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病机特点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一是将水谷运化为精微,二是运化水液,输布津液,而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阳和脾气,故“脾宜升则健”。因此,脾的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脾阳和脾气方面的失调,另外,还可以出现脾阴虚的病理情况。胃为“水谷之海”,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胃为燥土,本性喜润恶燥,喜凉恶热,喜通恶滞。因此,胃的病机主要表现为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障碍,导致胃气壅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脾胃相互表里,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两者共司饮食水谷的消化及精微、津液的吸收转输。在病理情况下,常会出现纳运障碍、气血不调、升降失司、燥润失常、阴阳失衡等。
一、纳运障碍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若因外邪侵袭,损伤脾胃,或饮食不节,如过度饮酒,过食煎炸、肥甘及膏粱厚味,或情志不畅、忧思郁怒、肝气郁滞,克犯脾胃,或所愿不遂、思虑太过,劳逸失度,损伤脾胃,或大病初愈,调养不慎,或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等导致脾胃虚弱。
(一)脾失运化
脾虚失于健运,导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可导致脾运失常,最终水谷精微化生减少,五脏六腑、四肢肌肉失濡,气血亏虚,生化乏源,胃失荣养,致运化失司,助湿生热,湿久化生浊邪,酿生毒邪,浊毒内蕴,损伤胃膜,渐而黏膜萎缩,可出现脘腹隐隐作痛、纳少脘痞、倦怠乏力、头目昏眩、口淡乏味、腹胀泄泻等;若因过食辛辣温燥之品,或邪热入里犯胃,或情志过极化火所致胃之受纳腐熟功能亢进,则见消谷善饥;火热之邪,耗伤津液,则口渴引饮、大便秘等。
(二)胃失受纳
胃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部分经过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若胃主受纳功能失常,则脾之运化乏源,气血生成减少,临床可见胃脘疼痛、痞满、乏力、大便秘结等症。
(三)寒湿困脾
若脾阳不足,运化无权,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滞,内湿生成,或因冒雨涉水,居住潮湿,外感湿邪,或恣食生冷瓜果,水湿内聚,内外合邪,导致水湿交阻于中焦。正如《金匮心典》所云:“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水湿中阻可从阴化寒,素体阳虚阴盛之质,或过用寒凉药物,湿从寒化,寒湿中阻,形成寒湿困脾之证,另外还可加重脾阳损伤,形成湿胜阳微之证。临床可出现腹痛下利、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倦等症。
(四)湿浊中阻
脾喜燥恶湿,脾虚湿浊内生,困阻脾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脾气郁滞,则脘腹痞胀或痛,食少;脾失健运,湿滞气机,则口中黏腻无味;水湿下注则见便溏,湿从热化,可见口干、口苦,大便黏腻不爽;湿性重浊,泛溢肌肤,则见头身困重、肢体肿胀等。舌红,苔腻,脉濡或滑,均为湿浊中阻之象。
二、气血不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两者一纳一运,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气血化生有源,以营养全身脏腑器官。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转输功能失调,则气血生成减少,进而形成气血亏虚的各种病理变化,临床可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乏力、头目眩晕、口淡无味、唇舌色淡等。
(一)脾气虚弱
即中气不足,其成因或由先天禀赋不足,元气亏虚;或由饮食不节,劳倦所伤;或因所虑不遂,思虑过度,耗伤脾气;或因久病、大病、手术之后耗伤脾气。脾气虚弱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脾失升清,影响胃的和降功能,导致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清气不升,头目失养,临床可见头晕目眩;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可见脘腹胀闷、嗳气频作;清气在下,可见便溏泄泻等症。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或大便失禁,以及内脏下垂等证候。脾气虚弱,统摄血液失权,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见各种出血病证。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无力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出现面色 白、全身乏力等气血不足表现。
(二)胃气壅滞
多因长期反复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导致胃腑不通,气机郁滞,出现脘腹胀满、痞闷,或胃脘胀痛;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三)胃络瘀阻
气滞日久,可由气及血,由经入络,由外而里,形成瘀血之证,瘀血阻滞胃络,日久易成气滞血瘀诸证。临床可见胃脘胀满、疼痛,呈刺痛,且部位固定不移,夜间明显,口干欲漱水不欲咽,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细涩。
三、升降失司
脾胃同居中焦,为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升则肾气、肝气皆升,胃气降则心气、肺气皆降。脾升胃降,协调平衡,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既保证了饮食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又维护着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一)脾失升清
若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气机不利,脾气不得升清,胃气亦不得降浊,则影响水谷精微向上输布,在上不得清气之滋养可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在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脘腹胀满与疼痛,在下有精气下流则可见便溏、泄泻等症状。
