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
中药汤剂索引
1.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独活9g、秦艽9g、防风9g、川芎6g、细辛3g、桑寄生18g、牛膝9g、杜仲9g、当归12g、白芍9g、熟地15g、茯苓12g、党参12g,肉桂1.5g、甘草6g。
【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心悸气短,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细弱。目前多用本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神经炎、腰肌劳损等属于肝肾、气血亏虚者。
2.四妙散(《成方便读》)
【组成】
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
【功用】
清热利湿,舒筋壮骨。
【主治】
湿热痿证。
3.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组成】
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
【功用】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
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4.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组成】
四物汤加桃仁9g、红花6g。
【功用】
养血活血。
【主治】
血虚兼血瘀证。偏重于活血化瘀,善治血瘀所致月经不调,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黏,腹痛等。
5.乌头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9g、芍药9g、黄芪9g、甘草9g、川乌6g。
【功用】
祛风除湿,宣痹止痛。
【主治】
脚部疼痛,不可屈伸。寒湿痹证,症见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者。
6.防风汤(《宣明论方》)
【组成】
防风30g、甘草30g、当归30g、赤茯苓30g、杏仁30g、官桂30g、黄芩9g、秦艽9g、葛根9g、麻黄15g。
【功用】
疏风活络,宣痹止痛。
【主治】
行痹。外感风湿,恶寒发热,遍体骨节疼痛,游走不定,舌苔淡白,脉浮。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见上述症状者。
7.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
当归9g、桂枝9g、白芍9g、细辛6g、炙甘草6g、木通6g、大枣5枚。
【功用】
活血养血,温经通脉。
【主治】
用于血虚寒凝而见手足寒冷、青紫、麻木、疼痛,脉细者。目前常用本方治疗冻疮,四肢血管痉挛症(如雷诺病),以及痛经而属血虚有寒者。
8.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
秦艽3g、羌活3g、香附3g、桃仁9g、当归9g、牛膝9g、红花9g、川芎6g、甘草6g、没药6g、五灵脂6g、地龙6g。
【功用】
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
瘀血痹阻经络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9.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组成】
生黄芪60g、归尾6g、赤芍6g、川芎3g、桃仁3g、红花3g、地龙3g。
【功用】
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主治】
用于半身不遂,或下肢痿废,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废、便于尿频及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者。本方可用于卒中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10.六味地黄汤(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熟地24g、山萸肉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
【功用】
滋补肝肾。
【主治】
用于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如腰膝酸软、牙齿摇动、足跟作痛、小儿囟门不合、眩晕、耳鸣、咽干、喉痛、骨蒸潮热、遗精盗汗、手足心烦、舌燥咽痛、消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11.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12g、炮附子15g、生姜9g、大枣12枚、炙甘草6g。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主治】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