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MR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946年Felix Bloch和Edward发现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1973年Lauterbur提出了应用梯度磁场对NMR空间位置进行编码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获得临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历时30多年,与X线相比较,MR成像技术发展至应用于临床医学所花费的时间充分显示了MR的复杂性。这些科学家也因为他们做出的杰出贡献均获得了诺贝尔奖。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MR扫描仪,影像诊断技术得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MR成像的基础原理复杂,涉及较深的量子力学知识。简言之,人体内的氢核在静磁场中能被一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激励而发生MR现象,接收线圈在其释放能量的过程中接收带有信息的MR信号,而后计算机处理这些信号获得MR图像。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弛豫过程,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对于一定场强下的特定组织其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是一定的。MR成像时获得图像的各种组织信号强弱对比不仅与其T1、T2有关,还取决于氢核的数量即质子密度。因此MR是多参数成像的方法,可获得不同参数加权如T1WI、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等多种图像。不仅如此,MR图像的一个突出优点是高的组织分辨力,能很好地显示正常组织的解剖细节和病理组织信号变化。而且MR成像扫描方法多样,不仅能提供神经系统的形态学信息,亦可反映某些功能信息,获得的信息比其他成像技术更丰富、客观和直接,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对诊断脑部疾病包括血管疾病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常规磁共振成像

常规MR成像包括T1WI、PDWI、T2WI和FLAIR成像,也包括MR增强扫描成像。其中T1WI、T2WI是区分正常组织(图2-1)、病理组织及组织特性的主要诊断基础:T1WI有利于观察组织的解剖结构(图2-2),T2WI有利于观察病变的信号变化。常见的几种病理组织的T1WI、T2WI信号特点见表2-1。

图2-1 正常头部MRI

A:T1WI;B:T2WI;C:FLAIR;D:DWI;1-皮下脂肪,2-脑灰质,3-脑白质,4-液体

图2-2 正常颅脑横断面MRI T1WI表现

表2-1 常见几种病理组织的T1WI、T2WI信号特点

脑水肿和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基本病理变化。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及间质性脑水肿3种类型。血管源性水肿最常见,主要由血脑屏障破坏引起,以自由水增加为主,因此表现为长T1(低)长T2(高)信号。细胞毒性水肿(图2-3)多由脑缺血缺氧引起,以细胞内水增加、细胞肿胀为主,常见于脑梗死早期,DWI上示高信号;常规T1WI、T2WI多无明显信号强度改变,但T1WI上可出现脑沟变窄、脑回肿胀模糊等形态改变,采用FLAIR序列抑制脑脊液信号可在T2WI上出现早期脑梗死灰质信号轻度增高改变。间质性脑水肿主要源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继发脑积水,自由水和结合水同时增高,T1WI低信号但略高于脑脊液,T2WI高信号但略低于脑脊液。

图2-3 细胞毒性脑水肿

A:T1WI;B:T2WI;C:FLAIR;D:DWI;箭头所指病灶为左侧额颞叶-基底节区超急性期脑梗死

脑出血可由多种脑血管疾病引起,其在脑内形成血肿的MR信号演变颇具特征性(表2-2)。

表2-2 不同时期脑内血肿的MR信号演变原因及信号特点

注:OxyHb为氧合血红蛋白,DeoxyHb为去氧血红蛋白,MetHb为正铁血红蛋白

图2-4 左侧丘脑脑出血超急性期

A:T1WI;B:T2WI;C:FLAIR;D:DWI;箭头所指为病灶

图2-5 右侧基底节区-颞叶脑出血急性期

A:T1WI;B:T2WI;C:FLAIR;D:DWI;箭头所指为病灶

图2-6 左侧丘脑脑血肿亚急性期

A:T1WI;B:T2WI;C:FLAIR;D:DWI;箭头所指为病灶

图2-7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慢性期

A:T1WI;B:T2WI;C:FLAIR;D:DWI;箭头所指为病灶

除此之外,常规MR成像更常用于脑梗死及脑缺血的诊断与鉴别。脑缺血是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MRI表现为异常信号的病灶;脑内神经细胞需氧较多,对脑血流量要求高,脑血流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可引起脑细胞死亡,即脑梗死。缺血灶(图2-8)往往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但典型脑梗死灶(图2-9)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改变。而且由于不受颅后窝骨骼干扰,MRI尤其能清楚显示脑干、小脑梗死灶,显著优于CT。

