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头面躯体痛证
头面部
例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张某,男,58岁,干部。1993年12月16日初诊。
主诉:反复右侧面痛12年,加剧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981年冬季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颌部阵发性隐痛,常因洗脸时擦洗面部引起疼痛发作。其后逐年加重,多在秋冬季节发作。1993年11月中旬右侧面痛加重,呈阵发性闪电样剧痛,每隔15分钟左右疼痛1次。服用卡马西平、罗通定等药物无效。脉浮紧,舌暗淡夹青,苔白。
经络辨证:感受风寒使经络气血凝滞,面部经络不通,导致面痛。脉浮紧,舌暗淡夹青,苔白,亦属寒象。证属:风寒入络,经脉痹阻。病位:面部三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面痛
证型:风寒入络,经脉痹阻
西医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治则:祛风散寒,疏经通络。
治法:取下关、太阳、颊车面穴齐刺法,配取止痛穴(位于翳风穴与天容穴连线之中点,约在翳风穴下1.5寸)、牙痛穴(掌心第三、四掌骨间,距掌指横纹后约1寸),电针连续波,频率80次/分。留针30分钟。针治后,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隔1~2日针治1次,治疗25次后,面痛消失。随访3年,疼痛未复发。
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医属“头风”“面痛”“偏头痛”“眉棱骨痛”等范畴。病位在头面部,多因头面部三阳经受邪发病,或感受风毒、阳明火盛,或久病成瘀,使经络气血凝滞所致。按其“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筛选出下关、太阳、颊车为施治主穴。《灵枢·官针》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此种刺法增强刺激量,扩大受刺穴位作用面积,增强了通络止痛作用,故齐刺扳机点以通络止痛。
例2 血管神经性头痛
马某,女,45岁,农民。2003年3月17日上午10点20分初诊。
主诉:头痛3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2000年1月头部、胸、腰部被打伤,经门诊及住院治疗后,胸腰部外伤渐愈;后遗留有头痛、头昏症状。2000年2月21日脑CT平扫:脑实质区未见异常密度表现,脑中线不偏,脑室、脑池及脑沟未见异常表现。脑电图基本正常。2001年3月脑血流图检查示:脑血管舒张度扩张,脑动脉血容量增加,波幅稍增高。自述头顶及左侧颞部痛如锥刺,睡眠不宁,耳鸣眩晕。舌质紫,苔薄黄,脉细涩。
经络辨证:头部外伤,脉络受损,经气凝滞,瘀血内停,久病入络,故痛有定处,疼痛如刺,头痛经久不愈。舌质紫,苔薄黄,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证。头痛部位在头顶及左颞部。足厥阴肝经循行至头部,与督脉会于巅顶;足少阳胆经循行至头部颞侧。患者头顶及颞部疼痛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相关。证属:瘀血阻络,清窍失荣。病位:足厥阴经、足少阳经、阳维脉。
诊断:中医诊断:头风
证型:瘀血阻络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疏肝理气,濡养清窍。
治法:初诊时间为癸未年乙卯月己丑日己巳时,按灵龟八法开穴,当开外关穴,外关属手少阳络穴,通于阳维脉,按震卦、巽卦相配关系,同取通带脉的足临泣;配取颔厌透曲鬓(左)、风池、百会,行“阴中隐阳”手法。开穴及头部腧穴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80~100次/分,以穴周皮肤轻度抽动,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针刺2次,疼痛明显减轻,癸巳日己未时三诊,开通阳 脉之申脉,按“夫妻”关系,同取通督脉之后溪,配取太冲、风池、率谷、目窗、承灵。针后头痛若失。针灸治疗2月余,2003年6月,头痛、耳鸣、眩晕等症状消失。复查脑血流图报告正常。随访1年,头痛无复发。
按:《奇经八脉考》:“阳维起于诸阳之会……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难经·二十八难》:“阳 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阳 脉病候中,主治头痛。灵龟八法开穴,辅以阳 、阳维之交会穴风池,按头痛部位,“以痛为腧”,取颔厌透曲鬓、率谷、目窗、承灵,活血化瘀,取肝经原穴太冲,百会,疏肝理气,通经活络,针法对症,故收效较佳。
例3 三叉神经痛
