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肾病理诊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肾脏的解剖学和组织学

一、肾脏的解剖学

(一)肾脏的大体位置

1.位置形态

肾脏是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的实质性脏器。其平均长10~12cm,宽5~6cm,厚2.5~3cm。重量约120~150g。肾脏前面有腹膜覆盖,右肾上方是肝脏,故其位置较左肾低1~2cm。正常肾脏随呼吸上下移动均在1~2cm范围以内。移植肾脏位于左或右髂窝内,距离表皮较近,腹部易触及轮廓(图3-0-1)。

图3-0-1 肾脏解剖位置。

A:正常肾;B:移植肾

2.体表投影

左肾下极平第2腰椎,右肾下极平第3腰椎。第12肋骨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及右肾后面的上部。左肾下极距髂嵴约6cm,右肾下极距髂嵴约5.5cm。

3.体检

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当肾脏有病变时,触压或叩击该区,常有压痛或震痛。

(二)肾脏的结构

肾脏的被膜从外到内分别由肾筋膜、肾脂肪囊和肾纤维膜组成。肾脏有上下两极、前后两面和内外两缘。上极宽而薄,下极窄而厚。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肾脏纵切面(图3-0-2)可以看到,其内部的结构,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肾实质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

图3-0-2 肾脏纵切面

1.肾皮质

肾皮质(renal cortex)位于肾实质的表层,占肾实质的外1/3,厚约1cm。肾皮质主要由肾小球、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组成。其可向髓质深入形成肾柱。

2.肾髓质

肾髓质(renal medulla)位于肾实质的内层及肾柱之间,占肾实质的内2/3。由10~20个切面呈三角形的肾锥体(renal pyramid)构成,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

3.肾盂

每个肾脏有7~8个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与肾锥体相接。相邻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个肾有2~3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成扁漏斗状的肾盂(renal pelvis)。肾盂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二、肾脏的组织学

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含有大量肾单位和集合管,构成肾实质的主要成分。在上述结构之间穿插的结缔组织叫肾间质,伴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穿行。

(一)肾单位

肾单位(nephron)是肾脏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呈卵圆形,直径150~250μm,肉眼可见,致使皮质呈颗粒状。肾小体一侧是小动脉出入处,称为血管极。与血管极相对的一端,与近端小管相连,称为小管极(尿极)。每个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图3-0-3)。

图3-0-3 肾单位模拟图

正常人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分为皮质浅表肾单位(位于皮质外层、数量多、体积小)、皮质中层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位于靠近锥体的皮质内,数目少、体积大)。

(二)肾小球

肾小球(glomerulus)实质上是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后,即分为5~8支,每支称毛细血管节段(segment),节段间无吻合支,可独立行使功能。每一毛细血管节段以肾小球系膜为轴心而缠绕,后合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球(图3-0-4~图3-0-6)。

图3-0-4 肾小球模拟图

图3-0-5 肾小球结构图。

VP:血管极;TP:小管极(尿极);BC:鲍曼膜;PT:近端小管;DT:远端小管;M:系膜;C:毛细血管;E:内皮细胞;P:足突细胞;箭头:肾小球基底膜(A:PAS,×400;B:PAS,×600)

图3-0-6 肾小球内超微结构。

EC:内皮细胞;MC:系膜细胞;PC:足细胞;RBC:红细胞;GBM:肾小球基底膜(电镜,×7000)

1.上皮细胞

肾小球的上皮细胞(epithelial cell)分为壁层上皮细胞和脏层上皮细胞。壁层上皮细胞(外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在肾小球小管极处与近端小管上皮相续,在血管极处向内返折为脏层(内层),它紧包在毛细血管襻的外面,由形态似伪足状的足细胞(podocyte)组成。足细胞的胞体形成足突(foot processes),其间有20~40nm滤过间隙,覆盖一层4~6nm的膜称为裂孔膜(slit diaphragms,SD),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构成肾小球滤过膜的内层。为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内的扁平细胞,上有无数的直径约70~100nm的小孔,称窗孔。在内皮细胞表面覆有一层细胞衣,富含带负电荷的唾液酸糖蛋白。内皮细胞的窗孔是形成原尿的第一道屏障,能阻挡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及较大分子物质的滤过,少量大分子物质可由内皮细胞通过吞饮活动而转运。在3μm厚度的石蜡切片上通常单个毛细血管横断面最多可以见到1~2个内皮细胞。

3.基底膜

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又称毛细血管壁,为肾小球滤过膜的中层,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与足细胞之间。光镜下GBM是一均质状薄膜,呈PAS阳性。成人的GBM厚约270~350nm,而婴儿期和儿童期的GBM较薄,约110nm,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厚。GBM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为:①内疏松层 厚约20~40nm,内含微小细丝,横跨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中层之间;②中层为致密层 厚约200~240nm,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细丝和小颗粒组成;③外疏松层 厚约40~50nm,内含细丝,横跨于中层和足细胞的足突间。

