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颅骨的解剖
一、颅的组成
颅骨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共23块,一般以通过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分界线(图1-2-1)。
图1-2-1 颅骨前面观(A)、侧面观(B)及上面观(C)
1.额骨 2.鼻骨 3.泪骨 4.颧骨 5.上颌骨 6.下颌骨 7.下鼻甲 8.中鼻甲 9.眶下孔 10.眶下裂 11.眶上裂 12.枕骨13.人字缝 14.顶骨 15.冠状缝 16.翼点 17.蝶骨大翼 18.颞骨 19.内耳门 20.茎突 21.乳突 22.矢状缝 23.顶骨孔
(一)脑颅
位于颅的后上部,共有8块,共同构成颅腔,包括:
1.1块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部,构成颅盖和颅底的前部,其前下部的含气空腔为额窦。
2.2块顶骨
位于颅盖中部,为外凸内凹的扁骨。
3.1块枕骨
位于颅的后下部,其前下部为枕骨大孔。
4.2块颞骨
位于颅的两侧,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根据其临床应用可分为四个部分:①鳞部:位于外耳门前上方,呈鳞片状,构成颅骨穹窿外侧及部分外耳道,其前下份有向前突出的突起,为颧突;②乳突部:位于颞骨后部,呈乳状突出,向下伸展构成乳突尖部;③鼓部:为卷曲的骨板,围绕于外耳门的前下部;④岩部:又称椎体,位于外耳门内侧,尖端指向前内,位于蝶骨与枕骨之间,岩部后面中央处有内耳门。由内耳孔向外侧伸展的长约1cm的骨性管道为内耳道,宽3~10mm。
5.1块蝶骨
位于颅底的中央,其中部为蝶骨体,其内的含气空腔为蝶窦,蝶骨大翼根部由前向后依次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6.1块筛骨
位于颅底的前部,参与构成颅底、鼻腔和眶,筛骨两侧为筛骨迷路,其内的蜂窝状小房称筛窦。约在新生儿第8周时出现顶骨隆起,顶骨的骨化是在骨膜上从一个中心开始向周围扩展。
正常颅盖骨厚度的变异较大,随年龄和部位的不同而异。儿童的颅盖骨较薄,成年人较厚。枕骨内外粗隆、额骨眉嵴、矢状缝和冠状缝/人字缝相交处,都明显增厚。颅板较薄的区域以颞骨鳞部和枕骨鳞部最为明显,此外,还包括额骨的垂直部和顶骨的上外方。骨板的结构分为三层,外层为外骨板,内层为内骨板,二者均为骨密质,二者之间为板障,为骨松质,内含红骨髓和板障静脉。板障较丰富时,可以造成颅骨颗粒状阴影,顶部较为明显。
(二)面颅
位于颅的前下部,共有15块,共同构成眶、骨性鼻腔和口腔,包括:
1.2块鼻骨
位于两上颌骨之间前部,构成鼻背,为成对的不规则骨板,两侧大致对称,可分为两面四缘:上缘与额骨鼻突相连,形成鼻额缝;内缘与对侧鼻骨相连,形成鼻骨间缝;外缘连于上颌骨的额突,形成鼻上颌缝;下缘以软组织与鼻外侧软骨相连;内面有筛骨沟,内有筛前神经鼻外支通过;后面以鼻骨嵴同筛骨正中板相连。鼻骨上部窄且厚,下部宽且薄,因此骨折多发生于其下1/3处。鼻骨骨折时可有错位或变形,尤其应注意有无鼻额缝、鼻颌缝分离。鼻骨的中下部有一小孔,为鼻骨孔,内有鼻外动、静脉及鼻外神经通过。
2.1对泪骨
位于两眶的内侧壁的前部。
3.2块腭骨
位于上颌骨后方。
4.1对下鼻甲
位于鼻腔外侧壁下部。
5.2块颧骨
位于眶的外下上方,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
6.1对上颌骨
位于面颅的中央,与下颌骨相对应,参与构成鼻腔外侧壁、口腔顶级眶下壁的大部分,上颌骨体内的含气空腔为上颌窦。
7.1块犁骨
位于鼻腔正中的后下部,参与构成鼻中隔后下份。
8.1块舌骨
位于喉上方,呈蹄铁形。
9.1块下颌骨
