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精神卫生和心理干预
一、围手术期精神卫生
健康人转换为“病人角色”后,普遍会因疾病折磨、新人际关系和环境陌生等因素产生心活动,影响其生活质量。多数病人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甚至出现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
二、围手术期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一种专门针对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其作用机制是分析病人心理活动规律、反应特征,并对其心理活动采取干预措施影响其认知、感受,以此改善病人心理状态与行为活动,帮助其适应医疗环境与新人际关系,为其提供有益于康复与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的作用意义如下:
1.解除病人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增强其治愈信心;
2.帮助病人早期适应新的角色、环境等;
3.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医患关系,可帮助其适应新环境。心理护理不仅利于病人康复,还可提升护理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
术前心理干预
麻醉和手术前病人的心态复杂并且多变,故在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最为重要。应采取支持性心理干预,包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的改善等。
1.认知干预
(1)针对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不恰当认识做好解释工作,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麻醉和手术的必要性,现代麻醉和手术的安全保障,使病人对其有比较科学、客观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手术,使病人接受相应的术前教育,消除疑虑,稳定情绪。手术后可能留有鼻胃管、引流管、导尿管时,应向病人说明。
(3)针对围手术期所担心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并灵活应用规范化语言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
(4)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保持医患沟通的有效性,从而减轻和消除病人因认知缺乏或异常导致的心理问题,培养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易感性和依从性,保证术前良好的情绪和睡眠。
2.情绪干预
主要是情绪支持。对病人术前的焦虑给予同情、理解、鼓励和安慰,向病人讲解情绪与疾病及其所产生症状的关系,让其了解负性情绪的不良影响,帮助缓解压力,逐渐恢复心理平衡,同时强化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3.行为干预
针对不同手术,使病人在术前接受相关教育,从各方面学习适应麻醉和手术。告知麻醉后即使有头痛、恶心等不适也很短暂;行放松训练,并教会病人行为应对的一些具体方法,如深呼吸、肌肉放松、咳嗽等,应对疼痛和不适。
4.示范疗法
请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现身说法,互相交流,使病人消除术前恐惧。
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麻醉和手术对每一位病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由于对麻醉和手术的意义、目的和预后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及担心麻醉和手术医师的技术等,几乎所有病人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焦虑和恐惧都可影响病人的痛阈,以至轻微的疼痛即可引起剧烈的反应。心理干预能降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据观察,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与病人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调节病人的心理环境,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痛阈,并可有效调节围手术期病人的应激水平,促进术后心理和生理康复。
三、常见心理障碍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一)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GAD)、惊恐障碍等,其中以GAD最为常见,常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口干、排尿困难、厌食恶心、便秘等)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而且给病人的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
多数病人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甚至出现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对已罹患焦虑症的病人影响更大,围手术期不当的处理可能会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
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焦虑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等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焦虑作用,但该类药物易导致困倦、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易形成依赖、耐受、停药反应等,使用受到限制,临床中常短期应用。多项研究表明,多种抗抑郁药(米氮平、文拉法辛、舍曲林等)对焦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病人不会形成依赖,可以长期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作为增效剂改善焦虑症病人的症状具有一定的争议,有待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证实。
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后现代主义疗法、家庭疗法、森田疗法、团体治疗等。研究证明,在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GAD治疗有效性证据最充分的心理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生活的满意度,对于焦虑症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因此,对于术前评估罹患焦虑症病人可采取认知行为治疗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能较大限度缓解病人焦虑及紧张情绪,方便加速康复外科各项措施的执行及手术的顺利开展。
(二)抑郁症
抑郁症状(depression)为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WHO最新统计全球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患病率达12.8%,并预计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位医疗疾患。抑郁症不仅使病人健康受到损害,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抑郁症的发病与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事件和应激等因素有关。抑郁症的病因不清楚,发病机制复杂。随着基因组学、脑影像学、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2010年《自然》杂志主编Philip Campbel提出抑郁症是脑部发育性疾病,药物治疗仍然是当前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尽管第三、四代抗抑郁药有更高的治疗缓解率、更好的耐受性而成为一线抗抑郁药物,而且对中、重度抑郁症也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目前一线抗抑郁药物的治愈率仅为30%,导致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
