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脑卒中偏瘫运动治疗的基本理论
一、Bobath神经发育疗法
Bobath神经发育疗法(Bobath neurodevelopmental treatment,NDT)是英国物理治疗师Bobath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创立的。
Bobath神经发育方法基本观点是:偏瘫患者的各种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低级中枢失去了大脑高级中枢控制,原始的反射失去抑制造成的。表现为异常的张力、姿势控制障碍、运动协调障碍、异常的运动模式即痉挛模式。典型的偏瘫模式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内旋,下肢伸直、外展、外旋。该理论认为只有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才有可能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患者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确立减轻痉挛和诱导分离性的运动模式作为功能训练的两个主要目标。
Bobath技术的基本原则:①治疗中应当避免增加患侧肌张力或导致患侧出现异常运动反应的运动和活动,如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痉挛加重、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加强,避免利用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来增加肌力等。②治疗中强调以形成正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为目的,选择对功能活动最具有意义的模式。③患侧应该包含在所有的治疗活动中,重新建立两侧的对称性,增加功能使用;不强调利用健侧肢体的功能取代患侧肢体的功能的训练。④治疗中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
Bobath技术的主要内容:①自动抑制(autoinhibition):是指治疗师帮助患者控制共同运动或联合反应的一部分,防止出现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的模式,学习控制不必要的活动,以期获得永久性地降低痉挛、促进分离运动和功能技巧。②对被动运动的正常反应:对被动运动的正常反应常常提示患者有能力独立地随意完成该项活动。③关键点控制(key point of control):Bobath强调治疗师在具体治疗中不是逆转整个痉挛模式,而是通过改变异常模式中的几个关键点来达到改变整个异常模式的效果。近端的关键点是躯干,即脊柱、头、肩胛带、骨盆。远端关键点是肢体的一部分,如肘关节、膝关节、手和足。④反射性抑制模式:Bobath建议用反射性抑制模式减轻患者的痉挛状态,如Bobath手位: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拇指在健侧拇指外侧。
二、Brunnstrom运动疗法
美国康复治疗师Brunnstrom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后,综合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把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分成了6个阶段(见本章第一节)。Brunnstrom认为患者的恢复过程可能在任一阶段停止,但不会跨越任一阶段,但现在的临床实践已不再完全支持他的观点。Brunnstrom运动疗法(Brunnstrom movement therapy)的中心就是促使患者尽快沿着运动功能恢复顺序达到正常运动功能。治疗早期通过姿势反射和联合反应诱发协同运动,其后训练患者对协同运动的主动控制,后期以促进分离运动、进行功能性活动为主导。
Brunnstrom疗法的治疗原则:①治疗按运动发育顺序进行,从反射到随意运动控制,最后是功能活动。②当患侧肢体没有运动时,应用反射、联合反应和感觉刺激来影响运动,促进运动的出现。③如果患者的随意控制引起了某种程度的运动反应,则让患者保持(即等长收缩),然后进行离心性收缩,再向心性收缩。④在治疗过程中,只要出现运动,强调运动逆转。⑤在患者获得随意运动后,促通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和尽快地停止;在阶段3以上的患者,就不应当使用原始的反射了,包括联合反应。⑥强调用有目的性的活动来克服共同运动。⑦强调反复练习以获得正确运动的重要性。
三、Rood感觉运动治疗方法
该方法是由Rood创立的以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的治疗方法,Rood认为中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遵循运动发育的顺序,感觉刺激对运动的恢复有促进或抑制作用,治疗师可以应用各种感觉刺激促使运动功能康复。
Rood感觉运动治疗方法(Rood sensorimotor approach)的基本前提是:运动模式是从出生时所表现出的原始、低级的反射模式发展而来,环境的各种感觉刺激促进了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后获得了大脑皮层水平有意识的控制;偏瘫的运动恢复也遵循这一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则。Rood治疗方法的四个理论原则是:①正确使用某种感觉刺激,强调控制性感觉输入;诱发主动的需要的肌肉反应。②感觉运动控制与其发育水平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目前所处的发育水平,逐渐地达到更高一级的水平。③通过有目的性的功能活动引出无意识的希望出现的活动。④重复是运动再学习的必然过程。Rood治疗方法由三部分组成,即应用运动控制的发育顺序,给予有目的的感觉刺激,达到有目的性的功能活动。
