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一万个为什么:免疫学检验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检验

239.为什么会发生荨麻疹
答: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血管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以全身性、瘙痒性隆起的红斑为重要表现。至少15%的人在一生中可能出现过荨麻疹。荨麻疹可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并消失,也可以持续存在12~24小时。荨麻疹是一种症状而并非疾病,本质上是由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肥大细胞在其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过敏发生时,存在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及周围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迅速释放组胺而引起局部荨麻疹样风团和深部组织血管性水肿。肥大细胞被激活数小时后还可引起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在局部组织聚集,这也是单纯使用抗组胺药物可能无效的原因。引起荨麻疹的抗原因素通常有:①食物以鱼、虾、螃蟹、蛋类和牛奶等最为常见,其次是香料和调味品;②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阿司匹林、阿托品等;③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等;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花粉吸入、羽毛和皮屑等。
240.为什么青霉素药物注射前必须做皮肤试验
答:青霉素类药物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烯酸与组织蛋白质结合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使机体致敏。当青霉素类药物再次进入机体即可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大部分青霉素药物过敏发生于肠道外给药,口服引起过敏反应较少见。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定青霉素药物在注射使用前必须做皮肤敏感试验,皮试试验阴性者药物可以给患者使用,皮试试验阳性者则禁止使用。
241.为什么会发生过敏性哮喘
答:当易感者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动物毛屑以及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等时,可引起易感者支气管肿胀、黏液分泌增多,而且气管管壁肌肉也会收缩,使得管腔变窄,呼吸困难,出现急性哮喘症状。过敏性哮喘是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易感者在初次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动物毛屑等以及感染呼吸道病原菌后可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这些抗体与呼吸道黏膜下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而使其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致敏因素时即可引起致敏细胞迅速脱颗粒,同时释放白三烯、组胺、前列腺素、类胰蛋白酶、细胞因子等,从而引发哮喘症状。
242.为什么吃花生会引起过敏反应
答: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food allergy),是指易感者由于进食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吃花生引起的过敏反应,是指易感者对花生中的某些成分能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这些抗体能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性受体结合而使其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花生时,致敏细胞发生迅速的脱颗粒反应并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生物活性介质,进而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从而导致血压降低、面部水肿、口腔溃疡、皮肤风团疹,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喉头水肿,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因食用花生导致的过敏反应也是Ⅰ型超敏反应的一种。
243.为什么吃螃蟹会导致易感者皮肤红疹
答:某些易感者吃螃蟹后发生皮肤红疹也是食物过敏反应的一种,也属于Ⅰ型超敏反应。螃蟹富含蛋白质,易感者初次进食螃蟹后能对其中的某些蛋白成分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这些抗体能与机体内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性受体结合而使其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食用螃蟹后,致敏细胞发生迅速的脱颗粒反应并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生物活性介质,进而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轻则引起皮肤红疹瘙痒难耐,重则哮喘、喉头水肿,吞咽呼吸困难,甚至产生过敏性休克。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蟹肉会诱发并加剧人体的过敏反应。因此,对螃蟹有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最好不要吃螃蟹。
