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家乡

张成博:张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您家乡的情况么?

张老:我是德州市人。德州也称广川、鬲津等。德州在夏、商时为有鬲氏,秦废分封制改郡县制后,置鬲县,至北齐废鬲县。又先后设置广川、长河、将陵、陵州、陵县、德县。自秦至今,德州已六易其治所,各时期地域大小不一。德州亦称鬲津,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诸县境入海,故称。德州历代人才荟萃。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即是广川人。(关于广川的归属有一些争议,如河北省认为在河北景县,因为景县有广川镇。从地理位置考察,恐今广川并不是汉代的广川,汉代的广川应在今德州辖境之内,亦即德州是汉代的广川所在地。)

李玉清:也就是说,随着历代县治设置的变迁,该地县境大小、名字的更易较多,古今不同。

张老:是的。但无论如何变迁,德州城是一古城是确定无疑的。该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西边为大运河(京津运河),东边为京沪铁路,有联结沿海的胶东烟台至德州的铁路,往西去有德石路(从德州到石家庄,连接山西)。我1920年出生在德州市。

张成博:我听说德州曾有“八大家”之说,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张老:明清时代的德州,作为以“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著称的运河沿岸重要港口城市,出现过不少世家大族,这八大家分别是田、卢、谢、程、李、罗、魏、封。卢家以清代名臣卢见曾、卢荫溥为代表,田家有田雯为代表,谢家、程家也都出过高官。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清末民初的中医、书画名家罗芷园,李、魏、封三家也均是世宦大家,他们之中不少人在朝为官。他们致仕之后,隐居在家,则影响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其中名声最大的是田氏山姜田雯家族及卢氏抱孙卢见曾家族。

田雯,清代德州人,著名诗人。他所居住的村子叫田家圈,紧濒运河。田雯家族原籍山西,明代迁到德州。他家有六世都是科甲出身,大部分是进士。田雯家族至他这一代达到高峰,田雯及其弟田需双双进士及第,虽属官僚阶层,但是书香门第,在地方上也办些善举。

田雯

田雯,字紫纶,一字子纶、纶霞,号漪亭,自号山姜子,晚号蒙斋。济南府德州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乡试,康熙三年(1664)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十九年(1680)提督江南学政,二十六年(1687)为江苏巡抚、贵州巡抚,迁刑部、户部侍郎。三十八年(1699)奉旨督修淮安高安堰河工,以病辞职归里。他一生不但官声显赫,而且诗名远扬,有人甚至把他与当时的文坛盟主王士祯并称为“齐鲁二贤”。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曾下榻于田氏别墅,并曾赐“寒绿堂”三字于田雯。

田氏藏书甚丰,家有“山姜书屋”“古欢堂”,牙签充栋,购古籍、书画万卷以上,德州藏书家卢见曾作有《里门感旧诗》称:“牙签充栋足高门,旧库于今几尚存。最爱遗堂仍赐额,藏书万卷到玄孙。”其著有《古欢堂集》《黔书》《山姜书屋分体诗选》《长河志籍考》等。

再一个就是卢见曾,号抱孙,又号雅雨(亦作语),斋名雅雨堂,德州市黄河涯镇纪庄人。卢氏家族出了很多的文人学者。较有名的是卢雅雨,他曾经在扬州做过两淮盐运使。他有诗名,在扬州任上,即声名远播。他曾经办过诗社,将苏北、苏南、两淮一带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诗词,也通过诗社结交了很多有学问的人才,共同研究历史、文学、人文、物候等等。幕府的宴集活动为其赢得了名声,使其成为了乾隆中期江南地区的文坛盟主。卢雅雨著述等身,著有《雅雨十种》等。

