓燕
2006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