244.为什么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时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
答: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时会出现高热、寒战、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和呼吸加快等休克反应,此反应称为赫克斯海默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简称赫氏反应。赫氏反应的诱发原因是由于大剂量药物对梅毒、钩端螺旋体的杀灭作用太强,导致梅毒、钩端螺旋体大量死亡。大量有害物质,如异体蛋白、磷脂等从死亡的梅毒、钩端螺旋体内溢出而引发机体内部的超敏反应造成机体不适。此种反应最主要涉及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这些有害物质在未用药之前刺激浆细胞产生的特异性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使机体致敏。当大量异种蛋白抗原再次刺激,Ⅰ型超敏反应就进入发敏阶段,靶细胞脱颗粒及膜活化,释放和产生生物活性介质,对效应器官作用:使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刺激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促进腺体黏膜分泌。在临床上表现出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寒战等过敏性休克反应。
245.为什么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答:由于疫苗所含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了抗原物质外,还有病毒赖以生长的细胞(如鸡胚或鼠脑细胞等)、防腐剂、稳定剂、微量抗生素、佐剂和一些未知成分。儿童可能对其中任何成分过敏。如对青霉素严重过敏的孩子,可能对在病毒培养过程中加有微量青霉素的疫苗出现反应;有些疫苗是在鸡胚中培养的,含有少量鸡蛋的成分,可成为对鸡蛋严重过敏的孩子的致敏原;许多疫苗含有牛奶成分,可成为对牛奶高度敏感孩子的致敏原。因此,在接种疫苗后的1~2小时甚至几分钟内,有些儿童会发生窒息、支气管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所以,在接种疫苗后一般建议观察至少半小时,一旦孩子出现异常时立即就医。
246.为什么要区分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所致的腹泻
答:牛奶营养丰富,但有些人一喝牛奶就容易腹泻,这是因为对牛奶中的乳糖不吸收所致,也称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简单来说就是乳糖在小肠内无法被分解吸收,导致乳糖进入大肠,导致肠内渗透压高,水分无法吸收,从而发生腹泻,其原理有点类似于泻药。对于喝了牛奶就腹泻、腹胀或肚子不舒服的人,一般都是因为缺乏一种叫乳糖酶的消化酶。喝进去的牛奶有大量乳糖,而他们没有乳糖酶,乳糖无法被分解吸收,大量未经消化的乳糖到达肠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则会导致腹胀、腹泻和排气等症状。乳糖不耐受轻者腹胀,重者喝完牛奶没多久就要跑厕所。很多人认为喝牛奶导致腹泻是对牛奶过敏所致,其实不然。牛奶过敏属于食物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一种,除伴随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外,往往还有皮肤黏膜及呼吸系统症状。出现牛奶过敏症状时(尤其是儿童)需及时就诊,而乳糖不耐受常可自愈。
247.为什么说哮喘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答:大量研究证实哮喘具有明显的家族性遗传倾向,与哮喘患者有血缘关系的各级亲属中患有包括哮喘在内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可增加哮喘的发生概率,通常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此外,同卵双生双胞胎共同发生哮喘的概率高于异卵双生双胞胎。对具有高哮喘发生率(约30%)人群的基因组研究显示,第11号染色体上表皮特异性转录因子-2和表皮特异性转录因子-3编码基因与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第20号染色体上的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基因也与哮喘有关。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属于金属蛋白水解酶的一种,其活性部位发挥作用依赖于锌原子,主要在肺成纤维细胞和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第5号染色体的钙黏蛋白超家族成员钙黏蛋白-1基因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钙黏蛋白-1主要在肺组织中表达,尤其是支气管上皮细胞。另外,染色体2q33上某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哮喘人群的总血浆IgE水平和支气管高反应性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48.为什么要对疑似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皮肤试验
