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回眸:山西省中医院建院60周年学术传承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术思想

一、中西结合,融会贯通

中医学、西医学都是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在不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西医长于辨病,注重机体组织、器官局部的、器质性的病理变化;中医长于辨证,注重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机体整体变化;西医借助现代科学、分子生物学等对疾病进行微观探索;中医则善于运用阴阳五行、天人相合等理论,对疾病进行抽象综合和宏观观察;前者精于微观,重在解决疾病的诊断,后者善用宏观,重在辨证论治。临床上只有把二者多方位、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一)明确西医诊断,精确中医辨证

中医疾病以症状命名,但症状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的内在规律、严重程度和预后。如中医之水肿,并不是浮肿得越重,病情就越重,预后就差;反之,病情就轻,预后就好。现代医学认为,水肿有心源性水肿、肝病水肿等;而在肾性水肿中,有急性肾炎的水肿、肾病综合征的水肿、急进性肾炎的水肿等。急性肾炎95%有自限性,预后良好;肾病综合征约85%疗效显著,预后亦佳;而急进性肾炎来势凶险、病情危重,预后往往很差。可见单从中医辨证不能分辨疾病是轻是重,更不能判断预后。因此,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时,首先要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明确西医诊断,同时又要依中医理论精确辨证、分型论治。这样,既有利于对该病变本质的认识,又有利于把握疾病演变过程的总规律。因此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既要明确西医诊断,又要精确中医辨证。

(二)辨病辨证相结合

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机复杂,病程又缠绵反复,这给临床治疗无疑增加了难度。如有些肾脏疾病,无明显症状而化验检查异常,亦有化验检查趋于正常而临床症状迟迟不见改善;前者无证可辨,后者无病可断;前者无法遣方用药,后者无需治疗。因此,不通过西医的诊断手段,难以确定疾病性质,其立法处方无从下手,这就是中医辨证的局限所在。西医辨病亦存在局限,某些疾病限于现有条件的检查化验手段,一时诊断无任何异常,或者说许多功能性的疾病,临床检查化验根本无一异常,但患者就是症状很多,如若以中医辨证论治,立法遣药,则可消除症状,改善机体状况,调节免疫功能,对巩固疗效更为有力,从而又弥补了西医之不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既要有宏观的辨证,又要有微观的检查;既要明确西医的诊断,又要精确中医的辨证,只有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合,才能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刻,对疾病的治疗更为有效。

(三)病理诊断与辨证分型的结合

肾脏疾病临床诊断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等高科技技术在肾脏病领域中的应用,肾病组织活检确定病理类型改变不仅成为西医诊断肾脏疾病手段,而且也成为指导临床用药,判断预后最重要、最确切的依据。虽然不同的病理类型,其中医辨证分型、证型亦不相同,但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病理类型和中医分型的关系来看,系膜增生性、局灶节段硬化性IgA肾病等膜性肾病,辨证多属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微小病变型以脾肾气虚为多见。而弥漫增生硬化型肾病以脾肾气虚、湿热瘀阻为多见。因此,积极运用病理、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开展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把针对局部结构改变的治疗措施与针对整体机能性病变的治疗措施合理地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全面掌握肾脏疾病的实质和预后。

(四)中西药协同共用,取长补短

肾病综合征在用西药激素治疗时,在激素的撤减过程中常易复发,且复发常发生于感冒后。也就是说,感冒可能是引起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肺主表,肺气虚则易感受外邪,发生感冒,为了防止感冒而导致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治疗时加用补肺益气固表之中药“玉屏风散”配合治疗;另外久用激素又可损伤正气,引起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正气愈虚,则邪气愈盛,湿瘀诸邪阻滞更甚,致病情迁延难愈,此时加用健脾温肾中药,对预防感冒,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又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因此,在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病情一时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患者,往往多因感冒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所致,而临床表现多为湿热证,如口干、口苦、口黏,纳呆,胸闷等,故在辨证用药中重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品,这样既有利于缓解病情,又有利于预防、治疗感冒。

(五)中西渗透,互助发展

中医博大精深,继承发扬祖国医学是我们现代医生的责任。随着西方医学迅速发展,疾病的诊断治疗正进入科学化、规模化、客观化阶段。而要发展祖国医学,既要运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方法,使祖国医学现代化、科学化、客观化,同时,又要看到西医的理论虽发展迅速,但在治疗上,尤其治疗肾病时手段的局限性,而中医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二者互相渗透,互助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二、肾病多瘀论