图2-8 左侧基底节区缺血灶

A:T1WI;B:T2WI;C:FALIR;D:DWI b = 1000;箭头所指为左侧基底节区缺血灶

图2-9 左侧小脑半球急性期脑梗死

A:T1WI;B:T2WI;C:FALIR;D:DWI b = 1000;箭头所指为病灶

MR增强扫描和CT增强相比,虽然增强剂并不相同、成像时间有长短之分且成像原理、图像特点有区别等,但均反映的是病灶血脑屏障的破坏情况,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

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应用于临床已有很长的历史,已经成为MR检查的常规技术之一。与DSA相比,MRA的优势是无创、安全、简便等。

(一)亮血技术

所谓亮血技术是相对黑血技术而言的,就是使血流呈高信号而达到血管显像的技术。其方法包括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ight,TOF)、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及对比增强MRA(contrast enhanced MRA,CE-MRA),通常指的MRA一般是前两种方法的血管成像,主要利用的是流动相关效应。时间飞跃法(图2-10)和相位对比法又分别包括3D-TOF、2D-TOF和3D-PC、2D-PC法。其中3D-TOF法信号丢失少,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对慢血流不敏感,适用于动脉血管成像;2D-TOF法扫描速度快、时间短,对很宽的流速均敏感,可用于动脉或静脉成像,且对小血管和矢状窦显示比3D-TOF法好。3D-PC法仅血流呈高信号,空间分辨率高,对很宽的流速均敏感,可用于动脉或静脉成像;2D-PC法成像速度快,但空间分辨率较低。

图2-10 头部正常MRA图像

颅脑大血管血流量大、受呼吸等生理运动伪影干扰少,因此MRA图像质量较高,最早也是最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的部位。随着3.0T磁共振设备的广泛运用,MRA成像质量进一步提高,显示血管细节的能力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查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95%以上,同时甚至能检出直径为1mm的动脉瘤。因此对于无症状的多囊肾和有动脉瘤家族史的或疑诊患者首选MRA进行筛查。此外,对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动脉狭窄亦应首选MRA检查。CE-MRA是利用向体内注射的顺磁性造影剂缩短T1时间而达到显示血管的技术,主要依赖T1特性。该技术对失相位伪影不敏感,因此信噪比较好,但易受时间影响可能产生静脉干扰,且不能提供血流方向信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提高,在3D CE-MRA的基础上提高时间分辨率,能够获得亚秒级的3D血管图像,使得4D CE-MRA技术得以实现,它提供的血管信息更加丰富,使动态观察血管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成为可能,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MR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动脉狭窄、动脉瘤的诊断,以及对各种脑血管疾病经DSA治疗后的复查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将来可能取代DSA。

(二)黑血技术

黑血技术(black blood)是指使用预饱和脉冲抑制血流信号而显示血管壁的技术,是近年来研究易损斑块的新技术(图2-11)。黑血技术可获得T1WI、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PDWI图像比T1WI及T2WI图像的对比度更高,而T1WI及T2WI图像更有利于显示斑块的不均质成分,因此,联合应用更有意义。常用的2D黑血技术包括:双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DIR)序列和高分辨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常用的3D黑血成像技术包括:3D-MERGE(Multi-echo Recalled Gradient Echo),采用MSDE,利用梯度的散相作用进行血流抑制;3D VISTA(Volumetric ISotropic TSE Acquisition),采用可变小翻转角TSE(turbo spin echo,快速自旋回波),利用较长的TE时间(Echo Time,回波时间)和固有的梯度进行血流抑制;3D SNAP(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采用相位敏感反转恢复技术,利用血液较长的T1值进行血流抑制。黑血技术的T2WI可以较清楚地分辨斑块纤维帽及脂质核心等不同成分;亮血技术可显示管腔、斑块的钙化和形态;黑血技术结合亮血技术的综合分析,可以明确显示斑块内出血和钙化等成分。总之,随着高分辨MR的进步,这些仍在不断发展的MR新技术在检测易损斑块方面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图2-11 左侧大脑中动脉限局性狭窄