答:对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寻找出引起疾病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防止该疾病再次发生的重要手段。皮肤试验可用于因吸入性过敏原、食物、昆虫毒素及青霉素等引起的速发型超敏反应的诊断。过敏原皮肤试验常简称为皮试,即在皮肤上进行体内免疫学试验,该试验操作简便且实用。其原理是将一种可疑又无害的过敏原注入机体皮肤,经过一定时间观察皮肤反应,从而判断该物质对测试者是否可引起超敏反应。当变应原通过皮肤挑刺、划痕、皮内注射等方法进入致敏者皮内,与吸附在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特异IgE高变区结合,导致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在20~30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红斑、风团以及瘙痒感,数小时后消失。出现此现象者判断为皮试阳性,未出现红晕、红斑、风团者为阴性,即对该变应原不过敏。皮试阳性反应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49.为什么皮内试验可检测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答:皮内试验是超敏反应皮肤试验的方法之一。Ⅰ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方法是皮肤消毒后,用1ml注射器将过敏原提取液注入皮内,注入量一般为0.01~0.02ml或使皮肤形成直径为2~3mm的皮丘。注射部位多选择前臂内侧皮肤,操作时应注意勿使注入部位出血或将液体注入皮下。如同时做数种过敏原皮试时,两种皮试过敏原的间距应为2.5~5cm(高度可疑的过敏原应选择间隔5cm)。以注射后15~25分钟观察有无风团和红晕反应,以风团和红晕的直径判定结果。过敏原注射后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生严重反应,应及时处理。为了准确估计患者皮肤的反应性,排除干扰因素,皮试时应以阳性和阴性对照液作比较。阳性对照液常用盐酸组织胺,阴性对照液一般用过敏原稀释保存液或生理盐水。阳性对照液注射处应呈阳性反应,阴性对照处呈阴性结果,则该过敏原试验结果可信。Ⅰ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有助于寻找出引起疾病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而发病。
250.为什么点刺试验可检测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答:点刺试验(prick test)又称挑刺试验,也是超敏反应皮肤试验的方法之一,原理与皮内试验相同,主要用于检测Ⅰ型超敏反应。试验时将抗原或对照液滴于前臂内侧皮肤上,再用本卡针或25、26号针头与皮肤呈45°角进针点刺,避免出血,1分钟后拭去抗原液,15分钟后观察结果。如同时试验多种抗原,要避免不同的抗原液交叉污染,以免出现假阳性。点刺试验较皮内试验安全,假阳性较少,但敏感性较皮内试验低。通过点刺试验有助于寻找出引起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而发病。
251.为什么皮肤试验阳性但不发生过敏
答:皮试反应可出现与临床实际不符的情况,患者皮肤试验阳性但没有发生过敏的原因可能有:①过敏原稀释液偏酸或偏碱;②抗原变质或污染;③患者有皮肤划痕症。因此,为了保证皮肤试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质量控制是必需的。在可能的情况下,过敏原提取液的组成和浓度应做到标准化,并且应保存得当,避免变质或污染。皮肤划痕症也称人工性荨麻疹,多发于过敏性体质的人,其发生原因多由于皮肤受外界物理性刺激后发生变态反应,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类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使血浆、组织液渗透到真皮层而致。患这种皮肤划痕症的人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皮肤发痒,但不像一般常见的荨麻疹那样出现全身风疹块,而是当皮肤用指甲或其他钝物划过后,局部先出现一道道红斑风团,随即风团水肿高出皮肤,并在红斑风团的边缘出现红晕现象,其形状很像皮肤被皮鞭抽打后留下的痕迹一样。因此,皮肤划痕症者在做皮肤试验时也容易出现假阳性。
252.为什么服用抗过敏药物后不宜进行皮肤试验
答:体内实验属于生物测定的范畴,除了易受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试剂的影响外,受抗过敏药物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抗组胺药。组胺是造成Ⅰ型超敏反应临床症状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可引起痒、打喷嚏、流涕等现象。此外,组胺也可使血管扩张因而产生局部水肿,使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道狭窄进而呼吸困难。抗组胺的药物可抑制致敏活性细胞、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的过敏介质释放,对抗组胺所致的各种症状,但同时也会造成皮肤试验假阴性结果。因此,为了避免皮肤反应被抑制,皮肤试验前应停止服用抗组胺药物。大多数第一代抗组胺药物需在实验前72小时内停用,羟嗪类药物至少需要停用96小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则需停用至少1周。另外,在1天内服用过H 2受体拮抗剂的患者皮肤反应会受到轻微抑制,但一般不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短期口服皮质激素对皮肤试验没有影响,但是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组织内巨噬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部分抑制皮肤的反应性。
253.为什么哮喘急性发作期间不宜进行皮肤试验
答:用于诊断超敏反应的皮肤试验,包括皮内试验和点刺试验并非绝对安全。由于超敏反应患者的靶器官存在高反应性,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仔细询问病史,以免诱发反应或加重病情。在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期间,患者体内仍有大量结合了特异性IgE的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此时若进行皮肤试验,少量注射的变应原亦可以引起致敏细胞迅速脱颗粒而释放组胺,白三烯和其他活性介质,从而加重哮喘症状,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254.为什么哮喘患者要进行激发试验
