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尸体现象

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死后变化(postmortem changes);这些变化使尸体表面和内部器官组织呈现与活体不同的征象,称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尸体在自然环境下,按照尸体现象出现早晚不同,一般人为地将尸体现象划分为早期尸体现象(early postmortem changes)和晚期尸体现象(late postmortem changes)。按照尸体是否完整也可将尸体现象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保存型尸体现象。

有的死后变化可破坏或改变生前损伤或病变的形态变化,而有的死后变化可使生前的某些改变明显化。因此,正确认识各种不同的死后变化,研究尸体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确定死亡时的体位、姿态,死后经过的时间、死亡原因,并与生前损伤、疾病的病理变化相鉴别等有重要意义。

一、早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通常是指人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发生的变化。早期尸体现象包括超生反应、肌肉松弛、尸冷、尸斑、内部器官血液坠积、尸僵、尸体痉挛、尸体角膜混浊、自溶和自家消化。

(一)超生反应

人体死亡后,其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对刺激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为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如死后数小时内骨骼肌在机械性刺激下仍能收缩、瞳孔对注入结膜囊的药物如阿托品或伊色林有散瞳或缩瞳反应、死后数小时仍能见到肠蠕动及精子活动等。超生反应一般发生在生物学死亡期,其在法医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二)肌肉松弛

人体死亡后由于肌肉和皮肤失去了弹性和张力,肌肉变软,称为肌肉松弛(muscular flaccidity)。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沟纹变浅、面部无表情,括约肌松弛、大小便失禁、精液外溢。

在尸体现象中肌肉松弛出现最早,临死时发生或与死亡同时发生。由于肌肉松弛,体表受物体压迫可形成与接触物表面形态特征相似的压痕。此种压痕可在尸体上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对判断尸体死后停放姿势、是否移尸以及移尸的时间有重要意义。

(三)尸冷

人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而尸体原有热量逐渐散发,使尸体温度逐渐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的现象,称为尸冷(algor mortis,cooling of the body)。通常以测直肠温度(肛温)或肝表面温度代表尸体体内温度。

尸温下降的速度受尸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较大。尸体存放的周围环境温度、通风情况、尸体衣着、盖被等和尸体本身的因素(年龄、体格胖瘦和死因等)都可以影响尸冷的发生和发展。尸温是推断死后经过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尸斑

人体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尸体血液因重力作用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有色瘢痕称为尸斑(livor mortis,postmortem hypostasis,postmortem lividity)(图 2-1)。

图2-1 尸斑

1.尸斑的发生、发展过程

尸斑常自死后1~2小时开始,也有的早在死后半小时或迟至6~8小时才开始出现。根据尸斑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形态特征大致分为沉降期尸斑、扩散期尸斑和浸润期尸斑。

(1)沉降期尸斑:

一般是指自开始出现至死后12小时以内的尸斑。尸斑开始时呈散在的小块或条纹状,经3~6小时融合成片状,颜色加深呈紫红色,周围边界模糊不清。此期用手指按压尸斑(以按压的手指指甲变色为度)可以暂时褪色,移去手指又重新出现。死后约6小时内,如改变尸体的位置,则原已形成的尸斑可逐渐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尸斑,这种现象称为尸斑的转移;在死亡6小时后再改变尸体的体位时,则原有的尸斑不再完全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又可出现尸斑,此种现象称为两侧性尸斑。

(2)扩散期尸斑:

一般是指死后12~24小时的尸斑。尸斑中血管周围的组织液渗透入血管内促进红细胞溶血,被血红蛋白染色后的血浆又向血管外渗出,即为扩散期。此期尸斑的颜色继续加深、范围扩大,呈大片状紫红色,用手指按压仅稍微褪色。改变尸体的体位后,原有尸斑不会消失,新的低下部位也不易形成尸斑;有的在体位改变较长时间后,新的尸斑虽可出现,但颜色浅淡;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管断面有血滴缓慢流出,自组织间隙中有浅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滴出。

(3)浸润期尸斑:

一般是指死亡24小时后的尸斑。被血红蛋白染色的液体不仅渗入组织间隙,而且浸润组织细胞,使之着红色,称为浸润期尸斑。此期尸斑完全固定,手指按压,原尸斑不再褪色或消失;改变尸体体位,新的低下部位也不能形成新的尸斑;切开尸斑处皮肤,切面呈暗紫色或紫红色,无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2.尸斑的分布

尸斑的分布与尸体姿势有关。仰卧位时,尸斑位于枕、项、背、腰、臀及四肢后侧等低下部位未受压区。俯卧位时,尸斑则位于颜面、颈、胸、腹及四肢前侧等低下部位未受压区。悬垂或直立位(如缢死尸体)时,尸斑见于腰部裤带的上缘区、四肢末梢部位。流水中的尸体随水流翻动,体位不固定,尸斑不明显。

3.尸斑的颜色

尸斑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人死后氧合血红蛋白转变为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透过皮肤呈暗紫红色。因此,一般情况下尸斑呈暗紫红色。

但尸斑的颜色也受死亡时间、种族和死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尸斑的发展过程中,尸体经历的时间越长,坠积的血液越多,其颜色越深。白种人和黄种人尸斑的颜色较黑种人明显。冻死者因尸体在寒冷情况下组织内耗氧量减少,氧合血红蛋白不易解离,故尸斑呈氧合血红蛋白的鲜红色;死后很快被冷藏或冷冻的尸体,其尸斑也较鲜红。氰化物中毒的尸体,由于血中氰化血红蛋白形成,尸斑也可呈鲜红色。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因血液中有碳氧血红蛋白,尸斑呈较特殊的樱红色。氰酸钾、亚硝酸盐等中毒死者,因血液中有正铁血红蛋白的形成,尸斑呈灰褐色。

4.尸斑的影响因素

尸体内在因素如种族、死因、死亡时间和临死时的姿势等,尤以死因关系密切。如急性大失血、贫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恶病质等死者,尸斑出现晚、程度轻,多呈淡红色或浅淡红色;而猝死、急性中毒和机械性窒息的尸体,因尸血不凝、易于沉积,故尸斑出现早、程度重,一般为暗红色或暗紫红色。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尸体所处的环境和温度。与高温环境相比,尸斑在低温情况下出现晚、发展慢。

5.尸斑的法医学意义

尸斑是最早出现的死亡征象之一;根据尸斑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推测死亡时间;尸斑的颜色有时可提示死因;根据尸斑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可推测死亡时的体位及死后有无移尸;尸斑还能提示停尸环境中物体与尸体接触面的表面形状等。

6.内部器官血液坠积

死后血液坠积不仅可以在体表形成尸斑,同时也发生于尸体的内部器官。内部器官的血液因自身重力而坠积于这些器官低下部位的血管内,使这些器官内的血量分布不均,上部少而低下部位多,称为内部器官血液坠积(visceral hypostasis)。内部器官的血液坠积有时容易与生前病变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五)尸僵

人体死亡出现肌肉松弛之后,各肌群逐渐僵硬并将关节固定的现象,称为尸僵(rigor mortis,cadaveric rigidity)(图 2-2)。

图2-2 尸僵

1.尸僵的发生和缓解

尸僵一般自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在一些小肌群,4~6小时发展到全身,12~15小时达到高峰,全身关节僵硬;到24~48小时开始缓解,3~7天完全缓解。在尸僵的发展过程中,死后4~6小时内,如人为地将已形成的尸僵破坏,很快又可重新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再僵直(re-stiffness),但强度较原尸僵为弱。在6~8小时以后破坏尸僵,则不易形成新的尸僵。由于尸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其发生、发展直到缓解时间差别较大。冬季尸僵可持续72小时或更久,夏季36~48小时即可完全缓解。

2.尸僵形成的顺序

尸僵形成的顺序与肌群的大小有关,小肌群出现早,大肌群出现较晚。形成顺序一般分为上行型和下行型。上行型尸僵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至头面部;下行型尸僵自下颌和颈部的小肌群开始,逐渐向下扩展至全身。尸僵缓解和消失的顺序常与发生的顺序相同。

