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专科能力建设专用初级教材:腹部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常见疾病及声像图表现

(一)肝脏弥漫性病变

1.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内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有30%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

(1)常见超声表现:

根据脂肪在肝内的分布情况,脂肪肝可分弥漫性脂肪肝和局限性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表现为肝均匀性增大、饱满,表面圆钝;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分布较均匀、细密,明显高于同侧肾皮质回声,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也称为“明亮肝”;整个肝区透声性差,肝实质深部因不同程度的声衰减而回声明显降低;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模糊(图2-13)。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内血流的灵敏度降低,尤其对于较深部位的血管,血流信号难以显示或较正常减少。

图2-13 弥漫性脂肪肝

局限性脂肪肝通常累及部分肝叶或肝段,超声表现为脂肪浸润部位的高回声区与正常肝组织的相对低回声区,二者分界较清,呈花斑状或不规则的片状(图2-14)。脂肪浸润区呈细密的高回声,单个或多个区域;有时在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的背景下,常在肝门部或胆囊周围可显示局限性低回声区,境界清晰,无包膜,无球体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不均匀回声区内无明显彩色血流,或正常肝内血管穿入其中,走行正常。

图2-14 局限性脂肪肝

(2)鉴别诊断

1)弥漫性脂肪肝与正常肝的鉴别:

肝实质回声的高低有时可因仪器调节不当造成,对比肝肾皮质的回声强度有助于鉴别。脂肪肝时肝实质回声明显高于肾皮质,而仪器调节不当时常导致肝实质与肾皮质回声均增强。

2)局限性脂肪肝与肝肿瘤的鉴别:

肝脂肪呈局限性不均匀分布时,病变区无明显球体感,肝实质回声增高;肝肿瘤者动态扫查时有明显的球体占位效应,挤压周围的结构,肝实质多无脂肪肝背景。

(3)注意事项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严重脂肪肝者由于衰减明显常致深部结构显示不满意,可能造成漏诊、误诊。为使肝实质显示清晰,需要合理调节仪器各参数,如降低探头频率、适当提高远场的增益等。必要时建议增强CT扫查可弥补超声局限性。对于局限性脂肪肝患者,应多切面、多角度地观察回声异常区,避免假阳性,必要时进行超声造影,可准确鉴别局限性脂肪肝。

2.肝炎和肝纤维化

(1)常见超声表现:

急性肝炎早期,因肝细胞水肿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稍减低,肝形态稍饱满,表面光滑,无其他明显改变。慢性肝炎常伴肝纤维化,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稍增粗、短线状增强,肝包膜尚光滑,声像图无特异性改变。

急性血吸虫感染时,仅显示肝轻度肿大,以肝左叶明显,可见尾状叶肥大。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时,肝内呈中等或较大的斑片状高回声,或肝内纤维条索和网格样回声,呈“地图样”(图2-15);脾大明显,可出现巨脾。

图2-15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2)鉴别诊断:

肝脏体积较大呈弥漫性改变时,需与脂肪肝相鉴别。肝炎所致的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减低,与仪器调节密切相关;而脂肪肝的回声细密、明亮,后方衰减,必要时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

(3)注意事项:

急性肝炎时声像图多无明显特征,对传染期的患者要注意隔离和消毒。慢性肝炎时,超声只能提示肝弥漫性病变的存在,难以提示具体的病变类型或进程,如肝纤维化、肝硬化、糖原贮积症等,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或肝穿刺活检进行诊断。

3.肝硬化

(1)常见超声表现:

我国的肝硬化多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早期肝硬化时,超声显示肝大小形态无明显变化,肝内血管基本正常。

典型肝硬化时,灰阶超声主要表现为肝左右叶比例失调,即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缘变钝,缩小的肝向右季肋部上移;肝表面不光整或凹凸不平呈波浪状、锯齿状、驼峰状(图2-16)。肝实质回声呈短线状增粗和增强,分布不均匀,后方可衰减。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脾大、腹水,多见于下腹部膀胱前方、肝前和肝肾间隙等部位。

图2-16 肝硬化

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超声表现有门静脉内径增大,肝门部门脉主干内径大于14mm,流速降低,严重者出现双向血流甚至离肝血流;肝动脉较正常代偿性增宽,超声易显示和检测,血流量增加;肝静脉显示不清晰,内径变细,流速曲线的波动性减弱;脐静脉开放,即位于肝左内、外叶之间肝圆韧带内的脐静脉扩张,一端与门脉矢状段囊部相通,另一端至肝下缘向腹壁延续达脐部,可呈扭曲扩张状;脾门区脾静脉内径增宽,脐周、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些静脉内均可测及静脉频谱,流速较低。