箭头所指为左侧大脑中动脉限局性狭窄处,黑血序列所示血管为低信号,周围新月形稍高信号为斑块

(三)磁共振静脉成像

目前常用的磁共振静脉成像(MR venogrphy,MRV)(图2-12)方法包括2D-TOF、3D-PC及CE-MRV。2D-TOF基于流动相关增强原理区别显示出血管和周围组织,它对慢血流敏感。其主要缺点是在重建图像上因受饱和效应影响而引起部分信号丢失、患者运动引起层面间血管吻合不良及背景T1短而呈高信号等。PC法是利用血流流速引起的相称的相位移动而成像,因此它能够量化血流和判定血流方向。但它成像时间较长(> 15分钟),且需优化速度编码,成功完成检查较为复杂。CE-MRV利用钆的顺磁性缩短T1时间的作用显示静脉,不受饱和效应的影响。有报道指出高质量3D CE-MRV能可靠清晰地显示出蛛网膜颗粒、蛛网膜小梁等结构。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要把握好增强剂团注与扫描的时间间隔,太早或太晚都不能充分显示出血管形象。实时触发方法和时间分辨CE-MRV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扫描时间短而能很好地避免运动伪影,不受饱和效应影响,能提供比2D-TOF法更详细、质量更高的静脉血管图像。

图2-12 头部正常MRV

1:额极静脉;2:前额静脉;3:后额静脉;4:上吻合静脉;5:前壁静脉;6:大脑中浅静脉;7:下吻合静脉

MRV,特别是3D CE-MRV能多方位、优质地显示全脑静脉形态,使其能够发现多种静脉血管疾病,如硬脑膜窦内血栓症、静脉窦狭窄、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及原发性颅内高血压等。

三、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在T2*加权梯度回波的基础上,利用组织间的磁敏感性(磁化率)差异提供图像对比的成像技术(图2-13),可以获得强度图、相位图(phase image),通过后处理可获得磁敏感图。SWI主要是通过检测体内铁(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等顺/抗磁性物质造成不同的磁感应效应成像,能较好地显示脑内小静脉及出血(包括微出血)等,其敏感性优于常规梯度回波序列。此外,亦有通过引入对比剂进行SWI成像的研究。SWI提供的信息比常规MRI更加详细,在显示静脉的解剖结构、隐蔽性血管疾病、脑部损伤、出血、肿瘤以及神经变性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高场强MR设备的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提高及新型对比剂的使用,有理由相信SWI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图2-13 正常SWI图像(箭头所指为静脉显示)

四、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近年来在MRI硬件和软件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回波平面技术(echo planar imaging,EPI)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fMRI是指可反映某些功能性信息的MRI检查方法。目前,广义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主要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和血氧水平依赖性(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成像。狭义的fMRI特指BOLD成像。

(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 imaging,DWI)

弥散成像在常规MRI序列的基础上施加了弥散敏感梯度,从而获得反映体内水分子弥散运动状况的MR图像,是观察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是随机均等扩散的,在不均匀的磁场环境下水分子的这种随机活动会造成MR的信号下降。当施加了弥散敏感梯度,这种信号降低就能被“捕捉”而显示在图像上。在DWI中通常以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描述水分子弥散的快慢。ADC图和DWI图信号强度通常相反,即ADC值高,在DWI上低信号,反之亦然。

