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中医临床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抗病毒的原则

西医学已经明确地指出各种病毒性肝炎都是由不同的嗜肝性病毒或经粪-口途径,或经直接入血途径以及性接触和体液等传播途径进入人体后感染并传播的。目前已知的病毒型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己、庚、TTV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前5种。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肝炎大流行不在少数。《黄帝内经·素问》就有黄帝对话岐伯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论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答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它反映出黄帝时代的“五疫”经常出现,其原因正是这种具有“皆相染易”性质的“毒气”引发。到东汉时期,根据张仲景 《伤寒论原序》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不到10年的时间,张氏宗族的二百余口因伤寒病而死亡者竟占2/3的事实说明,“伤寒”仅仅是当时年代对多种传染病的总称;即使是流行性感冒,引起各种继发病,也有很高的病死率。晋代的葛洪曾提及“天行发黄”,是黄疸型肝炎大流行的重要证据之一。因此,将中医看成仅仅是谈虚论补是有失公允的。从 《黄帝内经》时代一直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间,中医学对病因的探索从未止息。《素问遗篇·刺法论》记载的“小金丹”方,内有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制成以后,“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说明此药是为预防流行性传染病而设的专方。张仲景 《伤寒论》中记载了“阴阳毒”,隋代 《诸病源候论》又有风寒暑湿燥火“五毒”的分类。各种解毒方药如牛黄解毒丸、银翘败毒散、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普济消毒饮等数不胜数。明代温病名家吴又可认为温病类的疾病是“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所引发的。显然这已经不是猜测,而是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有关毒邪致病的内容已在病因和病机的章节中详述,在此不赘。

根据宋代 《圣济总录》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别记载的“三十六黄”的内容可以看出,所披露的处方绝大部分都是以清热解毒立法组方的。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记载了治疗黄疸的常用药物凡83味,书中指出:“黄疸有五,皆属湿热。……”包括茵陈、白鲜皮、大黄、胡黄连、黄连、苦参、山慈菇、紫草、恶实(牛蒡)、苍耳叶、龙胆草、马蔺、大青、苦耽、漆草、翘根、紫花地丁、藜芦、木鳖子、土瓜根、百条根、伏鸡子根、山豆根、茜根、白英、菰笋、莼、地锦、乌韭(垣衣)、谷颖、蔓菁子、莴苣子、翘摇、桃根、栀子、乌芋、黄柏、黄栌、柳华、柳根皮、桦皮、柞木皮、木兰皮、方解石、朴硝、苦瓜等46种清热解毒(食)药。而笔者从临床观察统计分析同样也发现,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有明显炎症活动阶段,运用清热解毒药物或清热利湿药物为主组方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各类药物的组方。双虎清肝颗粒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也得出明显的结论,对DHBV(鸭乙肝病毒)及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临床所观察的结果一致。自从在乙肝的治疗中采用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后,一般来说,对病毒的复制、肝功能的恢复和肝纤维化的进行性进展,其疗效是十分确定的。说明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抗病毒治疗是为根本治法。至于其他如疏肝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显然都是抗病毒治疗的辅助手段。上海医科大学沈自尹教授指出:清热解毒药物和清热利湿药物为“下向性调节”,而补益类药物则是“上向性调节”药物,他们的共同之点都在于“调节”作用。导致炎症是由复杂的各种细胞因子网络相互作用而发生,中药则因其各自的特性在此复杂的细胞网络中发挥着调节作用。有人曾质疑长期服用某组清热类药物会导致脾胃损伤,这种顾虑如果对核苷或核苷酸类药物而言,应同样适用。但往往病人可连续服用5年甚至10年以上未出现明显损害。服用清热类中药,则是在不断地斡旋寒热、燮理阴阳的动态调整之中,既不离乎清解抗毒,又不单纯清解。临床证明,长期服用汤药有长达20年以上者,基本上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10年以上乙肝病毒完全转阴者的比例最高。有是病,即用是药。病毒既在,证之本既在,何以停用?对服西药者如此,对用中药者亦当如此。毒邪一日未除,抗毒药物便一日不止;一俟毒邪清除殆尽,抗毒药自当停止,常理如此。

目前在肝病的治疗中存在着一种以降酶药物为主的治疗倾向。这种治法常常令患者的转氨酶短期之内迅速下降或恢复正常,但稍一减量或停药后迅速反弹,临床症状较用药前更其明显。对于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来说,这种治法是非常不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的反复升高,其本质显然是病毒的复制和体内的免疫细胞共同作用导致的肝细胞损害。理论和临床都证明:适时的运用抗病毒药物,是改善病情,控制疾病发展最关键的一环。这如同治疗急性阑尾炎一样,此时是不能给予止痛剂的,必须以控制炎症为主。而在肝病的治疗中,则往往将本质性的治疗放诸脑后,舍本逐末,给予强力降酶药物。如此反复,既耽误了病情,又浪费了资源;更不符合医学的本来原则,似当引起注意。重视抗病毒的原则正是为此而写。