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如前所述,现场流行病学总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必须找出引起疾病或卫生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或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发挥预防和控制作用。那么探讨原因的方法有哪些呢?根据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理,结合其他学科的特点,现场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观察法为主,其次是实验法(此处指人群的干预试验)。
一、按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设计分类
(一)观察法
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是指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测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与健康相关卫生事件状态及某些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这是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描述性研究包括以下几种。
(1)现况调查:
也称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现场流行病学常用的调查方法。现况研究可使人们短时间内准确了解某疾病或事件发生的特征或状况,明确高危人群,以便有关部门据此有效地利用和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制订相应的策略或措施,进而评价其效果。还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多种对比方式,提出疾病或事件发生原因的假设,为分析流行病学奠定基础。
(2)筛检(screening):
是卫生工作人员采用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方法,主动发现人群中表面健康的可疑患者的一种方法。它所研究的问题是人群十分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筛检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和(或)高危人群,便于开展相应的干预。筛检工作不是诊断试验,筛检出的阳性者有待进一步确诊,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筛检应当与现况调查、医疗保健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有利于降低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等,有利于提高人群的生存质量。
(3)生态学研究(ecologic study):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侧重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它是从整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医学角度看则是研究人群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条件对健康(疾病)的影响。例如,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与健康效应关系的研究、城镇居民饮用水硬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等都是从群体角度探索病因的一种方法。来自环境暴露,如化学肥料、杀虫除草剂、植物助长剂、三废污染等进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引起中毒或各种新的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大而且持久。现场流行病学必须在保护环境、促进人群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
(4)公共卫生监测(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是指连续系统的收集卫生问题的资料,经过分析、解释后及时反馈和利用卫生信息的过程。目前公共卫生监测范围已扩大到包括传染病在内的与健康相关的所有卫生问题,如各种疾病、不良行为、环境、营养、药物、计划生育等各种内容的公共卫生监测。因此,公共卫生监测是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良好的监测工作能为现场研究工作提供如下可供参考的资料:①准确评价特定人群中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②准确预测疾病的流行势态,估计卫生服务的需求;③确定疾病(或事件)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④确定和评价干预措施和计划;⑤提供行动目标和进一步开展研究的信息。
(5)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
如非概率抽样访谈法、信访法、小组讨论法,虽然只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而在有计划的现场研究中,采用传统的流行病学概率抽样的方法较多,其结果是可以外推的。但是在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时,由于受影响的范围和人群不明确,时间又十分紧迫时,可采用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工作。以现场调查为例,我们不但经常采用流行病学的定量调查方法,也经常采取社会学的定性调查方法,特别是就关键问题对关键人物开展的快速调查,以回答“怎么回事”“为什么”“怎么办”等决定性的问题,有时能迅速从关键人物获取有用的信息为应急对策的确定和措施的实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分析性研究(analysis study)
当描述性研究提出某种疾病(或卫生事件)的病因(或原因)的初步假设后,为了不延误时间,减少损失,使工作有的放矢,采用分析性研究方法,按科学设计和统计学处理,定性、定量的分析病因(或原因)与疾病(或事件)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假设,做出合适的病因(或原因)判断。这将有利于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预防或控制疾病或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分析性研究有以下几种方法。
(1)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是分析研究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验证病因(或原因)假设的重要工具。它是以确诊的病例组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危险因素的暴露比,经统计分析,判断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这种方法在现场调查中普遍应用,在现场人群中按病例对照设计原则,往往很容易找到一些病例,也容易从人群中选择对照,能较快地推导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或事件)的危险因素(或原因),从而达到探索或检验病因(或原因)的目的。这是一种从果追因的研究方法,即是在疾病(或事件)发生之后去追溯病因(或原因)的方法之一。病例对照研究的突出优点是省人力、物力、时间,出结果快,这非常适合于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需要。但是必须遵守其设计原则和方法,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也是分析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追踪不同暴露水平研究队列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达到验证病因(或原因)假设的目的。队列研究是一种由因追果的研究,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故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较强,可证实病因(或原因)联系,由于研究是前瞻性的,费时间、人力和物力,实施难度大,因而现场调查应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历史队列研究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兼顾了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如果资料齐全,保存完好,或者有足够条件支持时,它是队列研究中最优先选择的方法。
(二)现场干预
现场干预(field interventions)是指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患者或健康人施加或去除某种因素,以观察对发生疾病或对健康状态的影响,称为实验流行病学,也称干预实验。现场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主要是人群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其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重要的和应急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并采取各种控制措施,以消除威胁公众健康的因素,同时对其措施进行客观的评价,以便正确地指导现场工作。对于传染疾病来说,干预措施有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如果由于工厂排出废水污染水源,造成人群中化学中毒事件发生,其干预措施还应包括勒令停产、罚款、赔偿等,还会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等问题。
本节所涉及的各种研究方法,详细内容参见本书有关章节。现将其归纳如图1-1。
图1-1 现场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
二、按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方式分类
(一)应急(暴发)调查
应急(暴发)调查(emergency or outbreak survey)是对某地区或单位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许多同一种疾病所进行的调查。暴发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暴发的原因、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蔓延。当接到疫情后,应迅速赶往现场,对疫情全面情况初步了解后,提出初步假设,并据此进行对比调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弄清具体原因,验证假设,采取有效措施,从观察疫情发展情况进一步评价其效果,直至疾病暴发流行被控制。
随着流行病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出现暴发或紧急状态的不仅是疾病,凡是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有可能进行应急调查,如农药或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环境公害、恐怖事件、自然灾害、灾难心理紊乱等。其调查和处理的目的、原则、方法与暴发调查基本相似,但各种紧急状态的性质、场所、范围、要求等不同,方式和措施等各有所异,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决定性因素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将损失和伤亡降低到最小,并引以为戒。
(二)有计划的调查
有计划的调查是指有准备的调查,即有目的、有设计、有计划地进行调查。调查工作首先要立项,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根据人群中的反映,进行了初步查访,认为可能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对其进一步确认而需要进行的现况调查;②已知人群中存在某一公共卫生问题,但原因不十分明确而进行危险因素的调查;③已知现场人群中有某危害因素存在,不知是否会引起公共卫生问题而进行摸底调查;④人群中存在某公共卫生问题,暂时又无条件解决时,为了观察其发展的趋势而进行的监测调查;⑤人群中加入了某种干预因素,不知是否有效而进行的评估调查。
以上这些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千方百计地预防和控制人群中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保护人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