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院长手册(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医院工作的特点和方针

一、医院工作的特点
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人,这是医疗卫生系统区别其他系统的本质的特点,只有按照医疗工作客观规律办事,结合医院工作的特点,才能把医院办好。医院工作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医院工作 “以病人为中心”
医院的中心任务是为病人诊疗疾病,解除病痛,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客观实际进行组织管理。
2.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根本。医院服务对象是病人,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内涵主要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
3.医院工作科学技术含量高
医院是以医药卫生科学知识和技术为手段与疾病做斗争的科学技术部门,要求医务人员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疗卫生工作是终身需要学习的职业,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4.医院医疗工作随机性大、规范性强
病人病情千变万化,个体差异大,因此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变化或抢救任务进行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同时,在医疗工作程序上,技术操作上必须严格遵循诊疗规范,一丝不苟,并具有随时能够应付意外情况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5.医院工作必须争分夺秒
医疗工作具有连续性,不间断性。“时间就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时间就是质量”,对诊断、治疗抢救既要求及时性、准确性,又要求不间断进行观察治疗。
6.全方位服务性
医院对病人不仅提供诊疗服务,而且要科学地安排看护病人的生活,做好生活服务。包括生活护理、精神护理、饮食营养、就医环境等。
7.医疗工作是脑力劳动
主要是运用医学科学技术来诊治疾病,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许多岗位处于应急状态。这就要注意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8.医院与社会联系密切
医院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部门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医院应尽职尽责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工作也受到社会各种条件的制约,医院工作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9.医院工作法律法规性强
诊疗工作技术性强,风险高,加之目前的医学诊断手段不可能解决和治愈所有疾病,医患之间的认识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难免发生一些矛盾,处理医患之间的分歧和纠纷,根本办法就是依法执业,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处理分歧,依法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合法权益,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增进医患沟通。
10.医疗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
医院在医疗服务中,有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投入,需要进行经济核算,但医院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同时也要讲成本效益管理,以保障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增强服务实力,因此医院需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全面科学管理,健全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医院的工作方针
确定医院的工作方针,应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医药卫生改革政策和法规为依据,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
2.贯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改革理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3.以病人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逐步实现医院现代化。
4.充分发挥卫生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积极培养人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工作队伍。
5.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指导帮助基层医疗,搞好社区服务,支持农村卫生工作。搞好爱国卫生。
6.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7.加强综合管理,深化医院改革和创新,勤俭办医院。
8.搞好计划生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