答: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用某种刺激物质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再用肺功能做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从而测定气道高反应性。根据激发剂的不同,常用的可分为药物试验、运动试验、蒸馏水或高渗盐水激发试验、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支气管受到药物刺激后,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口径变窄。因直接测定支气管的口径比较困难,通常是以某些肺功能指标在剌激前后的变化来间接反映支气管口径的变化。最常用的肺功能指标为:用力呼气肺活量(FEV)、最大呼气流量(PEF)、肺总阻力(RI)与气道传导率(sGaw)。通常将FEV1下降20%,或RI值升高至起始阻力2倍时作为判断的临界点。此试验可协助哮喘的诊断及为哮喘治疗提供参考指标。支气管反应性常与哮喘的轻重程度相平行。反应性轻者表明可减少用药,重者表示要积极治疗。哮喘患者经长期治疗,支气管反应性正常后,即意味着哮喘得以控制,因此将测定支气管反应性作为随访的手段甚为重要。另外,支气管反应性的改变常作为判断药物疗效的指标。
255.为什么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IL-4和IL-5水平升高
答:在Ⅰ型超敏反应中,CD4 +Th活化对于IgE的产生至关重要。首先,变应原通过皮肤表面进入机体后,被抗原提呈细胞之一的树突状细胞所捕获,转运到引流淋巴结内进行加工,并将形成的肽段提呈到细胞表面供CD4 +Th细胞识别。CD4 +Th细胞识别抗原,继而活化并分化为Th2细胞。而Th2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IL-4能够促进IgE抗体的类别转换,IL-5可以活化嗜酸性粒细胞,IL-13能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黏液。与正常人相比,过敏体质的人群往往在外周血液循环中含有更多的变应原特异性Th2细胞,并且这类Th2细胞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的能力也要高于正常个体。因此,在过敏性哮喘发作时能检测到患者血清IL-4和IL-5水平升高。
256.为什么I型超敏反应患者组胺水平会升高
答:组胺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内颗粒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在Ⅰ型超敏反应中,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IgE分子结合,从而使膜表面FcεR1交联。由于相邻分子的IgE在变应原的 “桥联”作用下,通过IgE的Fc受体的γ链C端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的磷酸化作用,使胞内酪氨酸激酶(PTK)活化。PTK的活化促使胞内Ca 2+浓度升高,最终使胞质肌球蛋白磷酸化,导致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因此,发生Ⅰ型超敏反应时,可以检测到患者组胺水平升高。
257.为什么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进行细胞学检查
答:过敏性鼻炎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过敏性皮肤试验、特异性IgE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等。但根据以上信息不足以作出诊断时,可进行鼻黏膜刮片细胞学检查。鼻腔分泌物中见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每个高倍视野中可见5个以上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作为过敏性鼻炎诊断的有力依据。但需注意的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不一定是过敏性鼻炎,因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可见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型的非过敏性鼻炎。反之,当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但无嗜酸性粒细胞时,常提示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或为细菌性鼻窦炎。
258.为什么疑似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需检测血清总IgE
答:Ⅰ型超敏反应是由IgE介导的反应。IgE又被称为反应素或亲细胞抗体IgE,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同一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与致敏靶细胞上的IgE抗体Fab段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引发Ⅰ型超敏反应(哮喘、过敏性肠炎、过敏性皮炎等)。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微,正常成人血清IgE含量为20~200IU/ml(1IU=2.4ng/ml),而在过敏患者血清中含量增高。IgE检测包括血清中总IgE(total IgE, tIgE)及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前者作为初筛试验,而后者可用于确定特异性过敏原。总IgE升高常见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肠炎、花粉症、变应性皮炎和荨麻疹等),也见于寄生虫感染、IgE型骨髓瘤、高IgE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胶原病等非超敏反应性疾病。总IgE减低可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肿瘤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因此,对疑似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检测可作为一种初筛手段,以鉴别超敏与非超敏反应性疾病。
259.为什么疑似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需检测血清特异性IgE