GBM是肾小球选择性滤过的主要屏障。Ⅳ型胶原构成GBM网状超级结构的基本骨架,其间填充着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硫酸类肝素和蛋白聚糖等。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将细胞黏附于基膜上,而带负电荷的硫酸类肝素和蛋白聚糖则形成电荷选择性屏障。另外基底膜上有直径约4~8nm的多角形网孔,是阻止血浆蛋白滤过的重要屏障。

4.肾小球系膜

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之间的间质成分称为肾小球系膜(mesangium),由系膜细胞和基质组成。系膜细胞可合成基底膜的组织成分,吞噬免疫复合物,参与基底膜的更新和修复;还能分泌肾素等活性物质。在肾小球炎症病变时系膜细胞会分裂增生。系膜基质由系膜细胞产生,对毛细血管球提供强而有韧性的支持作用外,还有特殊的滤过作用。

系膜细胞电镜下呈星形,在3μm厚度的石蜡切片上,通常每个系膜区内系膜细胞数量不超过3个。

光镜下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区分:因肾小球是入球小动脉反复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毛细血管壁由内到外依次为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毛细血管腔外是系膜细胞和基质,位于各个毛细血管丛的中心。在系膜区,基底膜和系膜基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且是融合的,系膜细胞可以伸入毛细血管腔去完成吞噬和清除有害物质的作用,因而与内皮细胞不易区分。光镜下,只能借助特殊染色,如PAS、PASM染色法,只有将基底膜清晰地显示出来,才能根据细胞的位置区分种类。

5.滤过屏障

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有内皮细胞(窗孔)、GBM和足细胞(足突间的裂孔膜)三层结构总称为滤过屏障或滤过膜(filtration barrier)(图3-0-7)。

图3-0-7 肾小球的滤过屏障。

GBM:肾小球基底膜;E:内皮细胞胞浆;F:足突;箭头:内皮下间隙(电镜,×25000)

滤过屏障的选择性通透作用:对血浆成分具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取决于蛋白分子的大小(滤过屏障)和所携带电荷的正负(电荷屏障)。分子体积越大,通透性越小;分子携带阳离子越多,通透性越强。

(三)肾小囊

肾小囊(renal capsule)又称鲍曼囊(Bownman capsule),为肾小管起始段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囊。外为壁层,内为脏层,之间为球囊腔。壁层是由壁层细胞(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与其下面的基底膜一起组成,围成囊球腔的外壁(在一定的疾病情况下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壁层细胞增殖形成新月体);在血管极壁层向内反折而成脏层。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四)肾小球旁器

肾小球旁器(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JGA)又称近球小体。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

1.致密斑

是远曲小管起始部的上皮细胞,呈高柱状,使管腔内部呈现斑纹状隆起,故称为致密斑(macula densa,MD)。致密斑是离子感受器,感受远端小管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当原尿中钠离子浓度降低时,则促使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反之肾素分泌减少。

2.球旁细胞

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JGC)是位于入球小动脉中膜内的肌上皮样细胞,由血管平滑肌细胞衍变而来,细胞内含有分泌颗粒,颗粒内含肾素(图3-0-8)。

图3-0-8 球旁器示意图

3.球外系膜细胞

是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球外系膜细胞(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与球内系膜细胞相连,并且与鲍曼囊壁层基膜相连。也可分泌肾素,具有与球内系膜细胞相同的收缩功能。

(五)肾小管

肾小管(renal tubule)是肾单位的另一组成部分,是肾实质的主要成分。起始于肾小球的尿极,完成各段肾小管的吸收和分泌作用后流入集合管。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各段管径、长度以及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所不同(图3-0-9)。

图3-0-9 PT:近端小管;DT:远端小管;a:动脉;箭头:小动脉(A:HE,×400;B:PAS,×400)

1.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proximal tubule)是重吸收作用的主要部位,直径50~60μm,分曲部和直部。近端小管的前段为区部,盘曲在肾小球周围,成为皮质的大部分,当它伸直皮质髓放线时,肾小管变直,成为直部,构成髓襻降支粗段。光镜下可见近端小管管径较粗,管腔小而不规则。单层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短柱状,胞质嗜酸性,HE和PAS染色后胞浆呈淡红色细颗粒状。电镜下可见位于基底部的细胞核,胞浆内有丰富的细胞器如大量的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图3-0-10)。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有许多密集的微绒毛,形成光镜下的细胞腔面的刷状缘;基底部皱褶丰富,这些结构是近端小管发挥重吸收作用的形态学基础。

