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天地——自然界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乃为之人。人生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息息相通,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但若“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季应温反寒,秋季应凉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六气”即转化为“六淫”,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些自然界的“风客淫气”等侵犯人体,皮肤首当其冲。
一、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致病春季为多,但并不限于春季。风为阳邪,风邪致病常发病迅速,变幻无常,行无定处,是导致皮肤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风邪致病常自皮毛、肌腠而入,《素问·风论》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风胜则痒,风邪导致的皮肤病均具有瘙痒的特点,凡是具有瘙痒症状的皮肤病,均与风有关。如荨麻疹、湿疹、各种皮炎等,荨麻疹的特征性皮损被称为“风团”。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为六淫之首,其致病也常常兼夹其他邪气,也就是说,寒、湿、热等常由风邪引导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
二、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寒性凝滞,收引,致病常引起局部寒凉、疼痛,如冻疮、硬皮病、寒冷性多形红斑等。《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邪致病并非仅仅冬季才有,四季皆可发生,如夏季淋雨、汗出当风、久居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等。久寒可以使人体阳气受损,导致阳虚等证。
三、暑
暑为夏季主气,为火热所化。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夏季雨水多,“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故暑多夹湿,临床多见于痱子、脓疱疮、夏季皮炎、疖等。
四、湿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是湿气最盛之时。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趋下,侵犯人体皮肤,常表现为水疱、丘疱疹、糜烂、流滋,其常与风邪相夹,故多有瘙痒,发病部位多为人体下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临床常见于湿疹、天疱疮、脂溢性皮炎、足癣等。由于湿性黏滞,不易祛除,治疗相对困难。
五、燥
燥为秋季主气。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胜则干”,常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血虚津伤之人是易于被侵犯的人群。临床见于手足皲裂、皮肤瘙痒症、皮脂缺乏症、寻常型银屑病、头皮糠疹等。
六、火
火、热同源,火为热之甚,热为火之渐。火性炎上,其侵犯人体,常导致人体尤其是人体上部或皮肤暴露部位发生皮肤病变,如日光性皮炎、口疮、毛囊炎、痤疮、口角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
七、虫与毒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虫类,这些虫类不少可以使人致病,而且其致病方式多种多样,有寄生于人体皮肤的,如疥虫、毛囊虫等,导致疥疮、毛囊虫皮炎等;有叮咬人体皮肤后释放致病毒素的多种蚊虫、毒虫等,导致虫咬皮炎;有虫体内外毒液沾染皮肤,使皮肤损伤,如隐翅虫皮炎、桑毛虫皮炎等。
毒的含义较广,有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疫毒,还有各种致敏物,也称为毒,如漆毒,《诸病源候论》云:“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此类属于现代医学的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