卢见曾自称雅雨翁。其家中上下五代均是儒门子弟,出了许多有作为的学者。卢雅雨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起其亲家纪晓岚则如雷贯耳。卢雅雨和纪晓岚是师生关系,还是儿女亲家。纪晓岚大比之年在北京参加会试,考进士的试卷是卢雅雨批阅的,并且大力推荐纪晓岚,认为纪是个有才华的人才。卢雅雨和纪晓岚是师生关系。卢雅雨的孙子娶了纪晓岚最小的女儿,因此两家也是亲家。他们之间关系不错,经常往来。纪家和卢家在研究古代典籍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两淮盐引案发时,纪晓岚曾给卢见曾通风报信。

卢见曾,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山东德州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1690),卒年不详。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与纪晓岚为姻亲关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两淮盐引案发,此事涉及卢见曾。纪晓岚得知万分着急,偷偷地派心腹急驰卢府,所携带的只有一只信匣,匣子信中装了少许茶叶和盐。初时卢见曾见信不解,为何信封没有一字,只有一包盐、一包茶。但细琢磨:盐、茶,盐、茶。突然醒悟,皇帝有可能查盐亏空。于是卢见曾预先将家产全部转移,等朝廷来抄家时,家中并无多少财产。乾隆认定纪晓岚走漏风声,逼问其通风报信的方法,纪晓岚无奈全盘托出。乾隆大怒,将纪晓岚发配新疆长达三年。卢见曾被逮论绞,病死扬州狱中。

德州也有一些古迹,如文庙、苏禄王坟等。文庙(也称夫子庙、孔子庙)建筑比较豪华,在德州北门里。苏禄王墓则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北区北营村。后来由于历代兵燹、军阀混战、朝代变更、日本在中国八年蹂躏等原因,这些文化古迹大部分都被破坏了。苏禄王坟现在尚存。

苏禄王墓

明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群岛(今菲律宾共和国的一部分)上的3位国王——东王、西王和峒王,以东王巴都葛叭哈剌为尊,率领家眷、官员共340多人组成友好使团,远渡重洋,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受到了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中国访问了27天后,三王辞归,永乐皇帝又派人专程护送。1417年9月13日,东王在归途中病死德州。永乐皇帝派人赴德州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东王下葬后,其长子都马含随西王、峒王等人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十余人则留在德州守墓3年。

李玉清:德州经济情况如何?

张老:德州地灵人杰,文化、教育方面在山东来说还是数得着的。自古以来,德州因为盐碱地很多,农业不发达,工业也很少,整体来说,不算富裕的地区。过去常说北三区中就有德州。北三区为山东三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分别是聊城、德州、滨州。自古以来比较贫困,是地瘠民贫的地方。但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在全国来说应属中等,不属于先进但也不属于落后。德州城区(不包括附属县),人口已达百万。德州多次承办大型国际会议,如举办国际太阳能会议等,城市发展是较快的。

张成博:德州在历史上有没有比较有名的名医?

张老:德州市县志上记载的本地名医不多。县志一般将医生列入方技、艺术、百工技艺中。我介绍几个清代德州有特色的名医。如马家弟兄两人,马翥、马,为同科进士,知医,且为百姓治病,但不以医为业。还有张家兄弟二人,同一科拔贡,亦是知医,但不以医为业。以上为德州儒而知医者。

清代进士一般是三年一考(当然也有例外),考试地点在北京,但拔贡是12年一次(乾隆之后),由地方举荐,因此,拔贡生较为难得。

张成博:清代县学拔贡只有一个名额,为什么德州两兄弟同时被拔贡呢?

张老:一科拔贡弟兄俩,不仅是在其他县里,既使是全省也是罕见的。县里拔贡确有明文规定,12年只拔一个,不能拔俩,为什么兄弟两个在一个县同时拔贡呢?这与德州所处的位置有关。德州跟别的县份不一样,历史上留下来德地、魏地两个区,因为还有一个魏地,所以允许一次拔两个人。

有清一代,拔贡者政治地位较高。清初每六年拔贡一次,乾隆七年(1742)定为12年一次,由各省学政考取后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即可授予小京官、知县或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