(2)鉴别诊断

1)肝硬化与肝癌的鉴别:

肝硬化时肝区回声增粗呈结节样,血吸虫病时肝区回声呈斑片状,均需排除肝癌的可能。肝硬化时肝内结节回声不均匀,无球体感;肝癌的超声表现除了病变区回声异常外,肿瘤多有明显的边界或周边有晕环,动态扫查时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并推挤周围肝组织致肝内管道结构移位、肝体积增大;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癌内血流丰富,流速曲线多呈动脉搏动性,阻力指数较高,有时可见门静脉分支内癌栓形成。

2)与脂肪肝相鉴别:

当肝硬化声像图回声弥漫性增高时,后方衰减。但脂肪肝者一般情况好,肝区回声细密,且无肝硬化的其他征象,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

(3)注意事项:

肝硬化时肝形态发生改变,肠道胀气及腹水时常导致声像图显示不满意。应改变体位多角度显示肝实质及肝内外血管。测量门静脉内径应在肝门部为宜,肝内血管的内径可因肝实质的硬化牵拉而缩小,并需要仔细显示门静脉及其属支的血流情况,排除血栓或癌栓。肝硬化常致胆囊壁水肿,需与胆囊炎鉴别,前者没有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二)肝囊性病变

肝囊性病变指发生在肝实质内的以液性为主的一类病变,包括肝囊肿、肝脓肿和肝包虫病等。

1.常见超声表现

(1)肝囊肿:

单纯性肝囊肿在声像图上表现为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圆形或椭圆形,单房或多房,无或有分隔;囊壁薄而清晰光整,厚度通常在1mm以下,包膜光整;前壁弧形、光滑,回声较肝组织略高;后壁回声增高,后方回声增强明显;有时可出现侧壁回声失落,即不能显示真实的两侧囊壁;可有侧方后声影,为折射性声影(图2-17)。多房囊肿内有间隔状高回声。囊肿合并感染时常显示囊腔回声浑浊。若肝内出现多个囊肿则为多发性肝囊肿。

图2-17 肝囊肿

(2)多囊肝:

肝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肝内密布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内径数毫米至数厘米;边界清晰,囊肿常紧密相连,正常肝组织较少,多数囊肿后方回声增强效应不明显;严重者无正常肝实质回声(图2-18)。

图2-18 多囊肝

(3)肝脓肿:

超声显示肝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囊实性占位病变,边界不清;通常壁较厚,外壁规则,内壁不规则,如“虫蚀样”(图2-19);具有后方回声增强效应;侧壁一般显示清晰,无回声失落现象;病灶内部回声复杂,可表现为低回声均匀分布或分层分布,也可表现为透声佳;改变体位或压放探头见脓肿内光点飘动。周围肝组织呈炎症性反应,与脓肿壁之间形成由亮渐暗的环形回声带。产气杆菌感染时,脓肿内见微量气体回声,气体后方有彗星尾征。早期肝脓肿者声像图常不典型,可呈实性表现,需与肿瘤鉴别,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早期肝脓肿内部较丰富的彩色血流,脓腔形成后仅周边部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则可显示肝脓肿特征性的“蜂窝样”增强表现(图2-20),对鉴别诊断意义较大。超声可实时引导对病灶穿刺抽脓送化验和冲洗引流的介入治疗。

图2-19 肝脓肿

图2-20 肝脓肿超声造影图

(4)肝包虫病:

超声显示肝局限性膨出或肝大。肝包虫囊肿呈无回声区,包虫囊肿的典型表现是“大囊套小囊”,小囊(子囊)呈点状或蜂窝状聚集漂浮于大囊(母囊)内,底部常见点状或簇状的强回声沉积物,随体位改变而有移动现象。囊壁厚,多呈双层,外囊为纤维包膜,较光滑;内囊不规整,部分脱落漂浮于液性囊腔(图2-21);囊壁钙化时呈强回声,点状、斑片状或蛋壳状。病灶外的肝实质回声正常,血管结构清晰。肝包虫可多发,钙化或继发感染时,超声表现呈不规则、强弱不等的杂乱回声团块,无特征性。超声造影可显示病灶区始终无造影剂进入。