(一)肾病血瘀表现的四大特征

“肾病多瘀”是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肾脏疾病虽然病机复杂,病程较长,反复不愈,但中医从症状、体征,如皮肤、尿、舌苔、脉象等方面可以明确诊断血瘀指征。即使许多病人无此表现,但从“久病多瘀”亦可认识到这一点。肾病瘀血的产生,往往缘于气虚(气虚血滞而瘀)、阳虚(阳虚寒凝而瘀)、阴虚(阴虚血热而瘀)等原因所致。“浓、黏、凝、聚”是肾脏疾病血液表现的四大特征。

(二)综审肾病瘀血特点,统其治则治法

“肾病多瘀”,其瘀血的根本原因在于气虚、阳虚、阴虚。故在治疗肾病瘀血时,应在“补虚与泻实”相结合的原则下,灵活辨证论治,力争达到依法统方、依方选药,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例如,对于阴虚、阳虚、气虚引起的瘀血表现,治疗活血化瘀时必须与养阴、温阳、补气法相结合,从扶正的角度达到流畅血液,祛除积瘀;由水湿、湿浊引起的瘀血表现,因湿浊与瘀血留着互结,则治疗时必须与利水、化湿、泄浊等法相结合。

(三)肾病血瘀辨证分型论治

1.气虚血瘀型

证候: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纳食差,颜面下肢浮肿,小便频数,尿中泡沫。舌质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舌底脉络迂曲。化验尿蛋白(+~+++),病情反复不定,病史较长,以及肾病综合征用激素的后期。

此型多因气虚血液运行受阻所致。

立法:补气活血化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丹参、桃仁、川芎、莪术、穿山龙、当归、陈皮、炒三仙、大枣、地龙等。

2.阳虚血瘀型

证候: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纳呆,腰部困痛,大便溏泻,小便频数,面色黧黑,舌质暗,脉沉细涩。

此型多因阳虚生寒,寒凝血瘀而起,临床适用于肾病晚期、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晚期患者。

立法:温阳化瘀。

方药:济生肾气汤加化瘀药。

常用药: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锁阳、熟地、山药、丹参、川芎、炮山甲、水蛭、车前子、黄芪、当归、桃仁等。

3.阴虚血瘀型

证候: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部酸困,舌红少苔,脉细数。

此型多因肾阴亏虚,阴虚血少,脉涩不利而瘀,临床适用于肾病用激素的患者,紫癜型肾炎后期,慢性肾炎多次化验尿异常,并以潜血为主症者。

立法:养阴活血化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桃红四物汤。

常用药:生熟地、山萸肉、知母、黄柏、赤芍、丹皮、地骨皮、麦冬、丹参、红花、葛根、白芍等。

4.湿热结瘀型

证候:口干口苦,胸闷憋气,胃脘痞满,头重如裹,大便黏腻不畅,小便黄,舌苔黄腻,舌生瘀斑,紫暗,舌底脉络迂曲,脉滑。

此型多见于肾病用激素的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继发性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

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益肾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炮山甲、蒲公英、黄连、金银花、白茅根、藿香、陈皮、丹参、败酱草、黄芩等。

三、湿热与肾病

(一)肾病中湿热普遍存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肾小球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湿热之邪对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重要性仅次于血瘀证。而清热利湿之法也是逐渐成为治疗各种肾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因为湿热与肾脏病密切相关,它不仅在肾脏疾患中普遍存在,而且亦是肾脏疾患治疗棘手的主要原因之一。① 中医认为肾脏疾患,多涉及肺、脾、肾三脏,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失常,内外合邪,水湿化热,湿热相合,蕴结不解,最终形成湿热证候;② 大量临床观察发现,肾脏疾患,常见咽痛,口苦,胸闷,咳嗽,腹胀,纳呆,腰困,小便赤涩热痛不适、混浊不清,大便溏泄不爽,以及关节肿痛,皮肤疖肿,舌苔黄腻,脉滑数等诸多湿热证候的表现;③ 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肾脏病的形成常常与感染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而血尿、蛋白尿以及因肾病综合征用激素的患者等,无不与湿热有关。

