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及相关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水、膳食纤维及其他食物成分

如前所述,人体所需的营养素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外,还有水。此外,膳食纤维和许多食物成分(如类胡萝卜素、多酚、植物固醇、皂甙、萜类、硫化物等)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营养素,但对人体亦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本章就水、膳食纤维以及类胡萝卜素进行阐述。

第一节 水

水是生命的重要元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以保持细胞功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持续脱水会使心血管、呼吸和体温调节等系统受损。完全没有水摄入的情况下,人类仅能生存数日。禁食但不禁水的情况下,生命可维持至机体脂肪和组织蛋白消耗50%时,而断水至全身水分丢失10%就可能导致死亡。
一、儿童对水的需要
(一)水在体内的分布
水是机体中含量最多且最重要的构成物质,分布于人体全身,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细胞内,称细胞内液;一种是在细胞间,称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细胞间液(组织液)。体内水含量随不同性别、年龄及身体脂肪组织含量而异。成年男性总水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血浆占5%,细胞间液占15%。成年女性总水量约占体重的50%,其中细胞内液占35%,血浆占5%,细胞间液占11%。儿童体内含水量高于成人,总水量占体重的75%以上,其中细胞内液占45%,血浆占4%,细胞间液占26%。体内脂肪组织的含水量最少,为25%~30%,肌肉为76%。故肥胖者身体水含量与体重之比较体重正常者少,消瘦者身体水含量与体重之比较高。此外,代谢活跃的组织如心脏、肾脏和肝脏含水量较高。
人体每日除与外界交换水分外,体内各部分体液的水分也在不断相互交换。细胞内液的水分及其中所含的各种物质的交换,都需通过细胞外液。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通过机体对水的调节机制,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二)水的摄入和排出
水的摄入主要从饮用水或饮料及食物中得到,少量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代谢水。代谢水又称内生水,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体内氧化代谢时所产生的水,其中氧化1g碳水化物产生0.6ml水,1g蛋白质产生0.5ml水,1g脂肪产生1ml水。当糖原作为被氧化的碳水化合物时,由于糖原动员过程中还会释放出水合水,故生成的代谢水量会增加。机体排水途径包括肾脏、皮肤、肺和胃肠道等器官组织。
1.肾脏
肾脏产生尿液的范围变动很大。一般成人尿量为500~4000ml。最低尿量取决于溶质负荷(包括钠、钾、氯、尿素等)。正常成人一般情况下随尿排出的水量每天约1500m l,因成人每天须经肾排出35g左右固体溶质(主要是蛋白质代谢终产物和电解质),尿液的最大浓度为6~8g/100ml,排出35g固体溶质的最低尿量应为500ml,称为最低尿量。当每天尿量少于500ml时,代谢产生的废物无法全部排出,将堆积在体内,影响细胞功能。当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供水受到限制时,可通过限制所摄取食物的种类来强制性地减少肾脏泌尿。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可减少尿素和钠的排出,摄入足够的糖类以防止酮体产生,有助于减少酮体、电解质等溶质负荷。婴幼儿的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尿的稀释能力与成人接近,但浓缩功能有限,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成人尿的比重为1.011~1.025,1岁儿童的尿比重为1.010~1.020,成人最大溶质负荷可高达1400mmol/ L,婴儿尿的最高溶质负荷约为700mmol/L。也就是说,排泄出相同数量的溶质,婴幼儿所需的水量要比成人多。当摄水不足或水的丢失过多时,就会超出肾脏的浓缩能力,致使代谢产物潴留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内的水分被吸收入血,引起机体高肾性脱水。因此,儿童每日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同时,婴儿不应摄入过多盐、过高蛋白质或过于浓缩的配方膳食,以免增加肾脏溶质负荷。肾脏通过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刺激肾小管对肾小球滤液中的水进行重吸收。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同时激活,引起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使肾小管对Na +离子的吸收增加,间接通过细胞外液渗透性升高而刺激ADH释放。血液容量下降和细胞外液渗透性升高最终使大脑的 “渴中枢”产生口渴的反应,从而增加对液体的摄入。
2.皮肤
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通过皮肤排汗和血管舒缩作用,散发或保留热量。出汗分非显性和显性两种。非显性出汗指水分直接透出皮肤表面而蒸发,也称不感蒸发,为不自觉出汗,很少通过汗腺活动产生,在寒冷季节仍继续进行。一般成人每日由此蒸发的水分为300~500ml,它和呼吸时由肺部丧失的水分合称非显性失水。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故非显性失水也较多。显性出汗是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汗腺活动的结果,因个体运动量、代谢产热及人体热适应能力及环境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等而异。特殊情况下,每日最大出汗量可达10L以上。
3.肺
人体呼吸时由呼吸道黏膜丧失的水分也属于非显性失水,与呼吸交换的容量和呼吸深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成人经呼吸道黏膜不感蒸发所排出的水每天约为350m l,快而浅的呼吸丧失的水分较少,缓而深的呼吸所丧失的水分较多。在高热条件、高原地带及呼吸性碱中毒时,由于呼吸加强,失水量可增至1000ml以上。
4.胃肠道
正常成人每天随粪便排水100~200ml。每日从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肠液,总量可高达8000~10 000m l。这些分泌液大部分在回肠和结肠近端被吸收。腹泻、呕吐、胃肠道引流等情况可使胃肠道分泌液大量丢失,水损失量增加10~50倍,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人体基础需水量取决于非显性失水和显性失水(汗、尿)。由于从肺部丢失的水量与代谢水大约相等,所以基础需水量只要估计从皮肤和尿丢失的水量。温和气候条件、无显性出汗情况下,每日从皮肤丢失的水量较为恒定,约为30ml/100kcal或8ml/kg bw,而从尿中排出的水量则取决于尿溶质的总量和尿的渗透浓度。尿溶质主要与摄入的盐及所产生的尿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