张某,女,44岁,工人。1982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左侧颜面部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1980年3月始左侧颜面部出现电击样疼痛,每日发作5~8次。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中西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半年余,无效。1982年以来,发作更趋频繁,每日发作10余次,痛时,患者闭目 嘴,咬牙流泪,有时手捧下颌,头撞墙壁,痛不欲生。后在某医院拔除左侧磨牙4枚,经封闭、针灸治疗2月余,病情依然如故。初诊时,患者恐惧焦忧,夜不能寐,由于说话、饮食容易诱发疼痛,以致不能食。脉象弦数,舌青苔黄。
经络辨证:肝气失调,郁而化火,肝火上犯,以致面部疼痛。时久,肝气郁胆,则少寐,易惊胆怯。证属:肝胆风热,病久入络。病位:面部三阳经、足厥阴经。
诊断:中医诊断:面痛
证型:肝胆风热,病久入络
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治则:疏肝理气,祛风清热。
治法:舌穴:肝穴、胆穴、心穴、耳穴(均泻法);选配:风池、翳风、颊车、下关、行间、侠溪(电针)。左右配穴法,每日治疗1次。5次后,发作显著减少,疼痛减轻;治疗12次,发作基本控制,仅在饮食时偶尔诱发疼痛;共治疗32次,疼痛消失。随访1年,疗效巩固。
按:病位在头面部,多因头面部三阳经受邪发病,或感受风毒、阳明火盛,或久病成瘀,使经络气血凝滞所致。根据“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肝者,筋之合也……而脉络于舌本”“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故而肝、胆、心3穴同治以泻肝胆风热。《难经·六十八难》:“荥主身热”,故以肝经荥穴行间,胆经荥穴侠溪清热。以风池、翳风、颊车、下关与舌针内外配穴以奏疗效。
例4 三叉神经痛
张某,女,54岁,干部。1996年3月25日初诊。
主诉:右面颊疼痛3年,复发5天。
现病史:患者于1992年冬季突发右面颊疼痛,先后拔牙4颗,仍剧痛不已,后经服药等多方治疗,经半年后疼痛渐消。5天前因工作紧张繁忙诱发右面颊阵发性剧痛,每日发作10余次,每次持续10秒钟左右,洗脸、刷牙均诱发疼痛,鼻旁、唇旁有触发点。舌红有瘀斑,苔黄,脉细弦滑。
经络辨证:患者右面颊阵发性剧痛,洗脸、刷牙均诱发疼痛,鼻旁、唇旁有触发点。发病时值冬季,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经脉,气血痹阻;疼痛日久,久病入络,使面部经络气血瘀滞加重。舌红有瘀斑,苔黄,脉细弦滑。此系肝郁气滞,胃火上炎,热扰经络,经输不利。病位:足阳明、手阳明、足少阳、手太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面痛
证型:气血瘀滞,脉络闭阻
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治法:针刺主穴:下关、太阳、颊车。配穴:禾髎透颧髎、合谷、复溜、太冲,用泻法。第1次针治后,疼痛较前加重,发作次数增多。间隔3天后,继续针治,治疗4次后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针治10次后疼痛全止。随访1年未复发。
按:面痛又名面风痛,以反复短暂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或痉挛,伴面肌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依“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理,取下关、太阳、颊车为主穴治之。下关、太阳、颊车均为局部取穴,均有袪邪通络止痛的作用。配穴禾髎透颧髎疏调阳明经气;合谷施以泻法,有清热止痛之功;太冲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复溜滋水涵木,益肾平肝;主穴配穴合用共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清热止痛之功。
例5 血管神经性头痛
关某,女,39岁。1962年9月8日初诊。
主诉:头痛伴眩晕4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958年因子宫肌瘤,在腰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过长。术后第2天,前额头痛并牵及项后痛,有恶心感,不呕吐,经对症治疗后,有所减轻。但患者术后失于调养,致使身体更趋羸瘦,眩晕头痛,日趋严重。术后3月余,仍不能下床。后又复住院年余,仍感眩晕头痛,生活难以自理。经多方治疗罔效。继而疗养半年,眩晕虽有减轻,但腰膝酸软,额及枕部阵发性刺痛仍剧。面色晦黯而黄,舌淡白,少苔,脉沉细。
经络辨证:按任、督、冲一源三歧,手术、麻醉易于损伤脉气,术后又失于调养,血气更虚,穷必归肾,肾精不涵,精亏髓少,髓海失养,故头目眩晕。督脉通于脑,督脉空虚,脉气失调,故腰膝酸软而头痛。证属:任督受损,冲脉空虚,气血亏耗,清窍失荣。病位:任、督、冲脉、脑。
诊断:中医诊断:头痛
