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四辑·姜建国伤寒论讲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

仲师专门阐述了几条太阳病的类似证,目的是与太阳病类证以鉴别。主要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瓜蒂散证、桂枝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证等。
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原文】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白术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加茯苓、白术。
【释义】
本条论述因为水气内结出现的太阳类似证的辨证论治。小便不利是辨证的要点。还要重视文中“仍”字,因为这个字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说明了在汗下之前就已经具有头痛发热与心下满痛等症状,同时也证明了汗法与下法是没有效用的,进而证明了“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绝对不是太阳表证,也排除了阳明里证。问题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既然不是太阳表证,那么它出现的机理又是什么呢?通过“小便不利”,知道了是水气为病。又通过“心下满痛”,知道了是水结心下。所以本证的病机为膀胱气化失常,水气内结,阳气不宣。太阳膀胱腑的气机不宣,就会影响太阳膀胱的经气不利,太阳主肤表而统营卫,一旦它的经气不利,那么肌表的营卫就失调,所以也可以出现类似外邪袭表所导致的太阳表证的症状。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是水气内结、里气不调而产生的肌表反应。也就是说,是由里病导致的表证,属于太阳病的类似证。
既然病机的重点是里病,所以治疗就不能解表,必须开泄水结,宣畅气机,通利小便。水结一开,膀胱的气化恢复正常,伴随着小便的通利,太阳经络的阳气内外通达,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等类似太阳病的“表证”,也会随之而愈。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治疗主旨就是开结利水,宣通表里。
【方解】
本方是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而组成的,虽然是桂枝汤的加减方,但是却不可看作桂枝汤类方,因为治疗的主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方中以芍药、白术、茯苓三味药为主药,芍药开泄水结,通利小便;白术健脾散水;茯苓淡渗利水;大枣、甘草补土制水。治疗和组方的主旨,在于开结利水。水结开了,小便通了,里气和了,表气也和了,头项强痛和翕翕发热的类似证也会治愈了。
【疑难解析】
去桂——分析思维的问题:本条是《伤寒论》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一个方证,争论的焦点就是“去桂”的问题。尤其是从《医宗金鉴》开始,关于本方的“去桂”与否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分歧,有主张去桂的,有主张去芍的,还有主张桂枝芍药都不去的,众说纷纭,久争不下,我认为关键的是分析思维出了问题。现在分析如下:
其一,知常达变是仲师六经论病的主要辨证思维方式,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就是典型的例证之一。本证从辨证的常法来看,外面有表邪,需要解肌发汗;内里有水饮,需要化气行水,这是治疗的常法;桂枝外能解肌发汗,内可温阳化气,无论是内外,都应该用桂枝,这是遣药的常法。然而,仲师却偏偏要“去桂”,显然这是极其反常的。对于这种异于常规的用药思维,就必须从变法的角度去分析认识,否则很难揭示出方证的真谛。其实,我们只要关注那个“仍”字的本意,就会发现本证绝不是单纯的表证与水饮相加。理由有两点:其一,“服桂枝汤”而表证“仍”在,本身就证明这个表证绝不是外感导致的,也就是说,有内在的因素。其二,“心下”既“满”且“痛”,就证明这绝不是一般性的心下有水气,如果不是水结得非常重,肯定不能这样。所以,一旦打破常规思维,而用变法思维进行分析,就会知道本证的病机在于水结,而所谓的表证,是由水气内结,膀胱气化失常,由腑病影响到太阳表气的失常所导致的。也就是说,水结在先,是前因;表证在后,是后果。既然“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不是外感风寒所导致的,把它放在太阳病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类似证鉴别。仲师唯恐人们不理解这个关键所在,特意提出“去桂”,以期引起人们的思考。也正是因为桂枝属于表药,在此以“去桂”的形式否定了证候中的表证。
其二,《伤寒论》是汉代的著作,伤寒研究必须遵循唯物史观。换句话说,我们品读原文,时刻不要忘记把原文里的东西还原到汉代。“去芍”说法的提出就存在这一问题,一方面没能理解“去桂”的内涵,另一方面对芍药也缺乏历史观地分析。《伤寒论》用芍药,基本反映了汉代及其以前本草学对芍药的认识。《本草经》讲:“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这是古代对于芍药的最基本的认识,证明了古代的芍药,味是苦的不是酸的,性是泄的不是收的,《本草经》所记述的诸多功能,都与本方证治疗非常地符合,尤其是“利小便”和“止痛”的功能。假如我们抛开了历史观,势必以今释古,陷入芍药酸收的框框里,自然会得出当去芍药的观点来。
