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特种疗法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腧穴贴敷疗法

腧穴贴敷疗法,是在中医学经络学说指导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药物敷贴在体表的特定部位上,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本疗法源远流长。远古时期,人们就已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应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茛、斑蝥、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捣烂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若将药物贴敷于涌泉穴,通过足部吸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足心疗法或脚心疗法、涌泉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代谢,也不经过消化道,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此外,该方法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可以弥补中药内服的不足。
除极少数有毒药物外,本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使用较为安全方便,对于老年体弱者、药入即吐者尤为适宜。穴位贴敷法与西医学的“透皮给药”有相似之处,随着西医学“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络腧穴相结合将为中医外治法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5 腧穴敷贴材料图
图6 腧穴贴敷疗法操作图
【操作】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剂型,如贴敷散剂、贴敷糊剂、贴敷膏剂等。
1.散剂
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可将药物填放脐部进行治疗。
2.糊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末,酌情使用水、醋、酒、鸡蛋清或姜汁等,调成糊状,贴敷腧穴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3.膏剂
是将所选药物熬制成膏或者制成外贴膏药或软膏,主要有软膏剂、硬膏剂,分述如下。
(1)软膏剂:
按基质不同分为油膏、乳膏、水膏、类软膏、凝胶剂、涂膜剂。一般以凡士林、液状石蜡等油脂性为基质,一般有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3种。
(2)硬膏剂:
按基质不同分为铅硬膏和贴膏剂。
1)铅硬膏:
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应用时加热,使膏药微熔,然后贴于定位上。
2)贴膏剂:
指中药提取物、中药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作而成,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贴剂。
①橡胶膏剂:将洗净的生胶通过加热干燥或晾干后,浸入适量的溶剂汽油中至成凝胶状,依次加入凡士林、羊毛脂、松香、氧化锌等制成基质,再加入药物,搅拌成均匀膏浆,或者加入油脂性药物等,待溶胀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和立德粉或氧化锌、松香等,炼压均匀,涂膏,切割,盖衬,包装。
②巴布膏剂:是将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得的外用剂型。
③贴剂:运用现代透皮吸收新技术将中药提取物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其特点:生物利用度高;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固定,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药效持久,有效延长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充分体现了“长效针灸”新理念,使用简洁方便,无疼痛。
4.饼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水调拌均匀,制成大小不等的药饼,贴敷病变局部或腧穴,或将新鲜植物的根、茎、叶等捣碎,制成药饼,烘热后贴敷腧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丸剂
是将药物细粉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制剂。
6.泥剂
是将中药捣碎或碾成泥状物,可以添加蜜、面粉、乙醇等物质以增加其黏湿度。
7.熨贴剂
是将中药研成细末装于布袋中,或直接将药粉或湿药饼贴敷于穴位上,再用艾灸或其他方式在所敷药物上进行温熨。
8.浸膏剂
是将中药粉碎后用水煎熬浓缩成膏状,然后直接将浸膏剂敷于穴位上。
9.膜剂
是将中药成分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制成膜剂或涂膜剂,然后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即可。
