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 衰弱、共病老年患者的综合管理一例
王秋梅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80岁,因 “间断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喘憋5天”于2010年10月入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示范病房。患者间断咳嗽、咳痰10年。2年前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病”。5天来咳黄黏痰,并有明显喘憋,夜间可平卧,否认发热。既往有 “高血压”10年,“冠心病”3年,“慢性肾功能不全”1年。无药物过敏史。吸烟50年·包。妻3年前因 “脑梗死”去世;无子女,现与侄子一起生活。
患者近1年来多室内活动,行走不稳,手杖助行;生活需家人照料;家属诉其记忆力差,曾走失;偶有尿便失禁。2天来答不切题、睡眠倒错、有幻觉,进食差,排尿排便正常。
用药史:不能管理用药,间断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依姆多)、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司匹林、叶酸、复方α-酮酸片(开同)和碳酸钙D3片(具体剂量不详)。
查体:BP 150/80mmHg,P 84次/分,RR 24次/分,S02 92%(室氧)。消瘦,BMI 15kg/m2,喘息貌,查体欠配合,答不切题,地点、人物和时间定向力障碍,计算力下降。双肺痰鸣音,呼气相延长,心音低,律齐。腹部(-)。下肢无水肿,四肢肌肉萎缩,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
辅助检查:胸部X线:肺气肿,右下肺多个小片状阴影,肺纹理粗重。CCr 30ml/min。
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4.慢性肾功能不全;5.谵妄;6.营养不良;7.痴呆?
治疗:控制肺部感染,营养支持,慢性肾衰的非透析替代治疗,以及冠心病二级预防。对于这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除了疾病治疗之外,通过全面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发现患者存在下列问题:
1.谵妄
患者有睡眠节律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有幻觉,定向力障碍,考虑存在谵妄,谵妄的发生考虑与基础神经系统功能衰退、低氧、感染、脱水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予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谵妄相关的认知行为治疗(纠正脱水、充分的营养支持、恢复定向力治疗等)。
2.痴呆
患者记忆力差,有走失史,不能管理自己用药,日常生活能力差,考虑可能存在痴呆,向家属交代,谵妄缓解后,再进行MMSE等评估,明确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并对患者家属进行痴呆患者日常生活照护相关宣教。
3.营养不良、肌少症、衰弱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BMI 15kg/m2,四肢肌肉萎缩,扶杖行走,考虑营养不良、骨骼肌减少和衰弱明确。在予口服营养剂补充的同时,要处理其他相关因素,如患者牙齿残缺,需要配义齿;患者不能做饭,甚至忘记按时进食,需要备餐和提醒用餐,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4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0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陪伴和照顾,保证日常生活和个人的基本需求能得到满足。
4.跌倒高风险
进行防跌倒宣教,适当锻炼,居住环境进行防跌倒改造。
5.多重用药
患者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但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不能管理用药;活动不便,不能自己去看病随诊和取药,向患者家属交代,需要照料者为患者提供相应帮助。
6.社会支持差
患者无子女,有一侄子但工作繁忙,不能照顾患者,鉴于患者有稳定的退休金,建议患者雇用居家护工或送长期照料机构养老。
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1年,患者营养状态改善,功能维持尚好,未再来急诊或住院。
【病例讨论】
随着增龄,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常有共病,衰弱(frailty)发生率逐渐增加,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残障,影响生活质量。本例患者即是一例高龄、衰弱、共病的个体,对其临床管理需要全面综合评估和管理。CGA是对老年人医学、心理和功能等多项目、多维度进行评估的诊断过程,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维护或改善功能状态的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或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CGA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CGA的内容:主要包括全面的医疗评估、躯体功能评估、认知和心理功能评估,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评估四个方面。
本例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损害等多种疾病,但患者未能全面、规律地应用药物治疗,存在用药管理不当问题。另外,患者有营养不良、记忆障碍、牙齿脱落、跌倒风险、尿失禁等老年常见问题(也称为老年综合征),这些问题常被误解为 “正常衰老现象”,但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也需要积极地处理。所以,衰弱、共病老年患者需要全面的医疗评估,既需要对所患的多种老年慢性疾病进行全面管理,又需要注重老年问题/综合征的筛查和管理。另外,多重用药管理也非常重要,是否存在该用的药未用、该停的药未停、处方瀑布等问题,需要评估和管理。
全面功能评估是对衰弱老年人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功能评估,可及时发现老年问题,并进行干预(康复、替代帮助)和预防不良影响的发生。例如该患者有基础的认知功能损害,可全面影响老年人的功能和生活质量,也是谵妄的高危因素,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重点生活照护和谵妄的预防。患者的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者,如得不到支持和帮助,其健康情况会持续恶化,医疗资源的使用明显增加;同样,如下降的视力和听力得不到纠正会使老年人行为退缩,脱离社会。认知和心理功能障碍,可全面影响老年人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所以,衰弱的老年人需要通过评估发现功能缺陷,可以进行针对性康复和(或)替代治疗,维持老年人的功能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社会支持系统和经济情况对衰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很重要。了解患者的居家环境及经济基础、照料者的负担情况,评估患者居家环境的活动安全性,制订合理可行的综合干预措施,明确可以照顾和帮助老年患者的人员等。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医疗目标和照顾方案等。
衰弱多病的老年人需要CGA,关于CGA的效果,不同研究间的结果存在差异,可能与采取的筛查干预方法和干预人群不同有关,这也使得不同的研究之间很难进行荟萃分析,但大多数研究结果提示CGA具有阳性的临床意义。对照性临床试验证实经过持续的CGA干预可减少入住护理机构、改善体能和智能状态、提高生存时间[2,3]。CGA现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除了老年科医师,其他专科医师如骨科[4]、肿瘤科[5],也越来越重视应用CGA。CGA并不增加医疗费用[6]。
总之,CGA是管理衰弱多病的老年人临床工作方法,是全面关注与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的所有问题,通过评估和干预,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目标是维持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躯体和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
刘晓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教授)
此例为老年科常见的患者,多种慢性病共存,入院后通过CGA对患者进行了医学问题、躯体功能、认知心理功能以及社会环境评估,发现患者在共病基础上同时存在多种老年综合征(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谵妄、认知功能障碍、尿便失禁、多重用药、跌倒高风险等),日常生活能力依赖,这些问题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更甚于慢性病。根据综合评估报告,对该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疾病和老年综合征 “全人”管理,维持并改善其功能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科医师应重视CGA在临床工作中的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Thomas VC,Williams TF.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Duthie.Practice of Geriatrics.4th ed.Chapter 4.An imprint of Elsevier by Saunders,2007.
2.Stuch AE,Siu AL,Wieland GD,etal.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on survival,residence,and function: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Lancet,1993,342:1032-1036.
3.Van Craen K,Braes T,Wellens N,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inpatient geriatric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uni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Geriatr Soc,2010,58(1):83-92.
4.Sletvold O,Helbostad JL,Thingstad P,et al.Effect of in-hospital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in older people with hip fracture.The protocol of the Trondheim Hip Fracture Trial.BMC Geriatr,2011,11:18.
5.Sumanta KP,Vani K,ArtiH.Evaluating the older patientwith cancer:understanding frailty and the geriatric assessment.A Cancer JClin,2010,60:120-132.
6.Phibbs CS,Holty JE,Goldstein MK,et al.The effect of geriatric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n nursing home use and health care costs: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trial.Med Care,2006,44(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