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护理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护理工作者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系统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配合治疗和恢复健康的行为,以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患者自觉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疾病,以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它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只有严格执行健康教育程序,才能达到向患者及家属传播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的目标。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等;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按教育的目的或内容可分为疾病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健康教育、生理与病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二、护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
早在南丁格尔时代,护理工作就包括患者健康教育。随着近代医学模式、健康概念、疾病谱的转变,医疗服务体系中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对患者健康教育消费-效益概念的认知,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等多种因素促进了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患者健康教育就成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患者健康教育已规范化和程序化。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推广、实施整体护理,护理健康教育也将逐渐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护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健康教育已形成规范的体系,是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医院有疾病、特殊检查、手术、出院指导、环境介绍等方面指导材料,以及幻灯片、平板电脑等配套的教育设施。有的医院还成立了患者教育资源中心,向患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材料,以满足各类患者的需要;社区及网络也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方便。自1986年以来,我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战略目标的号召,卫生部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医院在健康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有利条件:医院是医疗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实体机构,有上门求医的患者和负责地段保健的社区医务人员,他们都急切、自愿地接受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受教育时间;医院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健康教育由患者向社区的扩展,是院内教育向院外教育的延伸。医院参与并做好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其他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整体护理,患者的健康教育便成为护士的责任之一。由于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慢,对现代护理认知相对滞后,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缺乏,因此,护士需要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掌握实施健康教育的交流与技巧,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不断需求,从而拓宽护理服务领域,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四、护理健康教育学相关理论
(一)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是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的主课,它是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研究在一定物质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主要学科。
护理健康教育学是培养健康行为的科学,它利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保健知识等来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所关心的是人们知识的获取、态度和行为改进的过程,而且要了解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因此,健康教育者应具有充实的行为理论基础。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学会应用行为理论对患者行为进行诊断和分析,确定影响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并依次确立教育目标和行为目标,为计划实施的评价提供依据。
(二)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健康教育者实践的理论基础。概括讲,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研究人与人之间分享信息的关系的一门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传播行为。其传播过程由五个因素组成,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
健康教育者扮演的角色即为“传播者”。作为传播者,首先应具备健康教育意识和医学知识。健康传播活动传播的是健康信息,健康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患者教育中,要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介进行健康传播,包括交谈、咨询、个别指导、健康教育手册、健康知识讲座等。护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即为患者及其家属,要进行有效的健康传播,必须加强对受众的研究,充分了解受众的教育需求,根据需求特点选择传播媒介。健康教育传播应达到的效果可分为四个层次,即知道健康信息、健康信念认同、健康信念转变、采纳健康行为。
(三)预防医学理论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在疾病预防方面提出的三级预防模式对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是防止疾病发生,其中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是“自我保健”。护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建立“共同参与型”自我保健模式,使患者能主动自觉地对自身健康负责,产生自我保健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保健作用,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二级预防是要在疾病发生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三早”首先是开展好群众性健康教育,使之能在出现疾病症状时及早求医诊治,防止延误诊断而导致疾病发展。
三级预防的重点是通过合理的诊疗和护理,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减轻伤残程度,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因此,在三级预防中,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education)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学规律的科学。健康教育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人群从接受健康信息到行为改变,本质上就是教学过程,是促进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过程。弄清教学过程的规律有助于阐明教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健康教育者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育是教与学的研究和实践,有特定的教育规律和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直观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均是患者教育实践必须遵循的原则。
五、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对医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入院教育
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病室人员、环境、工作与休息时间、住院规则等内容的介绍。
2.心理指导
所有住院患者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患者克服这些问题,安心住院治疗。
3.饮食指导
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用低盐饮食,发热患者宜多饮水等。饮食指导要注意培养患者的饮食习惯。
4.休息指导
凡有活动能力的患者都应鼓励其适当地活动和休息。对需卧床的患者也应指导其做力所能及的床上锻炼,并注意调整卧床休息与睡眠的关系,避免日间睡眠过多造成夜间失眠。
5.用药指导
应告诫患者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6.特殊指导
凡需要特殊治疗及护理的患者都应做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如对手术的患者应做好术前、术后指导。
7.行为指导
护士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8.出院指导
患者住院基本恢复健康后,在出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尤应注意预防疾病再次发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