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一)脑出血及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卧床和偏瘫是卒中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公认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早期为防止出血经常需卧床休息和限制活动,血液淤滞导致凝血因子堆积、凝血系统激活而呈高凝状态;另一方面致使静脉扩张,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进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分解脱落即可造成肺栓塞。同时,脑出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肌力下降,下肢静脉血由于失去肌肉泵的挤压作用,造成血流缓慢,血液淤积,易于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目前,在国际上通常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分越高,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越高,发生肺栓塞的概率越大。
(二)炎症反应、高凝状态和血液淤滞
虽然有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在静脉血栓栓塞形成中起着促进作用,但在卒中及颅脑外伤患者中进行的类似研究并不多。他们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不仅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且可能与人体对急性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有关,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尚需要更大样本试验进一步证实,且应排除可能的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增高。血流淤滞静脉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综合作用易引起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导致肺栓塞;栓子的脱落常与血流突然改变有关;如久病术后卧床者突然活动或用力排便,肺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下肢深静脉,也可来自盆腔静脉或右心。
(三)医源性因素
由于瘫痪肢体的感觉障碍且无自主活动,各种操作易于配合,造成瘫侧下肢静脉穿刺采血和输液次数明显增多,从而直接导致患侧下肢静脉壁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脑出血外伤患者早期为降低颅内压而广泛使用脱水药导致静脉血液淤滞,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通常会使用止血和抑制纤维溶解的药物,使患者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从而增高深静脉血栓的发病风险,进而导致肺栓塞。
(四)中医理论
中医学中没有“肺栓塞”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应归属于血证、胸痹、喘证等范畴。临床大量研究显示肺栓塞常继发于创伤、术后、长期卧床等诱因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金刃损伤耗气伤血,气虚则血瘀,瘀血阻络,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留津为痰为饮,痰浊瘀血随经而行,闭阻心肺,心不主血脉,肺治节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故气虚、血瘀、痰浊为肺栓塞主要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