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脏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其他治法
一、概述
(一)含义

中医治疗心病时,除了内服中药汤剂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治法如外治法、针灸、推拿、气功、中成药、中药针剂等治疗。清·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所谓外治法,是指非内服药物之外所用施术于体表或以药物、器具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经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耳穴压豆、药枕、舌下含服、气雾剂喷入、肛门灌肠等。外治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已广泛运用诸如药摩、坐药、洗浴、润导、针、灸、烙、熨,以及人工呼吸等外治法与外治技术。此后,赵学敏所编《串雅内编》,吴尚先所编《理瀹骈文》,邹存淦所编《外治寿世方》等,成为外治法专书。由于后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针灸及推拿等形成专门学科后,针灸已由外治法概念中分离。目前,中医心病学临床中常用的外治法有穴位贴敷或药物外敷、气雾剂经鼻腔或口腔喷入、中药滴丸舌下含服、中药经肛门灌肠等。这些外治法具有用药方便,起效快等特点。但是在选用时,还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选用不同方药加以配制。

穴位贴敷:是指将药物贴敷于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药效,起到缓解病痛的作用。该法最早应用可追溯于《五十二病方》,其中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灵枢·经脉》记载有马膏外涂治病,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伤寒杂病论》中有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吴尚先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

舌下含服: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患,可采用药物舌下含服使药物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药物分子能顺利通过较大分子间隙,吸收完全且速度较快,起到活血通络,扩张冠状动脉等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目前最常用的有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

气雾剂:药物气雾剂是指药物的固体、液体或混悬液借助抛射剂、压缩空气或呼吸气流的驱动,以很小的雾状微粒喷射的一种剂型。主要由药物和抛射剂组成。中药气雾剂是指中药经加工而制成的气雾剂,临床上用到的中药雾化治疗在剂型上和气雾剂有类似的机理。中药气雾剂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人就用蒸汽剂、烟熏剂、吸散等熏吸疗法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这实际上就是原始的气雾剂。气雾剂具有剂量小,分布均匀,疗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吸入时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外用则避免对创面的刺激,并可用定量阀门控制剂量,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国内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主要是用于心绞痛、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等急病治疗,中药气雾剂改变了中药制剂只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传统观点。临床上有救心气雾剂、心痛气雾剂、复方丹参气雾剂等,是中医治疗急症的一条新途径。

(二)相关的西医认识
1.穴位贴敷

研究认为,药物贴敷于特殊经穴,能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中药敷贴疗法可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现代研究证明:药物贴敷于人体的穴位后,该穴位的组织结构、皮肤、血管、淋巴、神经等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中药刺激穴位,使局部的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中药成分通过皮肤,穿过毛孔,不断地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穴位贴药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由于贴敷药物中均有芳香类药物,多含挥发性烯烃、醛、酮、酚、醇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和走窜性,透皮吸收快,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和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药物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

2.舌下含服

由于舌下黏膜渗透能力较强,流经黏膜的血液经舌静脉、面静脉、后腭静脉和颈内静脉直接进入循环系统,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开了胃肠道消化液的降解,且不受食物作用和胃排空状态的影响。其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仅次于静脉注射和吸入。

3.气雾剂

研究表明,该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原理包括缓解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4.推拿

推拿可加快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肌肉及全身需氧量,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从而对人体的心脏、血压、心率等都可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说明推拿抬疗心血管病是有其特异性的。推拿通过对神经、血管、血流改变的调节而起到降低血压的疗效。实验研究表明:推拿可使左心室收缩力增强,扩张血管,改善冠状动脉缺血、缺氧现象,改善心功能达到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的作用。由远端四肢向心按摩,有利于静脉回流,按摩后周围血管扩张,大循环阻力降低,心脏负担减轻,心搏充实有力,脉率次数逐渐减少,能使心动过速得到调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推拿可使异常的迷走及交感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达到调节心律的作用。