10.锭剂
是将药物研成极细末,经细筛筛过后,加水或面糊适量,制成锭形,烘干或晾干备用,使用时加冷开水磨成糊状,然后涂布于穴位处。
11.水(酒)渍剂
是用水、酒或乙醇等溶剂浸泡中药,使用时用棉垫或纱布浸蘸涂于穴位处。
12.鲜药剂
是采用新鲜中草药捣碎,或揉搓成团块状,或将药物切成片状,贴敷于穴位上。
【适应证】
腧穴贴敷疗法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如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牙痛、口疮、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常用于防病保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止痛
穴位贴药后,通过药物刺激穴位,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达“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适用于头痛、腰痛、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
(1)头痛
①取白附子3g、川芎3g研为细末。再将葱白一段捣成泥状,加入白附子和川芎末调匀,摊在纸上,贴于两侧太阳穴。用于风寒头痛。
②桂心30g、黄酒适量。将桂心粉碎为末,过筛后加入黄酒调膏。贴于上星、百会,盖以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
(2)胃病
①取吴茱萸15g,研末,醋调为糊状,敷于神阙穴或鸠尾穴。外敷以纱布,胶布固定。
②生川乌、生草乌各10g,白芷、白及各12g。以上各药共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和成药饼,贴胃脘部(下脘至鸠尾间)。
③川椒15g、干姜10g、附片10g、檀香10g、苍术20g。诸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以姜汁调和如膏状。分别贴敷于中脘、脾俞、胃俞,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3)腰痛
①广木香、川椒、大茴香(炒)、补骨脂、升麻各30g,附子片15g、肉桂30g、川楝子30g。将诸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每次取药粉20g,加姜葱汁适量调膏,放于腰眼穴上,上盖净布,以艾炷放膏上点燃灸之,见效迅速。
②生川乌15g、食盐少许,混合捣融成膏,摊于肾俞、腰眼穴上,覆以纱布,胶布固定,一日一换。
2.止泻止痢
腧穴贴药后,刺激穴位,激发经络功能,从而祛除寒湿积滞,使胃肠运动增强,促进泻痢痊愈。适用于痢疾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
和肠止泻穴贴(黄连、苦参、苍术、吴茱萸、丁香、肉桂)交替贴于神阙或双侧天枢穴,每日1次,每贴维持4~6小时。
3.行气和血
穴位贴药后,通过腧穴和经络的作用,能调理气机,和血化瘀。临床用于扭伤挫伤、跌打损伤、手足麻木、妇女痛经等症。
(1)扭挫伤
①取生栀子30g、乳香10g、没药10g、生大黄30g。共研为末,以蜂蜜或饴糖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如果属于陈旧伤用热酒调敷。
②取荆皮、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当归、川芎、乌药、补骨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等量,同研为细末,用饴糖调成糊状,外敷肿痛处,覆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跌打损伤
①生木瓜、生栀子、生大黄、蒲公英、地鳖虫各适量。研为细末,用饴糖或凡士林调敷患处。纱布覆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跌打损伤早期,肿胀明显,局部疼痛者。
②黄酒250g、栀子粉18g、生乳香60g,和匀敷患处,每日3次。
(3)痛经:
乳香、没药、白芍、川牛膝、丹参、山楂、广木香、红花各15g,冰片1g,姜汁适量。除冰片另研外,诸药共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30g,加入冰片0.25g,以姜汁调作糊状,分涂在神阙与子宫穴上,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2日1换。
4.和胃降逆
在穴位上敷贴一定的药物,能使胃肠功能旺盛,功能协调。常用于呕吐、腹痛、呃逆等。
(1)呕吐
①白矾(或加绿豆)。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或开水调成膏,贴涌泉穴,敷以纱布,胶布固定。
②大黄、丁香、甘草各等份。混合粉碎为末,过筛备用。取药末30g,撒布于3张黑膏药中间,分别贴敷于神阙、胃俞、中脘3个穴位上。1日1换。
(2)呃逆:
姜汁、蜂蜜各等量,丁香10g。把三味药混合捣如膏状。取药膏贴敷在中脘、阴都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
(3)腹痛:
①大葱,剥去老皮,切碎捣烂,烘热,敷神阙穴与阿是穴上,外加热敷。1~2小时即效。
②大枣1枚、枯矾6g、胡椒按年龄每岁1粒、葱白5寸,诸药混合捣融如膏。取药膏约五分硬币略大而稍厚,贴敷穴位,盖以纱布,胶布固定。一般3~4小时即愈。
5.祛痰止咳
通过穴位敷贴一定药物后,可以温通阳气,宣肺化痰,使肺、脾、肾功能协调,以达祛湿化痰、止咳的目的。临床常适用于一切痰饮和咳嗽症。
(1)咳嗽:
白矾30g、牵牛子15g。共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调成膏,于晚上敷于双足涌泉穴,敷以纱布,胶布固定,次日去掉。10天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
(2)痰饮
①玄胡10g、牙皂14个,青黛2g、麝香0.3g。先将前两味药粉碎为末过筛,取药末加入青黛、麝香同研成极细末,以清水适量制成饼,晾干。取药饼临时加少量水于碗内,磨成糊状,涂布膻中、上脘穴上,干后再涂。
②川椒、细辛、附子、干姜、桂枝各60g,官桂、川乌各120g。以上各药用麻油熬,黄丹收膏。从每年立秋之日起,贴双侧肺俞穴。每周换药1次,连贴5次。
(3)哮喘
①白芥子、白芷、甘遂、半夏各等份。共为细末,鲜姜汁调成膏,敷肺俞、心俞、膈俞。1次敷1~2小时,10天敷1次,3次1个疗程。能预防哮喘发作。
②金沸草50g、代赭石50g、米醋适量。两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加醋调如糊状。取药糊分别涂布于风门、定喘、膻中、上脘。1日3~5次。
6.强心利尿降压
穴位贴药后,通过腧穴和经络的刺激作用,调和气血阴阳,维持津液代谢平衡。临床适用于因原发性高血压、应激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中风、肥胖引起的血压升高。将罗布麻贴(吴茱萸、龙胆草、罗布麻、朱砂、明矾、牛膝、川芎、夏枯草、艾叶、丹参等)于涌泉、足三里穴各1帖,24~48小时更换。
7.利尿消肿
穴位贴药后,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可以排除瘀滞的水气,达到消肿的目的。临床常用于肝病腹水、心或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腹水及黄疸等。
(1)腹水
①豆豉、生姜皮、韭菜根、大葱、砂糖各等份。先把前3味研为细末,再和大葱、砂糖共捣一起,贴神阙穴,外敷纱布,胶布固定。1日换药1次。
②蝼蛄20g、甘遂、大黄各3g。先把甘遂、大黄研为细末,再和蝼蛄共捣,贴神阙穴,外敷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黄疸
①砂仁30g、白糖50g、明矾10g、青背鲫鱼1条(连肠杂全用)。将上列药物混合放在一起捣融如膏。将药膏分作3份,每次取1份,分别贴于神阙、至阳两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1日换药1次。
②胡椒(按年龄每岁1粒)、麝香0.9g、雄鲫鱼1条(只取背肉两块)。上药混合捣融如膏。分别贴于神阙、肝俞、脾俞三穴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
8.解表退热
穴位贴药后,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作用,可以宣通肺气,调和营卫,使入侵人体的风寒湿热之邪由汗腺排出,以达解表退热的功能。适用于感冒等症。
①白矾、小麦粉适量。共研为细末,用醋或开水调成膏,贴双侧涌泉穴,敷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②胡椒15g、丁香9g、葱白适量。先将前两味药粉碎过筛,加入葱白,混合捣融如膏状。取药膏适量,先贴于大椎穴,胶布固定,再取药膏涂于两手内劳宫。
9.清胃通腑
在穴位上敷贴一定的药物,刺激胃经穴位,抑制食欲、促进产热、抑制脂肪合成从而调节体重。临床适用于内分泌失调、营养过剩、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将药贴(吴茱萸、乌贼骨、泽泻、丹皮、大黄、苦参、木香、三七、血竭、鸡内金、法半夏、陈皮、山楂等)贴于中脘、气海穴,每次1~2穴,24~48小时更换。
10.收敛固脱
穴位贴药后,通过刺激,使阴阳调和,营卫通利,摄气和血,以达敛汗固表、收湿固脱的目的。临床适用于自汗、盗汗等病症。
①取郁李仁6g、五倍子6g。研末,用生梨汁调成糊状,敷两侧内关穴,用于自汗。
②取郁金6g、牡蛎12g。共为细末,用醋调敷于脐部,覆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③何首乌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敷于神阙穴,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需随调配随贴敷,以防蒸发变干。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无纺布制品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疱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及有严重心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应慎用,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特别是一些有毒药物和峻下利水药,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6.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潮红、出现小水疱等,应立即停用。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起流产。
7.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
8.贴敷部位有创伤或溃疡、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颜面部位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