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五官病变CT与MR对比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鼻腔鼻窦息肉

【临床与病理】

临床:鼻腔鼻窦息肉依其种类不同及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发病年龄、性别及其症状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单侧或双侧发病,以后者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塞、流涕、闭塞性鼻音,嗅觉不同程度减退,部分患者可有耳鸣甚或听力下降等。

病理:鼻腔鼻窦息肉是指发生于鼻腔及鼻窦黏膜的结节状或肿块病变,多见于鼻腔外侧壁及鼻顶部,也可发生于筛窦及上颌窦。根据其病因及发病部位可分为炎症性息肉、过敏性息肉及后鼻孔息肉三大类。炎症性息肉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多为单侧,切除后不易复发。出血坏死性鼻息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息肉,以出血坏死为特征,好发于上颌窦,少数原发于鼻腔。过敏性息肉多为双侧多发,如若不去除过敏原因,切除后多易复发。后鼻孔息肉是由于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鼻孔伸入鼻咽部而得名。大体观察息肉为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柔软的肿物。镜下多可见变态反应及鼻黏膜的慢性炎症改变,疏松结缔组织高度水肿,组织间隙明显扩大,腺体扩张,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则可见不规则的暗红色、黄褐色组织,中心可见凝血块样组织。

【CT与MR】

CT:在CT平扫上病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腔或鼻窦内密度较均匀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状肿物影,多呈膨胀性改变,病变边界清晰,边缘光整,邻近局部骨质结构可见不连续,或可见邻近鼻甲、鼻窦骨壁吸收变薄等征象,其中上颌窦内壁较薄最易受累。部分患者病灶中可见点状高密度影,可能是其内部出血钙化或静脉石。CT增强扫描可见病灶较明显持续性强化。

MR:MR检查一般不作为鼻腔鼻窦息肉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MR的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鼻息肉内部的信号改变比CT有优势,主要用于病变的鉴别诊断,而显示病变邻近骨质结构的受压变薄改变不如CT敏感和直观。病灶多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但由于病灶可能存在出血坏死或纤维化等改变,鼻息肉病变平扫信号及增强扫描表现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信号不均匀。

病例1 鼻腔鼻窦息肉 男性,24岁,鼻塞1个月余(图2-1-2-1)

图2-1-2-1 1~3. CT平扫软组织窗横断位;4~6. CT骨窗横断位;7~9. CT平扫软组织窗冠状位;10~12. CT平扫软组织窗矢状位

图2-1-2-1 13~15. T1WI平扫横断位;16~21. T2WI抑脂横断位、冠状位;22~24. T1WI平扫矢状位

病例2 鼻腔鼻窦息肉 男性,54岁,头痛2个月,耳鸣半月(图2-1-2-2)

图2-1-2-2 1~6. CT三期增强横断位;7~10. CT增强冠状位、矢状位;11~13. T1WI平扫横断位

图2-1-2-2 14~19. T2WI抑脂横断位、冠状位;20~25. T1WI增强冠状位、矢状位

病例3 鼻腔鼻窦息肉 男性,14岁,鼻塞半月(图2-1-2-3)

图2-1-2-3 1~3. CT平扫软组织窗横断位;4~6. CT平扫软组织窗冠状位;7~9. T1WI平扫横断位;10~15. T2WI抑脂横断位、冠状位

病例4 鼻腔鼻窦息肉 女性,15岁,嗅觉减退1个月,听力下降7天(图2-1-2-4)

图2-1-2-4 1~9. CT三期增强横断位;10~12. CT平扫软组织窗冠状位

图2-1-2-4 13~16. T1WI平扫横断位;17~20. T2WI抑脂横断位;21~24. T1WI增强横断位;25~28. T1WI增强矢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