DWI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早期脑梗死以及评价病情和预后。在脑组织缺血梗死早期,神经元发生细胞毒性水肿,导致水分子弥散下降,但此时T2WI尚正常,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而显示出病灶。此外,DWI还可用于鉴别急、慢性期梗死灶,尤其在出现多发梗死灶时,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无法区分新、旧病灶,而DWI检查显示慢性病灶为低信号,急性病灶呈高信号,很容易明确责任病灶。

(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MR脑灌注成像方法有3种:①弥散性示踪剂技术;②血管内对比剂的灌注加权成像,即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 perfusion imaging,DSC-PI);③利用血液作为内源性示踪剂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其中临床上最常用DSC(图2-14、图2-15),它是通过静脉团注对比剂和快速扫描,获得脑组织灌注情况的成像方法,其常用的对比剂是Gd-DTPA(二乙三胺五醋酸钆或钆喷酸葡甲胺盐)。Gd-DTPA是一种顺磁性物质,其磁化率效应可大大缩短T1时间,也缩短T2*时间。用对磁化率敏感的梯度回波成像序列检查时,就能发现组织内Gd-DTPA的分布和浓聚情况。根据时间及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信号强度可得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定量观察脑组织内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和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

图2-14 头部正常PWI

A:MTT;B:TTP;C:CBF;D:CBV

图2-15 右侧额顶叶脑梗死PWI

A:MTT;B:TTP;C:CBF;D:CBV;箭头所指为左侧额顶叶MTT、TTP明显延长,CBV、CBF略减少

PWI对早期脑缺血高度敏感,其异常改变早于DWI,能提供脑组织血流动力学的信息,通过综合分析灌注参数,可以了解血流改变的具体情况。结合PWI和DWI检查有助于推测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在超急性期,PWI显示血流灌注异常区大于DWI的异常信号区,此后DWI的异常信号区扩大,逐渐与PWI所示血流灌注异常区相一致,最终发展为梗死灶。因此,灌注减低与弥散异常区域大小的差异,可用来估计缺血半暗带,帮助选择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推测脑梗死的预后。此外,PWI还可用于评价溶栓治疗效果。

ASL法采用反转脉冲标记动脉血中的质子,将标记前后采集的图像进行减影,从而获得组织灌注CBF参数图。与DSC法相比,ASL的信噪比低,一直未能广泛运用于临床。但近年来,ASL有了显著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ASL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表明,ASL灌注成像对脑部疾病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用于对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监测狭窄性阻塞性脑血管病,以及诊断动静脉畸形等。虽然目前ASL还存在易受动脉通过时间及标记效率等影响,可靠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但由于它完全无创、无需注射对比剂、不像DSC会受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其前景可观,而且随着方法的改善和技术的进步,如近年基于FSE和GRASE发展的3D ASL序列,能够提供更高SNR和促进背景抑制脉冲的使用,使得ASL的图像质量得以提高,有望更广泛地应用到临床研究和实践中。

(三)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MRS分析不同于MR成像的其他方法:直观的不同在于MRS得到的是反映组织内化合物相对含量的频率分布曲线,其他MR成像得到的是一幅幅断层解剖图像;其次两者成像原理存在许多重要差异,如MRS利用化学位移采集信息而MRI却千方百计抑制化学位移以防止产生干扰和伪影。

目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MRS主要是1H和31P波谱。临床上主要进行的是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图2-16、图2-17),检测的代谢产物有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乳酸(Lac)等。NAA主要存在脑神经元中,是神经元的标志;Cr是能量代谢产物,在脑内Cr + PCr(磷酸肌酸)的总量是恒定的,因此可将其作为参照的波峰,得出其他代谢物质的相对值,从而进行比较。Cho反映脑内总的胆碱含量,Lac是无氧酵解的产物。因此1H-MRS常用于检测脑组织中的神经元含量(NAA峰值或与Cr比值变化)和脑梗死后血管再通的可能性(Lac峰值变化——缺血缺氧时峰值上升,血供恢复时下降)等。此外,1H-MRS结合常规MRI检查,利用Lac峰值异常区域与MRI显示梗死灶的区域进行对比,可提示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图2-16 右侧额叶星形细胞瘤的MRS