图2-21 肝包虫病

2.鉴别诊断

(1)多发性肝囊肿与多囊肝鉴别:

前者肝形态多正常,肝囊肿散在分布,数量有限,周围具有正常肝实质,后方回声增强效应明显;后者肝大明显,形态异常,肝内囊肿大小不等,弥漫分布,周围多无正常肝实质,后方增强效应不明显,可能合并多囊肾,有家族史。

(2)肝脓肿与肝包虫病鉴别:

肝脓肿液化后囊壁较稠,内壁呈“虫蚀样”,外壁与正常肝实质无明确分界,囊液较厚,囊腔透声性差;肝包虫病的囊肿透声较好,内见子囊聚集漂浮其中,囊壁可钙化呈强回声。除了声像图特征,结合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和肝包虫病的流行区接触史和包虫皮试阳性等资料将有助于鉴别。

3.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除了常规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肝包膜和肝内的管道结构外,还需要注意肝囊性病变的内部回声、囊壁厚度、内壁和外壁形态、与周围肝实质的分界,以及后方回声,并需探测肾和脾的情况。超声检查是诊断肝内囊肿性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手段,声像图表现特异,优于其他影像诊断方法,也是临床随访的主要手段。鉴别诊断时需要询问和结合临床资料、患者的流行区居住史、家族史等。

(三)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病理上有多种,以海绵状血管瘤为多见。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肿瘤直径以小于4cm多见(小至数毫米,大者可至30cm)。

1.常见超声表现

肝血管瘤可发生于肝内任何部位,以肝包膜附近或肝静脉旁多见;外形可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晰,常有边缘裂开征或血管穿通征,内部回声呈细网络样。小型肝血管瘤以高回声多见(图2-22),中及大型血管瘤低回声较多,常有厚壁(图2-23),加压后可变形。血管瘤一般生长极为缓慢。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多数肿瘤内部无血流信号,少数有点、线状彩色血流,以肿瘤边缘处多见;脉冲多普勒多测及静脉流速曲线,部分见动脉频谱,阻力指数RI<0.60。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表现为动脉期周边部结节状增强,逐渐向中央向心性填充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回声或高回声改变,该增强方式具有特异性。

图2-22 肝血管瘤(小)

图2-23 肝血管瘤(大)

2.鉴别诊断

(1)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

原发性肝癌多有慢性肝病背景,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肿块内部低回声多见,彩色多普勒超声上血供较丰富。二者的鉴别诊断见表2-2。

表2-2 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2)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

典型转移性肝癌边界清,周围有低回声的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常多发,有其他脏器癌肿的病史。肠道肿瘤肝转移癌有时无声晕,较小时与血管瘤鉴别困难,出现钙化者倾向转移癌。

3.注意事项

肝血管瘤生长缓慢,长期随访大小可无明显变化或缓慢增大。血管瘤的内部回声是与周围肝实质相比较而言,当周围肝出现脂肪浸润等回声增高时,血管瘤的回声可发生改变,如先前的高回声病灶可呈低回声或等回声而不易发现。如血管瘤短期内增大明显,需要进行超声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误诊的可能,或建议手术治疗;若超声造影时观察到肝血管瘤自周边部向内填充增强的特异性增强表现,则可明确诊断。

(四)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癌肿,病理上80%为肝细胞癌,其余为胆管细胞癌和少见的混合型肝癌。

1.常见超声表现

肝癌病灶较小时肝脏形态无明显变化,癌肿的声像图可有如下特征(图2-24):

图2-24 原发性肝癌

(1)边缘和包膜回声:

多数癌结节具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可出现侧壁回声失落现象;典型的肝癌结节周围有极低回声的窄暗环(halo),为肿瘤结节推挤周围组织而形成;少数癌肿可无包膜。

(2)内部和后方回声:

肝癌结节内部回声复杂,体积较小时以低回声多见,中等大小的癌肿以高回声多见,体积较大时内部回声杂乱,出现坏死时呈混合性回声;后方回声常无明显变化,亦有少数出现后方轻度增强或衰减。

(3)肝癌的扩散转移征象:

原发性肝癌易发生癌栓,最多出现于门静脉及其分支(图2-25),也可侵犯肝静脉或肝管。肝癌可发生肝内转移和肝外转移。较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和途径为肝门部、腹主动脉旁和后腹膜的淋巴结转移,经下腔静脉转移至肺,肝表面癌肿可脱落入腹腔或盆腔形成癌结节,但超声除显示腹水外,较难检出微小的转移结节。

图2-25 门静脉癌栓

(4)小肝癌的声像图特征:

小肝癌指肝癌结节的最大径线在3cm以下者。90%的小肝癌以低回声结节为主要表现,并具有以下特点:圆形或椭圆形,具细薄包膜,侧壁回声失落,后壁和后方回声轻微增强,内部低回声分布较均匀,其中心部位常具花蕊样点状增强。

(5)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大多数的原发性肝癌为富血供肿瘤,肿瘤内多见线状、分支状彩色血流穿入其中,多数可测及动脉流速曲线,阻力指数较高(RI>0.60)(图2-26);较大的肝癌内有肝动脉-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可测及高速低阻动脉血流;少数肝癌为少血供型,肿瘤内部无血流信号。

图2-26 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6)胆管细胞癌:

多为低回声,边界不清,常牵拉周围管道结构而呈不规则形;近端肝内胆管扩张是重要的间接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内部血流较少,阻力指数较高。

(7)超声造影表现:

经周围静脉注入微泡型超声造影剂,典型的原发性肝癌表现为动脉期快速整体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减退的动态改变(图2-27),以此增强特征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图2-27 肝癌的超声造影

2.鉴别诊断

(1)与肝血管瘤等良性肿瘤的鉴别:

肝内小的血管瘤多呈高回声,较大的血管瘤呈混合性回声,二者的鉴别要点见表2-2。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可鉴别肝癌与大多数的肝良性肿瘤。

(2)与转移性肝癌鉴别:

转移性肝癌多不合并肝硬化,病灶常多发,很少出现门静脉癌栓,肿瘤体积较大时易出现内部坏死,且不同组织来源的肝转移瘤回声表现各异。结合其他脏器恶性肿瘤的病史有助于鉴别诊断。

3.注意事项

原发性肝癌的声像图表现多样,随着癌肿的生长发展,不仅在形态上增大,而且其内部回声特征亦可发生改变。多数肝癌结节呈膨胀性生长,其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的组织和管道结构受压和被推挤的间接征象有助于识别肝癌结节。超声检查首先明确是否有肝内占位性病变;其次是定位诊断,根据肝内血管分支、韧带等结构与病灶的空间关系确定其在肝内的具体叶段;观察肿块的内部回声、形态以及与周围肝组织的分界、是否压迫或侵犯邻近的血管或胆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病灶内部和边缘的血流信号分布和流速曲线,对病灶进行定性诊断;必要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肿块的良恶性。

(五)转移性肝癌

1.常见超声表现

弥漫性或较大的转移性肝癌常致肝肿大明显,肝形态失常;肝内肿块的回声依原发灶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如乳腺癌肝转移时可见肝内单个或多个结节,呈“牛眼征”(图2-28);胃癌的肝转移可呈高回声结节,大者可为囊实混合性肿瘤;结肠癌的肝转移病灶回声较高,内部有强回声伴衰减的特征。肝内肿块可压迫或侵犯邻近的血管和胆管,引起相应的间接征象,但转移性肝癌一般较晚才出现门静脉癌栓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以肿瘤周边部更丰富,脉冲多普勒检测为动脉流速曲线,阻力指数较高。超声造影时,转移性肝癌表现为动脉期整体或环状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消退明显呈低回声改变,且消退时间较原发性肝癌更早和更快。

图2-28 转移性肝癌

2.鉴别诊断

(1)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

原发性肝癌多具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基础,常单发,周围有暗环,门静脉内癌栓多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肿瘤内血流多为穿入型,肿瘤内部线状或分支状血流;而转移性肝癌多不合并肝硬化,常多发,有其他脏器癌肿史,彩色血流信号以肿块周边部多见。

(2)与肝良性肿瘤如血管瘤的鉴别:

肝血管瘤多为高回声,内部呈细网络样,外周有纤细的强回声带,多无声晕,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显示肿块边缘处彩色血流,且阻力指数RI<0.60。而转移性肝癌病灶回声多样,周围有低回声晕,大者可出现内部液化坏死;彩色血流较丰富,阻力指数较高。