3.尸僵形成的机制

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有几种不同学说。有学者认为尸僵形成与肌肉中的乳酸和神经因素等有关,目前多认为尸僵的发生与尸体肌肉内三磷腺苷(ATP)的消耗有关。

4.尸僵的影响因素

包括个体因素(年龄、体形和死亡原因)和外界因素(主要是环境温度)。身体健康、肌肉发达的死者,尸僵出现较迟、程度较强,缓解慢。婴幼儿、老人、体弱者的尸僵程度弱、持续时间短。外伤引起的急性死亡者尸僵发生迟,程度强。慢性消耗性疾病死者尸僵发生早而弱。环境温度高,尸僵发生早,缓解快;环境温度低,尸僵出现晚、缓解慢。

5.尸僵的法医学意义

尸僵是死亡的确证之一;尸僵出现的时间、顺序、范围和强度有助于推测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根据尸僵固定下来的尸体姿势可分析死亡时的状态和有无移尸。

6.尸体痉挛

死后肌肉未经松弛阶段、立即发生僵直,使尸体保持着死亡当时的动作和姿态,称为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instantaneous rigor)。其形成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死前有剧烈的肌肉运动,或精神处于高度兴奋或紧张状态,是发生尸体痉挛的重要条件。尸体痉挛一般是局部的,如溺死者手中紧抓水草或其他异物。由于尸体痉挛可保存着死者生前最后时刻全身或身体局部某些肌群的收缩状态,故对分析案情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六)角膜混浊

机体死亡后角膜透明度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样外观,称为角膜混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图2-3)。

图2-3 角膜混浊

A.高度角膜混浊;B.轻度角膜混浊

1.形成机制

角膜混浊与角膜的黏多糖和水的含量有关。死后不久,黏多糖及水分维持在生前水平,角膜清晰,随后黏多糖的水合作用受阻,水分逐渐增加,角膜开始混浊,并随水分的增加而加重。另外,角膜混浊与角膜Ph、离子含量和蛋白质变化也有关。

2.角膜混浊规律

在自然存放条件下,死后5~6小时角膜上出现白色小斑点,以后小斑点逐渐扩大,至6~12小时呈轻度混浊,可透视瞳孔。15~24小时混浊加重,角膜混浊呈云雾状,半透明,为中度混浊,尚可透视瞳孔。死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角膜灰白色不透明,不能透视瞳孔,为高度混浊。因此,可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大致推测死后经过的时间。

(七)皮革样化

尸表皮肤较薄的局部因水分迅速蒸发而干燥变硬,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的变化称为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也称为局部干燥(local desiccation)(图2-4)。

1.皮革样化常见部位

皮革样化常见于:①口唇黏膜、阴囊、大小阴唇等皮肤较薄的部位;②皮肤皱褶处如婴幼儿颈项部的皮肤皱褶处;③体表损伤处如表皮剥脱区、索沟、烫伤面等。

2.皮革样化的颜色及影响因素

图2-4 皮革样化阴囊皮肤

死后经过时间短,皮革样化程度轻,其颜色较浅,呈蜡黄色;时间越长,颜色就越深,呈深褐色。温度高,空气干燥、流动快的情况下易形成皮革样化;而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时则发生较慢。位于水中的尸体不发生皮革样化。

3.皮革样化的法医学意义

①皮革样化可保留某些损伤的形态。如机械性窒息死者颈部的绳索花纹,指甲的半月形或类似于半月形的抓痕。②皮革样化可使擦伤更明显。有的生前损伤在损伤当时或损伤后短时间内形态变化不易被观察到,若在数小时后发生局部干燥、变硬、颜色加深,则易于观察。③某些部位的皮革样化应注意与损伤相鉴别。口唇的皮革样化易被误认为挫伤或腐蚀性毒物所致,阴囊的皮革样化也易被误认为挫伤。区分皮革样化处原先有无挫伤的方法是切开皮肤检查有无皮下出血。

(八)自溶与自家消化

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因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溶解,使组织变软、液化,称为自溶(autolysis)。