二、常用其他疗法
(一)外治法
1.穴位贴敷

药物多选气味芳香厚重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配伍芳香走窜,开窍活血如沉香、丁香、檀香、菖蒲、冰片、麝香、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药物,以便迅速发挥疗效。腧穴选择及配伍:一是注意辨证选穴: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4穴。比如涌泉穴贴敷加药物治疗心绞痛,或应用俞募配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如吴茱萸等研末调膏,贴敷涌泉,若肝阳上亢型配肝俞穴,瘀血阻络型配太冲穴,肝肾阴虚型配肾俞等。二是辨病选穴:根据疾病诊断,比如胸痹心痛以膻中、心俞、至阳、巨阙等穴辨证加减进行穴位贴敷,或用硝酸甘油贴敷心前区治疗心绞痛。还可用可乐定连皮控释贴片贴敷膻中、心俞、厥阴俞,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三是局部选穴:选择离病变组织器官最近、最直接的相应穴位贴敷,也可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用相应的背俞穴。贴敷时要清洁患处,取出贴剂解开防黏膜,将胶面贴于患处,轻轻按压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力猛有毒的药物如麝香等,禁用于孕妇贴敷。

2.舌下含服

适应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用药,首选舌下硝酸酯类,其疗效已被公认。但其头痛,面红,心率加快,心悸的副作用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而需选择其他的抗心绞痛药物。目前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由川芎、冰片等制成)、冠心苏合香丸等药舌下含服,用于冠心病心绞痛,3~5分钟可有效缓解患者胸闷、憋气和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对心肌缺血急性发作患者,亦可发挥迅速缓解的治疗作用。

3.气雾剂

有相关文献报道使用复方丹参气雾剂、救心气雾剂、心痛乐气雾剂、宽胸气雾剂口腔喷雾给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

(二)针灸

在心血管方面,针刺的适应证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某些心律紊乱、下肢动脉疾患、静脉曲张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针灸可作为辅助疗法。在患者未送往专科医院之前,针灸还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

缺血性心脏病主穴:内关、神门、膻中、乳根、心俞。辅穴:太渊、合谷、曲池、内庭、复溜、外关、中脘、通里、郄门、厥阴俞。

心肌梗死:主穴:内关、膻中、乳根、心俞。辅穴:百会、少海、内庭、神门、合谷。体穴:对心力衰竭者,可刺激人中,手三里。耳穴:心、大肠、神门、肾上腺。

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下,可采取补法刺神门、少冲以及泻法刺巨阙、上关。心动过速取郗门,心动过缓取通里。

原发性高血压:主穴:百会、神门、内关、太渊、三阴交、太溪、行间、肾俞。辅穴:足三里、太冲、太溪、肝俞。体穴:头晕头痛取风池;腹胀取中脘、丰隆;体虚无力取足三里、三阴交;失眠取百会;头昏,眩晕取百会、翳风、四神聪、耳门、听宫、听会。耳穴压豆:神门、皮质下、交感、肾上腺、高血压点等。

低血压:在休克情况下,针刺可作为常用的急救措施,它也是所谓特发性慢性低血压的一种常用疗法。主穴:外关、人中、复溜、悬钟。辅穴:承光、足三里、中冲、气海、太冲、少冲、太渊、膏肓。

(三)推拿

推拿疗法属中医学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它是通过手法对人体肌表某一特定的穴位或部位,进行一定量的手法刺激,改变其疾病的病理生理现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推拿疗法可治疗心血管病。推拿不仅能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而且对心绞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高血压:采用点、掐、按、捏、揉等手法,对患者的曲池、内关、风池、足三里、太冲、合谷、涌泉穴依次按摩。

冠心病心绞痛:灵道、灵墟、屋翳、天池、心俞穴。

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脏传导失常等。如窦性心动过速可选哑门与风府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选灵墟穴;左束支传导阻滞可以先点按厥阴俞、心俞、肝俞、肾俞、膈俞,然后推揉膻中穴,最后按揉内关穴。

(四)中成药

中成药从剂型来看,有气雾型、小丸剂(包括滴丸)、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冲剂)、油剂等。目前治疗心脏疾患的中成药制剂非常多,下面介绍临床常用几种中成药。

1.稳心颗粒

主要成分: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烦,胸闷胸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2.银杏叶片

主要成分:银杏叶提取物。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3.冠心苏合胶囊

主要成分: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等。功能主治:理气宽胸,止痛。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

4.麝香保心丸

主要成分: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功能主治: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

5.通心络胶囊

主要成分:人参、水蛭、全蝎、檀香、蜈蚣、蝉蜕等。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6.脑心通胶囊

主要成分:黄芪、丹参、桃仁、红花、乳香、地龙、全蝎等十六味。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中风所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斜,舌强语謇及胸痹所致胸闷、心悸、气短等。注意:孕妇禁用。