(二)肾脏疾患湿热病机证候特点

肾脏疾患湿热形成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外感所致,也有湿热内生,还有内外合邪,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皆可使人产生湿热之证。如居住潮湿,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湿蕴于中,脾失健运,湿邪郁久化热;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造成脾气亏损,累及肾气,水湿内生,郁而化热,酿成湿热;或素体肾虚,或病后体弱,复感风湿热之邪,内外合邪,水湿化热,湿热相合,蕴结不解,亦成湿热;或长期大量服用激素,每致损真阴,抑真阳,使机体阴阳失调,水火失济,气化不调,水湿无以运行内蕴为患,致使湿热形成。总之,肾脏之患,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多易外感,加之素体脏腑虚损,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失常,内外合邪是致湿热证候的重要原因所在。

湿热一证,有偏湿偏热之别,上中下三焦部位之异,虽各具特点,但从临床表现来看,大多与医源性皮质醇过多,或继发感染(特别是隐匿感染)或肾病日久,脏腑功能低下,水液代谢失常有关。上焦湿热常见有:急慢性咽炎,咽峡炎,扁桃体炎,皮肤疖肿等;症有咽痛,口苦,口干,咳嗽之症。中焦湿热多有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的病变;症状有口苦,胸闷,胃脘胁肋不适等。下焦湿热者,常合并有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症状有尿急,尿频,尿痛,大便秘结,下肢疼痛等。舌苔多为黄腻,脉滑数。总之,湿热与现代医学的感染密切相关。

(三)湿热、肾病,相互为患

湿热之邪留于体内,不仅可以损伤肾气,阻遏脾肾,影响三焦,又可因虚致实,因实致瘀,虚实夹杂,相互为患,由此可见,湿热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致病重要因素。

1.湿热之邪易伤阴耗气

肾脏疾患最易出现气阴两虚之证,气阴两虚又最易兼夹湿热。一方面是气阴两虚本身病理变化,气虚易生湿,阴虚易生热,从而常与湿热兼夹;另一方面,湿热之邪,逗留三焦,上犯伤肺,中侵伤脾,下注伤肾,进而耗气伤阴,导致治疗十分困难,欲除湿热,恐伤气阴,益气养阴又可使湿热胶着难解。

2.湿热常与瘀血兼夹并存

湿热之邪无论受之于外,还是由内而生,既成之后,留滞体内。湿热稽留阻遏气机,气机不畅,血运受阻,脉络为之阻滞;或热邪偏盛,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或湿热伤阴耗气,则血运迟缓无力等,均可导致瘀血的发生,而瘀血内停,与湿热交阻,每使病情加重。

3.湿热毒邪深蕴于肾

肾小球疾病多以肾为病变中心,故湿热邪毒也常常深蕴于肾,这也是导致肾小球疾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4.湿热与热毒兼夹为患

湿热与热毒均为肾小球疾病的病理产物,湿热与热毒胶结为患,每使病机缠绵难愈。

5.湿热不去,蛋白难消,血尿不止

肾脏疾患,尿多异常,蛋白尿或血尿,或二者均有。蛋白尿临床发现多为气虚湿盛,肾气虚弱,封藏失固,精微下泄,随小便而出,故见尿中蛋白;湿邪内停,日久化热,致湿热内蕴,伤及肾络,血溢脉外,随小便而出,又见尿中带血,重者肉眼可见血尿,轻者镜下血尿;临床亦有气阴两虚,湿热交阻的,病情缠绵,反复不愈,故可谓“湿热不去蛋白难消,血尿不止”。

(四)湿热论治原则

1.病因辨证,外感内生,治之有别

湿热证有外感与内生之分,外感多因梅雨季节,体虚之人,湿热所中,中之即病;始则病在卫气,微恶寒发热,随即转入气分,发热汗出不解,脉濡等,舌苔白腻或黄;治疗当芳香化浊,方用藿朴夏苓汤。若病邪缠绵不解,由表入里,或素体虚弱,湿热内生,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当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饮合四君子汤加减。

2.湿热之邪孰轻孰重,用药有别

(1)热重于湿:

湿热证,热重于湿,以热为主的,在治疗热邪方中加入治湿之品即可,正如叶天士谓:“方用辛凉轻剂……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即是湿证中“热重于湿”的治疗方法。若阳明热盛,在太阴脾受湿困时,治热剂中如黄连汤,适当加入燥脾湿之品,如苍术即可。临床上在热盛为主,对夹有湿邪者,不可过用寒凉滋腻,以防湿不化而成湿热裹结之势,否则,其病必增重矣。

(2)湿重于热:

湿热证,湿重于热的,以湿为主的,临床多见口干,不欲饮,苔白腻,治疗时当以芳香燥湿为主,如胃苓汤:用苍术、厚朴、草果、半夏、藿香、佩兰、蒲黄、蔻仁等芳香之品,佐以少量清热之药,如栀子、黄芩等。