位于面部的前下份,呈马蹄形,分为一体和两支(图1-2-2)。下颌体凸向前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下缘为下颌底。外面前方正中的突起为颏隆凸,前外侧面上有颏孔,约对第2前磨牙根处。下颌支为下颌体伸向后上方的骨板,末端可见两个突起,前方为冠突,后方为髁突,其间有下颌切迹。髁突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相关节。下颌支与下颌底相交处为下颌角。下颌支的内面中央有下颌孔,其与下颌管相通。下颌支后下份的内外面分别为翼肌粗隆和咬肌粗隆。
图1-2-2 下颌骨的解剖
1.下颌颈 2.髁突 3.下颌切迹 4.冠突 5.下颌支 6.咬肌粗隆 7.斜线 8.下颌体 9.颏孔 10.下颌底 11.颏隆凸 12.牙槽弓 13.下颌角 14.翼肌粗隆 15.下颌孔 16.翼肌凹 17.下颌头
二、穹窿部颅骨的影像解剖
颅顶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各骨之间有缝相连,包括:冠状缝,位于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矢状缝,位于两侧顶骨之间;人字缝,位于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正常人颅缝一般30岁以后逐渐融合,颅缝宽度成人单侧距离超过1.5mm或两侧颅缝对比宽度相差1mm以上,儿童颅缝超过2mm以上者即有诊断意义。沿颅顶内面的正中线处有上矢状沟,沟两侧有许多颗粒小凹。在矢状缝中后部两侧常有顶孔,有导静脉通过。X线平片上,颅骨外板的颅缝主要表现为锯齿状密度减低影,内板的颅缝则表现为线形密度减低影。CT上颅缝表现为横贯颅骨内外板的线状透亮线;MRI上则表现为横贯板障的线形无信号影。颅的后面观可见人字缝、两侧部分顶骨、枕鳞和两侧颞骨的乳突。枕骨中部最为突出的部分为枕外隆凸。乳突和枕外隆凸均为重要的体表骨性标志。颅缝的闭合顺序:往往是矢状缝最先闭合,再依此为冠状缝、鳞状缝、人字缝和枕骨乳突缝,也可见终身不闭合者。颅骨内板可见脑回压迹,在平片上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压迹之间界以密度较高的骨嵴,压迹与大脑半球脑回的走行方向一致,而骨嵴则与脑回间沟相对应。
三、颅底分区与重要结构
颅底内外面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连通颅腔内外的孔裂甚多(图1-2-3),其内分别走行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该处的解剖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
(一)颅前窝
由额骨、筛骨和蝶骨小翼共同构成,位置最高,其后方以蝶骨小翼后缘为界与颅中窝相隔。在颅前窝的正中央前方为鸡冠,两侧是有许多筛孔的筛板,筛孔为嗅丝所通过。颅前窝的底由菲薄的额骨眶板和筛骨骨板构成,因此颅前窝骨折多发生于此。
图1-2-3 颅底内面观(A)及下面观(B)
1.颅前窝 2.筛孔 3.蝶骨小翼 4.视神经管 5.圆孔 6.卵圆孔 7棘孔8.颅中窝 9.颈静脉孔 10.枕骨大孔 11.颅后窝 12.枕内隆凸 13.横窦沟 14.乙状窦沟 15.三叉神经压迹 16.舌下神经管 17.破裂孔 18.鞍背19.垂体窝 20.蝶骨大翼 21.切牙孔 22.腭大孔 23.犁骨 24.外耳门25.茎乳孔 26.髁管 27.枕外隆凸 28.上项线 29.下项线 30.枕髁31.咽结节 32.乳突 33.下颌窝 34.翼窝 35.鼻后孔
(二)颅中窝