1.自溶的原因和机制

死后组织、细胞失去生活功能,胞质中的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所含的各种酶类,如组织蛋白水解酶、水解杨酸和多糖的酶等,使组织蛋白质和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糖蛋白、糖脂等复合物逐渐降解,组织、细胞的形态破坏,直至完全溶解、液化。体内存在的多种细菌也参与作用,使自溶发生更迅速,直至腐败。

2.自溶的形态变化

自溶的形态变化视不同的器官组织以及自溶的程度而异。肉眼观,自溶的内脏器官组织变软、失去正常光泽;切面上组织结构不清。光镜下组织结构模糊;细胞肿胀;胞质嗜酸性染色增强,胞质内固有的特征性结构(如心肌的横纹、神经细胞的尼氏小体)消失;核染色质凝聚、核碎裂、溶解消失;有的只见细胞轮廓而无细胞形态结构。

3.自溶顺序

由于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故死后内脏器官的自溶及其顺序先后不一,且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出现自溶的先后次序也不同。一般来说,含消化酶类的器官较其他器官自溶快;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组织较内部器官组织自溶早;同一器官内实质自溶较间质早而重。在相同条件下,肠黏膜、胰腺和胆囊黏膜的自溶发生最早,胃黏膜、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脾、肝和肾上腺等次之,皮肤和结缔组织自溶较慢。

4.自家消化

人死后,胃、肠壁组织因受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液化称为自家消化(autodigestion)。胃的自家消化多见于胃体部的胃黏膜,其程度不一、大小不等,程度较重者可致胃壁穿孔,胃液及内容物流入腹腔,进一步造成肠壁、膈肌或食管下段等邻近组织被胃液消化。自家消化导致的胃、肠穿孔应与腐蚀性和溃疡病变相鉴别。

5.自溶和自家消化的法医学意义

不同器官组织自溶的发展情况有助于推断死后经过时间;认识自溶有利于与变性、坏死等生前病变相鉴别。另外,自溶的发展,可影响对死者生前的一些损伤和疾病的观察。

二、晚期尸体现象

晚期尸体现象一般是指死亡24小时后尸体的变化。但有的也可晚至2~3天才表现出来,发展到白骨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根据尸体保存是否完整晚期尸体现象可分为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

(一)毁坏型尸体现象

尸体因受多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器官组织被部分或完全破坏,称为毁坏型尸体现象,或称尸体分解,包括腐败、霉变、白骨化等。

1.腐败

因腐败细菌的作用使组织蛋白质逐渐分解和消失的过程称为腐败(putrefaction,decomposition)。实际上,尸体分解过程中也分解脂肪和糖类(碳水化合物)。腐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发生的早晚和发展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的形态也各不相同。

(1)尸臭:

人死后3~6小时,肠管内的腐败细菌开始产生以硫化氢和氨为主的腐败气体,并从口、鼻和肛门排出,具有特殊的腐臭气味,称为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

(2)腐败气疱和水疱:

某些腐败细菌能产生大量的腐败气体,使各器官组织胀气,特别是胃和肠管,致使腹部膨胀。腐败气体窜入表皮与真皮之间,形成大小不等的气疱,称为腐败气疱(subcutaneous gas bleb)(图2-5)。当气疱内含有腐败液体时,称为腐败水疱(putrefactive blister)。之后腐败气疱或水疱可溃破,裸露出暗红色污秽的真皮。

图2-5 腐败水疱

(3)尸绿:

腐败气体中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生成硫化血红蛋白,透过皮肤呈绿色,称为尸绿(green discoloration on the cadaver)。尸绿常在死后24小时开始出现,最初多见于右下腹部,随着腐败的进展,尸绿逐渐扩展到全腹壁乃至全身。

(4)死后循环:

尸体血管内产生的腐败气体,压迫血液使之流动,称为死后循环(cadaveric circulation)。死后循环使得腐败细菌随血液散布至全身各器官,促进腐败的发展。

(5)腐败静脉网:

尸体内部器官及血管中的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污绿色树枝状血管网,称为腐败静脉网(putrefactive venous networks,putrefactive arborescent marks)(图2-6)。最初多见于腹部和上胸部,逐渐扩展至全身。

图2-6 腐败静脉网

(6)泡沫器官:

因腐败气体使尸体器官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海绵样空泡,称为泡沫器官(foaming organ)(图2-7)。多见于肝、脾、肾等实质器官,在切面易于观察。

图2-7 泡沫器官

(7)巨人观:

尸体腐败扩展至全身时,尸体软组织内充满腐败气体使整个尸体膨胀,体积变大,面目全非,称为巨人观(bloated cadaver)(图2-8)。表现为颜面膨大,眼球突出,口唇外翻,容貌难以辨认,颈部变粗,胸、腹部显著膨胀隆起,阴茎、阴囊高度肿胀,四肢增粗,全身皮肤呈污绿色,皮下组织和肌肉呈气肿状,有的手和足的皮肤可呈手套和袜状脱落。

图2-8 巨人观

(8)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

死后胃内容物因受腐败气体的压迫,从食管经口鼻排出,称为死后呕吐(postmortem vomiting)。当腹腔内的腐败气体使膈肌上升而压迫肺时,可使积聚在气管、支气管腔内的腐败血性液体自口鼻溢出。这种现象不要误认为是急性中毒、损伤或某些疾病所致的出血。

(9)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

腹腔内大量腐败气体压迫骨盆底时,可使直肠中的粪便排出、肛门脱垂,也可使妇女子宫、阴道脱垂。孕妇死后,胎儿因受腹腔内腐败气体压迫通过阴道而被压出尸体外,称为死后分娩(postmortem delivery)。

腐败的法医学意义可根据尸体腐败的发生、发展程度推测死后经过的大致时间;同时,要认识各种腐败现象,避免将其误诊为生前疾病和损伤。

2.霉尸

尸体被置于适宜真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中,在尸体裸露部位或裸体的全身表面滋生一层白色或灰绿色的霉斑或霉丝,称霉尸(molded cadaver)(图2-9)。霉斑开始多见于颜面部的眼、鼻、口腔、口唇周围以及颈部和腹股沟等处,以后逐渐向全身扩散。有时内部器官组织也可形成。

图2-9 霉尸

根据霉尸可以推测尸体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案情分析;认识霉尸变化,尸检时注意与某些损伤和疾病相鉴别。

3.白骨化

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的现象,称为白骨化(skeletonized remains)(图2-10)。尸体白骨化的时间主要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暴露于空气中的成人尸体白骨化,在夏季需2~4周以上,春秋季为5~6周,冬季则需数月以上。埋于泥土中的尸体,一般3~4年发生白骨化。

图2-10 白骨化

尸体白骨化虽可破坏尸体软组织和器官的病变与损伤,但尸骨上的损伤痕迹有些可长期保存;某些毒物(如重金属毒物)在骨髓或骨质内可长久保存,仍可进行毒物检验;白骨化时间不长的骨髓可用于硅藻检查;骨骼在个人识别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存型尸体现象

尸体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腐败过程中断,软组织免于崩解破坏而被不同程度地保留下来,称为保存型尸体(preserved corpse),如干尸、尸蜡等。

1.干尸

当尸体处于干燥、通风、温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或尸体周围有吸水物(如石灰、香灰等)时,尸体因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为干尸,也称木乃伊(mummy)(图2-11)。全世界凡干旱沙漠地区,较多发现干尸。干尸的外形干瘪,体积缩小,体重明显减轻;皮肤和软组织干燥、皱缩、变硬,呈灰色、浅棕色或暗褐色;内部器官干燥、变硬、包膜皱缩、体积缩小。干尸可能保持生前的某些损伤,如索沟、刺创、骨折等,有助于揭露犯罪和分析死因;干尸还可能保持某些个人特征,有助于追查尸源和个人识别;干尸可能保存生前的某些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风湿小结、结核结节、寄生虫卵等,对分析死者生前健康状况和死亡原因具有一定意义。

图2-11 木乃伊(干尸)

2.尸蜡

长期埋于湿土或浸于水中的尸体,皮下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蜡样物质而使尸体部分或全部被保存,称为尸蜡(adipocere)(图2-12)。尸蜡一般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坚实的脂蜡样物,触之有油腻感,可以压陷,脆而易碎。尸蜡较少见,多为局部性,全身性尸蜡罕见。尸蜡可能保存某些生前损伤痕迹,如索沟、扼痕和骨折等,对揭露犯罪、分析死因有一定意义。还有助于进行个人识别、查找尸源,以及推测尸体埋葬地点、埋葬时间等。