图3-0-10 近端小管的超微结构:可见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箭头)(电镜,×7000)

2.髓襻

髓襻(medullary loop)也称肾小管的细段,为连接于近端小管直部与远端肾小管直部之间的细直部。该段特点是管径细、管壁薄,为单层扁平上皮,无刷状缘。在浅表肾单位只有很短的细段,构成髓襻降支细部。在髓旁肾单位细段较长,分为降支细部和升支细部。其上行和下行细支均认为不具有主动转运功能,但具有逆流倍增功能,对于尿液浓缩有重要作用(图3-0-11)。

图3-0-11 肾髓质含有髓襻、集合管(CD)及毛细血管(箭头)(HE,×600)

3.远端小管

可分为直部和曲部。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直部也称髓襻升支粗段,穿行于髓放线,进而迂曲于皮质成远端肾小管的曲部。其上皮细胞能主动转运钠离子,对水的通透性低,以致小管内液渗透压比血浆低;远端小管曲部简称远曲小管,它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有吸收钠排出钾的作用,此过程受肾上腺盐皮质激素的调节。远曲小管还可以分泌氢离子和氨,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有重要意义。在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的影响下,远端小管还可以继续吸收原尿中的水分。与近端小管比较,远端小管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比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更短小,无刷状缘。电镜下可见腔面的微绒毛和基底皱褶较少(图3-0-12)。光镜下HE和PAS染色胞浆色浅,而且远端小管管腔相对较大。

图3-0-12 远端小管超微结构,小管上皮细胞较少微绒毛(电镜,×10000)

(六)集合管

位于髓放线,长约20~22mm,皮质肾单位的远端小管各自注入集合管(renal collecting tubule),髓旁肾单位则数个共同注入。集合管最终注入肾乳头。集合管的上皮细胞主要是明细胞,遍布集合管全长,细胞器少;另一种上皮细胞为暗细胞,主要在皮质,线粒体多,微绒毛和基底皱褶也发达(图3-0-13)。

图3-0-13 集合管(CD)(HE,×200)

正常人每天由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总共约180L,而最终排出的尿液仅约1.5L。这表明超滤液在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其中的水约99%被重吸收。超滤液中的其他物质也有选择性的被重吸收,有些物质还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入小管液。

(七)肾间质

肾单位和集合管之间有肾间质(renal instertitium)填充。肾皮质的肾间质较少,髓质的肾间质相对较多。肾间质由间质细胞、纤维和基质组成。间质细胞主要是成纤维细胞,主要是产生纤维及基质,与间质纤维化密切关系。肾间质的纤维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起支撑肾小管和血管的作用。间质内有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清除功能。

(八)肾血管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经肾门进入肾,其分支形成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再分支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后分支形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后离开肾小体。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再次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也称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包绕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周围,然后再汇合成静脉,经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汇成肾静脉。肾静脉从肾门出肾,汇入下腔静脉(图3-0-14,图3-0-15)。

图3-0-14 肾血管模式图

(肾小球和肾小管毛细血管网)

图3-0-15 A:小叶间动脉;B:出入球动脉(箭头)(PAS,×400)

移植肾病理诊断中,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观察对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特别重要。正常时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呈狭长的裂隙状,内皮细胞扁平,管腔较小,应用内皮细胞标记如CD34、CD31及FⅧ免疫组化可以清楚地显示。在移植肾存在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时,常出现管腔的扩大,其内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显示补体C4d染色阳性(图3-0-16)。

图3-0-16 近端小管(PT)及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箭头和IHC)

(A:HE,×600;B:PAMM ×600;C:IHC,CD34,×400;D:IHC,C4d,×400)

(九)肾神经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胸12至腰2(T12~L2)节段的脊髓侧角发出,其纤维经腹腔神经丛支配肾动脉(尤其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平滑肌)、肾小管和颗粒细胞。肾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肾血管周围,通过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素释放。肾的各种感受器可经肾神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并从脊髓投射到中枢的不同部位。

(十)肾淋巴管

肾脏的淋巴管(renal lymph vessel)有深浅两组。深组位于肾实质,分布于肾单位周围,最后伴随肾血管出肾门,注入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的腰淋巴结。浅组位于肾纤维膜下,收受肾皮质浅层的淋巴液,在肾门处与深组淋巴管汇合。

(李 新)

参考文献

1.邹万忠,王海燕.肾脏的胚胎发生、解剖和组织学//邹万忠.肾活检病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5-27.

2.Bonsib SM. Renal Anatomy and Histology//Jennette JC,Olson JL,Silva FG,et al. Heptinstall’s Pathology of the Kidney. 7th ed. Philadelphia:Wolters Kluwer,201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