(二)脾气下陷
由于素体脾虚,或久泻久痢,劳力太过,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等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气机趋下,降多升少,脏腑器官维系无力,则出现内脏下垂、脘腹坠胀、久泻脱肛等脾胃升降失常诸证,多兼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等气虚表现。胃失和降则胃不受纳,浊气上逆,引起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与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
(三)胃失通降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腐熟,浊物下行,糟粕排泄。各种原因导致的胃气失于和降,甚则气逆于上,临床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纳呆、大便秘结不通等症。胃失和降,亦影响小肠之分清泌浊及大肠之传导糟粕之功能。小肠欠顺达,则清气不上,浊气不下,引起腹部胀痛、恶心呕吐、便秘泄泻;大肠不传导,则糟粕不利,引起肠鸣腹痛、大便溏泄,或里急后重、大便秘结。
四、燥润失常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燥湿适度,水谷乃化。脾湿则其气不升,胃燥则其气不降,可见中满痞胀、排便异常等症。
(一)脾湿
湿邪困脾,脾阳不振,水湿停滞,或脾失健运,水不化津,而致脾虚生湿,故脾病多湿,水湿内蕴,湿盛则浊凝,浊凝则为痰,湿浊痰郁久则化热,热壅血瘀,热极则生毒,邪壅经络,气机不畅,邪不得散,血不得行,津不得布,津血停留,化生痰浊瘀血,日久相互搏结,损伤胃络。临床可见脘腹痞闷,胀痛灼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纳呆,怕冷,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或便溏,舌红或紫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二)胃热
多因素体阳盛,或喜嗜饮酒、嗜食辛辣,或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过食温燥药物;或因情志抑郁,郁而化热。郁热犯胃,损耗胃津,而致胃失濡润,故胃病多燥。临床可见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胃腑热盛火炽,消灼阴津,可见口渴引饮;燥热内结,耗伤肠道阴津,肠道失于濡润,而见大便秘结;热性上炎,可致胃失和降,胆热液泄,胆汁上泛可见口苦;胃气上逆,见恶心、呕吐酸苦水;胃火循经上炎,可见牙齿疼痛,牙龈红肿,齿衄;胃火灼伤胃络,血溢脉外,上出于口,发为呕血;胃火炽盛,日久耗伤阴血,可导致胃阴虚。
五、阴阳失衡
脾胃相对而言,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脾的健运依赖脾阳的温煦、推动和脾阴的宁静、濡养、滋润作用。胃为阳腑,以阴气凉润通降用事,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其病变可见以下几个方面:
(一)脾阳虚衰
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或因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或因寒邪、湿邪、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脾阳虚弱,温煦不足,运化失职,故寒从中生,临床可见大腹、四肢冷凉、疼痛隐隐,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证候。脾阳亏虚,运化无权,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凝聚而成痰浊、水饮,水湿泛溢于肌肤而成水肿。
(二)脾阴虚
脾阴藏于脾脏之中,乃水谷所化生的精微津液。脾阴虚是指脾脏阴液亏虚不足的病理状态,大多为慢性病迁延不愈所致,病程长、病位深、病情重,故导致脾阴虚之原因很多。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食物,导致胃阴津液损伤,火从内化,损伤脾阴;或忧思过虑、劳倦过度伤及脾阴;五脏津液均通于脾,先天不足的五脏阴虚,或其他脏腑阴液不足及脾,特别是肝阴不足、肾阴不足或小儿疳积等迁延而成脾阴损伤。脾阴亏虚,运化失常,精微无源,则面色无华、饥不欲食、脘腹痞胀或食后更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阴不足,肌肉和肢体得不到阴血之濡养,则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疲倦嗜困,口唇干燥,头目晕眩,大便秘结或先坚后溏,舌红少苔,脉细数;虚热内生,则心悸烦躁,持续低热,失眠多梦等;亦常累及五脏阴虚,甚至出现热伤脉络,迫血妄行,致使齿衄、唾血、咯血等。
(三)胃阳虚衰
多因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而损伤胃阳;或脾阳虚,脏病及腑,阳虚则生寒;或外感寒邪,寒邪客胃;或素体中寒,伤及胃阳,饮食不化等。均可表现为胃脘冷痛、畏寒、喜温喜按、得温则舒、遇寒加重,纳呆食少,口泛清水,腹泻清稀等证候。
(四)胃阴不足
造成胃阴虚的原因很多,或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辛辣、燥热、煎炸、火烤食品,热积于胃中,胃失濡润,导致胃阴枯竭;或抽烟饮酒过量而耗阴化热,耗伤津液,导致胃阴损伤;或外感燥邪太过,暑热汗出过多,温热病邪、急性热病致使胃阴被耗;或久病不复而消烁阴液致胃阴亏虚;另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人的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热,郁热犯胃,灼伤胃阴。胃阴虚的表现为:胃脘或灼热,或痞满,或隐痛,或嘈杂不舒,或干呕呃逆,食管干涩,消谷善饥,纳食减少,口燥咽干,口渴或渴不欲饮,或口渴欲冷饮,或多饮,大便干结,舌质光红少津,舌有裂纹,或舌苔花剥,脉象细数。
(王彦刚)
参考文献
1.印会河,童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刘良,王汝俊,卞兆祥.王建华论文选[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0.
3.张伯臾,董建华,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王彦刚,杜艳茹.李佃贵特色调理脾胃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5.陈肖霖,张诗军.湿浊转运的分子机理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43-45.
6.杨天谷,周春祥.浅述脾阴虚与胃阴虚之联系与区别[J].河南中医,2010,30(1):17-19.
7.唐章全.浅谈唐容川脾阴学说及其应用[J].四川中医,1986(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