证型:气血亏虚,清窍失荣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补益气血,濡养清窍,通调任、督、冲脉。
治法:久病宜通任督,乃灸气海、关元;针长强、风府、百会,行疾徐、捻转补法。针灸1次后,头痛即感减轻,后本“任脉温灸,督脉针调”的方法,随症加减穴位,针治12次后,症状明显好转。共针灸38次,4年余之痼疾,竟获痊愈。
按:督脉起于胞中,上通于脑,统摄全身之阳气。《灵枢·经脉》云:“督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对病久虚证,应任督并重。宗古人“任宜温灸,督宜针调”的治疗原则,可望获取疗效。
例6 血管神经性头痛
王某,男,41岁,工人。1957年4月5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作头痛1年余。
现病史:近日受凉,疼痛加剧,左侧较甚,耳鸣,面部时有热感,伴有恶心,口苦尿赤。舌质红,少苔,脉浮紧。
经络辨证:受凉后诱发头痛加剧,脉浮紧,是为风寒袭络;而舌质红,少苔,面部发热、耳鸣欲呕,口苦尿赤,乃系肝火上炎,循经上扰。证属:内热外寒。病位: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足厥阴经。
诊断:中医诊断:头痛
证型:内热外寒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清泻里热,兼祛风散寒。
治法:此属先热后寒,宜用“阴中隐阳”手法。先取胆经合穴阳陵泉,将针进至地部,慢按紧提6次,再将针退至天部,紧按慢提9次,施术三度,患者自诉头痛减轻,再取风池穴行阴中隐阳手法一度,加配行间、太阳穴,术毕头痛已去大半。4月8日复诊,取阳陵泉、太冲,再施阴中隐阳手法,加配列缺、头维。2次痊愈。
按:“阴中隐阳”手法出自《金针赋》,先行透天凉,后行烧山火,在地部慢按紧提手法行阴数6次,在天部行紧按慢提手法阳数9次,取穴以肝胆经穴为主,同时结合治疗头痛要穴风池、头维而取效。
(摘引自 《管氏针灸三代传人医学论文选粹》之名老中医诊断管正斋医案)
例7 血管神经性头痛
李某,女,28岁,干部。1985年3月15日10时初诊。
主诉:右侧颞部、枕部疼痛4年。
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精神受刺激后出现头痛,经治疗未愈。2年后多局限于右侧偏头痛,右枕及右侧颞部呈搏动性跳痛,每周发作2~3次。感冒、睡眠不足或情志抑郁时,头痛加剧,伴有体位性眩晕,恶心呕吐。
检查:1980年脑血流图检查:脑动脉血容量增加,波幅稍增高。脑电图检查:过度换气后,各导联出现持续至长段的高波幅Q波、S波,以右枕部为甚,偶见单个棘波、间见尖波。1984年10月脑CT平扫:脑实质区未见异常密度表现,脑中线不偏,脑室、脑池及脑沟未见异常表现。1985年3月超声波检查:脑中线波不偏。血压:120/8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3g/L,红细胞:4.0×10 12/L,白细胞:8.7×10 9/L,血沉:10mm/h,抗链球菌溶血素O:200IU/ml,类风湿因子 (-),血糖:6.1mmol/L,血清总胆固醇:180mg/dl,甘油三酯:132mg/dl。心肺 (-)。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弦。
月经史:12岁月经初潮,周期28天,行经5天,月经颜色、量正常。
经络辨证:肝失条达,气机不调,经气紊乱,脑络痹阻,清阳不运,脑海失营,故而头痛;肝胆表里,少阳经病,病久气虚,久痛入络,导致阳 、阳维脉气失调。阳 主左右一身之阳;阳维维系三阳经,主一身之表。证属:瘀血阻络,头窍失养。病位:脑、阳维脉、阳 脉。故治宜疏调阳维脉、阳 脉之气。
诊断:中医诊断:头痛
证型:瘀血阻络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治法:初诊时间为农历己丑年戊寅月癸丑日丁巳时,按灵龟八法开穴方法计算,当开外关穴,外关属手少阳络穴,通于阳维脉,按震卦、巽卦相配关系,同取通带脉的足临泣;按头痛部位,“以痛为腧”取颌厌透曲鬓(右),行 “阴中隐阳”手法。开穴及头部腧穴电针,采用锯齿波,频率80~100次/分,以穴周皮肤轻度抽动,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针刺2次,疼痛明显减轻,仅下午右侧后枕部轻微胀痛。丙辰日壬辰时三诊,开通阳 脉之申脉,按 “夫妻”关系,同取通督脉之后溪,头部取阳 、阳维之交会穴风府,针后头痛消失。2月后因疲劳头痛轻度发作,又针治5次,疼痛消失。1985年6月,复查脑血流图报告正常。随访1年,头痛无复发。
按: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中医学中属“偏头风”“头风”“偏头痛”“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阳维脉维系三阳经,行卫分,主一身之表。《难经》二十九难曰:“阳维为病苦寒热”。《经验特效穴歌》云:“头痛发热外关安”,首开通阳维脉之外关穴,按震卦、巽卦相配关系,同取足临泣,配取颌厌、曲鬓、申脉、风府、后溪共同疏调三阳,通经止痛;阳维、阳 脉和则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