症状的复燃和复发是抑郁症的病程特征,抑郁症状复燃和复发的原因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种原因,因此,心理治疗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循证研究证实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抑郁症治疗有效,同时,大量证据显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合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抑郁症状及其预后。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如精神分析、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治疗以及团体治疗等。
四、外科术后精神和认知障碍的处理
(一)术后谵妄
外科病人急性精神障碍系指术前或伤前无精神异常的病人在严重创伤或外科手术后数天内所出现的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精神障碍常发生在创伤、手术后第1~3天,多出现于夜间,有夜晚加重、早晨缓解的特点,通常持续1~2天。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幻觉、迫害妄想及兴奋状态,常伴有躁狂和恐惧行为。近年来国内报道有增多趋势。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龄、疼痛、严重创伤、大量失血及大手术和麻醉打击、术中或术后发生血压波动和缺氧、术前或伤前心理因素等是外科病人急性精神障碍的重要诱发因素。临床观察发现,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发生精神障碍者较多,推测监护室的环境对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外科病人在严重外伤或接受大手术后,通常会出现类固醇、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代谢异常和酸碱平衡失调,这些改变可引起脑代谢和神经递质传递的广泛而可逆的变化。中枢胆碱能通路涉及注意、记忆和睡眠的调节机制,对代谢障碍和中毒损害高度敏感,胆碱能神经递质功能减退,可能是谵妄发展的最终共同通路。此外,本文中,胃癌、结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病变病人占有较大比例,分析其原因,考虑这些病人术前或术后常伴有营养不良(如白蛋白降低、贫血等)和代谢、酸碱平衡紊乱,增加了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危险性,而既往研究显示术后某些药物如奥美拉唑、复合氨基酸等的使用也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病人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
在对该类病人的诊治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关键是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临床上出现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幻觉、迫害妄想及兴奋状态,常伴有躁狂和恐惧行为者要高度怀疑该综合征的可能,在除外颅脑疾病、颅脑损伤及中毒性、代谢性疾病等类似情况后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一般性治疗如吸氧,补充能量和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保持循环稳定;充分镇痛及镇静。治疗过程中,笔者还体会到轻症病人针对兴奋状态采取静脉给药或肌内注射方式给药即可,常用药物有氟哌啶醇、异丙酚、地西泮等。氟哌啶醇效果良好,对心肺肝肾功能影响小,对老年病人、心肺功能较差者尤为适宜,较大剂量使用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可以给予面罩吸氧。重症病人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辅以芬太尼静脉给药优于芬太尼静脉给药或阿片类药物肌内注射方式给药,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应激和外周病灶刺激产生的应激所导致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在外科病人急性精神障碍的康复期都有共同的反应特点,如病人多考虑康复后社会适应、工作能力变化、生活功能锻炼等问题。这类心理反应的发生与病前个性特性、伤残程度、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有关。伤残程度严重、影响功能活动明显者,病后适应也较困难。一般面部伤残和肢体功能的受损对心理影响最为明显。对这类病人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所有病人都应该接受心理治疗直至症状控制1周。围手术期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是预防该综合征的有力措施。总之,提高对PTSD和POP的认识,对高危病人及时行心理干预,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二)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是指重症疾病病人转出ICU后,在认知、心理和生理方面新出现或加重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并且这些障碍在出院后持续影响病人。该定义最早于2010年由美国危重症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在全球危重症会议上提出。
认知障碍是ICU转出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ICU期间的急性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谵妄,如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谵妄发生率更是超过80%。2013年SCCM公布的《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和谵妄处理指南》指出,ICU期间发生谵妄与ICU成年病人转出后发生的认知障碍相关,而谵妄会增加ICU成年病人的病死率、延长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ICU转出病人的心理障碍症状普遍存在,55%的ICU转出病人会出现PTSD、焦虑、抑郁等症状。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再度体验创伤,存在幻觉、错觉或妄想。抑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遇事冷漠,通常与其他症状并存,发生率为28%~46%,为非ICU住院病人的2~4倍,尤其是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延长的病人。焦虑症状表现为忧虑、烦躁、肌张力增高、恐惧等,即使在镇静剂和止痛药物使用的情况下仍会感到焦虑。
疾病因素是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关键因素,包括先前病史与ICU期间的疾病,包括: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器官衰竭、ICU期间糖代谢异常、低氧血症、低血压等都会使病人产生幻觉、梦魇甚至谵妄。ICU期间的治疗因素也会存在影响:①药物因素:麻醉、镇静、止痛药、组胺受体阻滞剂、呋塞米等药物有降低脑部血供、中枢抗胆碱能作用,促进谵妄的发生。②其他因素:日夜颠倒、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期卧床与制动、肺功能长时间受损、噪音、灯光、频繁的护理操作、无法交流等众多压力与刺激,促使病人产生一系列急性心理应激反应,是早期心理障碍的表现。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引导病人正确认知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疗法。认知疗法高度重视病人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通过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消除或减轻病人对疾病及其预后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缓解病人精神紧张的水平。在病人进入ICU治疗前简要介绍ICU的环境、仪器设备、人员配备、探视制度及入住所需的生活用品,可以使病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病人恐惧和焦虑情绪。同时,对ICU住院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病率。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求状况,了解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原因和病人社会及家庭支持状况,给予病人心理暗示、行为矫正。
另外一些行为干预措施,如保护性约束、前期行为指导(床上大小便的指导、非语言性沟通方式学习、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鼓励并协助病人床上料理个人生活,对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亦有帮助。
(简志祥 卢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