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阳明病的纲要部分内容比较丰富,主要论述了阳明提纲证、阳明病分类、阳明病传变、阳明病主脉、阳明病外候、阳明病愈期等内容。
一、阳明病提纲
【原文】
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180)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病的提纲证。胃家,包括胃与肠,正如《灵枢·本输》所说的“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其实,仲师在讲“实”的时候,习惯上与“虚”相对而言。这种情况,实,往往代表有形的邪气;虚,代表无形的邪气。阳明是传导之腑,显然,本条所说的“实”,应该指有形的宿食糟粕粪便结于胃肠,从而形成典型的阳明实证。
阳明落实在脏腑上,就是胃家。而胃家就是主传导宿食糟粕大便的,加上阳明是盛阳,有主燥化的特点,所以,热、燥、结、实四个字,可以充分概括阳明病的病机,这就是仲师以“胃家实”作为阳明病提纲证的根本原因所在。
【疑难解析】
胃家实——用张仲景解释张仲景的问题:我反复强调,研究《伤寒论》,一定要参考《内经》的理论,一定要尊重仲师的原义。说得通俗点,就是一定要用张仲景去解释张仲景,胃家实的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关于胃家实的涵义,传统的观点认为,胃家实应包括阳明经证(白虎汤证)和阳明腑证(承气汤证),提出的基本理论根据是《素问·通评虚实论》的“邪气盛则实”。因为无论是无形邪热充斥于阳明经,还是有形实热结滞于阳明腑,都属于“邪气盛”的实证,所以胃家实就包括阳明的经证与腑证。
先不说所谓经证与腑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经与腑既然是相对的,经证应该就是经络病,而白虎汤证显然不属于经络病。胃家实,其实不包括阳明热证,就是指胃肠有形邪气燥结的阳明实证。我们从四个方面论证一下:其一,从原文写作体例来看。阳明病篇的首条(179条)不是提纲证,这是六经病中唯一的例外。179条讲的是阳明病的分类,主要分太阳阳明证、正阳阳明证和少阳阳明证三种,然后通过比较,从三种阳明证型中,拿出最为典型、最具阳明特征、也就是说最具代表性的证型——正阳阳明胃家实,作为阳明病的提纲证,可见“提纲”的意思非常明确。其二,从篇中的方证内容来看。阳明病篇的绝大多数条文主要讨论的是承气汤证和承气汤的辨证,而白虎汤证仅一条原文提及,两者根本形不成并列的态势。第三,从《内经》关于阳明胃肠的理论来看。《灵枢·平人绝谷》篇讲得很清楚:“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阳明为传化之腑,水谷进入胃肠,有虚实更替的规律性。水谷刚入于胃,胃腑是实的,而大肠是虚(空)的;水谷往下传导于肠,大肠就是实的,而胃腑暂时是虚(空)的,这样由上而下,虚实不断地更替,就完成了饮食物受纳、消化、传导的整个过程。假如阳明化热化燥,阻滞了腑气的通降,宿食粪便留滞,胃肠处于只能实而不能虚的状态,这便是胃家实。其四,从方剂名称来看。治疗胃家实的代表方是承气汤,“承气”这两个字的意思,显然是源于《平人绝谷》篇的“气得上下”四个字。也就是用承气汤泻下燥结糟粕,使胃肠之气得以上下相承。
日本的汉方医学以及国内某些《伤寒论》研究者,割裂《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否定脏腑经络对于六经辨证的意义。通过我们对“胃家实”的分析,证明了离开《内经》的理论,离开脏腑经络学说,不可能对仲景学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阳明病分类
【原文】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179)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病的分类。本条其实是阳明病篇的第一条,与前面太阳病篇不同的是,太阳病是先提纲后分类,而阳明病则是先分类后提纲,所以阳明病的提纲证放在了第二条。
本条是以问答的形式论述阳明病证型的分类,开篇就问:阳明病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三种类型,那么这三种阳明病证型的临床表现分别是什么呢?然后答曰:太阳阳明,属于素体脾阴不足,津液亏虚,以致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使胃肠缺乏津液的滋润而大便结硬,像这种由于脾的转输津液失常形成的阳明病,就叫做“脾约”;正阳阳明,是胃热炽盛而化燥成实,宿食糟粕燥结严重,证见便秘腹痛,潮热谵语,像这种典型的阳明病,叫做“胃家实”;少阳阳明,是发汗、利小便等伤损津液的治法,导致了胃肠干燥而大便难的,像这种纯属津亏便秘、阳热极其轻微的阳明病,就叫做“少阳阳明”。