(3)湿热并重:

然湿热为患相互裹结,热以湿为依附,徒清热又因热为湿阻,故清之不去,必当湿邪去,而后热随之而解,故在祛湿燥湿之时,根据水湿之邪形成病机,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机通畅,气化可以行水,水行湿自去。临床湿热之邪,孰轻孰重,当分主次,以防湿病妄用温燥,热邪妄用苦寒,使湿热之邪缠绵不愈,久治不去。

3.三焦辨证,论治有别

(1)湿热偏于上焦: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滞则湿停,气化则湿化,气解则湿解。湿热偏于上焦,邪滞肺络,肺气不得肃降,治疗当在开宣肺气,使肺气宣发肃降正常,湿邪自散。

(2)湿热蕴结脾胃中焦:

脾胃乃三焦之枢纽,主运化水湿,主升主降,调畅气机,疏通三焦之关键。湿热蕴结脾胃中焦,必弥漫三焦,且多湿重于热,或湿热并重。治疗当以祛湿邪为主,或湿热同治,调畅气机,通利中焦,使气机调,三焦通畅,湿去热清。药物用辛香苦寒,即所谓辛开苦降之法。

(3)湿热偏于下焦:

湿热偏于下焦,治疗重在通利二便,然肺气不开,三焦气机不畅,二便必然不通,故治疗时,必以通利二便为主,适量配用通宣肺气,畅中气,调气机之品,则二便自通,湿热之邪自去。湿热之邪蕴结膀胱,证见尿频,尿急,尿痛,小腹不适,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当以清热利湿通淋,方多用八正散加减。湿热蕴结大肠,证见腹部胀满,大便不畅,头胀如裹,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当清热泄浊通大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酌配以大黄。然湿热弥漫三焦,治疗则当用三仁汤,调畅气机,使湿热之邪从三焦而去。

4.治疗湿热,当顾护脾胃

治疗湿热之邪,首辨外感与内生,然后辨湿热之轻重,再辨三焦之部位。治疗总则不忘调畅气机为本,通畅三焦为要。然肾病病程较长,用药时间亦长,长期应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品,易致苦寒伤胃,影响脾胃之气;为防止苦寒之气伤胃,多甘温之品伍用,必要时佐以陈皮、砂仁等顾护胃气,达到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四、肾脏病辨证要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肾脏之病,多虚少实,肾虚为本,肾实为标,病机错综,虚实夹杂。因此,肾脏疾患,分辨虚实之主次,掌握病机传变途径,明确病位所在,至关重要。

(一)辨虚实

1.虚证

在虚证的辨证过程中,首先分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虚主要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体倦肢软,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是一种功能减退的症状,临床可进一步定位到肺、脾、肾。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临床可进一步定位到肝、心。阴虚为虚而有热象,其热为潮热盗汗,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则需进一步定位到肝、肾、肺。阳虚常主要表现畏寒肢冷,面色㿠白。进一步定位在脾或肾。若阳虚伴有腹胀纳差,面色少华,为脾阳虚;若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者,为肾阳虚;两者皆有为脾肾阳虚。

2.实证

肾脏病以虚为本,实证多为标证。常见标实证有:感受外邪、瘀血阻滞、湿热、水湿、热毒、湿浊、气滞、血热。其特点多为新起之病,病程短,起病急,症状重,也可能是慢性病程中感受外邪,使病情急剧加重;或因慢性疾病调治不当,脏腑功能减退,因虚致实。常见实证有急性肾炎之风水泛滥,湿毒浸淫;肾病综合征之水瘀交阻,狼疮性肾炎之热毒炽盛;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肝郁气滞;急性泌尿系感染的膀胱湿热证等。实证转归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经过积极治疗,病可痊愈。其二是治疗不当或本身病情发展,向虚证转化。所以实证宜积极治疗,杜绝病情发展。

3.虚实夹杂

肾脏之病多数为慢性病,时间长,治疗棘手,久病必虚或本身虚损兼有水湿、湿热、热毒、血瘀等实邪,致虚实夹杂,缠绵难愈。因此,临床辨明虚实之主次,病情轻重程度的情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尤为重要。常见虚实夹杂证有:脾肾气虚,水湿内停;肝肾阴虚,湿热留恋;脾肺气虚,感受外邪;脾肾阳虚,湿浊上泛;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等。