3.注意事项

当超声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时,首先是明确肿瘤的个数和部位,根据肝内结构与病灶的空间关系,对肿块在肝内的具体叶段进行定位;其次是观察肿块的内部回声、形态以及是否压迫或侵犯邻近的血管或胆管;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肿块内部和边缘的血流信号和流速曲线,对肿块进行定性诊断;必要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其他影像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进一步需观察肝门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肝内及肝外的血管是否受压或侵犯、是否有腹水等晚期肿瘤的征象,为临床处理提供更多的信息。

(六)其他肝肿瘤

除了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和肝血管瘤外,较少见的肝肿瘤包括良性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炎性假瘤等,以及恶性的肝肉瘤、肝血管内皮瘤、肝母细胞瘤等。这些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多样,肿块较大时均可出现肝内血管、胆管的受压和肝功能的改变。

1.常见超声表现

肝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多无明显特征性,内部回声杂乱,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时可出现囊性变或液化坏死,对周围肝组织和管道结构形成明显的压迫和推挤。肝肉瘤(图2-29)多呈囊实混合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周边部血流信号,阻力指数较高;肝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肿块大,内部有坏死,血供丰富。

图2-29 肝肉瘤

肝良性肿瘤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特征性,呈中央向外的放射状血流(图2-30),阻力指数较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动脉期快速离心性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呈高或等回声改变。肝腺瘤有时可见包膜下动脉供血,阻力指数较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因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种成分比例的不同而声像图各异,高回声、低回声和混合回声均可见。炎性假瘤的形态不规则,呈哑铃状;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内部始终无增强是其特征。

图2-30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2.鉴别诊断

(1)与肝良性肿瘤鉴别:

肝良性肿瘤中血管瘤最多见,小者呈高回声,内部呈细网络样,外周有纤细的强回声带,无声晕,后方回声可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显示肿块边缘处彩色血流,且阻力指数RI<0.60。

(2)与肝恶性肿瘤鉴别:

原发性肝癌多具有肝硬化的基础,常单发,周围有暗环,门静脉内癌栓多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肿瘤内血流多为穿入型,实验室检查如AFP升高等有助于鉴别诊断;转移性肝癌病灶常多发,不合并肝硬化,并有其他脏器癌肿病史。

3.注意事项

当超声发现肝内实质性或囊实性肿瘤时,需要对整个肝进行多切面、多角度的仔细检查以明确肝内是否存在其他病灶。通过观察肿块的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和脉冲多普勒流速曲线检测,初步提示肝内肿块的良恶性;必要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需观察肝门部及肝外的血管情况和是否有腹水等恶性肿瘤的佐证,为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七)肝外伤性病变

肝脏外伤通常见于外力或医源性损伤等造成肝组织挫裂伤,可分为肝包膜下血肿、中央型肝破裂和真性肝破裂。超声表现依据肝破裂的类型和程度而定。

1.常见超声表现

(1)肝包膜下血肿:

病灶区回声随血肿形成的时间而改变。早期肝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肝包膜与肝实质之间梭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前方与肝包膜有连续性,向外突出;后方肝组织受压内陷,深部轻度回声增强;位于肝下缘的血肿可使下缘角变钝。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回声向低回声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病灶区无明显血流信号(图2-31)。

图2-31 肝包膜下血肿

(2)中央型肝破裂:

肝实质损伤未形成血肿时,肝实质内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形成血肿后,无回声区边界较清晰,其内可见条索状回声,也可呈稍高回声的血块。血肿机化后,呈现为肝内不规则的回声增高区;当血肿逐渐吸收,肝内病灶区可逐渐消失,或呈相对弱回声区(图2-32)。血肿区始终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图2-32 肝内血肿机化

(3)真性肝破裂:

肝包膜回声不平滑,连续性中断,并见无回声区向肝周间隙或腹腔内延伸,肝前、肝肾间隙、肝脏周围或腹盆腔可测及游离无回声区。肝包膜裂口向肝内实质延伸呈不规则形,内可见血凝块的高回声。无活动性出血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显示无血流信号。

2.鉴别诊断

肝外伤后早期,肝内无回声区需要排除活动性出血或假性动脉瘤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回声区内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可提示活动性出血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肝外伤时间较长时,肝包膜下或肝内血肿机化或吸收后,病变区回声逐渐增高,呈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声像图与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难以区分,需反复动态观察,结合病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超声造影显示病变区无血流信号或始终未见增强,藉此可鉴别诊断。