以上三种阳明病证型,津亏化燥,糟粕结实,大便困难,是一致的。唯独有区别的,就是阳热的轻重不同。正是因为阳热的轻重不同,仲师就运用《内经》“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三阳分类理论,分别以太阳、正阳、少阳来冠名三种阳明病的证型。
三种阳明病的证型当中,最能反映阳明病“两阳合明”特点的就是正阳阳明胃家实。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于下一条仲师从中拿出正阳阳明“胃家实”作为提纲证。
【疑难解析】
三阳阳明——死于句下与望文生义的问题:对于本条的解释,传统观点是成因说,或者叫做来路说,各种教科书都是这样解释的,几乎无一例外。意思是太阳、正阳、少阳的命名,要从邪气的来路上理解。也就是说,从太阳转属而来的阳明病,就叫做太阳阳明;从少阳转属而来的阳明病,就叫做少阳阳明;本身自发的阳明病,就叫做正阳阳明。这种望文生义、顺文释义的注解,从来没有人怀疑,也没有人思考这样的问题:太阳阳明仲师叫做“脾约”,脾属于太阴,如果执凿于“来路”说的话,既然是从太阴转化过来的阳明病,就应该叫做“太阴阳明”才是,可为什么叫做太阳阳明呢?还有发汗利小便伤津化燥形成的阳明病叫做少阳阳明,其实从仲师的原文看,如下面的181、185诸条,真正发汗伤津转属而阳明的,是以太阳病为多见,假如执凿来路的话,少阳阳明应该叫做太阳阳明才是。可见,成因和来路的说法的是讲不通的。之所以大家都这样讲,而且成为传统观点,根本就在于对《内经》一阳分为三阳的理论缺乏深入理解的缘故。
我的意见是分类说,本条是讲阳明病的证型分类。主要的分析依据如下:其一,证型名称与六经分类的理论一致性。仲师“撰用素问九卷”,全面继承和发扬了《内经》“热论”等篇的阴阳理论,从而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仲师对于《内经》阴阳分类理论的运用,不只是创建了六经病篇和六经辨证,还具体运用到了六经病的某些条文方证当中,本条的三阳阳明的分类就是这样。三阳阳明证就是根据胃家阳热的盛衰多少而区分的,阳热最盛的,叫做正阳阳明;阳热较多的,叫做太阳阳明;阳热最少的,叫做少阳阳明。其二,证型名称与治法方药的一致性。三种阳明病证型,病机同属于宿食糟粕结滞胃肠,主症同是大便硬或者大便难,治法自然也是同一的下法。但是因为阳热的轻重不同,不但证型的名称不一样,下法和方药也是有区别的。太阳阳明证阳热较多,治以润下法,方用麻子仁丸;正阳阳明证阳热最盛,治以攻下法,方用承气汤;少阳阳明证阳热最少,治以导下法,方用蜜煎。这些治法和方药,在后面的条文方证中都会一一有对应的。其三,证型名称与六经提纲意义的一致性。正阳阳明本来应该叫做“阳明阳明”,之所以改作“正”字,显然,喻示了正式、正规的意思。是说在三种阳明证型中,只有正阳阳明“胃家实”这个证型,燥热结实俱重,尤其能够充分体现“两阳合明”的特征,因此是阳明病中最为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证型。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仲师于下一条把正阳阳明胃家实列为阳明病的提纲证,这就是阳明病篇先分类后提纲的根本原因所在。
通过以上的分析,说明只要我们印定了本条不是什么阳明病的成因、来路,而是分类,还能解决另外两个疑难争论问题:一个是六经提纲证存在不存在。有人否定六经提纲证,主要的论据是提纲证所列述的脉症并不完整。我曾经撰文讲过,提纲证就是因为不完整才可以称之为“提纲”,如果是提纲证脉症俱全,岂不是连“目”都有了?如果连纲带目俱全的话,试问:还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吗?本条先分类后提纲的写法,足以证明提纲证不但是存在的,而且具有重大的辨证意义。第二个问题是胃家实到底包括不包括所谓的“经证”(白虎汤证)。结论也是十分明确的,胃家实是宿食糟粕有形之邪结于胃肠的承气汤证,与白虎汤证没有什么关系。
成因说、来路说之所以成为大家所公认的传统观点,其根本原因就是读书死于句下以及简单地望文生义,研究问题只是拘于太阳、正阳、少阳的三个名词,做起了表面的文章。没有人从《内经》的基本理论、阴阳的起源与分类、六经辨证的发生与发展的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探讨,结果导致一条简单的条文硬是给注解错了。而且这一错,又连带了其他两个疑难问题的解决。
三、阳明病传变
【原文】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181)
【释义】
本条论述了太阳病误治损伤津液、转属阳明病的机理及其临床表现。太阳病如果是治疗不当的话,或者发汗太过,或者误用攻下,或者利其小便,最终导致津液损伤,病邪向化热化燥的趋势发展,最后胃肠干燥转属为阳明病。转属阳明病最突出的特征,是不大便,或者大便难。