A:与肿瘤位置大致对称的对侧正常脑组织MRS;B:肿瘤区MRS;肿瘤部位NAA峰值明显降低,Cho峰值升高

图2-17 左侧基底节区-额叶急性脑梗死的MRS

A:与梗死位置大致对称的对侧正常脑组织MRS;B:梗死区MRS;梗死部位NAA、Cho、Cr峰值均降低,并可见Lac峰(箭头所指)

(四)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成像

BOLD是一种通过检测大脑自身去氧血红蛋白含量下降而显像的成像方法。去氧血红蛋白是一种强力的顺磁性物质,它会导致成像体素内失相位而造成局部信号降低。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后,相应区域的脑血流量增加,去氧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信号降低减少而出现高信号。

BOLD成像对探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动态重组有重要意义,可能预测损伤和残疾结局,指导临床进行康复治疗。

尽管MR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上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①扫描时间长,伪影相对较多;②禁忌证相对其他成像方式而言也较多,如体内有顺磁性金属内置物如心脏起搏器等以及不能耐受、配合的患者,均不宜进行MR检查;③费用相对高;④信号变化多样,解释图像相对复杂等。临床医生只有掌握好MR优缺点,才能更好地利用好先进的设备为患者服务。

(佟 丹)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0.

[2]戴建平.重视MRI对易损斑块的研究.磁共振成像,2010,1(6):406-407.

[3]范元军,李永海,郝建成.脑内缺血灶与脑梗死的CT、MRI影像对比分析.医学信息,2011,24(3):1232-1233.

[4]郭启勇.实用放射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99.

[5]金征宇.医学影像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2.

[6]雷静,高培毅.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脑缺血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初步应用.中国卒中,2006,1(7):462-465.

[7]李坤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8(6):499-502.

[8]李坤成,卢洁.缺血性脑血管病的CT和MRI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0):1471-1473.

[9]李明利.3.0T MR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进展.磁共振成像,2013,4(4):309-313.

[10]刘亚欧,李坤成,杨延辉,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97-100.

[11]娄昕,蔡幼栓,马林,等.动脉自旋标记法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狭窄性脑缺血疾病中的初步应用.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2):88-91.

[12]彭涌,常英娟,石明国,等.4D CE-MRA技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0):300-309.

[13]祁吉,李洧,张文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的新进展.引进国外医药与设备,1998,4(3):57-59.

[14]孙勤学,张敏鸣.磁敏感成像的原理及其应用进展.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30(6):377-380.

[15]王丽娟,刘玉波,王光彬.磁敏感加权成像原理概述.磁共振成像,2010,1(3):227-230.

[16]王梅云,戴建平,程敬亮,等.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MRI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1):1162-1165.

[17]王庆军,蔡剑鸣,蔡幼铨.高分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磁共振成像.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3(3):168-173.

[18]周宏伟.大脑中动脉狭窄的MR影像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

[19]朱先进,姜卫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6):917-919.

[20]Brown GG,Clark C,Liu TT. Measurement of cerebral perfusion with arterial spin labeling:Part2.Applications. J Int Neuropsychol Soc,2007,13(3):526-538.

[21]Lirng JF.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of intracranial venous diseases. J Chin Med Assoc,2010,73(6):289-291.

[22]Detre JA,Rao H,Wang DJ,et al. Applications of arterial spin labeled MRI in the brain. J Magn Reson Imaging,2012,35(5):1026-1037.

[23]Liauw L,van Buchem MA,Spiit A,et al. MR angiography in the intracranial venous system. Radiology,2000,214(3):67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