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伤寒论》应读
【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太阳病提纲。
①头项强痛:头痛伴颈项强直,活动不利。②恶寒:怕冷。
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受邪,则可出现太阳病。太阳病的症状是脉浮,头项强直,恶寒。诸症反映外邪侵袭,太阳经脉、人体之表受邪,致卫外不固,正邪交争于浅表,故为太阳病的主要脉症。
注:条文后括号内数字为原条文顺序编号(下同)。
【条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证。
①恶风:为遇风则恶,无风则安,实属恶风之轻者。②脉缓:指脉象浮缓。③中风:中医证名,指外感风邪之表证。
本条又提出发热、恶风,为风邪犯表,正邪交争于浅表。汗出,为风邪伤卫,卫不外固,致营不内守,营卫不调。因病理性出汗,故脉象虽浮而缓怠。对于太阳病中具有营卫不调的病理特点的证型,仲景名为太阳中风证。可见太阳中风证是有汗、脉浮缓的表寒证,又可称之为表虚证。
【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呃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太阳病伤寒证的主要脉证。
①未发热:为暂时没有发热,与无热不同。②脉阴阳俱紧:阴阳指脉的部位,即尺脉和寸脉。脉阴阳俱紧指寸、关、尺三部脉都见紧象。③伤寒:证名,指伤于寒邪的表证。
太阳病,恶寒是必有之证,为外邪犯表,正邪相争于浅表证。身体疼痛、脉阴阳俱紧,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寒邪犯表,影响胃气和降而上逆,则可见呕逆。对太阳病中具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病理特点的证型,仲景名为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有发热,或尚未发热,是指发热出现的迟早,反映感邪轻重不同,病人体质强弱有异。
【条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①风温:证候名,该温病与温病学之风温证不同。是误用辛温发汗剂后之变证。②浮:浮盛有力。③多眠睡:神识为热邪所困呈嗜睡现象。④失溲:溲指大小便,本条文前有小便不利,现指大便失禁。⑤被火:用火法治疗,如灸法、熏法等。⑥惊痫:证候名,因惊而发,症见惊悌、目上视、手足发抽搐、身体强直等。⑦瘛疭(chì zòng):肌肉收缩。⑧若火熏之:形容病者肤色暗黄,像烟火熏过。
本症并非风寒表证,而为温病,外感热邪引起,热邪相争,故发热,不恶寒,口渴引饮,自汗,身重,多眠,打鼾。如果误用攻下法,则高热不退,津液大伤,小便不利,大便失禁;如果误用灸法,身目小便发黄,甚至出现抽风,手足抽搐,多次使用火法可能误人性命。
【条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①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则弱,故称阴弱。②啬啬(sè):形容畏寒怕冷貌。③淅淅(xī):形容怕风貌。④翕翕(xī):形容发热轻浅貌。
太阳中风表虚证,卫气强,营阴弱,卫阳浮的人,发热,营阴弱的人,自汗出,恶寒、恶风、发热、鼻塞而干呕,用桂枝汤。太阳病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用桂枝汤。
附: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太阳伤寒出现八大症状: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关节痛、怕风,不出汗,喘息,治疗选用麻黄汤。
附: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条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出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释义】阳明病提纲。
阳明病是由胃家实所形成的。胃家,包括胃与大肠而言。实是病邪深入阳明,肠胃功能失常,邪从燥化,故病以里热实证为特征。
【条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出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释义】此条凭脉象概括病机,当指阳明表里俱热之证,故用白虎汤清阳明独盛之证。
表有热,里有寒: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证的主症有发热(壮热为多)、汗出、心烦、口渴、脉滑,可伴有谵语、口不仁、腹满身重等症。证情较重者,可伴见手足厥冷、胸腹部灼热、神昏、遗尿等热厥之证,用白虎汤。
附: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条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出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释义】本条为阳明腑实重证及正虚邪实的危候治法及预后。
伤寒,或用催吐及攻下法之后,病仍不解,因津液劫夺,邪从燥化,归入阳明热结成实,以致多日不便。日晡所发潮热,是热结于腑的热型,也是阳明腑实证的重要指征之一,不恶寒是阳明外证。独语如有所见,是肠中燥实结聚浊气上干所致。此时表证已罢,里热结实已甚,当用大承气汤以攻下实热。若因循失治,病势增剧,为热极津竭之危重证候,此时脉弦长,则为阴液未至全竭,正气有存,尚有生机,当急与攻下以泻阳救阴。若见脉短涩,则是正虚邪实,热极津竭,预后不良。
附: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条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出处】《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少阳病提纲。
少阳病,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
【条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出处】《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①往来寒热: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发作无定时。②苦:动词,苦于。③嘿嘿:同默默,精神低沉,不欲言语,④喜呕:易呕。
太阳病五六日,邪气传入少阳,枢机不利,肝郁化火。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热邪侵犯少阳,胆胃失和。其特点是热邪不很盛,正气略有不足,呈正邪分争的局面。用小柴胡汤。
附: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条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出处】《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太阴病提纲。
胸下结硬:指胃脘部痞结胀硬。
太阴病出现腹满而吐,吃不下,自利更重,如果用下法,胃脘部痞结胀硬。
【条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出处】《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①藏有寒:藏即脏,指脾脏虚寒。②四逆辈:指四逆汤一类方剂。
太阴病自利的病机为脾阳虚而清气不升,自利不渴为脏有寒的缘故。太阴虚寒下利的治疗原则是当温之,但只提出宜服四逆辈,却未提出主方,灵活选用四逆汤一类方剂,轻用理中汤温中祛寒,重则用四逆汤以补火生土。
【条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出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少阴病提纲。
但欲寐:精神不佳,状态似睡非睡。
少阴病出现脉微细,困倦等症状。
【条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53)
【出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四逆汤证的主症是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精神委靡,下利清谷,脉微细或沉微等。病机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附: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条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少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振振欲擗地:肢体颤动欲倒地。
第82条太阳过汗,伤及肾阳,出现发热,心悸,头晕、身动,欲扑倒,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肾阳日亏,阳虚水寒,致心下悸,头晕,身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等。病机属肾阳亏虚,水气泛溢。用真武汤。
附:真武汤方
茯苓 生姜(切) 芍药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条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出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肾阴亏虚,心火上炎,心肾不交。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可伴咽干口燥,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沉细数。用黄连阿胶汤。
附: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出处】《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厥阴病提纲。
①消渴:指口渴欲饮水的症状,乃胃热津伤所致。②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至剑突部位。③心中疼热:指自觉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的症状。
厥阴病症状有口渴欲饮水,气上撞心,胃脘部有灼热痛,有饥饿感不想进食,进食则吐蛔虫,下法后则泄泻不止。
【条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出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释义】寒热夹杂,蛔虫内扰,气机逆乱。导致蛔厥,手足厥冷、腹痛、烦躁、呕吐等,呈阵发性发作,可伴有吐蛔、进食诱发等症。用乌梅丸。
附: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 黄柏六两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蜀椒四两(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