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脏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心藏神

心藏神主要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如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所说:“心者,君主之官,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灵枢·大惑论》说:“心者,神之舍也。”《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说的就是人体之神藏于心。正是由于心中有神,所以心才能主宰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心作为人类产生思维、意识的器官,并代表精神活动,这是长期以来被沿用的概念。这种观点是从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心灵论”脱胎而来。用心来代表人的精神活动,不仅在中医学中如此,就是在哲学与文学中也是如此。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曰:“心之官则思。”直到今天,专门研究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学科,仍称为“心理学”。这些都具体体现了心与思想、思维活动的密切联系。古代医学家把这种观点引用到医学上来,就形成了心主神志的理论,这与李梴所说的“神明之心”的理论是一致的。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神主宰和协调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生理活动的高度统一也是由心主神明的作用实现的。人体是一个高度的统一体,全身脏腑、器官的活动都是有规律的,协调一致的。心之行血,肺之呼吸,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封藏,胃之受纳,小肠之化物,大肠之传导,三焦运行津液与元气,膀胱贮尿与排尿,胆贮存于排泄胆汁,以及四肢之屈伸,躯干之俯仰,目之视物,耳之闻声,口之摄食,舌之感味……等等这些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不论何种原因使心不能主神志,则会出现神志、精神的改变。轻则倦怠萎靡,或狂躁,或癫痫,重则昏迷甚至一厥不返而死亡。清代医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对此有论述:“火扰其(注:指心)血则懊恼,神不清明则虚烦不眠、动则惊惕,水饮克火心也动悸,血攻心则昏迷,痛欲死,疾入心则癫,火乱心则狂”。昏迷是生命的最终阶段,是死亡的前兆,当然是危重之证。而虚烦、动悸又可能是昏迷的前奏,故不可小视之,至于癫狂当然不能等闲对待。《内经》对此论述更是精辟,《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血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功能活动的基本营养物质,而心为血之原动力,一旦心受邪伤致心阳、心气、心阴、心血任何一项失调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不受累而成重症。所以心阳暴脱、心气欲绝时其他脏气也随之而绝。反之,其他脏腑之气将绝时无不累及于心而有神志改变甚则昏迷,最后进入死亡。而心气暴绝可无昏迷而直接进入死亡。所以,相比较而言,心疾重于任何脏腑之疾。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可见心神的明与不明,和全身脏腑的治与乱息息相关,甚至对生命的存与亡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特地强调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此外,心可任物藏神,把外界的信息、知识、经验、技术等储藏进心。《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同时心所藏之神,通过语言和行为在必要时施展出来,表现为智慧、才能。又如语言、应答反应、眼神、面色,动态、精神状态、脉象等等亦属此类。

心藏神的活动过程与脏腑的活动紧密相联,尤以脾、肾、肝三脏最为突出。首先与脾的关系:心藏神的活动必须有充足的气血,脾胃为气血之海,所以脾气壮,气血充足,则精神充沛。若脾气虚,则气血不足,气血虚弱最终导致心血虚,心血虚则表现为头晕、健忘、精神萎靡不振。脾主升清,将精气、津液源源不断地升举至心神,心神得到充足的气血、津液和精微物质。如果脾不升清,则心神气血、精气不足,而见头晕、呕吐、面色淡白等症。其次与肾的关系:心主神志的功能实际上是大脑的作用,脑中充满脑髓,脑髓由肾精滋生,肾精充足则脑髓满,脑髓满则精灵多智。反之,肾精亏则脑髓空虚,脑髓空虚则脑转耳鸣,精神不振。此外,肾阴对心主神志的活动有着制约作用,使心火不亢,这一点对正常的睡眠和神志活动很重要。若肾阴不足,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可见失眠、心烦、头晕、健忘等症。最后与肝的关系:肝的疏泄、藏血功能是调节心神血量和影响心主神明活动的重要因素。肝主藏血,调节血量,当心神的活动加强时,脑的血流量增加,以保证神的活动,当睡眠时,肝把血储藏起来,心神所需气血量变为最小,仅维持睡眠所必需的。肝藏血的功能一旦失常,就会影响心神的正常活动。如失眠、夜游、梦呓等症就是由于肝不藏血而引起的魂不守舍。另外,肝藏血的功能失常还会引起脑充血和脑出血的严重病变。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气条达则心情舒畅,肝气郁结则心情抑郁,肝火旺盛则急躁易怒。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二者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一、失眠与心系疾病的关系

失眠又称不寐,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的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许多心脏病患者存在失眠现象,究其原因,与心血亏虚、神不守舍有关。《灵枢·营卫生会》云:“壮者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是说气血充足,营卫调和是睡眠的根本保障。“心者,营卫之本”,若心脏受病,则气血衰少,脉道不通,“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则“昼不精而夜不瞑”。因此失眠与心血受病密切相关。对此《景岳全书》明确指出“心藏神,神不守宅,故不寐”。反过来,长期失眠,作息无常,又可耗伤气血,使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

二、焦虑和抑郁与心系疾病的关系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些危险或不利的不愉快的心境和体验。抑郁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二者常相伴为病,见于各种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脏病。中医无焦虑和抑郁的病名,大致归属于郁证、脏躁等范畴。其病机由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而致心失所养,或心火扰动、神无所舍。如《景岳全书·郁证》曰:“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医宗金鉴》认为“脏,心脏也,心静则藏神,若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与失眠一样,焦虑和抑郁亦可加重心系疾病的进展。心血管疾病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功能亢进,引起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易发生室速、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还可使心率增加,血压升高,促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从而引起急性心血管疾病。据文献报道,心血管病人中20%~45%有心理障碍。1996年Crowe等对785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了焦虑情绪调查,结果有24%的病例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研究显示,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其发生致命性冠心病事件的危险程度随焦虑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猝死型冠心病事件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则更加明显。此外,芬兰一项由8000人参加的流行病学调查予以证实,心血管病与抑郁的发生有关,特别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同疾病并发抑郁情绪的比例亦不相同:心肌梗死为45.0%,冠心病为40.0%,高血压为20.0%。其中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1]国外另有文献报道:冠心病抑郁发生率为45.0%,轻度抑郁为30.0%,重度抑郁为15%~30%。国内对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050例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并发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占56.0%;其常表现为类似心绞痛、左心衰竭症状,可并发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并发有焦虑抑郁患者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动态血压检查以非勺型改变者居多。[2]另一份关于心血管病患者抑郁情绪调查研究在调查了588例心血管病患者后得出结论:合并抑郁情绪障碍者99例,其中男性41例,约占41.0%,女性58例,约占58.0%。以上资料说明,持续存在或经常复发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与冠心病的发展密切相关。[3]

无论从中医“心藏神”的传统理论还是从现代临床研究,失眠、焦虑、抑郁等都与心血管病有密切的关系,失眠、焦虑、抑郁等可从心论治而获取良效,同时治疗失眠,消除抑郁和焦虑情绪对心血管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临床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洪 军,安冬青)
参考文献

[1]蔡辉,王强.从“心藏神”论述心血管病合并抑郁症[J].甘肃中医,2008,12(5):4-5.

[2]赵小丽,刘全胜.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050例心理干预治疗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8):958-960.

[3]刘佳敏,朱宁,曾宪敏.心血管病患者抑郁情绪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