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急性肾小球肾炎:警惕“致肾炎菌株”
【案例经过】
张某,男性,21岁,大学生,患者于3周前出现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诺氟沙星不见好转。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水肿,晨起时尤为明显,同时伴有晨尿减少,1000ml/d左右,尿色较红。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关节痛,无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3周来增加2.5kg。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可凹性水肿。BP 160/96mmHg,血常规无异常,尿常规显示PRO(++),尿沉渣形态学检查:WBC 0~1个/HP,RBC 20~30个/HP(图2-1),偶见颗粒管型(图2-2),血BUN 9.2mmol/L,SCR 160.0µmol/L。补体C3 0.5g/L,ASO 800.0IU/L,考虑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卧床休息,利尿消肿降压对症治疗,限制蛋白摄入,视病情进展情况,及时予以透析,但不必长期维持,度过急性期即可。
【形态学检验图谱】
图2-1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源性血尿中的红细胞形态
图2-2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的颗粒管型
【分析与体会】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的时间,呼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约20%患者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者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马萍教授点评】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是一组起病急,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又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本病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等“致肾炎菌株”(A组12型)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辅助检查,如尿液分析、免疫学检查(C3及总补体)、肾功能及肾组织活检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楠,邮箱:wangnan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