(五)中药针剂

目前临床所用中药针剂有数十种,现简要介绍几种常用中药针剂。

1.参脉注射液

主要成分:红参、麦冬。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的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

2.参附注射液

主要成分:红参、附片。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痛、泄泻、痹证等。

3.红花注射液

主要成分:红花。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

4.冠心宁注射液

主要成分:丹参、川芎。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5.注射用葛根素

主要成分:葛根。功能主治: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

6.川芎嗪注射液

主要成分:盐酸川芎嗪。功能主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拮抗血栓形成和抗血栓作用。适用于闭塞性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脉管炎、冠心病、心绞痛等。

7.银杏达莫注射液

主要成分: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功能主治: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

8.舒血宁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银杏叶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功能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脑血管痉挛等。

9.血塞通注射粉针

主要成分:三七总甙。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活络。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恢复期、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周围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症。

三、现代研究

据文献报道,有学者采用涌泉穴贴敷加药物治疗心绞痛,结果发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口服数量减少,心电图改善及运动耐量上升,提示涌泉穴贴敷在心绞痛辅助治疗上有很好疗效[1]。有医师采用针刺配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89例,结果6天的针刺及穴位贴药,血压均降到正常,症状消除,再巩固治疗10~15天,随访6个月未复发[2]。有研究治疗胸痹心痛以膻中、心俞、厥阴俞、巨阙、神阙等穴辨证加减进行穴位贴敷,并与针灸组对照,两者总有效率相近(P>0.05),随访1年复发率穴位贴敷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与针刺疗效相仿,但效果稳定,复发率低[3]。有用丹芪益心贴治疗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到治疗后能缓解症状;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的患者有一定的降酯作用,与治疗前相比,降低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1),全血黏度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有利于心肌缺血的恢复[4]。有研究者以硝酸甘油为对照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疗效,结果发现:复方丹参滴丸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作用与硝酸甘油无差异,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则优于硝酸甘油,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而硝酸甘油组有3例患者出现面红头痛、心悸副作用。提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复方丹参滴丸可作为一线急诊用药,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硝酸甘油的患者[5]。有研究以红参、川芎、苏合香、冰片等经提取、浓缩制备成的救心气雾剂,用于治疗老年心绞痛,共21例,其疗效与硝酸甘油相当[6]。有以细辛、川芎、香附、沉香等经水提纯制成通脉液,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6%[7]。有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心绞痛住院患者120例,给予宽胸气雾剂,以评价宽胸气雾剂对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发现宽胸气雾剂对心绞痛2分钟内缓解率为3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认为宽胸气雾剂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控制胸痛发作的选择用药[8]。有观察子午流注对心输出量、心排血量的影响。用纳甲法分组对52例被检者针刺前后心输出量,心排血量变化的观察,发现按时开穴组在针刺后,心输出量、心排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针刺后,在部分被检者心输出量、心排血量均减少情况下,开穴组减少的程度小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应用子午流注针法可以增加心输出量及心排血量[9]。还有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大鼠缺血心肌冠脉侧枝的血管生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10]。有研究[11]川芎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微循环保护作用,结果治疗组溶栓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维持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加川芎嗪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研究证实川芎嗪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还有药理研究表明[12],生脉注射液稳定心肌细胞膜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降低心室舒张末压力等作用机制,可能是该药改善心功能的重要原因。

(赵明芬,安冬青)
参考文献

[1]薛萍,王环仁.涌泉穴贴敷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作用[J].中医外治杂志,1996,5(3):29.

[2]何添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89例[J].中国针灸,1998,18(11):678.

[3]刘广霞.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41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3):146.

[4]戴居云,王子芳.丹芪益心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5):2.

[5]成占鹰,贺运河,袁晓清.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2):38-39.

[6]林福武.气雾剂的制备和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8):50-51.

[7]张德宽.超声雾暧通脉液治疗心绞痛32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2,27(9):388.

[8]戴敬,葛长江,田晋帆,等.宽胸气雾剂缓解心绞痛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4):135-136.

[9]汪鲁法.子午流注针法对心输出量与心排血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1987,9(1):44.

[10]汪姗姗,李勇,范维琥,等.麝香保心丸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J].中成药,2002,24(6):446-449.

[11]楼正家,郑文龙,诸葛丽敏,等.川芎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微循环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9):647.

[12]陆尚彪,吕宝经,李锦祥.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粘度、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左心功能的影响[J].天津医药,1998,26(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