本条也证明了,少阳阳明证的成因和来路,往往与太阳病的误治伤津有密切的关系,而与少阳病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原文】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185)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188)
【释义】
以上两条进一步论述了太阳病转属阳明病的临床表现,并且讲了两种情况:一是太阳病发汗伤津化热化燥,一是太阳伤寒证没有经过治疗自行入里化热化燥。这两条强调的是,转属阳明后的主症除了大便难,还有濈然汗出,就是发热汗出连绵不断,这是里热逼迫津外出所导致的,因此也是阳明病的特征。
【原文】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爲系在太隂。太隂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爲陽明病也。(187)
【释义】
本条重点论述的是太阴转属阳明病的辨证。“系在”,与“转系”“转属”的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提示了病变已经涉及了太阴。脉浮,是初感外邪;脉缓,是太阴湿盛;手足自温,提示了阳虚不太严重。像这种系在太阴的情况,病情可能有两种转归:一是太阴病寒湿郁滞,有发黄的可能。如果是小便通利,湿邪得以下泄,就不会发黄,说明湿邪蕴结是导致发黄的重要因素。第二个转归才是本条的重点,太阴病一旦脾阳来复,尤其是阳复太过的话,就有由湿化燥、由寒化热的动态演变趋势,经过七八日病机由虚转实,大便逐渐由溏转硬,于是就形成了阳明病。这就是所谓的“虚则太阴,实则阳明”,反映了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的关系。
【疑难解析】
手足自温——脱离《内经》的问题:有人否定《伤寒论》自序不是出自仲师之手,进而随着否定了“撰用素问九卷”这句话,最终的目的是否定《伤寒论》与《内经》的联系。前面关于胃家实的讨论,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手足自温同样也涉及了这个问题。
按道理讲,手足自温是平人的正常情况,不应该属于一个症状。但是仲师在这里确实把它当作了一个症状,而且还用到了少阳病和太阴病的辨证中。既然手足自温属于一个症状,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它的辨证意义究竟是什么?“温”,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又是一个反映阳气“量”的动态变化的概念。手足的“温”,是相对于手足的“热”和手足的“寒”而言的。三阳病阳气盛,一般手足当热;三阴病阳气虚,一般手足当寒。太阴病属于三阴病的范畴,自然是手足当寒的。但是太阴病在三阴病当中,是阳气虚衰最轻的,所以仲师讲“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由此可以知道,这个“温”字,是衡量阳气“量”的多少的标志。而这个标志的根据,就是《内经》的“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由此进一步地证明,一个简单的手足自温,假如脱离了《内经》阴阳由一到三的分类理论,就不可能揭开蕴含在其中的辨证内涵。
四、阳明病外候
【原文】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182)
【释义】
本条主要论述的是阳明病外证。阳明属于里病,当然是以里热为重点。《内经》讲有诸内必形诸外,阳明燥热蕴结在胃肠,里热由内向外熏蒸,所以见发热和汗出。因为阳明病是里热证,一般是不恶寒而反恶热的。
本条强调“不恶寒”,具有表里的辨证意义,因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同时还说明,在不恶寒的情况下的汗自出,基本排除了太阳病,进而肯定了阳明病。
【原文】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183)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爲陽明病也。(184)
【释义】
以上两条论述阳明表证的辨证和演变规律。183条与184条连在一起讨论。前条讲恶寒的现象,后条讲恶寒自罢的原因。
本来182条讲了阳明病的外证,而且强调的是身热不恶寒。可是本条紧接着又反过来讲不发热而恶寒,其中的道理需要仔细琢磨。关键的是,“病有得之一日”这句话,“一日”,是阳明肌表初受外邪,此时外邪郁闭肌表,卫阳没有得到伸展,所以不发热;相反,外邪郁闭肌表,卫阳不能温煦,而出现恶寒。说明阳明发病的初期阶段,也会像太阳病一样恶寒的。只是这种恶寒的时候很短暂,随着邪气入里会自行消失,很快出现发热汗出反恶热等阳明外证。
