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恶性肿瘤营养治疗通路专家共识(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循证共识的制定

一、背景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一项大样本临床调查报告(n=15 112)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7% [1]。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对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敏感性下降,进而造成不良临床结局,如并发症发生及死亡风险上升,住院时间延长、再住院频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因此近年来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成为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营养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明确提出:营养治疗应该成为肿瘤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
营养不良的规范治疗应该遵循五阶梯治疗原则 [2],即随患者营养不良程度由轻到重、实际进食量由多到少,营养治疗应依次选择营养教育、饮食+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全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营养治疗的通路包括鼻胃、鼻肠、造口、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置管方式。然而,由于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很多常规操作方式并不适用,如营养不良性水肿或癌性胸水/腹水可能给穿刺、置管带来困难,肿瘤恶病质可能导致患者置管困难、严重消化吸收不良等,肿瘤组织的增生/压迫/浸润、手术引起的解剖结构改变、放疗引起的黏膜损伤、化疗药物对食物消化吸收代谢的不良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无法经正常途径进食或置管。另外,如果穿刺、置管部位是位于病变器官或其邻近组织,某些常规操作方法可能会引起肿瘤细胞的播散。因此,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通路的建立原则与操作方法与非肿瘤患者的不尽相同,临床医师应该重视这一特殊性,并努力为肿瘤患者建立最适宜的营养治疗通路。
目前国内外尚未发布专门针对恶性肿瘤营养治疗通路制定的指南、共识。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恶性肿瘤营养治疗通路建立的重视程度、规范恶性肿瘤营养通路的建立,更好地发挥建立营养治疗通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营养通路学组结合国内外现有证据和临床经验,特制定本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