答:由于血清总IgE水平是针对各种抗原的IgE总和,其升高也可见于一些非超敏反应性疾病如寄生虫感染、IgE型骨髓瘤等。因此,仅以血清总IgE量的高低难以确诊Ⅰ型超敏反应疾病。特异性IgE是指能与某种过敏原特异性结合的IgE,过敏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具有过敏原特异性IgE。如对牛奶过敏者则有针对牛奶过敏原的IgE;对蒿草花粉过敏者,则有针对该花粉的IgE,该抗体只能与该过敏原特异性结合。所以,特异性IgE的检测是寻找和确定患者对何种变应原致敏的最可靠的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将变应原通过硝酸纤维薄膜或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的吸附,再利用各种标记免疫分析法定性或定量检测特异性IgE,阳性或含量增高对Ⅰ型超敏反应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60.为什么疑似消化道过敏反应患者需检测食物特异性IgG
答:很多孩子出生后(或者添加辅食后),由于表现出对某些食物不适应,出现湿疹、红斑、皮肤瘙痒以及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腹泻及腹部饱胀等肠易激综合征而被怀疑是过敏体质,导致其日常饮食上对可疑食品退避三舍,长久单调的食谱引起孩子的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其实这些孩子并非一定是对某种食物过敏,而有可能是与过敏同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并不相同的 “食物不耐受”。目前,普遍认为食物不耐受是因为机体缺乏一些特殊的酶致使某些食物无法被完全消化,而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并被机体免疫系统作为外来物质识别,继而发生免疫应答,最终产生食物特异性IgG。食物不耐受的患者可以出现与过敏相同的一些症状,在临床上难以区分,营养学家曾对2567个怀疑有食物不耐受的人调查发现:其中44%的人出现慢性腹泻、腹痛、溃疡、消化不良;16%的人皮肤出现皮疹、红斑、皮肤瘙痒;12%的人有偏头痛,失眠;10%的人患哮喘;7%的人出现肌肉骨骼症状关节痛。因此,在怀疑消化道过敏反应患者的诊断中通过检测食物特异性IgG,可以判断人体是否食物不耐受,从而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消化道过敏与IgE有关,食物不耐受与IgG相关。前者发病来得快,症状明显,属于急性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临床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后者症状比较隐蔽,属于慢性病,在平时人们通常认识不到它的存在,因此被称为人体健康的隐性 “杀手”,在临床通常以调整饮食治疗为主。
261.为什么疑似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需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答: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细胞呈圆形,直径13~15μm。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排列的砖红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粒,折光性强,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其绝对值为(0.05~0.5)×10 9/L。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超敏反应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花粉症、食物过敏、过敏性肺炎等嗜酸性粒细胞均有中度增多。个别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达白细胞分类的20%。此外需注意某些寄生虫病、传染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等,嗜酸性粒细胞也会增多。
262.为什么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可以辅助诊断Ⅰ型超敏反应
答: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中含有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 MBP)、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酸球神经毒素(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EDN)及酸球过氧化物酶(eosinophil peroxidase,EPO)等毒性蛋白。在Ⅰ型超敏反应中,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一方面释放组胺酶以灭活组织胺、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释放磷酯酶D灭活血小板激活因子、释放前列腺素抑制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另一方面还可吞噬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颗粒及抗原-抗体复合物,尤其是IgE免疫复合物,从而反馈抑制Ⅰ型变态反应加剧。但同时,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亦能释放MBP、ECP、EDN和EPO等,从而对气道组织上皮细胞造成毒性损伤和脱落,继而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正常参考值在4~7μg/L,在Ⅰ型超敏反应疾病患者体液(血清、痰、鼻涕等)和支气管黏膜活检中可见ECP含量明显升高,且ECP与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相关,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ECP的测定可以辅助诊断Ⅰ型超敏反应并监测和指导抗炎治疗。
