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概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中国公共卫生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公共卫生发展简史

一、公共卫生的起源

公共卫生以预防医学知识为基础,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医学关注疾病,关注病人的诊疗与康复。有文字描述人类的历史,就有对疾病的记载。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疾病往往被认为是天意、命运与道德的结果,将疾病与罪恶心混在一起讨论。对疾病的医治和巫术与宗教分不开,乃至至今我们还称医学为“圣殿”。
被称为现代医学的奠基人,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对疾病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他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黏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从而改变了当时医学中以巫术和宗教为根据的观念,主张在治疗病人的同时关注病人的个体特征、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病原微生物的发现,推动了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将医学带进了科学的领域。意大利的医生Francastoro(1483—1553)提出疾病种子(spores of disease)的概念,认为疾病是由外部的因素即疾病种子引起,可有直接与间接传播途径。奥地利Plenciz(1705—1786)则主张疾病的病因是一种活的物体,每种传染病都由独特的活物体所引起。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创制了一架能放大266倍的原始显微镜,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诗人师道南在《天愚集》中描述了鼠疫猖獗流行的凄惨景况,同时也指出了鼠疫的流行环节。《天愚集》的鼠死行篇中写道:“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乌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这是描写1792—1793年(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鼠疫流行时纷纷死人的惨状。
早在明代的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中已经指出,对病人的衣服蒸过再穿就不会感染疾病,表明那时候已有消毒的记载。大量文字记载,我国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已经广泛使用,并先后传至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国家。
由此可见,公共卫生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是人类长期与疾病抗争形成的一门科学与艺术。而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法中也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公共卫生发展到今天,人们的需求也逐渐从“预防疾病”向“促进健康”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