(二)辨表里

一般认为,肾居下焦,五脏之中,其位最深。因此肾脏以里证为主。柯琴也说:“少阴主病,虚无表证”。但肾脏虽居里,其经脉则走行于外;且足太阳膀胱之经腑,与之表里相合,而太阳之经,则主一身之表。故许多肾病的发生,病机与外邪有关。如肾病浮肿,有恶寒发热,头面肿甚,且有咳嗽胸闷症,又有风水之症。此时肾脏虽已受累,但其病势则乃居于表,当以解表利水之法治之。又如淋证初起,少阴伤寒,亦多由伤寒而致,临床每见寒热表证,故肾系疾病,定位并非专属于里,临床当仔细观察,判断有无表证存在。大凡肾病过程中如出现恶寒发热,或咽痛咳嗽,头面肿甚,其病机多有外邪袭表或病势向外的趋向。

(三)辨寒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所以肾病亦寒证居多。肾之寒证,又有寒从外来,寒自内生之不同。寒从外来者,多侵犯经脉,可见身寒肢冷,筋脉拘急,腰部冷痛等症,或寒邪直中肾脏,陈士铎谓:“其症必畏寒,腹痛作呕,手足厥逆,有手足俱青,甚则筋青囊缩,若不急以温热之药治之,有立时而死者”。寒从内生者,多为肾脏久病,肾阳久虚,阴寒内盛所致,证见面黑足冷,四肢厥逆,腹中冷痛,下利清谷,水肿尿少等症。肾病虽以寒者居多,但热证亦复不少。肾之热证,亦有外感内生之不同。外感之热,急性肾炎之风热证,咽痛,口干,咳嗽,恶寒发热,小便赤红;内生之热,其病机多由肾阴亏损,水不济火,其热以虚热居多。临床表现为形瘦神疲,腰膝软弱,口干咽燥,渴不多饮,手足心热,潮热等。若阴虚之热涉及骨髓者,则见热起骨间烦痛,手足时冷,早起体凉,日晚即热,两颧胭红等,此为骨蒸劳热,病机为肾阴不足,骨髓干枯,阳陷阴中,热自内生,可见于某些虚劳病的末期。如尿毒症患者。

(四)辨标本

本是指根本,脏腑的虚损为本,标是指邪实。临证辨别标本轻重缓急有三种情况:一是病急为标,在肾病过程中,可以出现某种较急或较重的标实证,这时的标实证为主要矛盾,本虚证为次要矛盾。在治疗上要急则治其标,阻止病情的发展。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已表现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此时复感外邪,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表证不去就会进一步造成本病的加剧,此时解表治标为急。二是“本虚标实”,在肾病过程中,本虚标实的证情较为多见。也就是说,在疾病过程中,如果确认为本虚标实,在治疗上就应提出以本为主,标为次,标本结合的方法。如原发肾病综合征证见水肿明显,头晕耳鸣,腰腿酸软,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患者,此时辨证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其中脾肾两虚,脾虚不运,肾虚而精微不固为病本,而水湿不运聚停于内,泛溢肌肤为实为标,治疗时当标本结合。三是“本虚为主”证,在肾病过程中,有的证情不明显,仅表现为少数虚弱症状,甚至无症状,或者有的仅在化验单上看出一些变化,例如隐匿性肾炎,仅见神疲乏力,腰部轻度酸软,在尿常规中见蛋白尿或血尿,表现为肾气虚,精微不固,表现为“本虚为主”的主证,而无明显标实证。

(五)辨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辨阴阳。这里的阴阳是对疾病属性的总归,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一般来说,临床上辨别阴证阳证,是以正气盛衰和邪气的转归为主要依据。大凡正气严重亏损,邪气有转深转重的趋势,是为阴证;反之,如正气尚能抗邪,邪气有由深去浅、由重转轻的趋势,则为阳证。另外,根据阴阳的相对性和广泛性归类,气病、腑病皆可属阳,血病、脏病皆可属阴。

五、肾炎治疗与调护

(一)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治疗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肾脏疾患,也是慢性肾衰竭常见原因。目前对其治疗尚无理想、有效的措施。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依据中医、西医理论对各类型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及临床表现、微观检查的客观指标等,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治疗原则。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肾炎治疗主要着眼于免疫发病机制,重视感染、微循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治疗肾炎应重点掌握三个环节:① 消除炎症(包括感染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多适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感染的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因感染诱发急性发作,以及用激素的患者合并感染。此时可积极应用抗生素,以达到消炎目的。② 改善微循环:适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西药常可选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甚至使用尿激酶、链激酶等。③ 调节免疫功能:肾脏疾病多属免疫疾患,无论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亢进,临床上都要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药物。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氮芥等药物抑制亢盛的免疫功能;球蛋白、干扰素、转移因子等药物可提高免疫功能。

