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以远程医疗技术为载体的国内外慢病管理概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6%,其疾病负担已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70%。慢病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还是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问题,加强慢病管理变得刻不容缓。
而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监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慢病管理以院外管理为重点,监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必然离不开远程监测技术。就目前的通信技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程度而言,利用远程监测实现慢病管理相关指标的监测,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难点。远程监测技术将是医院功能向院外延伸的主要工具,其便捷、实时、准确的特性是远程监测技术在慢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
国外慢病管理模式主要有慢病照护模式、慢病自我管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模式,还有一些模式常和以上主要模式相配合,如同伴支持管理模式、专业人员指导的团体交流管理模式和同伴辅导等。美国基于远程医疗技术开展慢病管理专项服务(BlueStar)以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离院期间的血糖水平和其他并发症情况。目前,全美共有14个远程医疗资源中心和12个区域性资源中心覆盖全美各个州。同时,两所国家级远程医疗资源中心主要提供远程医疗技术评估、政策规范制订和指导实施,旨在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为远程医疗机构提供教育和信息资源。特别是资源贫乏地区提供并拓展远程医疗服务,最终使其获益。通过远程通讯技术和手段提供一系列不同医学专业/专科咨询服务,涉及远程检查、诊断和治疗全过程。远程医疗还包括居家医疗服务,譬如疾病监测和健康宣教等。远程影像学和移动远程急救、远程药房,或以学校为地点的远程健康服务等。而英国以物联网技术性革命为契机,积极促进通过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的发展,使得未来其居民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医疗监控服务。在未来5年内,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预测将有数以亿计的人通过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监控健康情况并将反馈信息自动上传至相关医疗机构,而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将节省1/3的医疗开支,并有助于缓解一些患者的病情。
目前我国开展慢病的管理工作根据病种特点,结合经验,借鉴国内外一些地区已有的模式或研究成果,确立了“政府领导,全民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启动,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实施以卫生行政机构为保证、公共卫生为主导、医疗服务机构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手段、一级预防为主、各级预防相结合为途径的策略;针对共同危险因素,在目标人群中开展慢病综合防治。现有的慢病管理主要有:慢病信息监测系统模式、慢病自我管理模式、社区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和社区慢病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等,总体呈现出生理干预、心理干预和社会干预等多模式综合管理的趋势,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都已成为很好的综合管理方式,对患者所处环境的关注,能够使管理效果得以保持。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医学管理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服务于慢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为其提供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开展慢病的监测和危险因素的干预,提高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能在慢病防治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远程医疗技术能帮助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监测对象是否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或提供医疗干预等服务,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慢病管理服务。
国内目前远程监测所实现的功能主要有: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数据监控、疾病与流行病传播跟踪、诊断与治疗支持、无缝隙监护与健康管理、教育与通知、针对医疗工作者的交流与培训、提供便携式医学传感终端。传统的远程医学所关注的重点是远程会诊和远程救治,而现代远程监测服务的重点在健康保健领域,面向家庭和个人的远程医疗监测服务越来越成为远程医学领域的热点,包括一般健康和保健服务、老人监护以及疾病管理。通过便携式远程监测设备及各种通信手段的支持,将个人健康数据采集传输至医、护工作站或专业化的呼叫中心,从而实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不间断监测。
现在大医院的慢病管理仅仅是简单随访,并没有真正实现管理,社区卫生管理机构的单纯生物医学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我国慢病管理的需要。通过远程医疗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慢病管理现有的困境,建立及时、有效、准确的慢病管理体系,满足不同病种的管理需要,确保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减轻国家卫生经济负担。
(蒋桢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