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镜腰椎手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腰骶椎椎骨

一、腰椎椎骨

(一)椎体

腰椎曲度前凸,其椎体因为负重关系,在所有脊椎骨中,体积最大,作肾形,上下扁平。腰椎椎体横径及矢径自L1~4逐渐增大,与椎体负重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相一致,但重力到达L5下部时,部分负重经腰骶椎间关节传至骶髂关节,L5椎体下部承受的重力小于上部,其下部横、矢径与L4椎体相应部位相比也变小(图1-1-1、图1-1-2、图1-1-3、图1-1-4)。

图1-1-1 腰椎螺旋CT三维重建后面观

图1-1-2 腰椎螺旋CT三维重建前面观

图1-1-3 腰椎螺旋CT三维重建右侧面观

图1-1-4 腰椎螺旋CT三维重建右后斜面观

(二)椎板

腰椎椎板较厚,并略向后下倾斜,L1~4椎板均遮挡同节段椎间隙,影响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进入椎间盘操作;而L5椎板向后方成角最大,所以L5~S1椎板间隙最大,适合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手术的实施(图1-1-5)。

图1-1-5 腰椎螺旋CT二维重建

A.冠状位定位相,在侧隐窝部位重建;B.矢状位相,显示不同节段椎板和椎间盘的位置关系。L5~S1椎板间隙最大、与椎间盘水平最接近,有利于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手术

(三)椎弓根

腰椎的椎弓根向后外,由于上关节突根部的存在使椎弓根上切迹较小,而椎弓根下切迹较大,下方为神经根通道。在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向下方高度移位的椎间盘突出症时,有时需要切除部分椎弓根上部以达到椎间盘脱出移位部位(图1-1-6)。

图1-1-6 腰椎螺旋CT二维重建

A.轴位定位相,显示L4椎弓根平面;B.冠状位相,显示椎弓根和神经根的位置关节;在椎弓根中分部位重建;C.矢状位相,显示椎弓根上、下切迹及出口神经根的位置

(四)关节突

腰椎的上关节突由椎弓根发出,向内,与上一节腰椎的下关节突相接,后者由椎板发出,向下外走行,因此上位关节突关节的方向作矢状位,但向下逐渐变为斜位,至L5~S1节段几乎呈冠状位(图1-1-7)。

图1-1-7 腰椎螺旋CT轴位扫描相显示不同节段腰椎关节突关节方向的改变

A.L2~3水平;B.L3~4水平;C.L4~5水平;D.L5~S1水平

(五)横突

横突由椎弓根与椎板会合处向外突出,其上有腹横筋膜和腰方肌附着。腰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发出后,其外侧支穿横突间韧带骨纤维孔后,沿横突的背面和上面走行,并穿过起于横突的肌肉至其背侧。腰椎横突有众多大小不等的肌肉附着,相邻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横突尖端与棘突之间有横突棘肌,横突前侧有腰大肌及腰方肌,L2横突前还有膈肌,横突的背侧有骶棘肌,还有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借助腰背筋膜起于L1~4横突。L5横突短粗,基底宽,横突中部常有向下方的隆起,导致L5~S1横突间隙空间最小,加上外侧髂骨的阻挡,使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L5~S1椎间盘摘除术变得较为困难(图1-1-8)。

图1-1-8 腰椎L5横突的形态学特点:横突短粗,基底宽,横突中部常有向下方的隆起

横突根部的后下侧有一小结节,称为副突。在上关节突的后缘有一卵圆形隆起,称为乳突。腰椎乳突与副突之间可形成浅沟、切迹、孔或管(图1-1-9)。脊神经背内侧支走行其中,如果该部位受卡压,常导致腰痛及下肢的牵涉痛,常需与坐骨神经痛相鉴别。

图1-1-9 腰椎脊神经背内侧支走行的骨性通道解剖

(六)棘突

腰椎的棘突呈长方形,作水平方向,后缘较厚。棘突的末端膨大,下方如梨状,为多裂肌腱附着处。腰椎的棘突有杠杆作用,肌肉、韧带附着其上,更增加脊柱的坚固性及稳定性。

二、骶骨

骶骨本为5节,至成年后,互相愈合,作三角形,底朝上,尖朝下,有上、下、前、后、两侧6面。骶骨底宽大,呈椭圆形,和L5相接,向前凸出,成为骶岬;尖部和尾骨相连。骶骨的前部由上而下凹进,平滑,两边各有4个骶前孔,骶神经前支由此孔穿出骶管。骶骨的后部粗糙,不整齐,中部的隆起小,为骶中嵴,两侧在骶关节嵴外侧各有4个骶后孔,骶神经后支由此通过。在骶骨两侧,上三节共有一个耳状面,和髂骨的耳状面相连形成骶髂关节。骶骨的下两节侧面无关节面,骨面粗糙,有韧带附着。骶髂关节后方的神经支配来自L4~S2脊神经背侧支(图1-1-10),所以部分骶髂关节来源慢性腰骶部疼痛可以采用内镜下L4~S2脊神经背侧支切断术治疗。

图1-1-10 骶骨背侧面解剖及骶神经背侧支解剖

(商卫林 赵宏亮 宋科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