其三,用联系的观点求得旁证。《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为仲师所写,早期传本是同一个系统。所以研究《伤寒论》,必须注意与《金匮要略》合参,以达到互证的目的。巧妙的是,《金匮要略》也有一个水饮内结证,治疗却不是去桂而是去芍,将两者做一个比较就很有说服力。《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篇讲:“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本证也属于水饮为病,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两个方证由于治疗主旨与水饮的出路不同,而有了去芍与去桂的差别。方后注就可以作出证明,去桂的方后注讲“小便利则愈”,显然,这是以“洁净府”为治疗的主旨;去芍的方后注讲“当汗出虫行皮中即愈”,可知,这是以“开鬼门”为治疗的主旨。芍药味是苦的,偏于内泄,其“利小便”的功能,正应合了“洁净府”的治疗;桂枝味是辛的,主以外散,是发汗的常药,正应合“开鬼门”的治疗。这样一对比,桂枝、芍药的去留问题不言自明。
其四,分清源与流的关系,换句话说,治伤寒学首先应尊重原著的本义。这样可以避免弃源追流,颠倒原著与后世家注家学说的本末关系。有人认为去桂与去芍都不合适,主张“桂芍皆不去”,若是从后世对桂枝的研究与临床运用方面来说,桂枝既可以发汗解表,又能够化气行水,无论是从表从里,都应该用之。即使是我们现在临床上不去桂枝也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我们必须得明白,这是后世的认识,绝不是《伤寒论》的本义,所以不能以此为根据,硬说“去桂”是传抄之误。
总而言之,本方证是《伤寒论》中就某一条、某一方证而言,争论最为激烈的。我们一旦把这些争论的观点掰开了分析,就发现的关键的是我们的分析思维方法出了问题。所以,思维,才是揭开《伤寒论》奥秘的钥匙。
二、瓜蒂散证
【原文】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爲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166)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爲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释义】
本条论述痰阻胸膈出现太阳病类似证的类证鉴别。开篇就讲“病如桂枝证”,一个“如”字本身就已经说明了绝不是“桂枝证”。既然说到了桂枝证,应该有发热、恶风、汗出等症状。但关键的问题是,头不痛,项不强,这就排除了太阳经络受邪为病的可能,因而也就排除了太阳表证。那么这个“如”的桂枝证是怎么来的呢?“胸有寒”揭示了本证的真实病机。“寒”字在这里作“痰”字解,是说痰邪阻遏了胸膈,致使胸阳失去了宣通,《内经》讲“卫出上焦”,胸阳有了问题,容易导致肤表的营卫失和,从而产生“病如桂枝证”的太阳病类似证的表现。
痰阻高位,气机不畅,则胸中痞硬。痰气冲逆,则“气上冲喉咽不得息”。“寸脉微浮”,是因为病位偏上。《内经》讲:“病在上者,因而越之。”故用瓜蒂散涌吐痰实,一旦痰浊涌出,胸阳得以宣通,营卫就会调和,“如桂枝证”也自然消失了。
本证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虽然一个是痰结在胸膈(上),一个是水结在膀胱(下),却都出现了类似太阳病的肤表症状。无怪乎《内经》既讲过“卫出下焦”,又讲过“卫出上焦”。
【方解】
瓜蒂散是吐法的代表方,瓜蒂味苦,赤小豆味酸,两味药相合,酸苦涌泄。又有香豉的轻宣升浮,更容易催吐。香豉煮糜送药,又有固护胃气的意思,因为瓜蒂有毒,加上催吐的力量很大容易伤损正气。
吐法是不易使用的,何况本方催吐的药力峻猛,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适用于确有痰涎、宿食阻滞在胸膈,而且形体壮实者。二是服后得快吐马上停止,切不可以过量服用,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三、桂枝附子汤与去桂加白术汤证
【原文】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湯主之。(174)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炙)
去桂加白术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兩 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术,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産婦,宜減服之。
【释义】
本条论述风寒湿身痛与太阳病的类证鉴别。外感病八九日了,假设患者素体夹有湿邪,风寒与湿邪相搏就会形成风湿身痛证。体痛与脉浮,是与太阳病的类似处,但是无发热,也无头项强痛,可以断定不是太阳病。寒湿阻滞筋脉肌肉,则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风寒挟湿,加上正气不足,所以脉浮虚而兼涩。不呕不渴,排除了少阳病和阳明病。治疗当温阳祛寒,化湿止痛,方用桂枝附子汤。
风湿为病,常与体内素有内湿的关系非常大。内湿不化,应当小便不利,大便不实。反过来,“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就说明了湿气在表,而没有里湿。治疗只需要驱除表湿就可以了,因此去掉通阳化气的桂枝,加上走皮内祛湿气的白术。
【方解】
桂枝附子汤是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剂,方中的炮附子温阳祛寒,化湿止痛。桂枝通阳化气,利水祛湿。附子、桂枝合用,使表里之湿得以分消。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缓急。
若大便硬,小便利,是脏腑气化正常,体内没有湿气,则不需要桂枝通阳化气,加上白术走表祛湿,附子、白术合用,走皮内,逐水气,去湿痹。
【疑难解析】
大便硬,小便自利——分析思维的问题:大便硬小便利为什么非要“去桂”呢?这是《伤寒论》的一个疑难问题,历来说法比较多。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大便硬”死于句下的品读,二是对桂枝与白术惯性认识的思考。一句话,就是分析思维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李克绍先生从五个方面论证了这一问题,不但有说服力,关键的是提出了治伤寒学的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摘录如下:
其一,没有注意到《伤寒论》中的名词术语和现代不同。不知道去桂枝加白术汤证的“大便硬”是大便不溏薄,是大便正常,“小便自利”是小便不涩不少,是小便正常。反认为大便是像燥屎那样坚硬,小便是病态的尿量太多。所以成无己就把大便硬认作是津液不足,《医宗金鉴》也怀疑“大便硬、小便自利而不议下者”,是“风燥湿去之硬”。
其二,不会读于无字处。不知道从“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的“若”字去考虑: “桂枝附子汤主之”之上,是略去了“小便不利,大便不硬”几个字。也就是说,不知道桂枝附子汤证还应当有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这些症状。
其三,没有和《金匮要略》结合起来。《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说:“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本条风湿相搏,身体痛烦和湿痹一样,大都有内湿的因素,也往往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
其四,没有结合《本草经》来认识白术的作用。《本草经》称:“术,主风寒湿痹死肌。”这明明指出术能走表,是风寒湿痹稽留肤表的必用之药,而不是像成无己所说“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也不是像尤在泾所说,是为了把皮中之湿,“所当驱之于里”。
其五,没有注意方后注。其实,加白术是为了走表驱湿,方后注已经注得很明白。方后注云:“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明明说“其人身如痹”,明明说“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而注家却偏要说加术是把“皮中之湿驱之于里”,偏要说“为津液不足”,就是没有注意方后注的缘故。
还有,方后注明明还说:“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原文中所略去的“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已经补在方后注中。而注家们却偏偏忽略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这清楚地指出:去桂加术和去术加桂的根据,是小便利与不利,大便硬与不硬。而大便硬与不硬的关键,又在于小便利与不利。据此可知,加桂枝是为了通阳化气,温通水道,这和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方用桂枝一样,是阳虚湿不化的主要药物。尤其配有附子,在表里俱湿、内外阳虚的情况下,二药并用,能彻上彻下,彻内彻外,阳通湿化,表里俱解。反之,若无内湿,就不需要通阳,去桂枝的辛温,改用白术走表去湿,也就够了。有的注家,解为加桂是走表祛风,加术是因为风去湿存,忘却了桂枝能通阳,白术能走表,所以怎样解释,听起来也是糊涂的。(李克绍.伤寒解惑论.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通过以上李克绍先生的分析论述,我们知道与前面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去桂”一样,对本条大便硬小便自利的认识和争论,说到底还是思维的问题。
【医案选录】
太阳风湿证:梦某,男,24岁,工人,1982年11月17日初诊。腰部及两下肢疼痛两个月,近日加重。两月前无明显诱因病发右侧腰痛,渐渐波及整个右侧下肢外后侧剧痛,经中西药多方施治,现腰部及下肢上部疼痛减轻,但是小腿后部腓肠肌仍剧痛难忍,伴麻胀感,夜间痛麻到难以入睡,阴雨天更是加重。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滑而缓。此属寒湿阻滞太阳经络,以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10g,炮附子9g,芍药20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g,木瓜15g,独活12g,苍术12g,3剂,水煎,分早晚服。
11月27日二诊,服上方三剂,诸痛大减,小腿麻胀感消失。效不更方,续服六剂,病愈。
按:风湿病因为有湿邪的因素,一般说来取效比较慢。但是本案三剂药见效,九剂药痊愈,应该说是出乎意料。取效快的原因就是按经辨证论治,虽然是寒湿邪气侵犯了经络,但侵犯的是太阳经络,没有进入到关节。以脉浮虚作为特征的桂枝附子汤,尤其适合风湿相搏在太阳经络的病变。
四、甘草附子汤证
【原文】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175)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爲始。
【释义】
本条论述风湿流注关节的证治。“风湿相搏”,意思是风寒湿邪气相互搏结。风湿流注于关节,寒性收引凝滞,而使气血凝滞,经脉不通,所以“骨节疼烦”。湿性重浊黏腻,留滞于筋脉关节,则筋脉拘挛,甚至牵引拘急疼痛,又叫做掣痛,常伴有关节屈伸不利,用手触按就疼痛加剧。显然比桂枝附子汤证病位更深重了。湿阻气机则短气,湿阻气化则小便不利,湿邪溢于肌肤则身微肿,这些都是内湿更盛的表现。卫阳不足而失于固摄,故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袭,则恶风。用甘草附子汤祛湿止痛。
【方解】
甘草附子汤可以看作桂枝附子汤的加减方,附子温阳散寒祛湿止痛,桂枝通阳化气治疗里湿。白术健脾燥湿,术附还可以并走皮内以驱逐表湿。本方重在甘草有特殊的意义:一是湿邪深入到了关节,治疗应该缓缓地清除;二是关节抽掣性疼痛,甘草具有缓筋脉挛急的作用。
治疗风湿证,尤其应当注意湿性缠绵难拔的致病特性,仲师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提出的“但风气去,湿气在”,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警示。本方仲师以甘草名方,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