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心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附近组织(有时也累及房室结)出现病变,造成起搏功能及(或)冲动传导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表现,如乏力、心悸、胸闷、胸痛、失眠、头晕目眩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心源性晕厥,部分患者可发生猝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现代医学还缺乏对本病特异性的治疗,严重者虽说可以安装人工起搏器以进行电机械性起搏,但因为价格昂贵和有效期有限,难以普遍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论在提高心率、改善症状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疗效。于己百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于己百根据本病心悸气短、心痛脉迟、头晕晕厥、倦怠乏力等表现,认为其当属中医学“心悸”“胸痹”“脉迟”“头晕”等证的范畴。
中医文献虽无此病的具体记载,但自《黄帝内经》起,就有相关的描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伤寒论》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致使窦房结兴奋或传导功能减退,出现了多种心律失常。
于己百认为,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胸为阳,火亦阳,两阳相合,故心为“阳中之太阳”。由于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故心脏能不息地搏动,从生到死,莫不以阳气为先决条件。心主血脉与神志,也无不与阳气的主导作用有关。凡是由于各种原因损伤心之阳气,例如:感受外邪;发汗过多;或者过服苦寒之品,而内戕阳气;或因年老肾中阳气虚衰,以及禀赋素弱等等,皆可损伤心阳而出现心悸。其病机多为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心脑失于温养而见时发心悸、心痛、头晕、晕厥等症。若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行,或寒凝经脉,气机郁滞等,皆可致心血瘀阻,心脉不畅。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瘀血阻络是继发于心阳虚衰的病变。由此推知,本病的病机当属阳气虚寒、气血不足、升阳无力;而阳气不足、气血虚衰为本病之本,血瘀寒凝为本病之标。
(二)辨证论治
于己百认为本病的病机既然属于阳气虚寒、气血不足、升阳无力;而其本为阳气不足、气血虚衰,其标为血瘀寒凝,所以治疗应遵循《黄帝内经》“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的原则,采用温补心肾、益气活血之法。临证当选用仲景温阳、散寒、通脉之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若有倦怠乏力、头晕晕厥等升阳无力的表现,当合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若有气短懒言、咽干口渴等气阴两虚的表现,当合生脉散补气滋阴;若有心动悸、惶惶然、脉迟涩等阳气不足、鼓脉无力的表现,当合桂枝甘草汤益气助阳,同时加用补血、和血、散瘀的丹参,组成临床习用的健心合剂。
基本处方:麻黄10g,附子 10g,细辛10g,黄芪 30g,红参10g(或党参 20g),白术10g,炙草10g,麦冬15g,五味子10g,桂枝10g,丹参20g。 每日1剂,开水煎2次,分服。
方义:出自《伤寒论》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太阳少阴同病的方剂,可以温阳散寒,助阳解表,其中麻黄发表散寒,开宣肺气,驱邪外出;附子能够壮元阳,补命火;细辛能够走经窜络,既可以助麻黄散风寒,能够开通上焦的清窍,还有助于附子温暖命门。桂枝入心,辛温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再助心中阳气复生;二药合用,辛甘化阳,阳复而阴济,使心得以安宁。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配伍党参、炙甘草、白术,增强补气健脾之力;麦冬、五味子阴中求阳,兼制麻附辛之燥烈;佐以丹参补血和血、活血化瘀,畅通心脉,助药达病所,消散阴寒。全方治本为主,兼顾病标,以阳药为主,辅以阴药,阴能助阳,阴能制阳,共奏益气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脉之功,因此临床每获良效。
常用加减:属于缺血性者,加当归12g、川芎12g;属于炎症引起者,加蒲公英20g、连翘20g、金银花藤15g、板蓝根15g;见胸闷者,加瓜蒌 20g、枳实10g、厚朴10g;失眠者,加炒枣仁 30g、川芎 12g。
(三)案例举要
范某,女,55岁,1998年6月29日就诊。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形寒肢冷半年,多次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48~52次/分,并心肌供血不全,诊断为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近半月来上述症状加重,心烦失眠,晕厥发作5次。刻诊:舌淡黯、苔薄白,脉迟缓,脉搏53次/分,血压115/70mmHg。于己百认为病属心悸,证属心气阳虚,升举无力,气滞血瘀,治拟温阳益气通脉、行气活血散瘀,方用健心合剂加味。
处方:麻黄 10g,附子 10g,细辛 10g,黄芪 30g,党参 20g,白术 10g,炙草 10g,麦冬 15g,五味子 10g,桂枝 10g,丹参 20g,川芎 12g,炒枣仁 30g,陈皮 10g。 每日1剂,开水煎,分2次服。
7月6日复诊:服上药6剂,心悸、头晕、胸闷大减,未再发生晕厥,脉搏60次/分,但仍心烦躁扰、夜卧不安。上方又加黄精20g,继服6剂。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脉搏70次/分,纳食、睡眠均可,二便自调。本方有效,改汤为丸,再进一料。
1个月后患者因感冒就诊,问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情况,诉说服丸药1个月,病情稳定。心电图复查:窦性心律,72次/分,律齐。病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