3.注意事项

临床上肝脏外伤往往是紧急危重的情况,临床总体死亡率达14%~20%,故及时而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超声检查无创简便,可在急诊和床边进行,通常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超声检查时应结合病史,仔细观察肝包膜、肝实质、肝周间隙和腹盆腔,了解肝脏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类型。对于有腹腔积液的患者,还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尽快明确诊断。

(八)肝血管性病变

肝脏血管性病变包括来源于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内静脉窦和肝段下腔静脉病变而导致肝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一系列疾病。

1.常见超声表现

(1)门静脉阻塞性病变:

临床多见为门静脉内血栓形成和癌栓所致,癌栓常为原发性肝癌直接侵入门静脉分支而形成。门静脉血栓和癌栓的声像图均显示门静脉内透声差,内充满低至高回声团块,占据大部分或整个门静脉管腔(图2-33)。血栓形成者门静脉内径无明显变化,多由门静脉主干向肝内门静脉分支蔓延;癌栓者常显示门静脉内径增宽,管壁不规整、不平滑,多由门静脉分支向门静脉主干蔓延(图2-34)。门静脉不完全阻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管腔内低速血流信号;门静脉完全阻塞时,血栓形成者腔内无血流信号,而部分癌栓患者则可在癌栓内测及动脉或静脉频谱。

图2-33 门静脉血栓形成

图2-34 门静脉癌栓形成

(2)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这是因门静脉主干或较大分支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后其周围形成侧支静脉的一种代偿机制,病因可为门静脉血栓形成、癌栓形成或先天发育不良。声像图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管腔正常结构消失,或管腔明显变细,门静脉周围见多条形态大小不一、弯曲的无回声管状结构,似蜂窝样。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门静脉内血流信号消失或流速极低,管腔周围呈五彩血流信号,可测及低速连续的静脉流速曲线,血流方向不一(图2-35)。

图2-35 门脉海绵样变

(3)肝内静脉窦状扩张:

多由于肝静脉发育过程中局部管壁薄弱所致,又称肝静脉瘤;亦或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小分支短路形成窦状扩张。声像图表现为肝内无回声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较大者可显示与肝静脉相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回声区内充满彩色血流信号,与肝静脉相通;流速曲线为静脉频谱,流速较低(图2-36)。

图2-36 肝内静脉窦扩张

(4)肝动脉瘤:

肝内动脉瘤少见。声像图表现为肝门部或肝内无回声区,瘤壁光整,透声性好,有时可见搏动。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态不定,可呈无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内五彩血流信号,动态观察可见有肝动脉供血,测及瘤内高速湍流搏动状流速曲线。

(5)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指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可为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内隔膜形成、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栓或癌栓形成、血管外病变压迫、特发性管腔闭塞等,导致肝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肝内静脉异常交通,肝淤血性肿大,进一步可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系统侧支循环开放(图2-37)。

图2-37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狭窄)

超声表现随病因及严重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肝形态失常,肝弥漫性肿大或右叶肿大,尤以尾状叶为甚,左叶缩小。下腔静脉阻塞者可显示下腔静脉远心段扩张,近端见带状高回声隔膜、狭窄、膈肌水平变细,或见管腔内异常回声团块。肝静脉未受累者可见肝静脉明显扩张,走行弯曲;肝静脉病变者声像图多样,可为肝静脉近端变细、狭窄、弯曲、闭塞,有时可见隔膜或团块状栓塞物、肝内肿块压迫等;肝静脉之间出现相互交通,或汇入下腔静脉出入口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远端扩张的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内血流缓慢、无血流信号或反向血流。肝静脉异常交通时血流方向异常,血流频谱无波动,不受呼吸和心动周期的影响,流速缓慢。不完全梗阻时,狭窄区可见湍流。伴门脉高压时,见门静脉扩张,流速缓慢,门脉侧支循环开放。

2.鉴别诊断

(1)肝内静脉窦与肝囊肿鉴别:

二者的灰阶声像图极为相似,有时会轻易误诊为常见的肝囊肿,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容易鉴别。

(2)布加综合征与肝硬化鉴别:

前者可表现为肝大、门脉高压和腹水,因肝实质回声增粗而误诊为肝硬化。仔细观察肝内血管尤其是肝静脉形态、走行和内径,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血流状态,询问有无肝炎病史等可帮助诊断。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或肝脏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