184条接着阐述了阳明病初起恶寒短暂而自罢的原因,这就是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这是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说明阳明的生理病理规律。在自然界,土能生育万物,而万物经生长、发育、衰老后,又复归于土。在人体,脾胃为中土,水谷饮食全归于此以化生精微。同样,一旦感受风寒,外邪也容易迅速进入阳明而化热化燥,所以阳明会有始虽恶寒,很快自罢的特点。而且阳明化热化燥后,糟粕大便一旦结滞,不经过泻下是不会得到解除,所以仲师说“无所复传”。
【疑难解析】
恶寒——变法辨证思维的问题:临床辨证论治的时候,遵循辨证的规律是十分地重要,这叫做“知常”;反过来,善于运用复杂性辨证思维,例如变法辨证思维看待疾病,也十分地重要,这叫做“达变”。而阳明病恶寒的问题,就必须运用达变辨证思维去分析理解。起码使我们明白,像阳明病这样的里证,也会出现恶寒的。尽管在第一天出现,也很快会自罢的。
阳明病的恶寒,还提示了一个问题,就是六经都有表证的问题。按照伤寒注家一贯地认识,六经病只有太阳病是表证,其他五经病全属于里证,李克绍先生在《伤寒解惑论》中对此进行了批驳。其实,按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五脏六腑与肤表息息相通,六经同样通过经络与肤表息息相通。由此进而推理,六经都应该有表证,不能只局限于太阳病。要想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就必须运用变法辨证思维去分析理解。否则很难打破太阳病等于表证、六经只有太阳病属于表证的框框。
五、阳明病主脉
【原文】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186)
【释义】
阳明病外证的主症前面已经讨论过,本条又提出了阳明病的主脉。伤寒三日,外邪已经全部归属于阳明,化热化燥之后,阳明里热亢盛,气血弛张,脉搏呈现洪大之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讲“大则病进”,说明了阳明病邪亢盛的状态。
六、阳明病愈期
【原文】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193)
【释义】
阳明病的欲解时从申至戌时,也就是15时到21时。这正是太阳逐渐西下而到黄昏时候,自然界的阳气由盛而逐渐衰落。按照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阳明的热势,在此时也会随着自然界阳气衰减而逐渐削弱,这样有利于阳明病的向愈。
【疑难解析】
申酉戌——逆向辨证思维的问题:申酉戌,又叫做日晡时,阳明病发潮热,大多在此时,所以叫做日晡潮热。但是潮热的出现,往往说明阳明病燥热已经达到极盛的状态,是需要用大承气汤峻泻热邪的一个标志。由此可见,阳明在申酉戌的这个时间段,可以有疾病欲解和潮热病进两种完全相反的病机和转归。这就说明我们对于阳明欲解时,应该用逆向辨证思维考虑问题。
李克绍先生在“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一文中,对这种情况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他说:六经病解,虽然都与天阳的活动有关,但外部影响只不过是一个有利的条件,究竟能否自解,关键仍决定于邪正进退的情况。也就是说,只有在患者自身正气逐渐充实、邪气逐渐衰退的情况下,才有自解的可能,否则便不会欲解。举例说,阳明病本当解于申至戌上,但是阳明病发潮热也在此时,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一个是病势在衰退,一个是病势在发展。尤在泾讲:“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哺,则申酉戌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其所谓“邪气于是发”者,就是指邪气盛时而说的;“正气于是复”者,则是指邪气衰时而说的。邪气盛的时候,病势在发展,凡是偏于外的肌肉肤表的热邪,当申至戌上,必然随天阳之降而趋向于里,“由外之内而盛于内”,使阳明胃腑的热势更加弛张,由身热变为潮热。论中对潮热的病机解释是“此外欲解,可攻里也”,“外欲解”是外部的热邪尽归于中土的意思。至于邪气衰者,是指病情在缓解,病邪已经不向里发展,当日西而阳气已虚的时候,更有利于退热,所以疾病欲解。由此可见,同一经的病,在天阳盛衰升降的同样条件下,可因病势的或进或退,而出现截然不同的临床反应。
李氏的解释,提示了阳明病欲解时外因与内因的关系。申酉戌时天阳的活动,只是外在的因素,当然,由于天人相应的缘故,外因会对内因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决定病情的轻重变化,根本的要素还是在于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