图2-12 尸蜡

3.泥炭鞣尸

处于酸性土壤或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鞣酸和多种腐植酸等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肌肉与其他组织脱水,骨骼、牙齿脱钙,变成体积小、重量轻、易弯曲的软尸,称为泥炭鞣尸(cadaver tanned in peat bog)。泥炭鞣尸是一种很少见的保存型尸体,可保持某些生前损伤的痕迹,对分析死因和案件性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特殊型古尸

葬于特制棺墓的年代久远的保存型尸体称为特殊型古尸(the ancient corpse)。我国近年来出土了不少古尸,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古尸、湖北江陵的两具西汉古尸和2002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出土的双龙汉代女尸最具代表性。古尸对研究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及人类文明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其他尸体变化

人死后,尸体除死后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形成上述的尸体现象外,还可能会遭受其他一些外在因素(如动物、昆虫)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作用,造成尸体不完整。

1.动物对尸体的毁坏

能毁坏尸体的动物主要是鼠、犬、豺狼、鸟类、水族动物和各种昆虫。

(1)鼠类动物体积小、活动灵活,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可能对尸体造成损害。鼠咬食尸体多见于鼻尖、口唇、耳廓和其他暴露部位;如系裸尸,也可在胸、腹部。咬伤处有锯齿状小齿痕,创缘不规则,创口小而浅表,多个创腔的深浅基本一致,现场可发现鼠迹、鼠粪等。

(2)犬、狼类动物咬食尸体时破坏性较大,轻者呈花环状擦伤或较浅的创伤,重则肢体离断。尸表可见犬爪搔痕及创口,创口大小不一,创面、创缘不整齐,呈撕裂状;肢体离断断面可有血管游离,骨断端可留有齿痕,有时断端较整齐需与砍创相鉴别;若胸、腹腔被咬破,则内部器官可缺失;现场和尸体上可发现犬毛和犬足痕迹,周围可有被拖散的组织碎块。

(3)鸟类动物对尸体的毁坏主要是嗜食尸体,造成皮肤肌肉缺损,有的甚至食光全部组织。如我国西藏地区的天葬,实际上就是让成群的飞雕食光尸体的组织。由于鸟的种类不同,其喙长短各异,故造成的创面粗糙不平,大小、深浅不一,创缘不整齐,可见被撕扯痕迹,严重时体表软组织和内部器官可同时受到毁坏,甚或造成“白骨化”。

(4)水族类动物中的各种鱼类都可能破坏水中尸体。损伤多位于身体突出的部位,常常先噬食软组织,导致耳、鼻、口唇缺失,破坏面部特征;有时可严重破坏躯干和四肢的软组织,仅剩下骨骼;大的鱼类可以破坏肢体,鲨鱼甚至可吞没全尸。

(5)其他动物,如虎豹、野猪、狐狸、蟹、虾、水蚤及其他动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毁坏尸体。

2.死后人为现象(postmortem artifacts)

指由于人为因素对尸体的作用造成尸体破坏或其他改变。常见的死后人为现象有以下几种:

(1)抢救过程中对尸体的损伤:

严格说此种损伤多属濒死期的损伤,如濒死期时抢救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可造成肋骨或胸骨骨折、胃内容物反流并进入呼吸道,这些情况常导致对死因发生争议。

(2)搬运尸体过程中所致损伤:

搬运尸体动作过大时可造成颈椎骨折、头部损伤、长骨骨折等,拖拉尸体时可形成死后表皮剥脱等。

(3)罪犯:

为了干扰侦破也可能对尸体进行破坏,常见的有碎尸、焚尸、毁容、腐蚀尸体等。应注意进行个人识别,区别生前伤和死后伤。

死后人为现象在法医病理学实践工作中较常见,容易被误认为生前损伤或病变,或因正常组织形态、结构的损伤和破坏,影响观察与诊断。因此,鉴别这些死后人为现象极为重要,工作中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对尸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