四、神经肌肉本体感觉易化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是一种通过治疗性锻炼达到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方法。它是利用通过对角线和螺旋形的方式,运动肢体和(或)脊柱,并利用各种技术组合这些运动,来刺激本体感觉器和其他感觉器官以获得最大的运动控制。
PNF基本原则:①应更多地利用患者现有的能力,开发潜能来改善患者的功能。②治疗遵循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头部和颈部运动的发展与促进,然后是躯干,最后是肢体(遵循由近端到远端的规律)。③早期的运动行为是受反射活动所控制,成熟的运动行为通过姿势反射机制得到巩固和维持。④运动功能的恢复是一个以屈肌为主导和以伸肌为主导的交替过程,这种屈肌和伸肌运动之间的交互影响是功能性运动所必需的。在治疗中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运动。如果屈肌张力占优势时,就应选择伸肌为主导的活动和刺激伸肌活动的技术,反之亦然。⑤目的导向性活动由来回运动组成。例如,患者吃饭时,不但要能够伸手去夹菜,还要能够把菜放到口中。⑥正常的运动模式依赖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与协作。⑦运动行为的发展表现为运动姿势的总体模式的有次序的发展,但并非完全按部就班。因此,所选用的总体模式应当是姿势反射的利用与整合。⑧运动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运动学习。⑨利用刺激的频率与动作的重复来促进运动学习,增加肌力与耐力。⑩目的导向性活动,结合促进技术,用来促进步行和生活自理活动学习。
五、运动再学习技术
澳大利亚物理治疗师Janet H Carr和Roberta B Shepherd于20世纪80年代为偏瘫患者创立了运动再学习技术(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强调偏瘫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是运动重新再学习的过程,强调患者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训练中应用功能性活动和真实环境。MRP将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归纳为7个部分:上肢功能、口腔颜面功能、坐位功能、站位功能、起立、坐下和行走。对于上述每一个功能的训练,都经过四个步骤:观察患者的功能活动,与正常的功能活动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问题,找出妨碍患者进行该项功能活动的因素;针对妨碍因素进行训练;训练整体功能活动;将训练贯穿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六、强制性运动治疗
强制性运动治疗(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一套新的建立在大脑功能重组基础和可塑性基础上的康复治疗技术,基于习得性失用理论(learned nonuse),通过强制性使用患侧肢体达到偏瘫肢体功能性活动恢复的技术。
七、主动性-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主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active-operative EMGBF)是利用仪器实时地将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肌电信号转换成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到大脑皮层,使人能够及时了解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控制情况,并将意向性运动输出与运动方案进行比较,对运动进行指导或改正,从而逐步学会对其进行随意控制与调节的方法。
八、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ental practice)是基于大脑功能可塑性理论以及镜像神经元理论基础上的新的康复治疗方法,是指运动活动在大脑中反复地模拟、排练,而不伴有明显的身体活动。运动想象和身体训练相结合,可以促进运动的学习和改善活动能力。Maring的研究提示运动想象还可以明显地促进新技巧的学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运动想象还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运动想象疗法必须与相应的康复性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运动想象疗法需要患者具有认知能力无明显障碍,不能伴有理解障碍。
(王茂斌 杜巨豹)
第三节 偏瘫后康复介入的时机
偏瘫后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患者病情稳定24~48小时即可开展积极的康复治疗。美国学者Pat Davies提出:康复治疗应开始于发病之日,而不是待到康复中心之时。偏瘫患者可以发病时采用良姿位或抗痉挛体位摆放,肢体的被动活动,随着其病情的改善,逐渐开展强化的、主动的康复训练。
有学者认为,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以较好地挖掘损伤修复的潜力,促进末端突触再生。有研究称早期进行的外周刺激,恢复性突触比反应性突触增生更为明显。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早期开始康复训练将缩短整个康复过程,而卧床两周后再开始康复训练,失用综合征就会十分明显,将明显延缓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