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颌面部骨

一、上颌骨

上颌骨(图1-1)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互相对称。参与眼眶底、口腔顶、鼻腔底及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其解剖形态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上颌骨体)和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图1-1 上颌骨(前外侧面)、上颌骨(内侧面)

(一)上颌体

分为前外、后、上、内四面。

1.前外面

又称脸面,上界眶下缘,下方移行于牙槽突,后界颧突及其伸向上颌第一磨牙的颧牙槽嵴与后面分界。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之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尖应注意此方向。

2.后面

又称颞下面,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该面与前外面之间的颧牙槽嵴,在面部与口腔前庭均可扪及,为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后面中部有数小孔,称牙槽孔,向下导入上颌窦后壁之牙槽管,以通上牙槽后神经、血管。后面之下部,有粗糙之圆形隆起,称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之起始处。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3.上面

又称眶面,构成眶下壁的大部,光滑呈三角形。其后份中部有眶下沟,向前、内、下通眶下管,该管以眶下孔开口于上颌体的前外面。上牙槽前、中神经由眶下管内分出,经上颌窦前壁和外侧壁分布到前牙和双尖牙。

4.内面

又称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在中鼻道有上颌窦的开口通向鼻腔。上颌骨骨质疏松,血运丰富,因此,上颌骨骨折出血较多,但较下颌骨易于愈合。

(二)四突

1.额突

为一坚韧骨片,自上颌体的前内上部突向后上方,其上、前、后缘分别与额骨、鼻骨和泪骨连接。

2.颧突

为三角形,伸向外上与颧骨连接,向下至第一磨牙部分,形成颧牙槽嵴。

3.牙槽突

又称牙槽骨。自上颌体向下方伸出,系上颌骨包围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厚而质松,其前部较薄,后部较厚,两侧牙槽突在正中线结合形成蹄铁形的牙槽骨弓。

4.腭突

为水平骨板,在上颌体与牙槽突的移行处伸向内侧,与对侧腭突在正中线相接,形成腭正中缝,参与构成口腔顶及鼻腔底。

二、下颌骨

下颌骨是颌面部骨中唯一可活动的骨骼,两侧对称。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称下颌体,垂直部为左右下颌支(图1-2)。

图1-2 下颌骨(外侧面)、下颌骨(内侧面)

(一)下颌体

呈弓形,具有内外两面及上下两缘。

1.外面

正中有骨嵴称正中联合。在正中联合两旁近下颌骨下缘处,左右各有一隆起称颏结节。在下颌第二双尖牙下方或第一、二双尖牙之间的下方,下颌骨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颏孔,孔内有颏神经、血管通过。

2.内面

近中线处有上下两对突起,称为上颏棘和下颏棘,分别为颏舌肌及颏舌骨肌的起点。颏棘下方两侧各有一二腹肌窝为二腹肌前腹附着处,从正中联合斜向后方与外斜线相对应之骨粗糙线为内斜线,又称下颌舌骨线,为颌舌骨肌附着处,此线前段上方之骨面光滑部,为舌下腺窝,下方之光滑面处为颌下腺窝。

3.上缘

上缘骨质疏松,称牙槽突,中有排列整齐,容纳牙根的牙槽窝,是颌骨牙源性感染的好发部位。

4.下缘

骨质致密而圆厚,下颌骨下缘常作为颈部的上界及颌下区切口的有关标志。

(二)下颌支

为一垂直的长方形骨板,可分为喙突、髁状突及内外两面。

1.喙突

或称肌突,为下颌支的前上方的突起,有颞肌与咬肌附着。

2.髁状突

或称关节突,分髁颈二部。髁上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髁状突下部缩小称髁状突颈,有翼外肌下头附着。髁状突是下颌骨的主要生长中心之一,在下颌骨发育完成前遭受损伤或破坏,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可导致颌面部畸形。

下颌骨为颌面部诸骨中体积最大、面积最广、位置亦最为突出,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为其最薄弱处,为骨折的好发部位。

下颌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下牙槽动脉,血运较差,因此,骨折愈合较上颌骨缓慢,骨髓炎发生率亦较上颌骨多且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