263.为什么疑似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需进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答: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10~14μm,胞核分叶不清楚,胞质内含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用甲苯胺蓝染色,颗粒由蓝变紫,称为异染性,大颗粒直径可达1.2μm,易溶于水。电子显微镜下,颗粒内含物电子密度较高。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组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嗜碱性粒细胞在结缔组织和黏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粒细胞相似。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1%,绝对值为(0~0.1)×10 9/L。由于嗜碱性粒细胞在体外对变应原的敏感性和机体过敏反应的严重性呈平行关系,为此,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对超敏反应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需注意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还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也可见于结核、鼻窦炎、水痘等。
264.为什么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受试者应停用糖皮质激素
答: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治疗中最有效的一类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与过敏性炎症有关的细胞数目和功能,并减少细胞上相关的受体数目。这些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细胞的反流、激活和黏附,影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使得局部嗜碱粒性细胞数目减少,能抑制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basophil degranulation test,HBDT)是变态反应的体外试验,可反映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体内细胞的致敏情况。受试者如服用了糖皮质激素,就会降低嗜碱性粒细胞的数目和脱颗粒能力,造成假阴性结果。因此,HBDT受试者应停用糖皮质激素。
265.为什么说呼吸道变应原防不胜防
答:空气中存在的变应原,又称气传变应原,室内、室外均存在,因此防不胜防。最常见的呼吸道变应原有:
(1)尘螨:
尘螨致敏诱发的呼吸道变态反应相当常见,由于尘螨主要以人脱落下的皮屑为生,故居室内的屋角、地毯、床下及床被上较多,这也是尘螨致敏的哮喘患者室内发作较多的原因之一。
(2)真菌:
室内真菌主要存在于潮湿而又暖和的地方,如洗澡间、厨房等处;室外真菌生长在植物上及腐败的植被中,也来自肥沃的土壤和枯草中。它们可长年存在,没有季节性。由于真菌孢子很小,易于被吸入到下呼吸道深部,引起的症状较重。
(3)动物变应原:
动物的皮屑、唾液和尿液都可以是变应原,室内动物特别是宠物猫、狗是诱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常见变应原,另外蟑螂也是室内变应原的主要来源。
(4)花粉:
致敏花粉有其种类及季节性之分,春天的致敏花粉主要来自树,不过90%以上花粉过敏者为夏、秋季的杂草花粉所致,在西方主要致敏花粉为豚草属,在我国以蒿草花粉为最多见。
266.为什么过敏性哮喘患者注射相应变应原能脱敏
答:对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最好的预防手段就是避免接触变应原。但许多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无法避免,此时可对患者采用脱敏疗法进行治疗。脱敏疗法又称减敏治疗,或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是将不能避免的并经皮肤试验或其他方法证实或怀疑的主要抗原性物质,制成一定浓度的浸出液,以逐渐递增剂量及浓度的方法进行注射、含服、经皮渗透,通过反复给患者输入特异性抗原,促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耐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①通过改变抗原入侵途径,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类抗体,降低IgE抗体应答;②IgG类抗体可通过与相应变应原结合,阻断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上的IgE结合。因此,过敏性哮喘患者皮下或皮内注射相应变应原能脱敏。
267.为什么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能避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尽管已知晓患者对某种变应原(如抗毒素等)过敏,但又不得不用时,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以避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其机制可能是小剂量变应原进入体内与有限数量的致敏细胞作用后,致敏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累积效应。因此短时间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细胞分期、分批脱敏,以致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此时再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新被致敏。

(罗清琼 陈黎 卫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