位置低于颅前窝,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岩部、颞骨鳞部以及顶骨前下部共同构成,以两侧颞骨岩部的上缘和鞍背与颅后窝为界。颅中窝中央有垂体窝,内容纳垂体。蝶鞍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根据前、后床突间距的不同,蝶鞍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放型(39%),间距大于5mm;闭锁型(21%),间距小于2mm;半开放型(40%),间距介于2~5mm之间,此分型与蝶窦的发育程度有关。国人蝶鞍的前后径为11~12mm,深度为6~9mm,鞍底横径为14~15mm。垂体如发生病变时,鞍底骨质可较早变化。蝶窦在新生儿时仅为一个小腔,到青春期后完全发育,其形态及大小变异较大。根据蝶窦其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个类型:硬化型(2.5%),蝶窦未发育或较小,此型不适合经蝶骨的垂体手术;鞍前型(15%),蝶窦仅部分气化,窦后壁位于蝶鞍前方,手术有一定的困难;鞍型(75%~86%),蝶窦气化充分,自前、下、后三方呈半弧形包绕蝶鞍,非常适合经蝶骨的垂体手术。
垂体窝的两侧由前向后分布有视神经管、颈动脉沟和破裂孔。颅中窝的两侧部有眶上裂,向前通眶,其内有神经和血管通过。在蝶骨大翼的内侧份,由前向后依次分布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进入颅腔的通道。
(三)颅后窝
位置最低且最大,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颅后窝中央部有巨大的枕骨大孔,其前上方为斜坡。在枕骨外侧部可见舌下神经管内口,通舌下神经管,内有舌下神经通过。颅后窝的后壁上可见枕内隆凸,为十字形的隆起。枕骨大孔外侧有颈静脉孔,其内的乙状窦出颅后延续为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内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通过。颅中窝前外侧壁为颞骨岩部,其中央为内耳门,其内有面神经与位听神经经通过。颅底主要孔裂的位置及其内穿行的结构见表1-2-1。
表1-2-1 颅底主要孔裂的位置及其内穿行的结构
四、鼻窦、鼻腔、眼眶及耳的骨性构成
(一)鼻窦
鼻窦为与鼻腔相交通的含气空腔。根据其开口位置分为前、后两组:前组开口于中鼻道,包括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后组开口于上鼻道,包括蝶窦和后组筛窦。所有鼻窦于20岁左右发育完全。
1.额窦
2~3岁开始发育,至6~7岁时X线上可见,位于额骨内外板之间,鼻根部的上方,眼眶的内上侧,呈扇形。两侧额窦可不对称,甚至一侧或两侧均可缺如;由于外板的厚度不一致,两侧的透光度也可不同。在儿童期额窦同其他鼻窦一样,X线上常显影模糊,轮廓不清,因此应注意避免误诊为鼻窦炎。
2.上颌窦
出生时即可发育,至2~3岁时X线上可见,呈倒置三角形,它有五个骨性的壁:①内侧壁:相对于鼻腔的外侧壁,上半部前半为骨性,后半由黏膜构成,并有窦腔的开口;②前壁:即上颌骨的面壁;③后壁:自前外向后内倾斜,其后为翼腭窝;④顶壁:即眶的底壁;⑤底壁:由上颌骨齿槽突构成。
3.筛窦
出生时即可发育,至4~5岁时X线上可见,左右各有10个小房。在柯氏位上,前后组筛窦重叠;在瓦氏位上,前组筛窦位置较高,而后组筛窦则投影较低,重叠于鼻腔与上颌窦的内上部。正常筛窦透光度高于眼眶,筛窦外侧壁为筛骨纸样板,影像上呈纵行或斜行的2~3条白线样影:一般内侧一条为前组筛窦骨壁,外侧一条为后组筛窦骨壁。
4.蝶窦:
一般2~3岁发育,3岁后X线上可见。其顶壁为鞍底,底部为鼻咽的顶部,外侧壁为颅中窝的一部分,与海绵窦、颈内动脉颅内段、眼动脉、Ⅱ~Ⅵ脑神经相毗邻。蝶窦两侧亦不对称,窦腔内可有不完全间隔。
鼻窦疾病常用的X线检查投照位置包括:
(1)柯氏(Caldwell)位:
又称鼻颌位或后前23°位。额窦显示最佳,其次为筛窦(尤其前组)。蝶窦与筛窦蜂窝相重叠,上颌窦与颞骨岩部相重叠,故显示欠佳。眼眶正位也常用此位置。
