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时光荏苒,有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已在中医药领域求索、奔走三十余年。相较于中医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以及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几十年的孜孜努力不过滴水入海般了无声息。但作为一个中医人,一名立志为百姓健康事业鞠躬尽瘁的医学者,即使望中医学渊深之洋而自觉肤浅,也务必要勉励自己,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志,心无旁骛地求索终身。
回溯中医药发展的漫漫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门学问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破土成苗,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元明清、民国至今各代,它不仅深扎广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更经由代代名师反复验效、百炼成金;既经历过强势外学的屡屡冲击,又接受过先进人士的救亡改造,新中国成立后更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着前赴后继、见仁见智的探索努力。时至今日,尽管为数不少的学界人士、平民百姓依然对中医中药有着不同见解和各种疑惑,但这些是各类学科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探讨声、质疑声、否认声不绝于耳,而中医学依然代代传承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医学技术有如是历程者可谓仅中医药一者耳。中医学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永葆生机,乃源自于社会、人民的自发需求,源自于这门学科的自然生命力和价值体现。
反观中医药发展的当代价值,我想至少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加以体现。文化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优秀医学,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未病先防等理论思想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平衡观念、统一变易理念;中医学崇尚医德,追求“大医精诚”则是传统文化义利相济、仁者爱人的德质体现;中医的养生讲究“调和适度”、治疗强调“中病即止”等正是源自传统文化里执中致和的核心精神,可以说中医药的理论体系、表达方式、思维模式无不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应用中的优秀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受人瞩目的今天,中医学也必将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者绽放强光。临床上,面对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激增,各类慢性病侵扰所带来的健康难题,现代医疗手段亦捉襟见肘,也倒逼西方医学模式做出改变;但作为一直以崇尚自然、掌控宏观为思维特点的中医学从一开始就有着应对复杂健康形势的先天条件。同时,面对人们对于预防、养生等更高的健康要求,素来以“治未病”作为医学追求的中医中药更是独具优势,中医学在未来医学领域中必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科研方面,陈可冀院士的“血瘀研究”、科学家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等种种突破进展无不源自他们对中医典籍的深入钻研,中医药浩瀚典籍中孕育着这门学科得天独厚的原创资源,昭示着后人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广阔前景。产业方面,仅就湖南省而言,目前得以上市的医药公司其支撑产品竟无一例外全是中医药产品,为一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预想中医药产业未来在市场中还能够爆发出怎样的惊人潜力。政策方面,自2003年起国家便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条例》推动了中医药的法治进程;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则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医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医药法》双双出台,成就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与此同时,国家还在致力着手建立中医中药独立的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为中医药争取国际合法地位做着积极努力。凡此种种,显示着中医药在政府推行的各类政策支持下正步步抬升学科地位并逐步走向国际。
展望中医药发展的广阔前景,我时常体会到任重道远、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尽管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但仍怀着“细流汇江河、土壤累泰山”的良好愿望,带领着由自己的学生组成的中医药研究团队,对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和钻研,因此也就有了《中医之学与道》第一版的面世。该书于2015年5月由人民卫生社出版,包括了“解读中医”“人才培养”“学科探索”“学术争鸣”“未来视角”“中医百态”六个板块,共计23.3万字。近两年来,我对中医药的思考和探索始终没敢有半丝怠慢,尤其当前中医药教育、研究、传播中呈现的“过度碎片化”“过度专业化”“过度西化”的苗头更令我忧心不已、伏案沉思,由此便有了“中医+思维”这一旨在重新树立中医药学“整体观念”,推动回归学科本色的方法论的诞生。而我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始终葆有扎实的学术作风和饱满的研究热情,他们深入文化人类学、中医亚健康学、中医药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一批新的思想成果。思想如果不进行传播、分享,就不可能从碰撞的火花中获得新生。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求新、求真的念头,我着手对《中医之学与道》的第一版进行修订,意图将近两年来我和我的研究团队沿着已有的轨迹形成的一些全新的思考和更深的探索纳入到这本书中,以便与所有中医药事业上的思享者同行、共勉。
《中医之学与道》第2版包括八个部分,共计34万字。其中,“解读中医”论述了个人对中医药一些内涵概念、发展传承、探索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理解与思考,希望能够与同道及中医药行业以外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人才培养”囊括了我在多年中医药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之谈、理念想法,期盼能够在中医药教育教学领域激起一些共鸣和声响。“湖湘中医”是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在围绕湖湘中医文化展开的理性探讨,意欲展现以马王堆养生文化为代表的湖湘中医文化的地域特色和优势,以期鼓呼更多志同道合之士共促学科发展。“学科创建”记录了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从无到有,创建“中医亚健康”学科的求索过程,旨在抛砖引玉,激发同道共同研究、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学术争鸣”中我想表达一种不惧质疑、敢于批判和接受批判的信念,意图鼓舞中医药界能有更多的批判精神展现而刺激学科进步。“‘中医+’思维”中凝聚了我近年来针对制约中医药学术和产业发展的几大核心瓶颈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方法论思考,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回归学科本质的宏观视角,激发广大仁人志士共同关注、突围中医药发展困境和难题。“未来视角”中多是我近年来对中医药发展进行的预判展望和建言献策,希望能为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些许积极导向。“中医百态”则汇集了历年来我在接受访谈过程中针对当时一些中医药的热点问题发表的评述观点,在今天看来,其中的许多问题仍值得我们当代中医人关注并思索。总而言之,“思想性”是我在本书中力图贯穿和体现的。思想——即便不是成熟的智慧果实,但仍能以旺盛的生命力昭示着希望和未来。
我特别喜欢三句话:一句是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大师王国维题写的墓志铭“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一句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说的“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还有《论语·子路》中有句“君子和而不同”。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声音激发中医学界更多不同的声音,启发更多人不同的思考。往往学术的进步在很多时候也需要矛盾与争辩,我们中医人也应拿出做靶子的勇气,不惧风暴才会格外茂盛。
何清湖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