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胃肠病谈养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寻觅篇 科学认识胃肠

一、胃肠病就在我们身边

(一)胃肠病的ABC

“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得胃肠病,受到胃肠病的影响和困扰。例如,“我的胃肠不好,有时候胃痛,有的时候拉稀”,“最近感觉食欲不好”,或者“经常肚子胀、拉不出大便”。这些都是胃肠病的症状。
那么,胃肠病到底是咋回事呢?

1.西医和中医对胃肠病的认识

(1)西医对胃肠病的认识:
西医认为,胃肠病主要包括胃病和肠炎两类。
1)胃病:
所谓“胃病”,其实是一种俗称,主要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慢性胃炎根据胃镜表现又分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
胃炎发生时,胃黏膜主要出现水肿、充血、糜烂或者胃黏膜萎缩变薄等改变。胃炎的主要表现是胃痛、胃胀、泛酸、打嗝、恶心和食欲减退。
溃疡,简单地说就是胃肠黏膜有缺损性的病变。严重的溃疡缺损面积很大,甚至是多个缺损并存。胃、肠溃疡患者的表现主要是疼痛,而且是空腹时疼得更厉害。这是因为空腹时胃酸大量分泌,对缺损的胃肠黏膜造成持续刺激,从而产生剧烈疼痛。
2)肠炎:
肠炎是肠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肠炎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广泛地涉及胃和结肠。因此,所谓的肠炎,实际上是胃炎、小肠炎和结肠炎的统称。
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一般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肠炎。
肠炎的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肠炎由感染病菌引起,称感染性腹泻,常伴有发热及里急后重的表现。
(2)中医对胃肠病的认识:
中医认为,胃肠病属于脾胃功能失调,主要包括胃痛、泄泻两类。
1)胃痛:
中医对胃常称为胃脘,故胃痛亦称“胃脘痛”,俗称“心口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胃痛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3点:①郁怒伤肝,肝气犯胃:情志不舒,忧思恼怒,可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气滞血瘀,引起胃脘疼痛。②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辛辣食物,损伤脾胃,致使寒凝气滞或湿热阻滞,引起胃脘疼痛。③先天不足,脾胃虚弱:先天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或用药不当,皆可损伤脾胃,如脾胃虚寒则会引起虚寒胃痛。
西医所说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如果表现为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者,可参考中医的胃痛、胃脘痛等病证治疗。
胃痛和心绞痛症状不同
胃痛:一般在上腹部胃脘近心口窝处,即胸骨下端、剑突周围疼痛,俗称“心口痛”,不会有胸闷、心悸的症状,见于胃病。
心绞痛:在胸部偏左靠近心脏的部位疼痛,一般称胸痛,常有胸闷、心悸、气短的兼症表现,见于冠心病。
2)泄泻:
俗称“拉肚子”,是以排大便的次数明显超过平时的习惯次数,大便的水分增加,大便变稀或不成形,或排出不消化的食物等为特点的一种病证。
泄泻的发生可概括为4种原因:一是饮食失节,二是感受病邪,三是脾肾虚损,四是情志失调。急性泄泻,常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食用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引起;或感受寒湿、暑湿病邪,脾受湿困所致。慢性泄泻,多由脾胃虚弱,或久病迁延,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引起;或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损害脾胃,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
泄泻与西医所说腹泻的含义相近。西医所说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以及秋季腹泻、痢疾、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均可参考中医的泄泻治疗。

2.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消化系统由空腔脏器、实质性脏器两部分组成,其中,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胆囊是空腔脏器,而肝和胰为实质性脏器。
消化器官图
(1)口腔:
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口腔内有牙、舌、唾液腺等器官。牙能够咬切、咀嚼食物,舌能够辨别食物滋味、帮助咀嚼食物,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以帮助消化食物。
(2)食管:
上连咽下接胃,长25~30cm。食管肌肉节律性地收缩(即蠕动),能使进入食管的食物迅速输送到胃。
(3)胃:
上接食管下连小肠,形状像口袋。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食物,通过胃的运动将食物与胃分泌的胃液混合、搅拌、磨碎为半液体状的食糜,逐步、分批排入小肠。
(4)小肠:
上接胃下至大肠,是具有复杂功能的消化器官。小肠主要完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将食物的残渣输送至大肠。
(5)大肠:
大肠与小肠连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能形成和排出粪便。
(6)肝:
肝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肝要把从小肠吸收的大部分物质转化为身体可用的物质。
(7)胆囊:
胆囊在肝右叶的下前方,与胆管相连,是储存胆汁的囊状器官。胆囊所藏的胆汁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能促进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8)胰:
胰隐居在腹膜后,位于胃的后方。胰主要分泌各种消化酶,对消化过程,尤其是脂肪的消化起重要的作用。
区分上、下消化道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消化道常区分为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两部分:上消化道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手术后的部分空肠。下消化道指空肠、回肠、结肠、直肠。区分上、下消化道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呕血多由于上消化道器官出血,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症(如肝硬化)引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便血多由于下消化道器官出血,最常见的是痔疮、肛裂、结肠息肉与大肠癌。黑便或柏油样大便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血色亦可是鲜红色);鲜红色血便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在医院里,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由内科诊治,下消化道出血由外科诊治。

3.胃、小肠和大肠的结构

(1)胃:
位于腹腔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形状和大小常随其内容物的多少而有所不同。
胃由上至下分为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幽门5部分。胃有两个口,上口叫贲门,与食管连接;下口叫幽门,与小肠的十二指肠连接。
胃壁组织由里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4层。黏膜层直接与食物相接触,其表面有黏液,在与食糜接触时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肌层主要行使胃蠕动的功能。浆膜层表面光滑,能减少胃运动时产生的摩擦。
(2)小肠:
是一段长而曲折、具有伸缩功能的官腔脏器。
小肠由上至下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长5~7m。小肠上端的十二指肠与胃的下口幽门连接,下端的回肠与大肠的起始部位盲肠相连。
(3)大肠的结构:
大肠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小肠的空肠、回肠周围。
大肠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直肠三部分,长约1.5m。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大肠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的回肠相接,下端出口为直肠的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