(2)瓦氏(Walter)位:
又称37°正位,即听眦线与台面呈37°(图1-2-4),此位置下两侧上颌窦投照显示最佳,一般内侧透亮度高而外侧透亮度低。如应用张口位投照时,蝶窦可于口内显示,圆孔可投影于上颌窦内侧。
(3)侧位:
可显示各鼻窦,但主要用于观察蝶窦和额窦,也可用于观察鼻骨、翼腭窝、蝶鞍等。
(4)颅底位:
主要用于观察蝶窦和后组筛窦,还可同时显示上颌窦的前壁、内侧壁和后壁。
图1-2-4 鼻窦瓦氏位片
1.额窦 2.眼眶 3.前组筛窦 4.上颌窦
(二)骨性鼻腔
骨性鼻腔为一不规则的空腔,位于面颅的中央部,上方为颅腔,下方为口腔,两侧为筛窦、筛窦和眶,后方开口于后鼻孔,前方开口于梨状孔(图1-2-5)。骨性鼻腔被骨鼻中隔(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分为左右两半,鼻腔的顶为筛骨的筛板,经筛孔通颅前窝;底为骨腭,其正中缝前端有切牙孔;外侧壁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分别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下鼻道有鼻泪管的开口。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体之间的狭小间隙为蝶筛隐窝,是蝶窦的开口处。
图1-2-5 骨性鼻腔的解剖
1.额窦 2.筛板 3.筛骨垂直板 4.犁骨 5.骨腭 6.蝶窦 7.上鼻甲8.上鼻道 9.中鼻甲 10.中鼻道 11.下鼻甲 12.下鼻道 13.蝶筛隐窝
(三)眼眶
眼眶为尖向后内、口朝前外的锥形腔隙,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由额骨、上颌骨、筛骨、蝶骨、泪骨、颧骨和颚骨共七块骨构成(图1-2-6),分为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
图1-2-6 眶的解剖
1.眶上孔或切迹 2.视神经管 3.筛骨 4.泪骨 5.泪囊窝6.眶下孔 7.眶下沟 8.眶下裂 9.颧骨 10.蝶骨大翼11.眶上裂 12.泪腺窝
1.上壁或眶顶
由额骨眶板和蝶骨小翼构成,眶口的上缘称眶上缘,其内、中1/3交界处有眶上孔(也可为眶切迹)。
2.下壁或眶底
由上颌骨眶突、颧骨和颚骨眶板构成。内侧有鼻泪管的开口,底部的浅沟称眶下沟,内有眶下动脉及眶下神经走行;沟的前端贯穿骨质,形成眶下管,管口开口于上颌骨前面的眶下孔。
3.内侧壁
前部由上颌骨额突、泪骨构成,后部有筛骨纸版和蝶骨体构成。框内壁投影呈两至三条细白线影,一般外侧一条为后筛窦纸版投影,内侧一条为泪嵴或前筛窦纸版的投影。
4.外侧壁
前部有额骨眶突和颧骨构成,后部由蝶骨大翼构成,外侧壁与下壁间有眶下裂,向后通颞下窝和翼腭窝,裂的外侧有斜行的无名线或称为眶斜线。外侧壁和眶上壁交界处后份的裂隙为眶上裂,向后通颅中窝。眶内主要的裂隙或孔的位置及穿行结构见表1-2-2。眶尖指向后内,附近有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视神经管长4~8mm,其内侧壁为蝶窦,下方为眶下裂。其内上缘至外下缘的连线称甲径,长4.8~4.9mm;甲径的垂线称乙径,长5.2~5.3mm。视神经孔内走行视神经和眼动脉。如眼动脉走行于视神经孔下方的一个独立的小孔,或两孔相连呈“8”字形,均为正常变异。在眼眶斜位片上较常见的假孔为前床突气房,投影与视神经孔的外上方。
表1-2-2 眶内主要孔裂的位置及其内穿行的结构
(四)耳
耳的解剖主要分三部分:
1.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后者为自耳廓至骨膜间的管道,长2.5~3.5cm,其中软骨部分占外1/3,骨性部分占内2/3。
2.中耳
包括骨膜、鼓室、咽鼓管和窦部。
(1)骨膜:
位于外耳与中耳之间,分为两部分:上1/4为松弛部,下3/4为紧张部。
(2)鼓室:
即中耳腔,位于骨膜与内耳之间,上下和前后径各约15mm,左右径为5~6mm,容积为1~3ml。鼓室向前经咽鼓管通咽,向后经鼓窦通乳突气房。以骨膜上下缘为界,其可分为上鼓室、中鼓室和下鼓室。鼓室的六个壁分别为:①上壁:即鼓室盖,为一薄层骨板;②下壁:又称颈静脉壁;③前壁:又称颈动脉壁;④后壁:又称乳突壁;⑤外侧壁:又称骨膜壁;⑥内侧壁:又称迷路壁,其近中央的隆起处称鼓岬,其后上方的卵圆形孔为前庭窗,岬后下方的圆形开口称蜗窗。前庭窗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内有面神经通过。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分别为锤骨、砧骨和镫骨。
(3)咽鼓管:
为连接鼓室和咽腔的通道,长3.5~4cm,鼓口高于咽口约2~2.5cm。
(4)鼓窦:
又称乳突窦,为鼓室后上方的一个含气空腔。其大小约6mm×10mm,入口宽1~3mm。乳突气房的发育多在6个月后开始,一般在1岁左右在X线上可见,5~6岁时整个乳突内被含气小房充满,与成人相接近。乳突的气化分为四型:①气化型:气化良好,X线表现为广泛蜂窝状,间隔较薄;②板障型:呈颅骨板障样,无蜂窝或由少量蜂窝;③硬化型:由致密骨构成,X线上密度极高,无蜂窝;④混合型。
3.内耳
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之内。外层为骨性结构,称骨迷路,内层称膜迷路,二者之间充满淋巴液。迷路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五、婴幼儿颅骨发育解剖
新生儿面颅的发育快于脑颅,新生儿出生时脑颅与面颅的比例约为8∶1,而在成年人约为4∶1;新生儿颅骨的长度与身长比约为1/4,而成年人该比例约为1/7。婴儿及幼儿的头围所占身体的比例大于成人。新生儿的头围大小约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加8cm,后半年增加3cm,第二年增加2cm,18岁时则可达53cm以上。
婴儿颅的骨化中心位于额结节、顶结节和枕鳞中央,因此颅顶呈“五角形”(图1-2-7)。新生儿颅骨之间的间隙大于成人,在一些部位这些间隙被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称为囟(图1-2-8)。新生儿头颅有四个主要的囟,位于顶骨的四角。前囟(额囟)最大,为一菱形的膜性区域,位于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之间;后囟(枕囟)为一三角形的膜性区域,位于两侧顶骨后上角与枕骨之间;在顶骨前下角与蝶骨之间的称前外侧囟(蝶囟);位于顶骨后下角的称后外侧囟(乳突囟)。除了上述主要的囟以外,还可出现四个副囟,即眉间囟、额中囟、顶间囟和小脑囟,这些副囟均位于中线上。后囟闭合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而前囟闭合较晚,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侧囟一般于生后2~24个月内闭合。前囟闭合过迟,可见于佝偻病等;而前囟闭合过早,多见于小头畸形。囟在闭合前,在X线上呈骨质缺损表现,尤其以前囟为著,前囟的前后径约4cm,宽约2.5cm。
图1-2-7 婴儿颅的上面观(A)及侧面观(B)
1.额骨 2.前囟 3.冠状缝 4.顶骨 5.矢状缝 6.后囟 7.人字缝 8.枕骨9.后外侧囟(乳突囟) 10.颞骨 11.前外侧囟(蝶囟)
图1-2-8 新生儿常见的囟与副囟示意图
1.眉间囟 2.额中囟 3.前囟 4.前外侧囟(蝶囟) 5.顶间囟6.后囟 7.后外侧囟(乳突囟) 8.小脑囟 9.枕骨 10.顶骨11.额骨
(孙 博 林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