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及相关疾病诊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与其他疾病因素

有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的患者容易并发IDA。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引起,多数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和化生。慢性胃炎患者并发IDA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上通过收集76例慢性胃炎并发ID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胃炎病程、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习惯、食量变化等,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慢性胃炎患者并发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慢性胃炎并发IDA与年龄、性别、胃炎病程、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习惯、食量下降有关。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糜烂,可导致上消化道长期少量出血,铁的丢失增加;同时由于慢性胃炎的假性幽门腺化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内胃酸水平不足,引起患者消化不良、摄食减少、铁的吸收不足,造成IDA。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增加慢性胃炎并发缺铁性贫血风险的机制很多,胃酸和维生素C可以使食物中的铁转化为更容易吸收的Fe 2+,而幽门螺杆菌会破环胃黏膜并减少胃酸的分泌,不利于铁的吸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造成消化道黏膜的慢性出血,铁随血细胞直接流失;同时Hp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也可能使铁和含铁蛋白直接从损伤黏膜处流失,导致患者体内的铁储备减少而需求增加。此外,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CagA和VagA等促使血液IL-6和IL-8的表达升高。IL-6与机体铁调素呈正相关,铁调素在维持机体的铁平衡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铁调素与一些铁输出细胞如巨噬细胞、十二指肠上皮细胞、肝细胞等表面的跨膜铁转运蛋白结合,当铁调素水平升高时会启动铁调素-跨膜铁转运蛋白复合物的降解,使铁输出减少,对铁代谢起到负调节作用,从而导致机体铁减少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最终导致IDA的发生。另外,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慢性胃炎患者并发IDA的危险因素。积极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和预防慢性胃炎并发缺铁性贫血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其他一些胃肠道出血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痔疮等也与IDA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有文献报道,白癜风患者IDA的患病率呈现出明显升高的趋势。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目前全球发病率为0.5%~1%,且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白癜风发病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患者血清抗氧化酶可出现明显异常;此外本病可并发其他氧化应激相关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IDA也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一项临床研究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400例白癜风患者与360名健康人临床资料及血液标本,比较两组IDA的患病率。结果显示白癜风人群中IDA发病率(17%)高于普通人群(9%),白癜风人群中儿童和成年女性IDA发病率(分别为30%和26%)高于普通人群,组中儿童及成年女性IDA发病率(分别为15%和14%)。进展期白癜风中IDA患病率明显高于稳定期白癜风的患病率( p<0.05)。同时又收集了白癜风合并IDA患者、白癜风不合并IDA患者血液标本各16例,检测其血清SOD、CAT的水平。结果显示,白癜风合并IDA组与白癜风不合并IDA组相比,SOD活性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白癜风合并IDA组血清CAT活性明显低于白癜风不合并IDA组( p<0.05)。白癜风人群易并发IDA,其中白癜风人群中儿童和成年女性更易并发IDA,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应注意对白癜风患者尤其是儿童及成年女性患者进行IDA的筛查。

第五节 缺铁性贫血与饮食药物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IDA发生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食物过冷或过热、粗糙坚硬,或过多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慢性损伤,造成铁吸收困难或营养不良,而引起IDA。山区游牧地区的人民由于传统饮食习惯饮浓茶或奶茶,茶叶中的鞣酸等可以与铁结合形成沉淀,从而影响铁的吸收。蔬菜、谷类等食物含铁较少且不易被吸收;动物性食物含铁较丰富且为血红素铁,较容易被吸收。长期素食者而又缺乏铁剂的补充,容易发生IDA。
某些药物可以增加IDA发生的风险。一篇文献曾报告一例服用泮托拉唑导致IDA的患者,患者口服泮托拉唑后出现中度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并且伴有血清铁的明显下降,经停用泮托拉唑并给予口服铁剂等处理后患者贫血逐渐改善。另外世界卫生组织曾报告一位瑞典的44岁男性因重度酒精性肝炎住院期间长期服用奥美拉唑,出现铁吸收障碍导致IDA。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黏膜壁细胞中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而发挥疗效。PPI所致的贫血不良反应可能与其长期使用有关,PPI长期使用造成胃内pH升高,影响一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C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下降导致胃内亚硝酸盐浓度上升,维生素B 12和铁的吸收及补充受到影响,从而可能产生IDA。因此临床上应尽量避免长期应用PPI,对于使用PPI前有失血、严重感染或已诊断为贫血的患者有必要对其进行药学监护。必须长疗程使用PPI时除了要关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还要密切监测其血常规,若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下降,应分析其原因、及时处置,确保用药安全。此外,某些口服的抑酸剂如碳酸钙和硫酸镁也易引起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钙盐和镁盐可以抑制铁的吸收,而抑酸剂的使用可以使胃内pH升高,与质子泵抑制剂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机制类似。

第六节 结语

IDA作为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几乎有超过2亿人患有该病,儿童和孕产妇中发病率高达40%以上。IDA的流行与地域环境、个体的性别年龄、疾病、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IDA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针对高危人群,如婴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进行预防性治疗,适当的补充铁剂。要重视营养知识及妇幼保健工作,如提倡母乳喂养、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对老年人要及时根治各种慢性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积极改善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大量饮酒、咖啡或浓茶;在钩虫流行的地区进行大规模寄生虫防治工作等。
(赵曼君 邵宗鸿)

参考文献

1.高莉莉,刘文梅,涂维娜.新疆昌吉地区哈萨克族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原因的分析.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5):476-478.
2.戢红星,安群,刘振斌.武汉市江夏区农村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5,22(2):198-199.
3.Pasricha S R,Drakesmith H. Iron Deficiency Anemia:Problems in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2016,30(2):309-325.
4.Auerbach M,Adamson J W. How we diagnose and treat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2016,91(1):31.
5.杨彦娜,王丽娇,姬园园,等.2014年临漳县人感染钩虫情况调查.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1):77-78.
6.任秀英.妊娠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4(23):60-61.
7.韦德标,林艳,李微,等.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3):5075-5076.
8.白艳梅.老年人缺铁性贫血60例病因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089-5090.
9.李琴,马庆华.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策略.医学信息,2015(45):142-142.
10.游燕斌.慢性胃炎并发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2):11-12.
11.程校衔,何渊民,张倩,等.白癜风患者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8):453-455.
12.徐星新,韦玲,梁园.泮托拉唑致缺铁性贫血1例报告.广西医学,2016,38(7):1013-1014.

思考题

IDA与下列哪些情况无关
A.性别
B.年龄
C.地域
D.种族

参考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