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肾病病机、病理的认识,应从正虚与邪实两方面辨证,而正虚多表现为脾肾两虚,邪实多为瘀血、湿热诸症。因此,中医对肾病的辨证论治亦应掌握三个环节:① 清热解毒通三焦:肾病多见湿热,湿热又是导致肾脏疾患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肾病与湿热常相互为患,故清热利湿、通利三焦是治疗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② 活血化瘀通肾络:肾病多瘀,瘀血贯穿肾病始终,活血化瘀,疏通肾络对于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尿蛋白,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之物,改善肾功能,均有一定的效果。③ 益气养阴扶脾肾:肾脏疾患本虚标实,湿热郁结,血瘀互结,日久损伤脾肾,导致气血衰败。所以临床上治疗肾病在早期时多采用祛邪实的方法,中晚期则采用扶正与祛邪并用,或重在扶正佐以祛邪。然肾虚乃肾脏病的关键所在,补肾又贵在填精,培其精气不足,以达“精”中求肾之阴阳的目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先天精气不足,可以耗后天脾胃;后天脾胃虚弱,又无法资养先天,补脾胃养其肾,即所谓以后天养先天,脾胃两脏健全,气血充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肾脏疾病晚期,许多患者甚至有肝血亏虚,因肝肾同源,肾精不足,肝血亦虚,肝阳上亢,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甚则抽搐等症。所以,在益气养阴扶脾肾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兼以补肝血。

从上述中医、西医各自治疗的三个环节观察,可发现辨证与辨病的结合点,这些都有待于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亦可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提供资料和数据。

(二)治肾勿忘脾胃

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天靠后天资养,后天靠先天推动、温煦,脾肾两脏在生理上、病理上,常常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此,肾脏疾病,病位虽在肾与膀胱,但常因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肾病及脾,所以治疗时调理脾胃尤其重要,即“治肾勿忘脾胃”。

1.命火不足,脾阳虚亏

脾胃乃仓廪之本,主水谷之纳化,但脾气运化之职,又须得肾中元阳的不断温煦和激发,如命火衰微,不能温煦脾阳,则脾阳温煦无源,继之亦虚,遂致脾肾阳气同亏。

2.肾水泛滥,水湿困脾

肾为主水之脏,肾虚则水不化气,易致水湿内停,以致泛滥四溢,脾居中州,喜燥而恶湿,水湿内生,最易困遏脾土,而致脾肾运化无权,升降失常。

3.元气衰惫,脾气失助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一身气血之运行,精微之转输,营卫之分布,无不靠脾气的推动和统摄作用,但脾气的推动,又须借助肾中元气的激发,如肾气不足,元气久惫,则脾气无以为助,逐渐亦趋虚亏,而成脾肾气虚之证。

总之,在临床肾脏疾病的辨证治疗过程中,不能只把着眼点局限于肾,而要根据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病机转归等,认真分析,灵活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三)饮食宜忌,协同治疗

肾脏病以虚证属多,治疗时除了以药培补,尚须注意食补。但肾病日久,胃气易伤,胃纳不开,滋补之品,每不欲食;且脾肾有病,水液代谢失权,每有水浊内阻,或痰瘀交结,如妄进滋腻之食,不但不能补精益气,反而生痰助邪,不唯无益,而且有害。因此,肾病的饮食宜忌尤为重要,补之有据,勿伤胃气,勿滞邪气,饮食得当,疾病快愈,饮食失宜,加重其患,久而不愈。

针对阴血不足者,选用清淡甘润之品为食,如山药、西瓜、梨汁等。精血偏虚者,选用血肉有情之品为食,如蛋类、奶、肉等。阳气亏损者加用甘温助阳之品,如羊肉、肉桂、葱等。在饮食调养方面,强调以开胃醒脾为先,使食物有纳化之地,气血有化生之源,方能正随食复,邪随食除。脾胃同居中焦,共操升降之机,其气以通为顺,所进食物,当有理气之品为佐,如砂仁、神曲等;脾气不足者,当进健脾化湿之品,如扁豆、山药、莲肉等;胃阴不足者当进甘凉益阴之品,如绿豆、黄瓜、小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